收藏 分享(赏)

四年级下语文教学设计-自然之道_人教新课标版.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225340 上传时间:2025-11-1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下语文教学设计-自然之道_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四年级下语文教学设计-自然之道_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四年级下语文教学设计-自然之道_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浔中 2019 年_春_季_四_年级_语文_学科教学设计教学内容9、自然之道(第一课时)主备人执教者教学目标1、能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体悟作者是怎样通过语言文字来表达人物内心情感的。2、明白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懂得要尊重自然之道,遵循自然规律,一切违背自然之道的人和行为注定要失败的。激发探究大自然的兴趣。教学重难点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从中受到启示课前准备教学过程个人使用批注一、听写导入,温故知新。 1、师:同学们,听老师的提示我们来默写几个词语,请两个同学上黑板默写。(1)争着向前,惟恐落后,形容十分积极。(争先恐后)(2)像游鱼那样一个接一个地出去。(鱼贯而出)(3)我们的做法十分愚

2、蠢,好心反而办坏事。(愚不可及)(4)形容呼吸急促的样子。(气喘吁吁)(5)吃得特别饱。(饱餐一顿)生:(订正写错的字)2、回顾课文主要内容,利用听写词语填空。我和同伴及一个生物学家向导,结队来到一个小岛旅游,观察幼龟是怎样离巢进入大海的。看到一只探头出穴的幼龟被嘲鸫咬啄时,不顾向导劝阻,( )要向导把幼龟抱向大海。成群的幼龟以为外面很安全,就从巢中( ),结果让食肉鸟( )。“我们”( )地拯救了一些幼龟,还是不能解决问题。我们干了一件( )的蠢事,真让人后悔不已。二、置身文中、换位思考,感受愚不可及。 学习三至五自然段(一)学生自主学习师:在这一段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话中,有一个词语是“愚不

3、可及”。出示(比较):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我们干了一件蠢事。要想把书读懂读好,就要把自己置身于文章之中。现在我们就是那一行游客,回想自己所做的一切,觉得哪些行为真是愚不可及了呢?细细读课文,不动笔墨不读书,把有关的内容都找出来,细细体会。生读书,从书中找依据。师:我们每个人都能静心读书。好,现在把自己的想法说一说,你们怎么就觉得自己是愚不可及的呢? 生:(读文)师:同学们能从书上找到有关的句子,这一点很好,怎样把书上的语言变成自己的理解呢?你们看,我也是那其中的一位游客,我是这样想的:(二)指导把书本语言转换成自己的语言1老师举一:把刚才那位学生的发言进行转换。师:比较一下,老师所说

4、的与你们怎么不一样。师:对,你们说得很好,就这样读书,把自己置身于文章之中。自己再来读读刚才你找到的句子,把他变成自己的话说出来。 2生反三: 生:(继续读书,尝试把书本语言进行转化。)师:把自己读书的成果和同伴交流一下。师:你们还找到了哪些句子说明自己愚不可及的。生交流。(针对向导的一段话,课件呈现,生充分交流后,师总结:向导说话的内容,说话时的语气无不在提醒着我们,可我们就是听不进去呀,我们真是愚不可及呀!)过渡:愚不可及的事还有呢?当我们了解了事情的真相后更是认为自己愚不可及了。出示:成群的幼龟鱼贯而出那只先出来的幼龟,原来是龟群的“侦察兵”,一旦遇到危险,便会返回龟巢,那只幼龟被向导引

5、向大海,巢中的幼龟得到错误的信息,以为外面的很安全,于是争先恐后地结伴而出。生:(自由读,齐读)成百上千、鱼贯而出、争先恐后、结伴而出,浩浩荡荡的场面本是多么壮观热闹,可如今却意味着惨不忍睹。三、置身文中,感同身受,体悟愚不可及。学习七、八两段 1、师:当我们看到事情的结果时,更是感到我们的愚不可及,大家来读一读。生自由读。2、我们的愚不可及造成了什么样的后果呢?读:一只嘲鸫飞走了,数十只食肉鸟欢笑了天哪!看我们做了些什么!师:尽管我们来回奔跑,尽管我们拼命拯救,还是给幼龟们带来了很大的伤害。此刻的补救显然已经晚了。我们捶胸顿足,呼天喊地天哪!看我们做了些什么!回归: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6、。3、指导朗读,升华感情4、体会向导的“有知之愚”师:我们已经认识到自己的愚不可及了,向导呢,何尝不自责呢?我们再把书读进心里去。(出示)他一边走,一边发出悲叹:“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就不会受到伤害,”谁能体会此时向导的心情,他在想些什么?四、抒发心声,内化“自然之道”师: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根本就不会受到伤害。如果我们能了解自然之道,就不会有痛心的一幕。如果。可是没有如果。大自然就是这样气象万千,充满神秘。同学们,读到这再看这“自然之道”,它还是简单的“规律”概念化的两字吗?你还感悟到了什么?好,拿出笔,写出你的感受。写话:自然之道,神秘莫测,我深深的感到: 教后反思:浔中 2019 年

7、_春_季_四_年级_语文_学科教学设计教学内容9、自然之道(第二课时)主备人执教者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6-8自然段。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重点词句,结合朗读、对话、想象、感司等到手段来体验情境从而领悟文章内涵。2、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受到尊重自然、遵循规律的教育,培养热爱自然的情感,建立生态平衡的观念。3、丰富见闻,激发探究大自然的兴趣教学重难点理解向导的话,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课前准备教学过程个人使用批注一、听写导入,引发阅读期待1、听写词语:侦察 欲出又止 鱼贯而出 口中之食 若无其事 极不情愿 愚不可及 悲叹2、学生订正并读第一组词语(1读词,归纳课文主要内容(2)感情朗读词语二、学习

8、6-8自然段,感悟自然之道1、默读6-8自然段,找出令我们震惊的场面2、汇报交流:(1)向导抱走幼龟不久,成群的幼龟从巢口鱼贯而出。(2)从龟巢到海边的一大段沙滩,无遮无拦,成百上千的幼龟结队而出,很快引来许多食肉鸟,它们可以饱餐一顿了。(3)这时,数十只幼龟已成了嘲鸫、海鸥、铿鸟的口中之食。(出示图片)孩子们,你们看到了怎样的一幅景象?小结:的确惨不忍睹啊!引读:不一会儿数十只食肉鸟吃得饱饱的,发出欢乐的叫声,响彻云霄3、理解: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你们觉得作者是带着什么心情写下的这句话呢?4、理解这句话中特殊的地方。(引读该句)(4)串读:尽管我们拼命拯救,还是给幼龟带来了极大的伤害,此时的补救显然已经晚了,抬头仰望天空(生读第3句),看看,我们都做了什么(生再读第3句);一只幼龟得救了,无数只幼龟丧生了(不一会,生读第4句);一只嘲鸫飞走了,数十只食肉鸟欢笑了(生读第4句)(5)体会向导的悲叹四、感悟中心。1、出示美国作者伯罗蒙塞尔创作的自然之道原文的结尾 ,往往只会适得其反。2、小练笔,补充句子3、引读该句,揭示中心。教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