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5-2016高二地理中图版必修三学案与检测:第一章 第一节 课时1 区域和区域差异 WORD版含解析.docx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47626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2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2016高二地理中图版必修三学案与检测:第一章 第一节 课时1 区域和区域差异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15-2016高二地理中图版必修三学案与检测:第一章 第一节 课时1 区域和区域差异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15-2016高二地理中图版必修三学案与检测:第一章 第一节 课时1 区域和区域差异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015-2016高二地理中图版必修三学案与检测:第一章 第一节 课时1 区域和区域差异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015-2016高二地理中图版必修三学案与检测:第一章 第一节 课时1 区域和区域差异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2015-2016高二地理中图版必修三学案与检测:第一章 第一节 课时1 区域和区域差异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2015-2016高二地理中图版必修三学案与检测:第一章 第一节 课时1 区域和区域差异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2015-2016高二地理中图版必修三学案与检测:第一章 第一节 课时1 区域和区域差异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2015-2016高二地理中图版必修三学案与检测:第一章 第一节 课时1 区域和区域差异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2015-2016高二地理中图版必修三学案与检测:第一章 第一节 课时1 区域和区域差异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2015-2016高二地理中图版必修三学案与检测:第一章 第一节 课时1 区域和区域差异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2015-2016高二地理中图版必修三学案与检测:第一章 第一节 课时1 区域和区域差异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2015-2016高二地理中图版必修三学案与检测:第一章 第一节 课时1 区域和区域差异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2015-2016高二地理中图版必修三学案与检测:第一章 第一节 课时1 区域和区域差异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2015-2016高二地理中图版必修三学案与检测:第一章 第一节 课时1 区域和区域差异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2015-2016高二地理中图版必修三学案与检测:第一章 第一节 课时1 区域和区域差异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2015-2016高二地理中图版必修三学案与检测:第一章 第一节 课时1 区域和区域差异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2015-2016高二地理中图版必修三学案与检测:第一章 第一节 课时1 区域和区域差异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一节区域和区域差异课时1区域与区域差异的涵义中国三大自然区的差异学习目标1.了解区域和区域差异的含义。2.结合图示,理解中国三大自然区划分的主要依据;利用景观图,了解我国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的特点,掌握分析不同区域自然差异的基本方法。3.利用景观图,学会分析比较我国三大自然区人类活动的差异,掌握分析不同区域人类活动差异及成因的基本思路。一、区域和区域差异自主预习1区域: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它具有一定的地理位置,是一个可度量的实体。(1)区域特点(2)划分指标:可以是自然、经济和社会等某一方面的单一指标,也可以是综合性的。2区域差异:区域差异指两个或者多个区域之间的差别。3研究区域和区域差异的

2、目的(1)探讨区域内部自然与人文要素之间、区域和区域之间相互联系的规律。(2)为选择区域发展的方向、调整区域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提供依据。思考区域之间的界线都是明确的吗?区域内部具有明显的相似性,是否表明区域内部就不存在差异?答案不一定。区域之间的界线往往是进行区域划分、确定具体区域的基本依据,但其界线不一定是明确的。诸如国家、行政区等人为划定的管理区域之间的界线是十分明确的,但诸如气候区、植被区等区域的界线是模糊的,具有过渡性的特点。不是。区域内部特征具有明显的相似性,但并不是说内部特征完全一致,即区域内部也存在差异。如我国南方水田区中也存在旱地,这说明区域内部特征只是求大同存小异。一般而言,

3、区域的空间尺度越小,区域内部的差异越小。合作交流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我们的生活与地理区域密切相关。例如,我们介绍自己的家乡是某省(区、市)、某县、某镇,我们去过某些风景名胜区旅游等。我们还听说过东北平原、西北地区、黄河流域、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珠江三角洲经济区、齐鲁文化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等地理名词。材料二只有在山环水绕、沃野千里的东北,你才能欣赏到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风光;只有在河汊纵横、湖荡星布的江南,你才能真正体会到小桥流水人家的意境;只有在黄沙漫漫、渺无人烟的西北大漠,你才能领会到长河落日圆的美妙;只有在天蓝云白、雪山连绵的青藏高原,你才能体会到世界屋脊的豪迈自然地理环境

4、就是这样千差万别。根据地理环境的差别,可以将世界各地分为不同的区域。(1)你了解什么是区域吗?你是如何理解“区域差异”这个概念的?(2)“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主要说明了区域的什么特征?(3)你能用最简洁的词语描述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最主要的自然地理特征吗?(4)为什么要研究区域和区域差异?答案(1)日常生活中,人们在描述不同地区时,常用到区域这个概念,这些习惯性的称谓反映了区域差异。“区域”是地理学最常用的概念之一,也是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它是用某个指标或某几个特定指标,在地球表面划分出具有一定范围的连续而不分离的空间单位,即区域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它具有一定的地理位置,是一个可度量的实体。

5、而区域差异是指不同区域之间的差别。(2)说明了不仅区域之间具有显著的差异性,区域内部也存在着差异性。(3)青藏高原地区最显著的自然地理特征是“高寒”,西北地区最显著的自然地理特征是“干旱”。(4)研究区域和区域差异,主要是比较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分析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对区域社会发展的影响,探讨区域内部自然与人文要素间、区域和区域间相互联系的规律,从而为确定区域发展的方向、调整区域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提供依据。反思归纳区域的内涵剖析内涵说明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是地表的一部分,占有一定空间,这些空间可以是自然的、经济的、社会的有一定的范围和界线范围有大有小,界线往往有过渡性特征,是一个

6、由量变到质变的“地带”,如干湿地区。但有的界线明确,如行政区有一定的体系结构分级性、多级性或层次性,即区域具有级别差异,如下图所示:其划分体现了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是人们按照某种指标划分的,是主观对客观的反映练习巩固 我国根据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城镇化布局等,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这种划分是按_划分的()A单一指标 B自然指标 C综合指标 D地理位置(2)这种划分主要体现了区域间的()A整体性 B差异性 C开放性 D阶段性(3)下列区域中,属于禁止开发区域的是()A黄淮

7、海平原 B三江源自然保护区C长江三角洲 D云贵高原答案(1)C(2)B(3)B解析第(1)题,区域划分的指标可以是单一指标,也可以是综合指标。据材料分析,指标有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等,所以是综合指标。第(2)题,区域差异是指两个或多个区域之间的差别。第(3)题,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脆弱,为了保护湿地,现在已禁止开发。二、中国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的差异自主预习1产生原因: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和海拔高度等因素的影响。2自然区划分:依据地形、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因素来划分,其中地形和气候是决定自然区域差异的基本因素,土壤和植被是自然区域的标志。3三大自然区的差异(1)东部季风区:

8、包括大兴安岭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广阔区域a季风气候显著,风向、降水、气温等都随季节变化而变化。夏季风影响明显,气候湿润,雨热同期。植被以森林和森林草原为主,现多为农作物和人工林等人工植被。土壤多为森林植被下发育的土壤。b海拔较低。地表水的补给以雨水为主,绝大部分地区属于外流区,地下水资源较丰富。c随纬度位置变化的气温状况是决定该区内部自然区域差异的主导因素。(2)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包括内蒙古高原、河西走廊和新疆的大部分地区a地处内陆且四周多山,夏季风难以到达,气候干旱。随距海洋远近的不同,从东到西的自然景观明显地分为草原、荒漠草原和荒漠三种类型。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低,可溶性盐分含

9、量较高。b海拔较高,但差别明显,地形主要是高原或高山和盆地。流水侵蚀作用微弱,风力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明显,风成地貌景观广布。多属内流区。湖泊多为咸水湖,山地冰雪融水形成的径流是重要的水资源。c随距离海洋远近而变化的干湿状况是决定该区内部自然区域变化的主导因素。(3)青藏高寒区:主要包括青藏高原及柴达木盆地a海拔高,导致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气温低、风力大,形成独特的“高寒气候”。寒冻风化作用强烈,高原上缺乏发育成熟的土壤。b内外流区兼具,高山耸立,湖泊众多。c随海拔而变化的水热组合状况是决定该区内部自然区域变化的主导因素。思考导致山东与新疆自然景观差异的主要因素是什么?答案主要受海陆位置的影

10、响。山东距海近,为季风气候,降水多,气候较为湿润;新疆深居内陆,降水少,气候干旱。合作交流 阅读材料,分析探究下列问题。材料一四个区域的景观图。材料二中国三大自然区的划分图。(1)说出材料二图中三个自然区的名称,并说出材料一中的图甲、图乙、图丙和图丁分别属于哪个自然区?(2)划分我国三大自然区的主要参考依据是什么?三大自然区之间界线分别与哪些重要地理分界线大致吻合?(3)三大自然区各自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的哪一级阶梯?每个自然区各包含哪些主要的地理单元?(4)三大自然区的气候主要是什么类型?植被和土壤有什么差异?东部季风区自然条件有何优势?答案(1)图中A、B、C三个自然区分别是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11、青藏高寒区和东部季风区。图甲、图丁属于图中C自然区(东部季风区),图乙属于A自然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图丙属于B自然区(青藏高寒区)。(2)划分我国三大自然区的主要参考依据是地形和气候(气温和降水)。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与东部季风区大致以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为界;青藏高寒区的北部以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为界,东部约以3 000米等高线为界。(3)青藏高寒区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东部季风区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东部季风区主要包括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秦岭、长江中下游平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东南丘陵等;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主要包括内蒙

12、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天山山脉等;青藏高寒区主要包括青藏高原和柴达木盆地等。(4)三大自然区的气候类型:东部季风区为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主要是温带大陆性气候,青藏高寒区主要是高寒气候。三大自然区的植被和土壤差异:东部季风区植被以森林和森林草原为主,土壤多为森林植被下发育的土壤。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大部分地区为荒漠,部分地区为荒漠草原和草原,土壤多为荒漠性植被和草原植被下发育的土壤。青藏高寒区广泛分布着高寒荒漠,水分条件稍好的地区,分布有高山草甸和灌丛,由于寒冻风化作用强烈,缺乏发育成熟的土壤。东部季风区自然条件的优势:东部季风区地势低平,平原面积广;气候湿润,降水

13、较多,水分条件好。反思归纳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划分依据、位置和界线练习巩固 读“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划分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甲区的自然景观与乙区截然不同的主要原因是()A甲区深居内陆,降水量少B乙区日照时间长,积温高C乙区人类活动历史悠久,人口密度大D甲区全年气温低、光照时数少(2)对乙自然区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B河流流量大,无结冰期C热量不足D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主(3)丙区农作物分布在河谷中的主要自然原因是()A河谷地区土壤肥沃B河谷地区气温较高,热量条件较好C河谷地区人口稠密,劳动力多D河谷地区有丰富的水源答案(1)A(2)A(3)B解析甲、乙两区域的差异主要

14、在地形和气候两方面。甲区域海拔较高,地形以高原、山地、盆地为主;深居内陆降水少,气候干旱;晴天多,光照强。乙区域海拔低,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受季风环流影响明显,季风气候显著,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雨热同期;北方地区冬季气温低,河流有结冰期,有些河流有凌汛;南方地区纬度低,气温全年较高,热量丰富;秦岭淮河以南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秦岭淮河以北植被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丙区域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海拔高,气温低,具有高寒的特征;河谷地区海拔较低,气温相对较高,热量条件好,适宜农作物生长,分布有河谷农业。三、中国三大自然区人类活动的差异自主预习区域项目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人

15、类影响程度广泛而深刻较弱最为微弱农业活动最主要的农业区以畜牧业为主交通状况交通发达交通不便经济和文化开发历史久,经济文化发达经济落后,教育和文化滞后存在问题水源不足、土地荒漠化和盐渍化气温低、空气稀薄、风力大、水分不足和地势崎岖思考为什么青藏地区的人口、城市多分布在河谷地带?答案青藏高原地区海拔高,气温低,空气稀薄,不利于人类活动的开展;而河谷地带海拔相对较低,气温相对较高,水源充足,有利于人类开展生产活动和居住。合作交流 阅读图文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我国两幅农业景观图。材料二小明计划考察某地,地理老师建议他最好把时间安排在8月至10月,要带上墨镜、遮阳帽、防晒霜、羽绒服和防水服等物

16、品。按照老师的建议,小明顺利地完成了考察活动。(1)材料一两图反映的农业景观分别位于我国的哪个自然区?其分界线是什么?(2)造成两地农业景观差异最主要的因素是什么?(3)图乙所示地区过度发展该种农业,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是什么?(4)材料二小明考察的目的地属于我国哪个自然区?答案(1)图甲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图乙位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两大自然区以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为界。(2)造成两地农业景观差异最主要的因素是气候。东部季风区季风气候显著,降水量大,适合发展种植业;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地处内陆,降水稀少,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适合发展畜牧业。(3)过度放牧导致草原退化,造成土地退化。(4)青藏高寒区

17、。反思归纳应用整体性和差异性思想,分析区域特征,揭示人类活动影响练习巩固 读下图,完成(1)(3)题。(1)图序与区域搭配正确的是()A东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地区南部沿海地区黄河中下游地区B长江中下游地区南部沿海地区黄河中下游地区东北平原C南部沿海地区黄河中下游地区东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D长江中下游地区黄河中下游地区东北平原南部沿海地区(2)两地农业生产方式不同的主要原因是()A地形的差异 B热量的差异C水分的差异 D土壤的差异(3)两地都有棉花种植,但两地相比,地的优势气候条件主要是()A春季多雨,有利于棉花苗期生长B夏季多雨,利于棉花的生长C秋季“秋高气爽”,利于棉花的采摘D春季降水少,利于棉

18、花苗期生长答案(1)D(2)C(3)C解析第(1)题,据农作物熟制确定为长江中下游地区,为黄河中下游地区,为东北平原,为南部沿海地区。第(2)题,两地生产方式分别是水作和旱作,其成因应是水分差异。第(3)题,华北春旱不利于棉花苗期生长。课堂小结知识提纲强化记忆1因果法记忆中国三大自然区的主要特征(1)东部季风区(2)西北干旱半干旱区(3)青藏高寒区2区域差异及其形成的分析思路不同区域之间因为在自然条件、历史基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别,因此形成了显著的区域差异。(1)自然环境因素差异气候差异的形成地貌差异的形成水文差异的形成a气候因素中的降水量差异直接造成河流水量差异。b地形条件

19、决定了河流支流多少、流域面积大小和流速大小的不同。c流域内的植被状况不同造成河流含沙量的不同。d河流所处的纬度及流向决定了有无冰封期、冰封期长短及有无凌汛现象。土壤差异的形成不同区域的气候、植被及人类生产活动因素的差异造成土壤类型、厚度、肥力、酸碱度的差异。(2)人类活动因素差异分析人类活动因素差异主要表现在农业、工业、人口、城市、交通等几个方面,其差异形成的原因具体分析如下:人类活动差异形成的原因农业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自然条件差异作物种类、耕作制度、产量等差异市场、交通、劳动力、政策、科技等社会条件差异机械化、生产率、商品率等差异工业资源、市场、劳动力、科技、交通、政策等差异工业类型、

20、规模等差异人口区域耕地、水资源等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状况、科技发展水平、开发历史等社会条件差异人口规模、密度、增长速度等差异城市地形、气候、河流、资源、交通等差异城市形态、数量、规模、发展水平等差异交通地形、位置、经济、科技、人口等差异交通方式、通达度等差异课堂检测1下列有关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A区域划分的指标和方法是固定的B行政区域面积均匀,形状规则,边界明确C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绝对一致D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答案D解析区域划分的指标和方法有多种,既有单一指标又有综合指标,既有自然要素也有人文要素。行政区划面积不等,形状不规则,边界明确。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

21、相对一致,差异较小。2我国东部季风区的显著特征是()A地势低平,大部分在海拔500米以下B季风现象显著,气候湿润,雨热同期C天然植被以森林和森林草原为主,多原始植被D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答案B解析我国东部季风区季风气候显著,雨热同期;地势低平,大部分在海拔200米以下;天然植被破坏严重;河流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读“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分布简图”,据此完成34题。3中国甲、乙、丙三大自然区划分的基本因素是()A植被和土壤 B土壤和气候C地形和气候 D地形和植被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区比乙区纬度高,故热量比乙区少B乙区比甲区纬度低,故太阳光照比甲区强C乙区与丙区南部距离海洋远近不同,故以400毫

22、米年等降水量线为两区界线D甲区比丙区降水少,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为甲区与丙区的界线答案3.C4.D解析第3题,地形和气候是决定自然区域差异的基本因素,也是自然区划分的主要依据。第4题,根据扇形面积大小及分布位置可知,甲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深居内陆,降水少,光照充足,热量较青藏高寒区丰富;乙为青藏高寒区,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但气温低,热量不足;丙为东部季风区,与甲区以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为界,与乙区以3 000米等高线为界。5下列关于中国三大自然区人类活动的差异,叙述错误的是()A东部季风区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广泛和深刻,也是人口最集中和经济最发达的地区B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面临的主要

23、问题是水源不足,但土地荒漠化和盐渍化并不严重C青藏高寒区以畜牧业为主D西部地区由于交通不便,经济落后,致使教育和文化滞后答案B解析东部季风区由于气候适宜,交通便捷,经济发达,是人口最集中的地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水源不足,由此带来了严重的土地荒漠化和盐渍化;青藏高寒区,由于海拔高,气温低,热量不足,所以以畜牧业为主;西部地区,由于交通不便,经济落后,阻碍了其教育和文化的发展。6读“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划分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三大自然区的名称:._;._;._。(2)下列不属于区的地形区是()A黄土高原 B东北平原C内蒙古高原 D云贵高原(3)下列关于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24、()夏季受季风影响显著,普遍高温多雨地表植被从东向西依次为森林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荒漠,具有明显的干旱特征水系特征是流程短,水量少,多为内流河农业多为绿洲农业、灌溉农业A B C D(4)下列关于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势高、气温低是其主要自然特征B全部位于非季风区C区内尚无铁路,陆上交通依靠公路D是黄河、长江、珠江等大河的发源地答案(1)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2)C(3)B(4)A解析第(1)题,依据地形、气候两大要素,我国可划分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第(2)题,东部季风区以平原、丘陵为主,内蒙古高原属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第(3)题,西北干旱半干旱区远

25、离海洋,深居内陆,降水稀少;农业多绿洲农业、灌溉农业;多内流河;自东向西随降水量减少,植被依次为森林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第(4)题,青藏高寒区的主要自然特征是地势高、气温低;东南部为长江、黄河等大河的发源地,属于季风区;建有青藏铁路。分层训练基础过关读右图,回答12题。1该图能正确表达出来的区域特征是()A区域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B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C区域可划分为下一级区域D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2半干旱地区多是草原放牧区,湿润半湿润地区多是农业区,这反映出地理环境影响着区域的()A发展水平 B生活特点 C发展方向 D发展条件答案1.B2.C解析第1题,图中反映了不同干湿地区多

26、年平均降水量范围不同,体现了区域内部特定性质相对一致。第2题,不同的干湿地区有不同的生产类型,说明地理环境的差异影响着区域的发展方向。读图,回答34题。3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沿gh穿过我国青藏高寒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和东部季风区三大自然区B进入六月,cd线附近,自北向南环境特征可能是:林海雪原沙尘肆虐阴雨连绵C秋天,从ef漫步,扭曲的胡杨林诉说着古老的文明“塞上江南”风吹稻花香两岸挂满枝头的苹果,又大又红Dab附近,自北向南依次为:沙漠广布,驼铃叮当雪山连绵,冰川广布峡谷众多,水能丰富4对太行山两侧区域特征或发展的比较,不正确的是()A黄土高原主要是流水侵蚀区,华北平原主要是流水沉积区B治

27、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有效方法是小流域综合治理,黄淮海平原发展农业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旱涝、盐碱、风沙C山西省在经济发展中具有发展能源工业的资源优势,但不具备区位优势;京津唐工业区是以出口为主的轻工业基地D水资源缺乏是该区发展的限制性因素答案3.D4.C解析第3题,沿gh未穿过我国青藏高寒区和西北干旱半干旱区;进入六月,cd线附近不会出现大雪天气;秋天,从ef漫步未能经过“塞上江南”。第4题,京津唐工业区是综合性工业基地,轻、重工业均较发达。农业生产潜力是指单位面积土地上每年所能获得的最大可能产量。下图是“我国农业生产潜力分布简图”。读图回答56题。5以下四省区中,农业生产潜力最大的是()A广东

28、B江苏 C江西 D云南6与我国南方大多数地区相比,甲地农业生产潜力较小的最主要原因是()A生长期光照时间短 B土壤贫瘠,有机质含量低C纬度较高,热量不足 D春播期间旱情严重答案5.A6.C解析第5题,直接读图即可判读出广东农业生产潜力最大。第6题,农业生产潜力与光热、水条件有关,甲地纬度位置较高,热量条件较差。不同区域要素的组合不同,区域特征相差也很大。结合“中国政区图”,完成78题。7符合乙区域土地特点的是()A此地区的水稻土有机质含量较高B人口稠密,耕地较为集中C人均耕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D耕地中旱地所占比重大8丁省与丙省相比()A劳动力资源丰富 B陆路交通便捷C第一产业比重小 D第三产业比

29、重小答案7.A8.D解析第7题,乙区域人口密集,人均耕地少,以水田为主,耕地分布较为分散。第8题,丁省(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与丙省(山东省)相比,人口稀少,交通不便,经济较落后,第三产业比重小。9读“我国自然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用实线在图上画出我国三大自然区的界线。(2)各自然区在划分时所考虑的因素是(双选)()A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B某一地理要素C地理环境的区域分异 D综合地理要素(3)内蒙古草原和西北温带荒漠地区的分界线大致在_一带,相当于_毫米年等降水量线。b、c两区的分界线是_线,这种分异规律是以_为基础的。(4)a所在自然区内有我国重要的经济区是_,还有最早设立的经济特

30、区是_。答案(1)略(2)CD(3)贺兰山200秦岭淮河热量(4)珠江三角洲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解析自然区的划分是建立在自然地理环境区域分异的基础上的,但划分的时候要综合考虑各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内部以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为界,东部以草原植被为主,以西是荒漠草原,而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致在贺兰山一线;图中b区和c区分别是华中华南亚热带湿润地区和华北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它们之间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东部季风区内部的差异是以热量为基础的;a是我国华南热带湿润地区,这里经济水平最高的经济区是珠江三角洲,是我国的四大工业基地之一,也是我国对外开放最早的地区,我国在这里最早建立了特

31、区,有深圳、珠海等。能力提升下图为“某区域模式图”。读图回答1011题。10图中所示区域的数码代号与文化景观描述连线正确的是()A梯田层层稻花香 B草原茫茫牧牛羊C翠竹青青有人家 D山歌阵阵采茶忙11关于图中各区域突出的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A区常绿阔叶林破坏严重B区水土流失面积广大C区泥石流、滑坡灾害频发D区土壤盐渍化普遍答案10.D11.B解析第10题,图中所示区域为鄂尔多斯高原,黄土高原地区,华北地区,西南地区。根据各地区特点,可判断出西南地区为我国茶叶种植区之一。第11题,地区荒漠化严重,地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严重,地区洪涝、盐碱、风沙严重,地区泥石流、滑坡灾害频发。读“我

32、国甲、乙两区域略图”,完成1213题。12关于甲、乙两区域河流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甲区域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乙区域以雨水补给为主B甲区域以内流河为主,乙区域以外流河为主C甲区域以春汛为主,乙区域以夏汛为主D甲区域水系呈向心状,乙区域水系呈放射状13甲、乙两区域分别盛产棉花和天然橡胶,其共同的区位优势是()夏季热量充足劳动力价格较低农业科技发达农业机械化程度高A B C D答案12.C13.A解析第12题,甲区域地处我国西北内陆,河流补给以高山冰雪融水为主,夏季为其汛期。第13题,我国夏季南北普遍高温,甲、乙两区域热量充足,两区域劳动力丰富且价格较低。14案例分析是比较区域差异的基本方法

33、。读图,回答问题。案例材料:30N附近三个三角洲位置示意图。比较目的:比较区域差异的目的在于找出区域典型要素,理解主要特征,探求因地制宜发展区域经济的措施。分析方法:区域地理学习最常见的方法是比较法。比较区域差异可以从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两方面进行。自然要素包括地形、地貌、气候、水文、土壤、生物等,人为要素有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但对区域的比较不要面面俱到,而要先找出最明显的具有代表性的要素。(1)甲、乙、丙三个三角洲,在位置上的共同之处是_,在形成原因上的共同之处是_,在人地比例上的相似之处是_。(2)乙、丙两三角洲与甲三角洲的距离相对较近的是_,原因是_。(3)甲、乙、丙三个三角洲均是本国重要的农业区,试列表分析说明它们发展农业生产的共同优势条件和主要不同特点。答案(1)都位于30N附近的大河入海口都是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都是地狭人稠的地区(2)乙因为三地纬度相差不大,乙与甲三角洲的经度间隔约是90,而丙与甲三角洲的经度间隔约是120(3)见下表甲乙丙共同优势条件地势低平,土壤肥沃;地处亚热带地区水热条件较好;有灌溉水源;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沿海地区交通便利主要不同特点以生产长绒棉闻名。光照条件好,由于降水集中在冬季,所以夏季需引水灌溉以种植水稻、棉花、油菜为主。劳动集约化程度高,单产高以种植水稻和亚热带水果为主。资金充足,技术水平、集约化和机械化程度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