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课杜甫:“万方多难”中成就的“诗圣”一、基础巩固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整饬(ch)疟疾(n)鞭挞(d)箜篌(kn)B.狷介(jun)纨袴(k)遨游(o)富庶(sh)C.鸱鸟(ch)诙谐(xi)微薄(b)对峙(zh)D.要塞(si)荆杞(q)霪雨(yn)香醪(lo)解析:A项,“挞”应读“t”;B项,“袴”应读“k”;D项,“杞”应读“q”。答案:C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潇洒戏谑好大喜功饿殍遍野B.聒噪作粜励精图致毫无顾忌C.因缘荟粹左支右绌重蹈覆辙D.裨益屋椽口密腹剑信手拈来解析:B项,“粜”应为“祟”,“致”应为“治”;C项,“粹”应为“萃”;
2、D项,“密”应为“蜜”。答案:A3.(2014天津高考)下面语段横线处应填入的词句,最恰当的一组是()中国文人对审美具有的感知力,他们可以在安然怡悦中鸟翼几乎无声的扑动,还有花瓣簌簌飘落的声音,他们喜爱“”那种让静寂更显清幽的氛围。A.精细用心倾听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B.精细凝神谛听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C.精确凝神谛听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D.精确用心倾听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解析:“精细”指精密细致,精明细心,侧重于“细致”;“精确”指非常准确,非常正确,侧重于“准确”。“感知力”,用“精细”更贴切。“倾听”指细心地听取,多用于上对下;“谛听”指仔细地听。“鸟翼几乎无声的扑动”,用“谛听
3、”更贴切。“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描绘壮观的场景;“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摹写自然景色的清幽静谧。“那种让静寂更显清幽的氛围”,用“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更贴切。答案:B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他经常失眠,靠安眠药才能休息下来。我想他并非有点抑郁。你看他演不同人物信手拈来,举重若轻,其实暗自里不知付出了多少思虑。B.马航MH370客机失联的消息如石破天惊,在网络上引起轩然大波,网友们为搜寻失联客机献计献策,异常激烈。C.面对班里的混乱情况,班长励精图治,制订了很多整顿措施。D.部分网络文学对中学生的作文产生了冲击,学生常不自觉地模仿,写些内容空泛、文体模糊的“异文
4、”,令人不忍卒读。解析:A项,“信手拈来”多形容写文章时词汇或材料丰富,不费思索,就能写出来。B项,“石破天惊”原形容箜篌的声音忽而高亢,忽而低沉,使人震惊,有不可名状的奇境。后多用来形容事情或文章议论新奇惊人。用于媒体的消息惊人,属误用。C项,“励精图治”指振作精神,想办法把国家治理好。此处大词小用。D项,“不忍卒读”指不忍心读完,多形容文章悲惨动人。不可用于形容文章写得不好。答案:A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日前,极地考察船“雪龙”号在江南造船厂完成了为期5个多月的维修改造任务,并顺利通过了各种调试,各项指标均达到远航要求。B.“美丽中国”大型图片展在莫斯科成功举办,本次活动
5、意在通过生动的摄影作品,让俄罗斯观众切实感受中国名胜古迹、风土人情、人文景观的无穷魅力。C.14日21时11分,“嫦娥”三号探测器在月球虹湾预选着陆区域成功着陆,这标志着我国继俄罗斯、美国后,第三个有能力独立自主实施月球软着陆的国家。D.每年一度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必将激励广大青少年正确书写、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自觉意识,不断提升他们的文化素质。解析:B项,不合逻辑,“人文景观”不能同“名胜古迹”“风土人情”并列;C项,成分残缺,应在“我国”之后加上“成为”;D项,“激励”与“意识”搭配不当,应将“激励”改为“增强”。答案:A6.把下列语句,填入下面的横线处,语序最恰当的一项是()虽然不是每到
6、一处人生驿站,都有丰硕的收获,不是每一个希冀都有理想的答案,旅途上或多或少都会有不如意的地方,。逆境中定会有峰回路转心中就会有永远也欣赏不完的风景但只要我们奋勇执着幸福和快乐也会伴你度过每一个驿站只要活得充实,哪怕清贫A.B.C.D.解析:根据这段文字的开头“虽然”一词的提示,可以推知跟在其后,放在最前面。从语意的承接上,可知是一个总结性的句子,故应放在最后。是表条件的句子,应放在各自领起的复句前。是表结果的句子,应该对应放在或后,根据语意可知关系紧密,关系紧密。答案:C二、阅读鉴赏(2014山东高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710题。浣花草堂黄裳到四川来以前,在行箧里放进了几册旧书,其中清初朱
7、鹤龄的杜诗辑注是部头最大的。虽然觉得有些累赘,可是终于还是放进去了。半月以来,枕上灯前,有时间就拿来翻翻,真也给旅途平添了无限趣味。尽管已经是平日熟读了的,可是在蜀道上重读,就会给你带来更为新鲜的感受。诗人的写景抒情、用字遣词,有时候也只有面对真实的山川风物才体会得出那严肃的创作态度和可贵的才华。杜甫在成都住过一段不短的时间,在集子里留下了四五卷诗,约占他全部留下来的作品的六分之一。人们就从他的诗里追寻他当日居住的草堂的遗址。从宋代开始,人们就在成都西郊为他建了一座祠堂,这就是“浣花草堂”。历代经过十次以上大小的修缮,直到今天,更修整得焕然一新,成为游赏的登临胜地。走出西郊,经过青羊宫、百花潭
8、,沿着公路走去,二三里后更左折走上一条田间小径,就可以远远望见一丛浓绿,那就是草堂的所在了。这里有好大的一座庭院,四面是连绵不断的围墙,远远绕过去,才看得见那山门。走进去又是照例的几重佛殿,伽蓝,天王,佛像,这些都给迫切想要看到工部祠的人们增添了焦急的心情。一直走到最后的一层大殿,才在一块石碑上看到,这原来是草堂寺,还不是草堂。从大殿里出来,向和尚问了路,才又从右面的一道侧门里穿出去,来到真正要拜谒的地方。从侧门出,迎面就可以看到用青花碎瓷片叠起来的“草堂”两个大字,再转过去,就是一条曲折的、为两堵矮矮的红墙围起来的夹道。那暗红色的夹墙,碎石的泥径,墙外的翠竹幽篁,幽静极了。古建筑里经常使用的
9、这种暗红颜色,不知怎的,自然会产生那样庄严宁静的气韵。从夹墙里穿出去,眼前展开了一个新的天地,几十棵参天的翠柏、香楠矗立在绿草如茵的庭院里。一套四座厅堂,由石径小桥连接起来,这就是草堂的一系列主要建筑了。穿过花径,走到工部祠去。这是草堂几组厅堂的最后一座。小小的殿宇,前面的院子里散布着几株用石坛围起的大树。洁净无尘。这时候,云影微破,秋天金黄色的太阳洒了下来,穿过翠柏的枝叶,留下了满庭稀疏的日影。走进祠里去看,厅内一排三龛,当中塑着杜甫的像。虽然是一般化的塑像,却也还清疏,没有怎样的仙气,不能不说是难得的了。旁边两座龛里是陆游和黄庭坚两位宋代诗人的塑像。好像是怕他独居寂寞,所以才陪了一起在这里
10、排排坐的。黄、陆都有石刻像,都比泥塑高明得多。在这间厅堂背后的墙上,还嵌着两块更旧的杜甫石刻画像碑。草堂后身是一座小小的土山,一道溪水从草堂的右侧绕了出去。前面有回廊曲槛,可以凭栏欣赏池里的圆荷。草堂简朴却也不失规模,给人一种清疏而幽峭的感觉,和杜甫当年居处的风格是近似的。这个新修缮的草堂,和几百年前重修的原样相去不远,在最外面一进过厅墙上有一块石刻旧图,看那里勾勒出来的轮廓,和今天是十分相近的。像这种地方,不用说,大红大绿的建筑,大屋顶之类的铺陈,都是完全不合适的。这里还新修了一个文物陈列室。在外面的柱子上,看到郭沫若先生所题的一副对联: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这是一副出色的对联
11、,它概括了诗人伟大成就的主要方面。人们一直非常喜欢杜甫,说他的作品是“诗史”,在中国文学史上留给他一个最光辉的席位诗圣。坐在水槛上休息。默默地在心里复诵一下杜甫的草堂诗,会使你像一个梦游者似的走入四时不同、风光各异的如许境界。仿佛看到了在晓雾里沾湿了露水的笼竹,呢喃的定巢燕子,冉冉发出幽香的红蕖,往还追逐的蝴蝶,相并相亲的白鸥,随风的柳絮,逐水的桃花,袅袅有如少女腰肢的垂柳,轻得只禁受得起两三个人的野渡,柴门月色,江路梅香老杜是一个多么勤恳的诗人!他从不放过一切刻画现实的机会。他的诗里有丰富的人民生活的写照,可是也不缺乏自然风物的描写。因为这一切都出现在祖国的土地上,也都是诗人所挚爱的。杜甫写
12、出了多么美好的自然景色,多么可爱的和平环境!可有人提到杜甫描写自然的草堂诗,总不免有些惴惴然,仿佛这些诗里的“人民性”总看不大清楚,这恰恰把诗人的伟大处缩小了。一九五六年十月十五日,成都(选自黄裳散文选集,有删改)7.这篇游记为什么从杜诗写起?解析:内容方面要注意杜甫的身份和下文描写的内容;结构方面要注意这篇游记所写杜诗位于开头部分,而文章起始句段的作用一般为统摄全篇或引出下文。参考答案:符合浣花草堂主人杜甫的诗人身份。杜诗中那些描写山川风物的诗,引发了作者更为新鲜的感受,以此统领全文。引出浣花草堂。8.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1)虽然是一般化的塑像,却也还清疏,没有怎样的仙气,不能不说是难
13、得的了。(2)默默地在心里复诵一下杜甫的草堂诗,会使你像一个梦游者似的走入四时不同、风光各异的如许境界。解析: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含意,要结合上下文,抓住关键词语来分析。(1)句中“清疏”“仙气”是塑像的特点,“一般”“难得”是对塑像的评价。(2)解答本题要抓住作者此时的感受。面对美丽的浣花草堂,作者完全沉浸在杜诗的境界中,从这里领略到杜诗优美的意境。回答时要结合原文进行理解分析,特别注意理解“梦游”和“如许境界”的含意。参考答案:(1)塑像虽然艺术水平一般,但还是清疏的,没有把杜甫仙化。能够表现诗人本色,这是值得肯定的。(2)作者将自己复诵草堂诗比喻成“梦游”,写出了作者沉迷于草堂诗意境中的情
14、态;凸显了杜诗中描写自然风物诗歌的意境之美,表现了作者对杜诗的新感受。9.文中作者对杜甫有哪些新的认识?请加以概括。解析:本题考查作者的观点态度。答案区间为第一、八、九段和最后一段,回答时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由“诗人的写景抒情、用字遣词,有时候也只有面对真实的山川风物才体会得出那严肃的创作态度和可贵的才华”可以归纳杜甫的才华和创作态度;从杜甫的塑像可以看出他的清疏与朴实;作者肯定杜甫是一个勤恳的诗人;杜甫的诗歌描写自然风物和和平环境,说明他热爱自然、追求和平安静的生活。参考答案:杜甫有惊人的才华和严肃的创作态度。杜甫具有清疏、朴实的精神气质。杜甫是一个勤恳的诗人。杜甫热爱美好的大自然与安宁和
15、平的生活。杜甫描写自然风物的诗歌同样具有巨大成就。(答出其中任意4点即可)10.要全面地认识一个诗人,作者的做法给了我们哪些启示?解析:结合文本探究杜甫的人生经历带给我们的人生启示,首先要了解杜甫有哪些非同寻常的人生经历,然后探究其中蕴含的人生意义。完成题目时应做到角度恰当,内容全面,术语准确,结合文本,表述清楚。参考答案:反复研读诗人的作品。深入了解诗人生活的环境和诗歌所描写的对象。不盲从,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不片面理解诗人作品,不凭主观随意取舍。(答出其中任意3点即可)三、语言表达11.2012年3月,杜甫突然在网络上爆红,关于杜甫的涂鸦图片在微博上疯转。在这些对语文课本图片的“再创作”里,
16、杜甫时而手拿机枪,时而挥刀切瓜,时而身骑白马,时而脚踏摩托这被网友戏称为“杜甫很忙”。你如何看待这种现象?请简要说明你的观点。解析:要针对网友的恶搞这件事来发表看法,观点要明确,思想要健康。总的基调就是杜甫是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形象。如果从肯定恶搞方面入手,则很难得分。参考答案:(1)单就“杜甫很忙”的恶搞潮来说,我们无须做太多高深分析,它只是偶然出现的、以模拟和戏仿为手段的、寻求快感和参与感的一场网络狂欢。(2)杜甫涂鸦现象,也给当下社会一个善意的提醒:当下的教育如果能用孩子更容易接受的方式来进行,才可能在他们心目中播种下“对传统文化的自豪感”,而不是无聊感,应该教育孩子学会“仰望”,而不是视
17、如玩物。(3)杜甫是一个忧国忧民的爱国诗人,是现实主义的诗人的一座丰碑,值得我们尊重。用“穿越”的手法恶搞,是亵渎“诗圣”,亵渎中国文化,是信仰缺失的表现。12.下列劳动委员的话令人难以接受,请改成易于接受的话。某中学突击搞卫生,有个班的劳动委员对一名正在打扫卫生的同学说:“动作麻利点!先把窗户擦了,再去把过道扫了!两小时后,学校要组织检查,要是出了问题,拿你是问!”这名同学听后,反而把工具一扔,甩手而去。解析:场合、身份、措辞和语气要得体,中心是要让打扫卫生的学生高兴地完成任务。参考答案:同学,时间太紧了,只有两小时就要检查了。麻烦你加快进度,擦了窗户,还得把过道扫了。为了集体的荣誉,就辛苦你了,我相信你能够按时优质完成任务,为班级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