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三教师用书:4第4课 蜀道难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46154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2.8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三教师用书:4第4课 蜀道难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三教师用书:4第4课 蜀道难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三教师用书:4第4课 蜀道难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三教师用书:4第4课 蜀道难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三教师用书:4第4课 蜀道难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三教师用书:4第4课 蜀道难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5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三教师用书:4第4课 蜀道难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5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三教师用书:4第4课 蜀道难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5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三教师用书:4第4课 蜀道难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5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三教师用书:4第4课 蜀道难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5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三教师用书:4第4课 蜀道难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5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三教师用书:4第4课 蜀道难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5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三教师用书:4第4课 蜀道难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5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三教师用书:4第4课 蜀道难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5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三教师用书:4第4课 蜀道难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5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三教师用书:4第4课 蜀道难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5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三教师用书:4第4课 蜀道难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5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三教师用书:4第4课 蜀道难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5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三教师用书:4第4课 蜀道难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5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三教师用书:4第4课 蜀道难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5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三教师用书:4第4课 蜀道难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1页
第21页 / 共35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三教师用书:4第4课 蜀道难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2页
第22页 / 共35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三教师用书:4第4课 蜀道难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3页
第23页 / 共35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三教师用书:4第4课 蜀道难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4页
第24页 / 共35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三教师用书:4第4课 蜀道难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5页
第25页 / 共35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三教师用书:4第4课 蜀道难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6页
第26页 / 共35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三教师用书:4第4课 蜀道难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7页
第27页 / 共35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三教师用书:4第4课 蜀道难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8页
第28页 / 共35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三教师用书:4第4课 蜀道难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9页
第29页 / 共35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三教师用书:4第4课 蜀道难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0页
第30页 / 共35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三教师用书:4第4课 蜀道难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1页
第31页 / 共35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三教师用书:4第4课 蜀道难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2页
第32页 / 共35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三教师用书:4第4课 蜀道难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3页
第33页 / 共35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三教师用书:4第4课 蜀道难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4页
第34页 / 共35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三教师用书:4第4课 蜀道难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5页
第35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唐诗代表着我国古典诗歌创作的最高成就,唐诗作为我国文学史上的一座巍峨的丰碑,它镌刻着无数熠熠生辉的华丽诗章。捧读唐诗,深味其博大:它是历史的凝固,也是现实的观照;是文人的妙笔,也是哲人的沉思;是语言的音乐,也是跳动的心声。让我们一起走进唐诗。蜀道难是诗人李白在长安时为送别友人入蜀而作。诗人以丰富奇特的想象,新奇大胆的夸张,描写了蜀道之高、之险,充分展示了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杜甫的诗借物抒怀,无论是“因秋托兴”的秋兴八首(其一),还是“借古人之事抒发感慨”的咏怀古迹(其三),还是“因重阳节而沉郁”的登高,都抒发了作者的孤独愁苦之感。琵琶行(并序)描写了琵琶女演奏的高超技艺

2、,表达了诗人对沦落天涯的琵琶女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也抒发了对自己谪居生活的深沉感慨。锦瑟是李商隐回首往事,对一生遭际坎坷而发的感慨,即自伤身世的一首诗。马嵬(其二)这首七律,在思想和艺术上别开生面,诗中流露出对唐玄宗的讥讽与否定之意。蜀道难他是诗人,他是酒仙,他更是一位游侠二十岁仗剑出川,渡万道河,踏万座山,祖国的山川滋养了他的心神,路途的磨砺旷达了他的胸怀,观览的壮景孕育了他的仙气。他用他的双脚和诗笔光彩了祖国的山水,他大笔横扫,绘出一幅幅精美的画面:这里有洞庭烟波,赤壁风云;这里有天姥幻景,蜀道猿啼;这里有庐山瀑布,黄河冰川他自由驰骋,他就像天上的云气,他就像草原上的奔马。他“仰天大笑出门

3、去”,他“咆哮万里触龙门”,他“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他“天子呼来不上船”。他的浪漫,他的癫狂,他的爱恨情仇,他的寂寞痛苦,他的豪情义气,来于自然,发于自然。接近自然,融入自然,自然会教给我们无穷的知识,自然就是一首气势磅礴、韵味无穷的宏伟诗篇。杜甫诗三首他眉头紧锁,他面色憔悴;他双眼苦望,他神态沉郁;他忧时忧世,他悲天悯人。他就是杜甫,一个被称为“诗圣”的人说他是“诗圣”,不仅仅因为他的诗是“诗史”,真实地反映了盛唐气象的破灭,他用嘶哑的喉咙唱出一片家国世人的血泪;而且因为他心系国家,心忧百姓,以天下为己任,把百姓的疾苦放在心中,他用如椽的巨笔来为百姓呼告;他是一个为民请命的典型。看“朱门酒

4、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是对社会不公的斥责;听“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这是对朝廷穷兵黩武的控诉;瞧“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这是对天下苍生的关爱;听“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是为解救人民的苦难甘愿付出的自我牺牲。他的责任决定了他不可能过得轻松;他的不轻松也便成就了他千古之名。他是真正的爱国者,他是真正的爱民者,他是真正的责任者。有了责任,承担使命,方能光大一个人的人生。琵琶行(并序)“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一个是政坛的被贬者,一个是色衰之沦落人;都曾红极一时,又都是落入底层;出身不同,境遇相同,因了一曲琵琶词便连在了一起人

5、啊,生活在世间,吉凶祸福,谁能掌握?命运不能掌控,情感却由己生。高高在上时,不要忘记自己曾是底层;身陷底层时,不要忘记,只要活着,就有希望向上攀登。于是乎有一种想法,对权贵不阿谀奉迎,说不定哪天他就会和你一样;对底层对低下者不轻之蔑之,说不定哪天,他就会高你一等。贵民者,民贵之;贱民者,民贱之:这便是天地间高悬的那杆秤。李商隐诗两首他生在晚唐中,长在晚唐里。二十四岁中进士,四十六岁抑郁死他一生命乖运蹇,怀才不遇;在时代的倾轧下,无法大声呐喊;在寂寞和困苦中,只能自己与自己对话,把自己不遇的悲哀写于幽怨中;把自己的千千心结,尽藏在呕心沥血的诗篇里。“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苦思;“夕阳

6、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无奈;“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期盼;“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的意懒;“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的哀叹句句泪,声声泣,造就了低回再三的震悚;凝练的文字,奏出凄美的音调;含蓄的语言,传达着深切的情感。我们诅咒那个时代,毁灭了一个骄人的才子;我们感谢那个时代,锻造了一位旷世的诗人,为我们留下这精美的诗篇。学习本单元诗歌时,我们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积累有关知识如作家、作品知识,文言实词、虚词知识,艺术手法知识。第二,进入学习诗歌的情境与诗人同呼吸共悲喜,激发鉴赏热情。例如,我们读蜀道难,就要融入诗人李白的想象之中,在感受诗人笔下山川之奇丽惊险时

7、,也为诗人的怀才不遇以及对社会的忧虑而悲叹。第三,重视诗歌的创作背景联系不同时期、不同创作背景和不同创作风格解读诗歌。第四,重视鉴赏诗歌的情感美和形式美要体会诗人抒发的情感,感受诗歌语言的韵味。第五,抓好朗读和背诵能够根据诗歌的情感格调做到抑扬顿挫地朗读,并能熟练地背诵、默写。1作者作品狂放洒脱的谪仙人李白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诗人,有“诗仙”之誉。李白众体兼善,但最擅长写古风及绝句。前者多用乐府古题而自出新意,后者兼长五绝和七绝。他是盛唐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与杜甫合称“李杜”。李白的诗歌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其诗歌总体风格豪放俊逸,清新飘逸,气势磅礴。他的

8、诗歌既反映了时代的繁荣景象,也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荒淫和腐败,表现出李白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有李太白集,代表作有静夜思早发白帝城将进酒梦游天姥吟留别行路难等。2文题解读蜀道难是乐府诗相和歌辞瑟调曲的旧题,多写蜀道险阻。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卷四十引乐府解题曰:“蜀道难备言铜梁玉垒之阻。”南朝梁、陈间已有人拟作。李白的蜀道难即袭用乐府古题而作。蜀道,蜀中(四川)的道路,是古代由长安通往蜀地的道路。蜀道因穿越秦岭和巴山,道路难以行走。因此蜀道常成为难以行走的道路的代名词。3背景探寻唐代蜀中商品经济极为发达,入蜀的人乐不思返,而没有意识到这一地区形势险要,自古为封建割据之地,随时

9、有发生政治变乱的可能。这首诗大约是唐天宝初年李白在长安时为送别友人入蜀而作。“蜀道难”是古乐府旧题,以此为题的歌曲都以蜀道险阻为内容,寓有功业难成之意。正是这一点触动了李白初入长安追求功名未成的心事。当友人入蜀时,他便用这一古题写诗送别友人。在诗中,诗人极力描绘蜀地山川的险要,预示这样的地理条件易为野心家所利用。因而,诗中寄寓着诗人对社会问题的隐忧,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形势的担忧和对人民的关怀。4文体知识诗歌概念最早产生的一种文学体裁。它按照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要求,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感情、丰富的想象,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古体诗古体诗也叫“古诗”“古风”,是相对于近体诗而言的

10、,指唐代以前的四言诗(如诗经)、五言诗(成熟于东汉)、七言诗(成熟于唐代)。后人沿袭唐人说法,把唐代以后文人仿照唐代以前诗歌的体式而创作的诗歌,也称为“古体诗”。古体诗格律较自由,不拘对仗、平仄,押韵较宽,有歌、行、吟等体裁。浪漫主义浪漫主义是文学艺术的基本创作方法之一,与现实主义同为文学艺术上的两大主要思潮。作为创作方法,浪漫主义在反映客观现实上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浪漫主义主张创作自由,描写自然,注重民间文学艺术上的尊创新反模仿,重奇特而轻平凡,想象丰富,幽深奇谲,以大胆的想象和夸张,描写奇特的情节,塑造非凡

11、的、独特的性格。浪漫主义诗歌形式新颖,格律自由,辞藻富丽,比喻动人,句锻字炼,色彩瑰丽。代表人物有屈原、李白等,代表作有离骚蜀道难等。5文化常识(1)子规:即杜鹃,又名杜宇,相传为蜀国古望帝魂魄所化,啼声哀怨动人。例如: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2)剑阁:指今四川剑阁县北的大剑山和小剑山,群峰如剑插天,两山如门,极为险要。例如: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1音形识记鱼凫(f)巉岩(chn)噫吁嚱(y x x)猿猱(no) 喧豗(hu) 扪参(mn shn)砯崖(pn) 崔嵬(wi) 萦岩峦(yn)抚膺(yn) 吮血(shn)2解释通假字所守或匪亲(_通_,_)3解释重点实词(1)危乎高

12、哉()(2)尔来四万八千岁()(3)可以横绝峨眉巅()(4)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5)青泥何盘盘()(6)扪参历井仰胁息()(7)连峰去天不盈尺()(8)侧身西望长咨嗟()4解释一词多义(1)尔(2)绝(3)相(4)坐(5)或5指出下列古今异义词的古义(1)可以横绝峨眉巅可以(2)地崩山摧壮士死壮士(3)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然后(4)连峰去天不盈尺去6解释词类活用的词语(1)砯崖转石万壑雷()(2)西当太白有鸟道()(3)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4)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5)问君西游何时还()(6)朝避猛虎,夕避长蛇()(7)使人听此凋朱颜()(8)砯崖转石万壑雷()(9)猿猱欲度愁攀援()

13、(10)雄飞雌从绕林间()7句式翻译(1)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译文:_(2)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译文:_(3)但见悲鸟号(于)古木,雄飞雌从绕(于)林间。译文:_(4)又闻子规啼(于)月夜。译文:_8名句默写(1)李白在蜀道难一文中,融夸张与神话为一体,描述上有高山接天,下有河川曲折,写出了蜀道艰险的名句是“_,_”。(2)在蜀道难中,李白用“_,_”两句以反衬手法突出山势高险,即便是善飞的黄鹤、轻捷的猿猴都很难越过,人走就更难上加难。(3)李白在蜀道难中,用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把读者带进一个古木荒凉、鸟声悲凄的境界的句子是“_,_”。(4)李白在蜀道难中“_,_”两句写出水石相激、山谷

14、轰鸣的惊险的场面,从而造成一种排山倒海的艺术效果。2匪非不是3(1)高(2)那,指开国初(3)飞越(4)回转(5)山路曲折盘旋(6)屏住呼吸(7)距离(8)叹息4(1)那这样语气助词(2)越过断,尽隔绝(3)互相我他你(4)徒,空因为犯罪(5)倘若有的有时5(1)可以凭借(2)年轻强壮的力士(3)这样以后(4)距离6(1)名词作动词,冲击(2)名词作状语,在西边(3)名词作状语,在上面(4)名词作状语,在下面(5)名词作状语,往西,向西(6)名词作状语,在早上,在晚上(7)使动用法,使凋谢(8)使动用法,使滚动(9)为动用法,为发愁(10)形容词作名词,雄鸟,雌鸟7(1)(状语后置)蜀道难行,

15、真比登天还难。(2)(宾语前置)你这远方的人为什么到这里来呢!(3)(省略句式)只见悲伤的鸟在古树上哀号,雄鸟飞雌鸟跟从在林间飞绕。(4)(省略句式)又听见泣血的杜鹃在月夜里啼叫。8(1)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2)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3)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4)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1李白对“蜀道难”一咏三叹,试概括三叹的内容。2全文的主旨句是哪一句?作用是什么?1一叹蜀道之高险,二叹蜀道之惊险,三叹蜀道之凶险。2主旨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作用:诗人创造性地继承了古代民歌中常见的复沓(反复)形式,主旨句在本诗的开头、中间、结尾各出现一次。每一次出

16、现都给读者带来新的启示,由此自然形成了以主旨句贯穿始终、内容层层深入的格局,使人产生“一叹不足而至于再,再叹不足而至于三”的感受,这样的章法可谓巧妙至极。同时,主旨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贯穿全篇,充分显示了全诗的咏叹基调。原文呈现蜀道难李白1鱼凫(f):蚕丛、鱼凫,都是远古蜀王名。何:多么。茫然:完全不知道的样子。尔来:从那时以来。尔,那,指开国之初。秦塞:秦地。美女。蜀王派五位壮士去接人。回到梓潼(在今四川剑阁之南)的时候,看见一条大蛇进入穴中,一位壮士抓住了它的尾巴,其余四人也来相助,用力往外拽。不多时,山崩地裂,壮士和美女全被压死,而山分为五岭,入蜀之路遂通。这便是有名的“五丁开山”

17、的故事。天梯石栈:天梯,名师赏评【1】(艺术特点)本诗开篇有什么特点?开篇以惊叹发端,直抒胸臆。在极尽夸张和叹词的重叠使用中,使“蜀道”的“危”“高”得到无以复加的渲染,为全诗定下雄放的基调。【2】运用夸张手法,极言蜀道之难。此句是本诗的主旨句,也为下文的描写张本。【3】从历史的角度阐述蜀道的难行,“四万八千岁”极言时间久远;“鸟道”极言山之高,意为只有飞鸟能通行。两处都运用了夸张手法。【4】“五丁开山”的传说,说明蜀道自古难行,其开通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增加了神秘感和浪漫主义色彩。【5】“六龙回日”是引用神话传说,兼用夸张手法,写山之高;“冲波逆折”写水之险,唯其水险,方见山势高峻,此处运用衬

18、托。【6】借黄鹄和猿猴来反衬,表现入蜀道路之艰险。【7】(艺术技巧)最后两句是从什么角度表现蜀道之高峻的?这两句是从行人的“经验”来写“蜀道之难”的。诗人先实写青泥岭,“盘盘”极言山路之崎岖,“百步九折”极言山路之曲折;再运用细节描写,“扪参历井”道出山势高危,“以手抚膺坐长叹”写行人无可奈何的情态。诗人捕捉行人在岭上的一系列细节动作,生动、形象地刻画了行人无奈、惶悚的神情,让读者有蜀道之艰险如在眼前之感。【8】将行未行却问“何时还”,已有不可行之意,此处借“问君”引出旅愁。【9】(意象作用)本诗的主旨在于表现蜀道的艰险,但在此处写“悲鸟”“古木”“子规”有什么作用?鸟是“悲鸟”,树是“古木”

19、,子规有“愁”。飞鸟雌雄相依,不敢失伴;月夜空山寂寥,子规声悲。诗人用这些典型的意象,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悲凉荒寂的环境气氛,有力地烘托了“蜀道之难”,并为下文进一步发出“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的劝诫张本。“子规”的意蕴子规是杜鹃鸟的别名,又名蜀魄、蜀魂、催归。在古代诗词中,“子规”这一意象或用于游子思乡之诗,寄寓羁旅之苦、思乡之愁;或用于故人送别之诗,表达悲痛的离别之情;或化为冤禽,诉说冤屈之愤;或与梦蝶意象组合,共奏离恨悲情;或用以烘托伤春、惜春之情,以及春闺之怨【10】“连峰”一句夸饰山峰之高,“枯松”一句衬托绝壁之险,诗人先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山势的高险,然后由静转动,写出水石相击、山谷

20、轰鸣的场景,渲染惊心动魄的氛围。【11】先用一个“险”字总结上文,再用蜀人的口气再次劝诫“西游”之人不要来蜀地,进一步渲染了蜀道之险。【12】先写剑阁的险要,自然引出对蜀地政治形势的描写。【13】化用前人语句,劝人引以为戒,警惕战乱发生。【14】(诗句赏析)如何理解“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几句诗的诗意?“朝避猛虎,夕避长蛇”是互文,以“猛虎”“长蛇”比喻作乱为祸者,“磨牙吮血,杀人如麻”形象地表现战祸之惨烈。四个短句,危言耸听,迷离恍惚,亦实亦虚,让人不寒而栗,而总归为“凶险”二字。这几句诗使用夸张手法极写蜀地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险恶,奉劝友人不可以久居,不是实指。【15】结

21、尾叹蜀道之难,照应题目、开头,深化主题,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力。1结构图解蜀道难叹安史之乱(忧患)2主旨归纳本诗以丰富奇特的想象,新奇大胆的夸张,以诗人炽热奔放的感情描写了蜀道之高之险,含有入蜀艰难和蜀地不可久居之意,并透露了对社会的某些忧虑与关切。诗人更借此抒发了仕途艰难,志士功业难成的悲愤之情。3文本特色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1)大胆的夸张。如诗的开篇说“尔来四万八千岁”,运用数字式夸张,从时间的长度来限定后一句“不与秦塞通人烟”,一下子就把蜀地的闭塞展现了出来。“西当太白有鸟道”“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等句,用“鸟道”“黄鹤”“猿猱”来说蜀道的难以穿越,夸张处不着痕迹,诵读时又真

22、切可感。夸张手法的运用,突出了山水的形象特征,给人以强烈而深刻的感受。(2)奇特的想象。如“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多么奇特的想象!为了说明山的高大,诗人想象“六龙回日”,便把太阳和高山联系起来了。正是借助一些丰富、自由而又奇特的艺术想象,诗人在广阔的天地中才找到了最适于表现蜀道山川的神话故事、历史传说,以及黄鹤之飞、猿猱攀援等现象,并且把它们巧妙地组织在自己的诗篇中,以表现主题,使自己的诗篇具有雄浑阔大的气势。(3)巧妙的章法结构。诗人创造性地继承了古代民歌中常见的复沓形式(又称反复),主旨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共出现三次:开头、中间、结尾各一次。这并非简单的重复,因为它每出现一次都给读者

23、带来新的启示。第一次,由隔绝之久,惊呼开辟之难;第二次,由山势之危,忧惧行路之难;第三次,由战祸之烈,说明安居之难。诗歌由此自然形成了以主旨句贯串始终、内容层层深入的格局。(4)激情的浪漫主义。诗人善于把想象、夸张和神话传说融为一体。言山之高峻,则曰“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状蜀道之险阻,则曰“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从蚕丛、鱼凫开国说到五丁开山,由六龙回日写到子规夜啼,天马行空般地驰骋想象,创造出了博大浩渺的艺术境界,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一、阅读课文第1段,完成题目。1下列各项中,属于慨叹蜀道高峻的一项是()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地崩山摧壮士死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猿猱欲度愁攀援扪参

24、历井仰胁息A BC D解析写蜀国开国年代久远,写五丁开山,突出蜀道开辟的艰难,都不是慨叹蜀道高峻的内容,排除含或的A、B、C三项。答案D2下列对诗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头三个叹词相叠,平地起势,骤响云天。B“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两句统摄全诗,感情豪放,奠定了诗歌激昂雄浑的咏叹基调。C五丁开山的神话故事,具有迷信色彩,写出了古人征服自然的幻想。D“黄鹤”二句用映衬手法写蜀道难,为下文蓄势。解析五丁开山的神话故事,没有迷信色彩,歌颂的是人类征服自然的伟大的创造力。答案C二、阅读课文第2段,完成题目。3下列各项中,属于正面描写蜀道之险的一项是()畏途巉岩不可攀使人听此凋朱颜枯松倒挂倚绝壁

25、砯崖转石万壑雷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A BC D解析属于间接表现蜀道之险,故应排除含有或的选项。答案A4下列对第二段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二段开始,诗人笔锋一转,借“问君”引出旅愁,以忧切低昂的旋律,把读者带进一个古木荒凉、鸟声悲凄的境界。B诗人借景抒情,用“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等感情色彩浓厚的自然景观,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之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气氛。C诗人运用比喻的手法写逶迤千里的蜀道的奇险风光:“连峰去天不盈尺”是夸饰山峰之高,“枯松倒挂倚绝壁”则是衬托绝壁之险。D在这段文字中,飞湍、瀑流、悬崖、转石,配合着万壑雷鸣的音响,让人感到惊险万状,目不暇接,给人造成一种排山倒海之势。解析“

26、比喻”说法错误,应为夸张、衬托。答案C三、阅读课文第3段,完成题目。5下列对第三段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剑阁”三句极写剑阁雄关的险要,突出它的重要的军事地位。B“狼与豺”“猛虎”“长蛇”是自然界凶残的动物,诗人在此喻指那些据险叛变者,劝人警惕战乱发生。C本段既是诗人的感慨,又是行者的感慨,隐含了诗人对国事的忧虑和关切。D本段写剑阁,进而影射当时的政治,为诗篇增加了浪漫主义的内涵和深厚的意蕴。解析“浪漫主义”错误,应为“现实主义”。答案D四、阅读全文,完成题目。6下列对蜀道难一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人展开丰富的想象,着力描绘了蜀道上瑰丽惊险的山川,表现了蜀道的艰险;实则是写仕途

27、坎坷,从中透露了诗人对社会的某些忧虑与关切,这恰恰反映了诗人那种美好善良的情怀以及关注社会、关注人生的一贯诗风。B“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两句诗在全诗中反复出现了三次,分别极言蜀道之险、由秦入蜀之难、须严防野心家据险叛变。C本诗用了大量散文化的诗句,字数从三言、四言、五言、七言,直到十一言,参差错落,长短不齐,形成极为奔放的语言风格。D诗人善于把想象、夸张和神话传说融为一体来写景抒情,体现了该诗浪漫主义色彩。解析“关注社会、关注人生的一贯诗风”错。李白的诗中有一些“关注社会、关注人生”的内容,但这不是其一贯诗风。答案A怎样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鉴赏古代诗歌的思想感情是高考的高频考点,从近几年的高

28、考试题来看,该考点要求从内容、主题、思想、感情四个方面对古代诗歌进行归纳理解,多以“概括并分析诗中抒发的思想感情”的命题思路出现。古代诗歌中的情感表现的是人类共同的情感,无外乎是“喜怒哀思愁”等方面,具体如下:类型释义喜系列对壮美山川的赞美与热爱、对历史人物的歌颂、对建功立业的渴望、征战沙场的无畏、保家卫国的壮志、隐居生活的悠闲与宁静等等。怒系列对功名权贵的傲视与不屑、对朝廷昏庸的失望与批判、对统治者穷兵黩武的揭露、对官吏贪婪的厌恶、对战争的厌弃等等。哀系列对历史人物遭遇的哀叹、对自身命运不幸的哀伤、对人民的疾苦的同情、对国家离乱的哀叹等等。思系列对故土、亲人的思念,对远方朋友的关心与劝慰等等

29、。愁系列对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伤感,对无限离愁的忧伤,对时光易逝、人生易老的伤感,羁旅漂泊的忧愁,仕途失意的苦闷等等。【设问方式】1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2这首诗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3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趣(人生态度)?4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5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6两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答题技巧】1看提示,定基调。诗歌的标题、作者、注释等,常常为我们理解诗词的情感指明了方向。2抓意象,挖内涵。意象是情感的载体,意象所体现出来的色调是情感的反映。优美闲适、色彩明丽的意象往往表达的是喜悦之情,冷清凄迷、色彩暗淡的意象往往表达的是忧伤之情。3品词句,悟感情。作者在

30、诗词中常常会有情感的流露,这些自然流露的情感往往体现在只言片语上,要善于把握这样的词句,借此领悟情感。【答题步骤】第一步,指出作者的情感。(如果分值低的话,按照诗的字面意思指出情感;如果分值高的话,首先阐明诗句的表面情感,然后再阐明深层情感或者在一首诗里面的几种情感)第二步,结合诗句具体分析,注意抓住表达情感的词语。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回答问题。暮春黄庚芳事阑珊三月时,春愁惟有落花知。柳绵飘白东风老,一树斜阳叫子规。暮春山间黄公度缓步春山春日长,流莺不语燕飞忙。桃花落处无人见,濯手惟闻涧水香。读懂诗歌暮春:三月暮春时节,芳草凋谢,只有落花知道(作者的)欢喜和悲愁。春风将尽,白色的柳絮随着春风飘飘

31、,夕阳独木,只有杜鹃鸟的苦啼。暮春山间:慢慢走在春天的山林里面,春天的天日很长,黄莺没在歌唱,燕子却飞来飞去忙着找食。桃花飘零,落红没有人注意,在山涧溪流中洗手却闻的到桃花的香。两首诗都写了暮春之景,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答:_解析本题主要通过抓住意象特征来把握情感。抓住两首诗的意象特点,就能把握其感情的不同之处。暮春写了“落花”“柳绵”“子规”等暮春意象,表达了因暮春引发的惜春伤感之情。暮春山间写诗人缓步春山,看到莺、燕各自轻盈飞翔和桃花凋谢,又闻到涧水香,描绘了一派幽美静谧的暮春景象,表现了作者的愉悦闲适之情。答案暮春一诗主要抒发了诗人的惜春伤感之情,是通过写“落花”“柳绵”“子规”等暮春意

32、象来表现的;暮春山间一诗主要表现了诗人欣赏山中暮春之景的愉悦闲适之感,是通过写诗人缓步春山,看到莺、燕各自轻盈飞翔和桃花凋谢,又闻到涧水香来表现这种情感的。课后作业(四)蜀道难练习1基础巩固一、知识积累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危乎高哉 危:高B开国何茫然 茫然:完全不知道的样子C以手抚膺坐长叹 坐:坐着D可以横绝峨眉巅 绝:越过解析坐:徒,空。答案C2下列与“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句式相同的一句是()A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B而今安在哉C但见悲鸟号古木D雄飞雌从绕林间解析B项与例句均为宾语前置句。A、C、D三项为状语后置句,C、D两项也是省略句。答案B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

33、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 B.C. D.解析A项,均为介词,比。B项,动词,对着,向;动词,把守。C项,均为副词,只。D项,均为副词,多么。答案B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问君西游何时还B朝避猛虎C砯崖转石万壑雷D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解析C项,名词作动词,冲击。A、B、D三项均为名词作状语。答案C5下列加点的词,古今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A使人听此凋朱颜B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C枯松倒挂倚绝壁D剑阁峥嵘而崔嵬解析“然后”,古义:这样以后。今义:连词,表示一件事情之后接着又发生另一件事情。答案B6下列对蜀道难中有关知识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地崩山摧壮士死”

34、一句化用了古代有名的“五丁开山”的传说。B“百步九折萦岩峦”句中的“百”“九”都是实数,“百步九折”是说在极短的路程里,就要转许多弯。C“扪参历井仰胁息”句中的“参”“井”都是星宿名,与赤壁赋里的“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中的“斗”“牛”一样,都是古人对星宿的分野。D“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中的“锦城”与杜甫的诗句“花重锦官城”中的“锦官城”一样,都是成都的别称。解析“百”“九”是虚数。答案B7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李白的“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中的“出”字使用绝妙,含义丰富。青山原是静止的,怎能“出”呢?此两句用“出”字写出了青山的动态美,更给人

35、以无限的联想和想象,_,从而衬托出行船之人在特定环境之中豪放畅快的情感,为此诗增添了无限的情趣与韵味。A在行船中使人产生仿佛突然看到青山的感觉B仿佛突然看到青山的感觉使人在行船中产生C使人产生仿佛在行船中突然看到青山的感觉D使人突然看到青山的感觉仿佛在行船中产生解析分析可知,横线处所填的语句和“更给人以无限的联想和想象”的主语都是“此两句用出字写出了青山的动态美”,用“使人”承接横线前句子的“给人”更合适,据此排除A、B两项;从整体的语境来看,C项比D项更合适,从而排除D项。答案C8名句默写。(1)诗中关于登上峰巅而惊心动魄的诗句是:“_,_。”(2)诗中展示蜀道溪水、瀑流声响骇人的诗句是:“

36、_,_。”(3)诗中表现蜀中要塞剑阁易守难攻的诗句是:“_,_。”答案(1)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2)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3)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二、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诗,回答911题。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

37、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9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使人听此凋朱颜 凋:使凋谢B连峰去天不盈尺 去:离开C砯崖转石万壑雷 转:转动D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胡:哪里解析B项,距离;C项,使滚动;D项,何,什么。答案A10对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于:比B但见悲鸟号古木 但:只C其

38、险也如此 其:加强语气,无义D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乎:语助词,无义解析其:代词,它的。答案C11下列对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开篇极言蜀道之难,作者以感情强烈的咏叹,抒发他对蜀道高峻艰难的惊愕、感慨。B诗人以夸张的笔墨描绘了自古以来秦蜀之间被高山峻岭阻挡的情形。由秦入蜀,必经太白山,自古只有高飞的鸟儿能从其低缺处飞过。C千里翱翔的黄鹄不能飞过,轻疾敏捷的猿猱也不能攀缘,不言而喻,对于行走的人来说就更难了。诗人运用夸张、反衬之笔极写蜀道的高不可攀。D青泥岭为唐人入蜀要道,诗人着重写其峰路的萦回和山势的峻危来表现人行其上的情状和畏惧心理。捕捉了手扪星辰、呼吸紧张、抚胸长叹等动作、神情的细节

39、加以摹写,困危之状如在目前,这是写实。解析攀缘青泥岭的细节并非写实,而是想象。答案D三、语言表达12仿照下面的句子,另选两位名人,各写一段文字。李白说:“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这是他人生价值的宣言,也是他作为一位天才诗人高度自信、达观豪放的写照。答:_答案鲁迅说:“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是他自身性格的写照,也是他作为一位伟大作家的全部人格的体现。陆游说:“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是他临终的嘱托,也是他作为一位爱国诗人毕生追求的梦想。13根据语境,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适当的句子。台湾作家张大春在大唐李白首部曲少年游中梳理了李白早年的萍踪游历:身为商人之子的李白

40、没有资格参与科考,只能另寻出路,靠干谒、投献求官,并汲汲于经营自己的名望与影响力,“以达天听”;李白留存于世的一千多首诗中,起码有五百首以上是拍达官贵人马屁的“干谒”之作;李白的四海云游,也不是寄情山水这么简单,更多的是为了拓展人脉、搞好关系,从而赚名气、谋官职;甚至李白的婚姻,也是为了他的求仕之梦服务。作家就是想告诉读者:李白_。答案示例:其实并非淡泊名利、浪漫出世,而是一个追名逐利、一心求官的人14下面这段话中有多处表述不当,请找出三处并加以改正。蜀道难着力描绘了蜀道的艰辛恐怖,但我们读完之后,不但不感到害怕,为诗的夸张的描写所吸引,所感染。这是为什么呢?从描写对象来说,蜀道虽然具备艰难万

41、状,使人害怕,但又具有雄壮美的特点,在诗人笔下,跟美丽的神话传说结合起来,更形成一种诱人的魅力。第_处:_第_处:_第_处:_解析中的“艰辛”不能用于形容蜀道;中的“不但不”的后面缺少与之呼应的关联词;中的“具备”赘余;句缺少主语。答案示例:“艰辛”改为“艰险”。“为诗的夸张的描写所吸引,所感染”前加“反而”。删去“具备”。“跟美丽的神话传说”前加“它”。(任选三处)练习2能力提升一、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语言是交流信息的工具、表达思想的手段,影响着人们对自我和社会的认知。心理学上有这样一个实验:六名专业摄影师为同一个人拍摄肖像,拿到的却是不同的身份资料,为了“准确传达”这样

42、的信息,六张肖像照最终迥然不同。有时候,哪怕只是一个语言标签,也容易让人_,进而反作用于人的情绪和思想。从这个角度看,一个词语的背后,往往涉及一系列的价值判断。网络热词的生命力不在于吸引眼球、引人发笑,更在于创造出社会价值和是否经历时间的沉淀。从“任性”一词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剑指权力使用乱象;到“APEC蓝”_,成为环保重要目标;再到“工匠精神”热度不减,一系列利好举措出台这些_的流行语之所以能够深入人心,在于兼具了有效、有用、有趣的属性,既反映时代又推动时代的改变。而那些价值导向负面的流行语,终难逃_的命运,在大浪淘沙之后被人遗忘。从20世纪80年代的“个体户”“下海”,到21世纪之后网络技

43、术带来的新词大爆发,再热极一时的流行语,也都要经历从广泛流传、不断打磨到沉淀结晶的过程,最终成为时代的一种书写。()。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网络热词的生命力不在于是否吸引眼球、引人发笑,而在于是否创造出社会价值和经历时间的沉淀。B网络热词的生命力不在于是否创造出社会价值和经历时间的沉淀,而在于是否吸引眼球、引人发笑。C网络热词的生命力不在于是否创造出社会价值和经历时间的沉淀,更在于是否吸引眼球、引人发笑。D网络热词的生命力不在于吸引眼球、引人发笑,更在于是否创造出社会价值和经历时间的沉淀。解析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存在“一面对两面”的错误,后文有表两面意思的词语“是

44、否”,前文也要有表两面意思的词语“是否”与之相对应,形成“双起双承”的结构样式,可在“吸引眼球”前加“是否”,并将“经历”前的“是否”放在“创造”前;另外,句意是否定“吸引眼球、引人发笑”,肯定“创造出社会价值和经历时间的沉淀”,应将“更在于”改为“而在于”,与“不在于”相对应。由此判断,A项最为合适。答案A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只要把这些沉淀下来的流行语比喻为城市建设中的一砖一瓦,那么语言就是一座城市B如果把语言比喻成一座城市,那么这些沉淀下来的流行语就是城市建设中的一砖一瓦C只有把语言比喻成一座城市,那么这些沉淀下来的流行语才是城市建设中的一砖一瓦D虽然把这些沉

45、淀下来的流行语比喻为城市建设中的一砖一瓦,但是语言还是一座城市解析括号前面的表述主体是网络流行语,根据文本内容和四个选项的内容可以看出,括号中的内容要表述的是流行语与整体语言的关系。四个选项都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从分句之间关系的角度分析,括号中的内容应该是一个假设复句,由此可知答案为B。答案B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先入为主来之不易经久不衰昙花一现B料事如神 筚路蓝缕 经久不息 昙花一现C料事如神 来之不易 经久不衰 稍纵即逝D先入为主 筚路蓝缕 经久不息 稍纵即逝解析先入为主:先接受了一种说法或思想,以为是正确的,有了成见,后来就不容易再接受不同的说法或思想。料事如

46、神:形容人预测事情非常准确。文中说的是哪怕是一个语言标签也容易让人产生成见,应选用先入为主”。来之不易:形容事情的成功或财物的取得很不容易。筚路蓝缕:形容创业的艰苦。文中强调实现“APEC蓝”的不容易,没有“创业”之意,应选用“来之不易”。经久不衰:形容某事或某人经历很长时间仍旧保持较高的旺盛状态。经久不息:经过很长时间也不停止,多形容掌声、欢呼声。句中用来形容“流行语”,应选用“经久不衰”。昙花一现:比喻稀有的事物或显赫一时的人物出现不久就消逝。稍纵即逝:稍微一放松就溜过去了,形容时间、机会等极易失去。句中用来形容价值导向负面的流行语很快消逝,应选用“昙花一现”。答案A4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调

47、整部分句子的语序,使各句形式协调一致、匀整对称。一首蜀道难,不仅道尽了李白的全部人格力量,而且凸现了大气磅礴的崇高美,迅疾变幻的运动美得到了演绎,参差错落的音韵美奔涌而出,真正谱写了一首浪漫主义的绝唱。答:_答案凸现了大气磅礴的崇高美,演绎了迅疾变幻的运动美,奔涌而出参差错落的音韵美。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前人有诗说: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此语当然有理,不过,在过去的时代里,不仅是国家不幸,_,才能写出血泪交迸、与苍生息息相通的诗文。如果屈原得意于庙堂之上,李白沦为供奉之臣,杜甫也居画屋高楼,行则轻车肥马

48、,_,如同夜空最灿烂的星辰宣告缺席。柳宗元在政治上失败,生活也坎坷困顿,但他的政敌所始料不及的是,他们把他抛向了生活的底层,陷阱与荆棘造就的却是中唐第一流的哲学家、思想家、散文家和诗人。在“永贞革新”中,柳宗元是败军之将;但是在精神领域,_,特别是在中国的诗歌史与散文史上,他都拥有黄金铸就的一章。解析语段论述国家和作家的不幸与诗文繁荣的关系。根据语段的内容可知,处应填递进复句的后半句,由国家说到诗人。第3句从反面假设,处应填这个假设的结果,说明屈原、李白、杜甫的境遇改变之后对中国诗歌的影响。根据“但”这一转折词可知,处应填与“柳宗元是败军之将”相对的语句。答案而且诗人自己也有不幸的遭遇那中国诗

49、歌史定将黯然失色他却是可以高视阔步的王者二、名篇名句默写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蚕丛及鱼凫,_!(李白蜀道难)(2)_,枯松倒挂倚绝壁。(李白蜀道难)(3)其险也如此,_!(李白蜀道难)(4)从蜀道难一诗末尾诗人“_,_,_”的长叹中,我们似乎也感受到了诗人对功业难成的无奈。(5)辛弃疾在破阵子里用“_,_”两句,深情回忆了往昔“沙场秋点兵”的雄壮场景。答案(1)开国何茫然(2)连峰去天不盈尺(3)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4)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5)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三、课外拓展阅读(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78题。古风李白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秋花冒绿水

50、,密叶罗青烟。秀色空绝世,馨香为谁传。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结根未得所,愿托华池边。注此诗作于李白应诏入京为官之前。7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写荷之美,先总写其“艳”“鲜”,然后分写“花”“叶”“色”“香”,并用“幽泉”“朝日”“绿水”“青烟”加以衬托。B三、四两句中“冒”“罗”二字用得巧妙:“冒”赋予出水芙蓉以动态美;“罗”将青烟笼罩绿叶的形态写得生动传神。C“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用了拟人的手法,写芬芳艳丽的荷花,尽管无比美丽,也只能在满天飞霜中无奈凋零。D诗歌语言清新自然,节奏轻快,充满奇特的想象和夸张,极富抒情性,体现了李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解析D项,“奇特的想象和夸

51、张”在诗中不典型,更谈不上“充满”。答案D8这首咏物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答:_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情感的能力。结合内容,可知本诗是一首托物言志诗。按三步解答:“读清”全诗;通过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环境特点体会其内在品性;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文中“碧荷”“秀色绝世”“馨香”的内外品行暗示作者才高道洁,“空”“为谁传”“结根未得所”表现了自己才华无处施展,怀才不遇;结尾借荷花表达自己对得到朝廷重用的渴望。答案表达了对自己高洁品性的自信。写荷花秀丽的花容,清香的气息,绝世空前,暗示了自己才高道洁。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空任时光流逝的慨叹。写荷

52、花纵然有绝世的美丽,但因“结根未得所”,无人为它传递馨香,只能凋零,就像自己空有才华,却因没人举荐不能建功立业,只能坐看年华流逝,心生感慨。表达了诗人对得到朝廷重用的渴望。结尾“愿托华池边”表达了自己也像荷花希望生长在华美的池子里一样,期盼得到举荐和朝廷垂青(重用)的心情。(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910题。乌夜啼李白黄云城边乌欲栖,归飞哑哑枝上啼。机中织锦秦川女,碧纱如烟隔窗语。停梭怅然忆远人,独宿孤房泪如雨。注秦川女:唐代李善注引纤锦回文诗序曰,“窦韬,符国秦川人。被徙沙漠,其妻苏氏。韬临去别苏,誓不更娶,苏氏织锦,作回文诗以赠之”。9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起首两句绘

53、出一幅秋林晚鸦图。“黄云城边乌欲栖”一句突出城边景色之暗淡,渲染了凄凉气氛,奠定了诗歌之感伤基调。B起首两句,在有声有色的自然景物中蕴含着愁绪牵引了读者。归飞的乌鸦与远在天涯的征夫形成对比,更引发空闺思妇的愁绪。C诗人对秦川女的容貌服饰,稍做具体的描写,让人站在她的闺房之外,在暮色迷茫中,透过烟雾般的碧纱窗,依稀看到她伶俜的身影,听到她低微的语音。D这个深锁闺中的女子,她的一颗心牢牢地系在远方的丈夫身上,追忆昔日的恩爱,感念此时的孤独,种种思绪涌上心来,不禁泪如雨下。解析C项,“稍做具体的描写”错,应是“未做任何具体的描写”。答案C10这首诗是如何突出表现织锦秦川女的情感的?请就其中两点简要分析。答:_答案以归乌夜啼渲染氛围,为下句表现织锦秦川女思亲念远的孤苦做铺垫。化用窦韬妻苏氏织锦赠回文诗的典故,使织锦秦川女思念丈夫的情感内蕴更加丰厚。“隔窗语”“停梭怅然”等细节描写极为细腻,让人真切感受到思妇的孤寂哀伤。“泪如雨”运用了比喻(夸张),形象地刻画了一个独自哀伤的思妇形象。(答出两点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