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2学案:第六单元 3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酝酿和爆发 WORD版含解析.docx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46022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1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2学案:第六单元 3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酝酿和爆发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2学案:第六单元 3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酝酿和爆发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2学案:第六单元 3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酝酿和爆发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2学案:第六单元 3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酝酿和爆发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2学案:第六单元 3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酝酿和爆发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2学案:第六单元 3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酝酿和爆发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2学案:第六单元 3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酝酿和爆发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2学案:第六单元 3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酝酿和爆发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2学案:第六单元 3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酝酿和爆发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2学案:第六单元 3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酝酿和爆发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2学案:第六单元 3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酝酿和爆发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学案3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酝酿和爆发课标要求说出辛亥革命前反对专制斗争的史实,认识中国近代史上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斗争的历史进步性和艰巨性。一、挽救专制统治的“预备立宪”1“新政”(1)序幕:慈禧太后于1901年1月公开打起“变法维新”的旗号。(2)目的:对外取媚洋人,对内笼络人心,挽救清朝危局,继续维持其专制统治。(3)措施改革官制,裁撤闲散衙门,添设新的机构。改革兵制,大规模扩练新军。改革学制,废科举,设学堂,奖留学。以法保护和奖励工商业等。(4)评价仍未能跳出“中体西用”的窠臼,没有涉及政治制度的变革。在实行“新政”的过程中,清政府大量增加捐税,更促使人民不断起来反抗,革命运动日益高涨。2预

2、备立宪(1)目的:遏制蓬勃发展的革命形势。(2)经过过程时间主要事件及影响考察1905年清政府派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揭开了“预备立宪”的序幕1906年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但未拿出实施的方案实施1907年宣布中央筹设资政院,各省筹设谘议局1908年宣布“预备立宪”以九年为期,颁布钦定宪法大纲1911年成立“责任内阁”,大权集中在皇族手中(3)结果预备立宪成为骗局,立宪派分化,部分人倾向革命。清朝专制统治陷于空前孤立境地。教材互补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清廷设计的宪政与改良派的要求相去甚远。大纲将立法、行政、司法大权统归于君主,国民的权利只能得自君主的恩惠。改良派对大纲中维护皇帝权力、限制议

3、院的规定十分不满,此后他们试图继续通过合法手段争取实现更大程度的民主。(岳麓版)拓展延伸“新政”客观上使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资产阶级队伍也得以发展,国外的资产阶级新思想也大量涌入,这都进一步加速了清朝反动统治的瓦解,加之“新政”实行过程中大量增加捐税使阶级对抗加剧,也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深化探究探究点1清末“新政”材料一清末“新政”较之洋务运动更能体现学习西方的决心与实效,更具有社会转型的色彩。其计划不可谓不庞大,改革的速度也不可谓不快,但练新军也好,办实业也好,兴学堂、派留学也好,还有各地办警政、地方自治、各类调查与选举,样样需费,而且非有巨额投入不可。对于连支付赔款与借款都不堪重负的

4、清王朝来说,经费问题就是一个无法逾越的障碍。虞和平主编中国现代化历程材料二见右图思考(1)根据材料一对“新政”的认识,指出清政府推行“新政”的目标及其面临的实际困难。(2)结合上图分析,清政府为克服困难采取了什么措施?这种措施导致当 鞭策(选自1908时舆论对清政府产生了怎样的看法?这种舆论产生了何种影响? 年神州日报)答案(1)目标:学习西方,实现社会转型。困难:经费不足。(2)措施:增收捐税。看法:清政府压榨人民。影响:加速清朝灭亡(或加速“新政”失败)。探究点2“预备立宪”材料钦定宪法大纲共23条,其中关于“君上大权”的共14条,后附臣民义务9条。宪法大纲以“大权统一朝廷,庶政公请舆论”

5、为宗旨,宣布皇帝有立法、行政、司法等大权,议院的任务是“协赞”立法。思考(1)结合上述材料分析钦定宪法大纲的实质和目的。(2)如何评价钦定宪法大纲?答案(1)实质是维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2)积极方面,皇帝的权力受到了一定的限制,相对于以前的君主专制而言,具有进步性;消极方面,宪法钦定,皇帝的权力很大,与西方国家的君主立宪制相去甚远。没有缓和社会矛盾,反而使部分立宪派转向革命。二、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1革命思想的传播(1)人物:章炳麟、陈天华、邹容等。(2)活动发表文章著作。声讨清政府对外卖国、对内专制的罪恶。号召人民起来革命,推翻清王朝,建立民主共和国家。2革命组织的建立

6、(1)主要团体:华兴会、光复会、日知会等。(2)组建政党成立:1905年,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性质:全国性的统一资产阶级革命政党。3三民主义(1)内容:民族、民权、民生。(2)目的:推翻清朝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国,改变封建土地制度。概念阐释三民主义1905年,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简称“三民主义”。其中,民族主义是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满洲贵族的专制统治,恢复汉族的正统地位;民权主义是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民生主义是解决以土地为中心的财富重新分配问题

7、,平均地权。这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4革命形势的发展(1)革命党人与保皇派论战,推进了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2)革命党发动一系列起义,为最终胜利奠定了基础。5革命的高潮、结果(1)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2)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宣告成立。2月12日,清帝宣布退位,清王朝统治结束。核心比较钦定宪法大纲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不同钦定宪法大纲名为“宪法”,实则不带有任何宪法性质,它只不过是清政府慑于民主宪政的潮流而采取的一种自救措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民主性质的宪法文献,反映了辛亥革命的重大成果,推动了中国近代民主化进程。三、列强对辛亥

8、革命的干涉1原因列强担心其在华的实际利益受到威胁。2表现(1)调集军队,准备武装干涉中国革命。(2)武昌起义后在“严守中立”的伪装下,扶植袁世凯。(3)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列强采取军事威胁、外交孤立和经济封锁等手段,向革命政权施加压力,帮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3结果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重点精讲袁世凯能够窃取辛亥革命果实的原因(1)帝国主义列强的扶植。(2)清政府对袁世凯的重用。(3)袁世凯手中掌握着强大的武装,玩弄反革命手法。(4)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和妥协。4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1)性质: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民主革命运动。(2)功绩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封建帝制,创建了中华民国,使

9、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众多的志士仁人显示了可贵的斗争精神。局限: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重点精讲如何认识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1)失败原因主观原因: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与妥协性没有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脱离广大人民群众。同盟会软弱无力。没有自己的武装。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强大。袁世凯反革命的两面手段。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2)教训必须有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必须有坚强的正确的革命政党。必须联合广大的农民,发动人民群众。必须建立一支人民的军队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辛亥革命的失败说明:资产阶级革命不可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深化探究材料一右图是辛亥革命后

10、期张聿光作的漫画袁世凯骑木马,画中的袁世凯身穿清朝的官服,正骑在木马上来回摇动,脸上露出一副得意的表情。思考联系所学知识,试说明此画的主要寓意是什么?答案此画的政治寓意较为深刻。一方面袁世凯是典型的两面派,既借助清王朝的势力向革命军讨价还价,又借助革命军的力量向清王朝施压,最后成功窃取了国家大权。另一方面,在木马上晃来晃去的袁世凯似乎给人一种奋勇前进的印象,其实是故步自封、原地不动。材料二1912年2月13日,孙中山认为“帝制从此不存留于中国内,民国的目的亦已达到”,遂向参议院请辞临时大总统,并推荐说:“清帝退位,南北统一,袁君之力实多。”思考(1)材料中孙中山对辛亥革命的成果持什么态度?(2

11、)有人认为辛亥革命胜利了,有人则认为辛亥革命失败了。你同意哪一观点?并说明理由。答案(1)孙中山认为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专制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辛亥革命的任务已经完成。(2)言其胜利:主要是鉴于它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实现了革命的直接目标。言其失败:主要是因为革命胜利果实未能保持和巩固,南京临时政府很快完结,政权最终落于袁世凯等军阀之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并没有完成,中国依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课堂小结1“凡法律虽经议院议决而未奉诏令批准都不得见诸施行。”这一规定应出自()A中华民国约法 B钦定宪法大纲C中华民国宪法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答

12、案B解析法律要“奉诏令实施”,说明当时皇帝尚存在,故只有钦定宪法大纲符合题意。其他三部宪法颁布时,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已经被推翻。2观察下图,图中的内阁()1911年清政府责任内阁成员合影是清政府“预备立宪”的产物从人数上看皇族与汉族平分秋色其设立导致了立宪派的分化从事实上说明清政府在玩弄骗局A BC D答案C解析在清政府设立的“内阁”中,皇族占7人,该内阁被称为“皇族内阁”。因此,的叙述不正确。3武昌起义后,旧官僚黎元洪被推举为湖北军政府的都督,导致这种局面出现的根源在于()A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B起义士兵的幼稚与无知C革命党人借黎元洪的资历号召群众D在特定条件下,革命党人群龙无首

13、答案A解析武昌起义胜利后,革命党人不敢单独掌握自己取得的胜利果实,从而暴露了他们的软弱性和妥协性。4孙中山去世后,被安葬在南京中山陵,墓前也是一块无字碑,从另一方面表明孙中山功高盖世,非文字可以表达。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最大的历史功绩是()A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B颁布了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C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D使民主共和的观念从此深入人心答案A解析辛亥革命最大的功绩是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真正推动了中国的政治近代化发展。51912年,辛亥革命失败了。这里的“失败”是指()A袁世凯当上临时大总统B西方国家拒绝承认南京临时政府C反帝反封

14、建的历史任务没有完成D中国出现军阀割据和混战的局面答案C解析“辛亥革命的失败”是一个特定的历史概念,它要求学生通过再现相关的教材知识再认“失败”的含义:辛亥革命是一场更加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革命,只有推翻本国封建主义的统治,赶走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建立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才能称之为成功,否则即为失败。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予之定名中华民国者,盖欲于革命之际,在破坏时则行军政,在建设时则行训政。所谓训政者,即训练清朝之遗民而成为民国之主人翁,以行此直接民权也。有训政为过渡时期,则人民无程度不足之忧也。”“除宪法上规定五权分立外,最要的就是县

15、治,行使直接民权。”孙中山全集材料二1928年10月3日,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会议通过训政纲领,内容包括:“依照总理建国大纲所定选举、罢免、创制、复决四种政权,应训练国民逐渐行使,以立宪政之基础治权之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五项,付托于国民政府总揽而执行之,以立宪政时期民选政府之基础。”中华民国法规辑要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的民权主义与英美宪政思想的异同。(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孙中山的训政思想与南京国民政府的“训政”。答案(1)同:反对专制;主权在民;权力制衡。异:英美为三权分立,孙中山主张“五权分立”(五权宪法);孙中山强调直接民权,分阶段实现宪

16、政。(2)孙中山训政思想的实质是主权在民,反映了当时的中国社会政治状况,其目标是实现直接民权;国民党长期施行“训政”,其实质是独裁统治,违背了孙中山的训政思想。学思之窗20世纪初民主革命蓬勃发展,清政府决定实行君主立宪,颁布“宪法大纲”是其重要的举措,目的是为“皇位永固”、“外患渐轻”、“内乱可弭”,借“立宪法”之名继续加强封建专制集权的国家机器,保障“君上大权”,遏制并消灭蓬勃发展的革命形势。资料回放民族危机使资产阶级革命党人拿起西方资产阶级的理论武器,号召人民革命,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历史纵横帝国主义为维护自己在华的利益,不遗余力地支持袁世凯,扶植袁世凯为新的代理人。学思之窗(

17、1)封建反动势力过于强大,武昌起义后,许多省份是由立宪派和封建旧官僚相勾结控制地方政权的。(2)是由资产阶级革命派软弱与妥协性决定的。本课测评2(1)思想斗争方面,20世纪初章炳麟等人,号召人民革命,主张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孙中山提出了明确的奋斗目标三民主义;革命党人与抵制革命的保皇舆论进行论战,极大地推动了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2)成立革命的领导组织、革命团体和革命政党,如华兴会、光复会、日知会和中国同盟会。(3)发动一系列的武装起义,最终武昌起义取得了胜利。学习延伸理清“预备立宪”和“辛亥革命”两个概念,找出二者之间的关系。“预备立宪”是在辛亥革命迅速发展的情况下实行的,这个骗

18、局被识破后,更多的人加入革命的行列,推动了革命高潮的到来。基础达标11905年慈禧太后称:“立宪一事,可使我满洲朝基础永久确固,而在外革命党亦可因此消灭。候调查结束后,若果无妨碍,则必决意行之。”这主要表明()A慈禧太后准备用立宪抵制革命B慈禧太后想派人出洋考察宪政C慈禧太后已经决定实行宪政D清廷下诏“预备仿行宪政”答案A解析清王朝的“预备立宪”是迫于当时革命形势的发展,为巩固统治而实行的。21905年,在广西桂林的一个官方集会上,主席台横额上有“立宪万岁”四个大字(如图)。这一年,清政府采取的所谓“立宪”措施是()A派大臣出洋考察西方“宪政”B颁布钦定宪法大纲C下诏宣布“预备仿行立宪”D设立

19、“责任内阁”答案A解析1905年,清政府派载泽等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揭开了“预备立宪”的序幕。3史学家费正清在中国和日本一章曾这样写道:“在广东,小规模的革命党人起义虽遭镇压,可是在汉口,1911年10月9日,革命者的一家炸弹制造厂的意外爆炸,导致了附近帝国军队的兵变。”这场“兵变”带来的结果不包括()A满清政府垮台 B皇帝制度结束C中华民国成立 D中国实现了近代化答案D解析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在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中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但并未在中国实现近代化。4周恩来曾指出:“孙中山先生的民主革命的思想,不仅在中国前一个革命阶段中发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且对亚洲许多实行

20、民族独立、民主革命的国家也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其中“巨大的影响”指的是()A迫使清政府颁布钦定宪法大纲B创建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C开启了思想解放的闸门D推动日本进行了明治维新改革答案B解析辛亥革命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最大的贡献就是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5“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南方各省,既倡议于前,北方诸将,亦主张于后,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与皇帝得以退处宽闲。”这段文字说明清王朝灭亡的直接原因是()A权臣的逼迫 B人民的反抗C外敌的侵略 D皇族的倾轧答案A解析在材料中可以了解到清帝决定退位,分析这应该是清帝溥仪退位的诏书,根据所学,清帝退位的直接原因是袁世

21、凯的逼迫,时间是1912年2月12日。61912年3月10日,英国公使朱尔典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仪式,看到与会者百余人,“内有洋服者,有中服者,有有辫者,有无辫者,有红衣之喇嘛,有新剃之光头,五光十色,不一而足”。上述材料反映出()辛亥革命使中国的社会生活发生了悄然的变化袁世凯政权得到了社会各阶层的广泛支持辛亥革命并没有彻底完成反封建的任务英帝国主义支持袁世凯政权A BC D答案D解析参加仪式者虽然形态各异,但这并不能说明他们代表社会各阶层,如没有农民阶级的代表,就很难说得到了“广泛支持”,将带的选项排除。能力提升7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照相技术成为保留历史瞬间的重要手段,历史

22、图片成为历史的重要载体。观察下列历史图片,完成相关问题。图一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图二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图三临时约法颁布现场(1)观察图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有什么重大意义?(2)观察图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必须具备的条件。(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图一、图二、图三之间的内在联系。答案(1)标志着资产阶级共和制度在中国的诞生。(2)清帝退位,袁世凯宣布赞成共和;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的职务;南方革命党人同意袁世凯在北京就职等。(3)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建立,使民主共和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但在帝国主义的帮助下,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果实,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为维护民主共和制度,限制袁世凯的权力,南京临时参议院通过了临时约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