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本 13 烛之武退秦师学习重点 1.理解并概括烛之武、秦伯、郑伯、晋文公的性格。2.诵读全文,体会烛之武的论辩艺术。3.积累“鄙”“微”等实词的含义。左传中的名言1言之无文,行之不远。2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3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4辅车相依,唇亡齿寒。5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文本导学1读准字音(1)单音字氾南()佚之狐()缒而出()杞子()(2)多音字阙秦 宫阙 厚薄 淡薄 薄荷 2理解词语(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犹不如人:_ _ 缒而出:_ _ 敢以烦执事:_ _ 越国以鄙远:_ _ 东封郑:_ _ 失其所与,不知:_ _(2)通假字今老矣,无能为也已:_
2、 _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_ _ 夫晋,何厌之有:_ _ 秦伯说,与郑人盟:_ _ 失其所与,不知:_ _(3)一词多义说秦伯说,与郑人盟: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辞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停数日,辞去:不辞劳苦:鄙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言语粗鄙: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微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微闻有鼠作作索索: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人微言轻:(4)古今异义若舍郑以为a 东道主ba古义:_ _ 今义:_ _ b古义:_ _ 今义:_ _ 共其乏困古义:_ _ 今义:_ _ 行李之往来古义:_ _ 今义:_ _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古义:_ _ 今义:_ _ 失
3、其所与,不知古义:_ _ 今义:_ _(5)虚词归纳若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是是寡人之过也: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惟命是从:之子犯请击之:是寡人之过也:臣之壮也,犹不如人:辍耕之垄上:焉子亦有不利焉:焉用亡郑以陪邻:不阙秦,将焉取之:且焉置土石: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3词类活用(1)名词用作动词晋军函陵,秦军氾南:_ (2)动词用作名词且君尝为晋君赐矣:_ (3)形容词用作名词越国以鄙远:_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_ (4)形容词用作动词邻之厚,君之薄也:_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_(5)名词作状语夜,缒而出:_既东封郑:_ 朝济而夕设版焉:_ (6)使
4、动用法烛之武退秦师:_焉用亡郑以陪邻:_ 不阙秦,将焉取之:_ 阙秦以利晋:_(7)意动用法越国以鄙远:_4语句翻译(1)邻之厚,君之薄也。译文:_ _(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译文:_ _ 1文章开篇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有何作用?答:_ _ _ 2面对国难,郑国君臣的表现如何?答:_ _ _ 3烛之武是如何运用三寸不烂之舌说服秦伯退兵的?答:_ _ _ 4晋文公毕竟是一代霸主,面对秦国的倒戈,他隐忍不发,采用了撤军的措施,他为什么不继续攻打郑国或进攻秦军责问他们的背盟呢?答:_ _ _ 5有人说,烛之武临危受命,是一志士;有人说,烛之武孤身深入敌营,是一勇士;
5、还有人说,烛之武以三寸不烂之舌,退秦、晋虎狼之兵,是一辩士。你是如何评价烛之武的?答:_ _ _ 本文叙事波澜起伏,你能结合课文谈谈这样写具有怎样的艺术效果吗?答:_ _ _ 链接作家作品1作者简介左丘明(约公元前 502 年约公元前 422 年),姓丘,名明(左丘乃尊称),春秋末期鲁国人。左丘明知识渊博,品德高尚,孔子言与其同耻。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汉代太史司马迁称其为“鲁君子”。左丘明曾任鲁国左史官,在任时尽职尽责,德才兼备,为时人所崇拜。亦编修国史,日夜操劳,历时 30 余年,春秋左氏传定稿。左丘明晚年时眼睛失明,但强烈的历史
6、使命感使他振作起来,将几十年来的所见所闻、各诸侯国的要闻和君臣商议得失的话记述下来,汇集成历史名著国语。2背景展示秦、晋围郑发生在鲁僖公三十年(前 630)。在这之前,郑国有两件事得罪了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鲁僖公二十八年(前 632)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而告终。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但是,最终也没能感化晋国。晋文公为了争夺霸权的需要,还是在两年后发动了这次战争。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围攻郑国呢?这是因为,秦国当时也要争夺霸权,也需要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 632 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
7、事集团之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领的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国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秦、晋在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这时的秦也有向外扩张的愿望,所以,秦、晋联合也就成为必然了。3文体知识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为“十三经”之一。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它们又被称作“春秋三传”,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文内文外九 月 甲 午,晋侯、秦伯鲁僖公三十年前630九月十日,晋文公、秦穆公联合围围 郑,以 其无礼 于晋,且 贰于楚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郑国从属于晋的同时
8、也。晋军 函陵,秦军 氾 南。又从属于楚。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水之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 危 矣,若 使烛之佚之狐对郑文公说:“郑国处于危险之中,假如派烛之武 见秦 君,师 必 退。”公从之。武去见秦国国君,一定能说服他们撤军。”郑文公同意了。辞曰:“臣 之壮 也,犹 不如 人;今老矣,无能烛之武推辞说:“我壮年的时候,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不能为也 已。”公 曰:“吾 不能早用 子,今 急而 求干什么了。”郑文公说:“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危急之中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 郑 亡,子亦有不利 焉。”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没有好处啊。”许 之。于是烛之武就答应了这
9、件事。夜,缒 而 出,见秦在晚上,郑国人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上放下去,去见秦伯 曰:“秦、晋 围 郑,郑 既 知 亡穆公。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矣。若 亡 郑而有益于君,敢 以亡了。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那就冒昧地拿亡郑这件事烦执事。越 国 以 鄙 远,君知麻烦您。越过别国而把远方的郑国当作边邑,您知道其 难 也,焉 用亡 郑 以 陪 邻?那是困难的,您怎么要用灭掉郑国来给邻国晋国增加土地呢?邻之 厚,君 之 薄 也。若舍邻国的国力雄厚了,您的国力也就相对削弱了。倘若放弃郑 以 为 东 道 主,攻打郑国而把它作为秦国东方道路上招待使节的主人,行李之往 来,共 其 乏
10、困,君亦外交使节往来,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乏的物资,对秦 无 所 害。且 君 尝 为晋君赐矣,许君国来说也没有什么害处。况且您曾经给予晋惠公恩惠,他许焦、瑕,朝 济 而 夕 设诺给您焦、瑕两城。然而,他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筑版 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 厌 之 有?既 东城防御,这您是知道的。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如果在东边 封 郑,又欲肆 其 西 封,不让郑国成为晋国的边境,它又想扩展它西边的疆界,如果不阙 秦,将 焉 取 之?阙秦以 利晋,侵损秦国,晋国将从哪里取得土地呢?秦国受损而晋国受益,惟君 图 之。”秦伯 说,与郑人希望您考虑这件事。”秦穆公听了烛之武的话很高兴,就与郑 盟,使
11、杞子、逢孙、杨孙戍 之,乃 还。国签订了盟约,并派杞子、逢孙、杨孙帮郑国守卫,于是撤军。子犯 请 击 之。公 曰:“不可。子犯请求晋文公下令袭击秦军。晋文公说:“不行。微 夫人 之力 不及 此。因 人假如没有那个人的力量,我不会到这个地位。凭借别人的之力 而 敝 之,不 仁;失 其 所力量做了国君,却损害他,是不仁义的;失去自己的同与,不 知;以 乱 易 整,不 武。盟者,是不明智的;用混乱相攻取代联合一致,是不勇武的。吾 其 还也。”亦 去 之。我们还是回去吧。”晋军也离开郑国。三抑三扬情节美 烛之武退秦师除去主体说辞部分层层深入、步步紧逼之外,首尾几个自然段的叙事,尽管文字简洁,可是情节的
12、推进变化却是波澜起伏,扣人心弦。总体来说,其情节结构可以概括为“三抑三扬的情节美”。开篇写秦、晋联合,攻城占地,直逼郑都,大有来势凶猛、锐不可当之势,郑国势单力薄,岌岌可危,朝不保夕,读者自然会为郑国命悬一线而捏一把冷汗(抑)。第 2 段写佚之狐慧眼识英雄,关键时刻荐举烛之武出使秦军,“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简简单单的十四个字,让我们从一个侧面看到,烛之武是一个可以解民于水火,救国于倒悬的乱世奇才。“必”,一定,势必之意,说明佚之狐对烛之武的深刻了解和对其智慧才干的坚信不疑。读到这里,我们又感觉到郑国安危系于一人,万民生死系于一行的些许希望(扬)。这是一抑一扬。烛之武应召进见郑君
13、,却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七十老朽,屈居“圉正”(相当于弼马温之类的官职),英雄末路,壮志未酬,自然免不了牢骚满腹,自责自怨。他是临阵退却还是义无反顾?读者不禁又为他,更为郑国的命运担心(抑),及至郑伯反躬自省、自责致歉进而晓以大义、点明利害时,这份诚恳自责,这番透彻分析给烛之武以极大的思想触动,他终于顾全大局,勇担重任,我们心神为之一震,郑国或许有救(扬)?这是二抑二扬。文章结尾写子犯建议晋文公击秦,在这个秦背晋约援助郑国的敏感时刻,这种原本就不牢实的盟国关系充满了更多的不确定性和潜在危险。读之令人心神倍感紧张,似乎“山雨欲来风满楼”(抑),可是晋文公一番“不仁、不
14、知、不武”的理性分析和清醒判断果断地拒绝了子犯的建议,并最终撤军后退,这又让我们心神舒缓,紧张化为轻松(扬)。这是三抑三扬。综上所述,烛之武退秦师的叙事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张弛有度,曲折多变,这也是其情节吸引人的一个重要原因。类文品悟勇于担当,不畏艰难“惟我辈既以担当中国改革发展为己任,虽石烂海枯,而此身尚存,此心不死。既不可以失败而灰心,亦不能以困难而缩步。精神贯注,猛力向前,应乎世界进步之潮流,合乎善长恶消之天理,则终有最后成功之一日。”国父孙中山以担当中国改革发展为己任,壮行勉励每个人:勇于担当,不畏艰难。海德格尔说:“民族脊梁需要永恒的担当。”唯有勇于担当,立国之本才会稳,立人之基才会
15、牢;也唯有不畏艰难,方可除却樊篱,迎接胜利的曙光。几千年的时光衔枚疾走,历史长河的彼岸传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壮丽誓词,年少的周恩来在心里埋下担当的种子,浇灌以爱国的热血,以绝食反抗逮捕学生的政府,以坚持前进的步伐,迈过长征的险滩,最终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正是那一腔勇于担当的热血涌动,周恩来才以中国崛起为己任;正是由于那不畏艰难的决心,周恩来才能在重重困难中走出一条光明的道路,实现己任。勇于担当,不畏艰难,周恩来带领中国革命做到了。“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谭嗣同也做到了,菜市口的鲜血告诉我们什么是风雨飘摇中坚定的担当与无畏的勇气;“会挽雕弓如满月”的苏轼做到了,冒着被贬的风险却毅然决然请战的他
16、告诉我们什么是忠诚至极的担当与无畏的争取。山河破碎、身世浮沉时的担当固然可贵,然而当今社会中的对自身、社会命运的担当与无畏亦令人感动。最美司机吴斌的献身便是最好的明证。面对杭州高速上飞来的不明飞行物的重击,吴斌用自己的担当担起全车二十六人的安全,忍受剧痛减速刹车停靠,用二十六秒的担当和对伤痛、死亡的不畏惧诠释了一个平凡中的伟大。若不是勇于担当,吴斌怎会弃自己的生命于不顾?若不是不畏惧艰难,他怎会做出忍痛停车的壮举?吴斌担当起全体乘客的安危,无惧死亡;杨善洲担当起一座座绿色的山头,不惧恶劣的环境;刘伟担当起自己生命的精彩,无畏失去双臂的残疾;梅丽尔斯特里普担当起饰演撒切尔夫人的重任,不畏她 56
17、 岁高龄的困难他们都是我们身边的小人物,然而在平凡中勇于担当和不畏艰难,却赋予他们最伟大的灵魂,令人深思,发人深省。三毛说:“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百亩地,种桃种李种春风。”就让我们在心田上种下勇于担当的种子吧,用不畏艰难的阳光悉心照耀,定能长出坚韧的枝干,开出芬芳的花朵。微感言:_ _ _ 素材运用点击文本在烛之武退秦师中,面对郑伯之请,烛之武说:“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烛之武话语间,流露出长期不被重用的委屈,以至以“今老矣,无能为也已”来推辞。但郑伯的诚意和对形势的分析,让烛之武尽释前嫌,毅然受命,“夜,缒而出”,说服秦伯,与郑结盟。结果是,晋国悻悻退兵,郑国化险为夷。烛之武
18、的可贵之处在于,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为了国家利益而摒弃个人恩怨。因此,烛之武成了被千古传颂的爱国志士,其深明大义的品质影响了千千万万的华夏儿女。运用示例在国家危难面前,烛之武深明大义、义无反顾;在强秦面前,烛之武不卑不亢,能言善辩,聪慧机智。他不计个人得失、处处为郑国安危着想的爱国主义精神,他义无反顾赴敌营的信心和勇气都值得我们学习。烛之武的智勇及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溢于字里行间。1955 年,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挠回国,当时美国的海军次长金波尔说:“我宁可把这家伙枪毙了,也不让他离开美国,无论他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一个人的力量真的能抵得上五个师吗?烛之武退秦师告诉了我们答案。曹操
19、有句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古往今来,有多少志存高远之士,哪怕社会、命运对他们如何不公,但到了紧要关头,依然能挺身而出,为国家为苍生献出自己的光和热。烛之武就是这样一个让我们敬佩的人。“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样一个才华长久没显露出来的人,当国家有难的时候他还是出来解国家之围了。我们可以想象:这样一个须发尽白的老者,“夜,缒而出”时是怎样的一种情形。当他拄着拐杖走进秦营时又是怎样的大义凛然,视死如归。岁月给了烛之武太多的落寞与不甘,同时也磨砺了他的沉稳与敏锐。他与秦伯的交锋从一开始就注定了他的胜局,几十年积蓄的能量终于在瞬间有了释放和爆发的闪亮时刻。“机会只
20、偏爱有准备的头脑”,只是这机遇来得太迟了一点儿,而且是冒着亡国的危险。如果不是秦、晋围郑,烛之武恐怕真得“骈死于槽枥之间”,湮灭于历史的风雨之中了。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齐鸣。那些鲜活的身影却依然存留在人们的心头。像烛之武这样的识大体顾大局、临危受命的勇士,可以说就是国家的脊梁!让我们以古人为镜来勉励自己吧!提醒:完成作业 专题四 文本 13答案精析语言积累1(1)Fn Y zhu Q(2)ju qubo b b2(1)尚且。用绳子拴着从城墙上往下吊。冒昧地。边邑,这里用作动词。疆界,这里用作动词。结交,亲附。(2)同“矣”,语气助词,相当于“了”同“供”,供给 同“餍”,满足 同“悦”,
21、高兴 同“智”,明智(3)同“悦”,高兴 古代一种文体 陈述 推辞 告别 推托 边邑,这里用作动词 粗俗 目光短浅没有 隐约,模糊 稍微,略微 地位低,卑贱(4)a.把作为 认为 b东方道路上招待使节的主人 请客的主人 缺乏的物资 精神不好 也作“行理”,外交使节 出门所带的包裹、箱子等 那人,指秦穆公 对男性配偶的尊称 不明智 不知道(5)倘若 代词,你 好像 指示代词,这 判断词助词,用于前置宾语之后 代词,指秦军 结构助词,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 到,去 语气词,表陈述 疑问副词,怎么,哪里 疑问副词,哪里 兼语词,于何,在哪里 代词,之3(1)驻军(2)恩惠(3)
22、远地 缺乏的物资(4)变雄厚;变薄弱 损害(5)在晚上 在东边 在早上;在晚上(6)使撤兵 使灭亡 使减少使获利(7)把当作边邑4(1)邻国的国力雄厚了,您的国力也就(相对)削弱了。(2)倘若放弃攻打郑国而把它作为(秦国)东方道路上(招待使节)的主人,外交使节往来,(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乏的物资,对秦国来说也没有什么害处。重点突破1说明这次围郑主要是晋国想报复郑国,从而扩大其势力;而秦、郑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利害冲突,且秦、晋两国军队分地驻扎,这就为下文烛之武成功地离间秦、晋提供了条件,为下文的展开埋下了伏笔。2(1)佚之狐出谋划策,力荐烛之武。(2)郑伯从谏如流,情真意切,感动了烛之武。(3
23、)烛之武面对郑伯的诚意,深明大义,承担了赴秦师说秦伯的重任。3第一步,欲扬先抑,以退为进。(坦言知亡,避其锐气:郑既知亡矣。)第二步,阐明利害,动摇秦君。(亡郑只对晋有利:邻之厚,君之薄也。)第三步,替秦着想,以利相诱。(舍郑会对秦有益:君亦无所害。)第四步,引史为例,挑拨秦、晋关系。(君之所知也。)第五步,推测未来,劝秦谨慎。(惟君图之。)4晋文公冷静而清醒地分析了形势:一是他曾受过秦之恩惠,翻脸不“义”,晋文公不愿意背负这个坏名声;二是如果这时继续攻打郑国或进攻秦军,晋军就有可能处于腹背受敌的不利境地;三是进攻秦军就意味着立刻与秦翻脸而多树了一个强敌,失去一个盟约国,退一步也许还能重新再拉
24、拢秦国,使它站在自己这边,毕竟两国的姻亲关系比较牢固。5观点一:志士。由于长期未被重用,烛之武满腹牢骚与委屈溢于言表,以至于以“今老矣,无能为也已”来推辞。但郑伯的一番诚意和对国家形势与个人利益关系的透彻分析,最终感动了他,他决心以国家利益为重,出使秦师。这足以说明他是个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观点二:勇士。两军交战,生死难卜;出使秦师,成败难料。烛之武“夜,缒而出”,勇入秦营,义无反顾的冒险精神展示了他的“勇士”性格。观点三:辩士。烛之武到了秦营之后,面对强敌,不卑不亢,侃侃而谈。他先论说灭掉郑国对秦国有害无益,只能增强邻国的实力;然后承诺,保存郑国将会对秦国大有好处,这是郑国请求秦国退兵时所施
25、予秦的小小恩惠,既可使对方感兴趣,以权衡利弊,又不失本国尊严;利诱之后,烛之武就从秦、晋的历史关系入手,揭示了晋国忘恩负义的本性,离间秦、晋关系,并且引导秦伯认识到晋的贪婪会给秦国带来危险,这就使秦伯意识到晋是敌而非友,并最终和郑国结盟。烛之武一字未提郑国的利益,却成功说退秦师,充分展现了他的“辩士”形象。观点四:烛之武是一个深明大义的爱国之士,是一个勇于担当、直入敌营的勇士,是一个机智善辩的辩士、外交家。美点赏析文章开头写大军压境,郑国危在旦夕,不禁让人捏了一把汗;而佚之狐的推荐,使郑伯看到了一线希望。读者以为烛之武会顺利出使敌营,挽狂澜于既倒,谁知他却因长期得不到重用而“辞曰”,使郑国的希望由此渺茫。而郑伯的自责,又使事情有了转机,增添了戏剧性。再如,秦国退兵后,子犯建议攻打秦军,秦、晋关系顿时紧张起来。晋文公讲了一番“仁”“知”“武”的大道理,才使得剑拔弩张的局势由危转安。课文叙事有张有弛,曲折有致,生动活泼,颇具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