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8版高考历史(人教 全国版)大一轮复习配套(讲义)必修一第五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与现代中国外交 单元主线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44730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9.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版高考历史(人教 全国版)大一轮复习配套(讲义)必修一第五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与现代中国外交 单元主线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8版高考历史(人教 全国版)大一轮复习配套(讲义)必修一第五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与现代中国外交 单元主线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8版高考历史(人教 全国版)大一轮复习配套(讲义)必修一第五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与现代中国外交 单元主线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8版高考历史(人教 全国版)大一轮复习配套(讲义)必修一第五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与现代中国外交 单元主线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单元主线主线一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1两极格局形成从战后雅尔塔体系确立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两极格局形成,社会主义从一国发展到多国,世界政治由战后初期美苏合作转向资本主义阵营与社会主义阵营对峙、“北约”和“华约”两大政治军事集团全面对抗,世界形势由缓和转向“冷战”。2美苏争霸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末期,世界政治在两极格局的大框架下,出现动荡、分化和改组。由于苏联推行霸权政策,社会主义阵营到20世纪60年代解体;帝国主义阵营也出现了分化。战后两大阵营的对峙局面为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争霸所代替;第三世界崛起并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3走向多极化从20世纪70年代初到80年

2、代中期,世界政治格局从两极向多极化发展,资本主义世界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开始形成,美苏争霸激烈。4两极格局解体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美苏矛盾缓和,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华约”解散,雅尔塔体系和两极格局终结。5多极化趋势加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发展的趋势不断加强。总结提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影响大国关系的主要因素1国家利益是影响大国关系的根本因素(1)从两极格局形成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实力增强,而英、法等国实力严重削弱,使得美苏由联合走向对抗,两极对抗局面形成。(2)从多极化趋势出现看:20世纪五六十年代,欧洲国家和日本的实力急剧上升,出现美、日、西

3、欧三足鼎立的局面;1973年,美国经济严重衰退,导致美苏争霸中苏攻美守的战略态势出现。(3)从两极格局瓦解看:20世纪80年代苏联经济严重衰退,持续了近半个世纪的美苏对抗以苏联的解体而结束。(4)从中国成为多极化中的一极看:改革开放增强了中国的实力,使中国成为影响世界格局的重要力量。2国际格局的变化是影响大国关系的重要因素(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20世纪50年代中期:两极格局的形成使英、法等国受到美国的控制,而中国则与苏联建立了同盟关系。(2)20世纪50年代中期:两极对抗由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的对抗走向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争霸,苏联企图控制社会主义国家的内政外交,导致中苏关系破裂。(3)

4、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欧洲国家的经济联合和日本经济的迅速发展,国际格局开始向多极化方向发展,迫使美国调整了与欧洲国家的关系,缓和了与中国的关系。(4)20世纪90年代以来:两极格局瓦解,中俄关系有了新发展,中美、中日、美俄关系反复变化。3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异同影响大国关系(1)两极格局下美苏对抗带有浓厚的意识形态对抗和社会制度对抗的痕迹。(2)中苏友好同盟互助关系确立的基础是两国具有相同的指导思想和社会制度;后来中苏关系的恶化,也是由于双方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有着不同的理解。主线二新中国外交的发展时期国内外形势外交政策外交成就新中国成立初期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阵营形成;亚非国家

5、独立;美国敌视、孤立中国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确定了“一边倒”等方针同苏联和欧亚人民民主国家建交;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20世纪70年代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第三世界崛起;美苏争霸的形势改善同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关系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邦交正常化改革开放以来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两极格局瓦解;国内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实行不结盟政策;对外开放开展多边外交,积极推动各种国际交流与合作;维护世界和平认识国家利益、国家实力和国际形势影响着中国的外交政策,中国的外交政策日渐成熟总结提升美苏“冷战”对新中国外交的影响(1)19491955年,

6、美苏两极格局形成:苏联支持、援助中国,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遏制中国。新中国加入社会主义阵营,推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接受苏联的经济技术援助;抗美援朝,保家卫国。(2)20世纪50年代后期起,赫鲁晓夫推行霸权政策,中苏关系开始恶化,中美关系继续对立。中国在外交上,既反苏也反美。(3)20世纪70年代初,美苏争霸中,苏联处于攻势,美国处于守势。中苏关系全面恶化;美国改善对华关系,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中国在国际上迎来了一个建交高潮,外交出现新局面。(4)进入20世纪80年代,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攻势,苏联处于守势。中苏关系走向缓和,中美建交后不和谐的音符时常出现。中国全面推行改革开放政策。(5)苏

7、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结束,美国成为唯一超级大国。中国积极融入世界,外交上坚持独立自主,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史料实证论从史出,史由证来史料实证是历史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之一。历史学科强调证据意识,论从史出,史由证来,“有一分史实说一分话”,这是史料实证的基本原则。也就是历史学科特有的“史论结合”的方法。史论结合不仅仅是撰写历史作品的技巧问题,而更重要的是认识论问题,是解决历史问题的基本手段,是历史阐释方面的最高要求,是历史思维品质的集中体现。分析历史问题的过程,往往是运用什么理论观点为指导,将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转化为分析历史的方法,使史实、史论、史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得出科学的结论。

8、史论结合,是高中生应具备的能力之一,但实际上却是高中生的薄弱环节之一。为了选拔高素质的大学新生,所以也是高考历史的考查重点内容之一。历史非选择题大多是论证和探讨问题类的设问。这就要求运用“史论结合”的方法。不宜主观臆断、空发议论;也不宜罗列史实,没有观点。而应当观点与史实结合,史实与观点一致,达到观点统领史实,史实支持观点。历史评价要辩证思维,不宜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历史评价观点和语言表达要客观、公正,不偏激、不愤青。对接高考:考试说明关于“文字表达”能力的要求明确提出:“语言准确,逻辑严谨,史论结合。”在近年的高考题中,“史论结合”类的题目比重在增大。“论从史出”是高考考查的基本方向,这种理念在高考中渗透在各种类型的试题当中,如选择题,大多数试题都是提供一段材料,要求考生据材料得出结论,如非选择题,大多数试题,都是“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高考备考复习中,要逐渐培养“论从史出,史由证来”的意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