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人民版选修1练习:9.docx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4437 上传时间:2024-05-2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36.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人民版选修1练习:9.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人民版选修1练习:9.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人民版选修1练习:9.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二百日维新一、选择题1.(2014重庆文综,7)清史稿记载:“亲政之时,春秋方富,抱大有为之志,欲张挞伐,以湔(洗)国耻。已而师徒挠败,割地输平,遂引新进小臣,锐志更张,为发奋自强之计。”此处评价的这位皇帝是()A.康熙帝B.乾隆帝C.光绪帝D.宣统帝解析:本题考查戊戌变法和光绪帝。从材料信息“国耻”“割地输平”“遂引新进小臣,锐志更张,为发奋自强之计”等,可知该人面对中国战败,励志图强,任用一批“小臣”,变法维新,由此可判断该人指光绪帝,该事件为戊戌变法,选C项。答案:C2.“人人封章,得直达于上。举国鼓舞欢蹈,争求上书,民间疾苦,悉达上听。每日每署封章皆数十”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A.戊戌

2、变法得到全国各阶层热烈响应B.民族资产阶级参与政权的强烈愿望C.君主专制统治已经不得人心D.统治者的决策有了大量的依据答案:B3.百日维新期间维新派没有提出开国会、定宪法,是因为他们()A.不敢触动封建制度B.认为这一政治主张不符合中国国情C.认为中国“民智未开”,难以实行立宪制度D.对封建势力作了妥协解析:本题属因果型选择题,旨在考查对维新变法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以康、梁为代表的维新派,是资产阶级改良派,其改良思想深深地打上这一阶级的烙印,反映出这一阶级的弱点:软弱、妥协。同时,其对封建势力妥协,也反映出时代特点:封建势力强大。答案:D4.19021906年,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共有学生512

3、人,其中举人62人、贡生48人、生员232人、监生84人。这表明此时()A.传统教育制度稳定发展B.新式学堂教育得到普及C.学生以求取功名为目的D.教育制度处于转型时期答案:D5.“教育不当仅及于士,而当下达于民;不当仅立于国,而当遍及于乡;必使四万万之民皆出于学。”为实现上述思想,百日维新中维新派采取的主要措施有()允许官民上书言事普遍设立中小学堂设立京师大学堂改革科举制A.B.C.D.解析:材料主要体现了戊戌变法教育改革的相关信息,故与题干要求不符。答案:B6.(2014全国课标卷,29)1898年,梁启超等联合百余举人上书,请废八股取士之制。参加会试的近万名举人,“闻启超等此举,嫉之如不

4、共戴天之仇,遍播谣言,几被殴击”。这一事件的发生表明()A.废八股断送读书人政治前途B.改制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C.知识分子在政治上极为保守D.新旧学之间矛盾不可调和解析:解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含义。1898年中国维新变法运动进入高潮。根据材料中梁启超“联合百余举人上书”,排除A、C两项;材料反映出新旧学之间的矛盾,但并非不可调和,排除D项。答案:B7.有人评价百日维新“规模太广,志气太锐,包揽太多,同志太孤,举行太大”。直接导致维新派“同志太孤”的措施有()鼓励官绅士民上书言事精简机构,裁汰冗员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选派学生到国外留学A.B.C.D.解析:“同志太孤”是指维新派势单力孤,树敌

5、过多,符合题意。答案:B8.从促进近代化的角度看,戊戌变法最深远的历史影响是()A.确立了维新思想的主导地位B.促进了民主共和思想的形成与发展C.开创了新的时代风气、社会舆论和思想观念D.有助于西方政治学说与儒家思想的结合答案:C二、非选择题9.(2014山东文综,4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光绪帝宣示诸臣实力讲求西学材料二近者设立海军、使馆、招商局、同文馆、制造局、水师堂洋操、船厂,而根本不净,百事皆非。今天下之言变者,曰铁路,曰矿务,曰学堂,曰商务,非不然也

6、,然若是者,变事而已,非变法也。据康有为敬谢天恩并统筹全局折等(1)在改革问题上,光绪帝和康有为的认识有何相同之处?(2)根据材料中两人对改革的不同理解,说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张在当时不能实现的原因。参考答案:(1)向西方学习,实现富国强兵。(2)资产阶级维新派要求进行制度变革,发展资本主义;光绪帝主张学习西方的器物,以维护清王朝的专制统治。10.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康有为)说一个国家只要能立宪,皇帝有无是无关紧要的。当时英国有皇帝,德国、日本、意大利也都有皇帝,我们不必定要革命废皇帝,我们尽可一意推行宪法,让满洲人仍做皇帝也要得康有为实在没有看清楚,他以为只要光绪皇帝听他话,变法就变得成,这是他的大错误。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材料二救亡、革新与革命是近代中国三大急迫而突出的课题,救亡与革新曾激扬起历史的波涛,而启蒙之激发理性,启迪民智,反对迷信,反对愚昧,改造几千年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是一切变革与革命的前提。马洪林戊戌维新的历史思考请回答:(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康有为的政治主张及其提出的历史背景。钱穆认为康有为认识的不足之处是什么?(2)从材料二的观点出发,说明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参考答案:主张:君主立宪。背景:甲午战争失败,民族危机加深;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不足之处:只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没有认识到封建势力的强大。(2)促成民族觉醒,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