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课囚绿记一、作家作品陆蠡(19081942),我国现代散文家、翻译家。字圣泉,原籍浙江天台。写有大量散文作品,出版过3本散文集。1942年4月,日本宪兵查抄文化生活出版社,搜去一些有关抗日的书籍。他虽然当时并未在场,但知道消息后,前去交涉,被宪兵扣留,最后因遭酷刑逝世,牺牲时年仅34岁。著有散文集囚绿记、海星、竹刀等,译著有罗亭、鲁滨孙漂流记等。陆蠡的散文,善于从琐细的生活情节中,挖掘出耐人寻味的人生哲理,透露出闪光的心灵。在艺术上,他的散文笔调清新,结构严谨,感情朴实深沉,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二、相关链接本文写于1938年秋,当时正是抗日战争时期。“黑云压城城欲摧”“山雨欲来风满楼。”国
2、难当头,民生之艰,个人之困,使这个有抱负的青年备感焦灼和痛苦,使他发出要挣脱黑暗幽囚,去迎接光明的呐喊。1识记字音(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公寓()涸辙()婆娑()揠苗助长() 葱茏() 蕈菌()淅沥() 囚系() 嵌()幽囚()答案yhsuylnxnx lxqinyu(2)给下列多音字注音并组词。朝蠡系 绿答案cho朝拜/zho朝三暮四l陆蠡/l管窥蠡测x嫡系/j系围裙l绿洲/l绿林2辨形组词(先注音再组词) 答案x迁徙/t师徒jio娇嫩/jio骄子yun 缘故/chun如椽大笔/hu鸟喙xi闲暇/xi瑕不掩瑜/xi 闻名遐迩pi瞥见/bi蹩脚/b舞弊y猗郁/y涟漪/y旑旎3词语解释缘引:_婆
3、娑:_攀缘:_葱茏:_猗郁:_涸辙之鲋:_涸泽而渔:_急不暇择:_揠苗助长:_偃旗息鼓:_答案攀缘,牵引。盘旋舞动的样子。抓着东西往上爬。比喻投靠有钱有势的人往上爬。也作“攀援”。形容草木青翠茂盛。茂盛的样子。在干涸了的车辙里的鲋鱼(鲫鱼),比喻处在困境中急待救援的人。舀干了湖水捕鱼,比喻贪图眼前利益,不留余地,不顾长远利益,也作竭泽而渔。形容情况紧急,来不及选择。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放倒军旗,停击战鼓。指秘密行军,不暴露目标,现多指停止战斗,也比喻停止批评、攻击等。4近义词辨析(1)固执顽固两者都含有“不接受新鲜事物”的意思。“固执”侧重指坚持自己原有的东西,多用来形
4、容性格、性情、作风等,另“固执”还有动词的用法,后面带宾语。“顽固”侧重指不愿接受外界的新鲜事物,多用来形容思想、立场、态度等,只有形容词用法。例句:当时,老师、同学都劝说他参加高考后再去北京,可他就是不听;家里人都反对,可他就是_,坚决要去,因为他知道自己将来想要什么想做什么。季羡林先生在衣着的款式一文中也曾说:“在衣着方面,我是著名的_保守派。我有几套套数不详深蓝色卡其布的中山装。虽然衣龄长短不一,但是最年轻的也有十年以上的历史了。”(2)留恋流连二者都有舍不得离去的意思。“留恋”是动词,不忍舍弃或离开。“流连”是动词,留恋不止,舍不得离去。也写作“留连”。但两者词义的侧重点和适用对象不一
5、样。“留恋”,侧重指不忍舍弃或不愿中断某种联系,其对象多为祖国、故乡、亲人及宝贵的时间、生命等。“流连”多指玩乐时留恋不止,因而其对象多为名胜古迹、风景区或其他值得欣赏的地方。从语法讲,“留恋”可以受程度副词(很、十分等)修饰,可以带宾语(如“留恋故土”);而“流连”就没有这些用法。例句:在众多迎接新年的花朵中,我将挽一枝清秀的水仙远离尘世的喧嚣,且让那些花朵娇艳去,我独_心中开放的水仙。人们_忘返于山山水水之间,歌颂武夷,赞美武夷。刘白羽先生的直抒情怀十分感人:“武夷收尽人间美,愿乘长风我再来。”多少人对武夷山充满了留恋之情,向往之情,赞美之情。答案(1)固执顽固(2)留恋流连一、文章结构二
6、、主题归纳作者通过写在孤旅生涯中“囚绿”的故事,借窗前一株永向光明的常春藤,赞美“永不屈服于黑暗”的精神,歌颂忠贞不渝的民族气节,抒发了对光明与自由的向往之情。作者期望沦陷的祖国山河,早日摆脱日寇的黑暗统治,重获光明自由。1诵读课文,梳理文章思路,指出本文描写的对象和线索,并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本文结构上的特点。答:_答案“绿”是全文描写的客观现象,作者围绕“绿”展开思路,铺设线索。文章思路大致可以分为五个阶段,即“觅绿”“赏绿”“囚绿”“释绿”和“怀绿”。文章的开篇不是采用破题法,开门见山,点明题旨,而是用冒头法,从去年夏间的事情写起,娓娓道来,逐层展开。先写“我”何以一下子就选定这简陋、炎热的
7、房间,接着补叙理由:能见到一片绿影。进而写“我留恋于这片绿色”,并极写“我”对绿色之爱,作者于“山穷水尽”之处,用“忽然”一词,异峰突起,把文章推进中心:囚绿。其间穿插“我”在乡间草屋床下的嫩绿被友人剪除的惋惜。“我”发现“绿友”追求光明,永远向着阳光,要是没有阳光,它就枯萎变色。至此,作者才借写“绿友”点出“文眼”:它是个“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于是决定开释这绿友。最后以怀念圆窗和绿友作结。文末的一个问号,含蓄隽永,发人深省。其间,疏密相间(如详写“囚绿”,略写“念绿”),虚实相生(如把装饰“实”的房间的绿移就来装饰“虚”的心情),富有变化。作者这样匠心地安排,精巧谨严,平实自然,同时又平
8、中见奇,出奇制胜。2联系上题把握行文线索,结合全文,思考作者为什么给文章命名为“囚绿记”呢?答:_答案选定“囚绿”来给文章命名,这与文章想要表现的主题有关。文章写绿的五个层次中,“囚绿”是写绿枝条最艰难的状况,这暗示着艰难的国运家运;“囚绿”表明作者复杂的心情,这是在卢沟桥事变之后,日本帝国主义大举侵略我国领土的时代背景下,作者的内心极度痛苦和精神上坚决反抗的反映。3在作者眼里,绿枝条具有怎样的特点?答:_答案作者描写绿枝条,一半是写实景实情,一半是带着感情与想象。它具有美的特点,“伸开柔软的卷须”“舒开折叠着的嫩叶”,下雨时带着“淅沥的声音,小婆娑的摆舞”;它是青春、爱和幸福的象征,就像作者
9、说的,“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我要借绿色来比喻猗郁的年华”;它是柔弱的,离开阳光就“失去了青苍的颜色,变成柔绿,变成嫩黄,枝条变成细瘦,变成娇弱,好像病了的孩子”;它是倔强的、坚贞的,“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甚至于一枚细叶,一茎卷须,都朝原来的方向。植物是多固执啊”;它是“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这些特点既有现实依据,又有作者的美化、拟人化的加工,作者是把绿枝条当作人来写的。4作者为什么喜欢绿?囚绿之后为什么又释绿?释绿之后为什么还怀绿?答:_答案(1)作者喜欢绿,把绿看作是生命力的象征、希望的象征和快乐的象征。这也暗示着另一面,作者的人生并不顺利,甚至还暗示当时整个社会都不安定
10、,因此作者借绿来表达希望。(2)作者囚绿一是为了与绿枝更亲近,二是出于一种他人难以理解的“魔念”。但他出于良心,不忍让绿枝条彻底枯死,于是释绿。(3)作者最后怀绿,其实也是在怀念苦难中的北平人民。这是暗示的写法。5结合语境,品味下列语句。(1)我怀念着绿色把我的心等焦了。答:_(2)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我要借绿色来比喻猗郁的年华。答:_(3)临行时我珍重地开释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答:_答案(1)此句前面说:“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可见作者把绿色当作希望、幸福和快乐的象征。这里说“我怀念着绿色把我的心等焦了”,说明作者观绿、亲绿的愿望,也说
11、明作者境遇不佳,生活在北平大都市举目无亲,正需要绿色来娱悦自己的眼睛,安慰自己的心灵。另外,这句话还对后面写作者与绿枝条的“亲密交往”起铺垫作用。(2)这两句话点明了绿色的象征意义和作者对绿色的挚爱。作者的赞美、歌颂之情蕴涵其中。(3)绿枝条与作者一道经受折磨,但最后都获得自由。作者把绿枝条当作人来赞美、歌颂,其实是对一种坚强高尚的精神品格的认定和追求。“不屈服于黑暗”是对绿枝条的称赞,也是作者自己心灵的写照。1精巧的构思,跌宕摇曳的结构。这篇散文结构精巧,变化摇曳。文章以对“绿”的情感为线索,以觅绿、赏绿、囚绿、释绿、怀绿为行文结构,形成作品特有的节奏。结构的跌宕摇曳,与作者的感情起伏相关联
12、。2借物抒情、以小见大的手法。囚绿记借物抒情,以小见大。文章没有故事,只是记叙了作者旅居古都北平,选定可以看到绿色的房间和“囚绿”“释绿”这样几个很小的生活细节,通过深入挖掘,于平淡中包藏深邃的意蕴和丰富的哲理,在常见的绿色中凝聚了自己的情感和民族的精神。文章语言优美、清丽,节奏舒缓,忧郁的色彩同表达的思想情绪十分融洽和谐。读后,使我们不仅在诗情画意和清词丽句中得到一种美的享受,而且感受到作者爱国主义感情在流动奔涌。一、基础巩固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陆蠡(l)猗郁(y)婆娑(su)茎叶(jn)B移徙(x) 葱茏(cn) 瞥见(pi) 困倦(jun)C涸辙(h) 陌生(m)
13、 蕈菌(xn) 镶嵌(qin)D空隙(x) 爱抚(f) 脉络(mi) 纤细(xin)答案A解析“茎”应读jn。2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我快活地坐在我的窗前。度过了一个月,两个月,我留恋于这片绿色。B我占据着高广不过一丈的小房间,砖铺的潮湿的地面,纸糊的墙壁和天花板,两扇木格子嵌玻璃的窗。C在七月中旬,不能再流连于烽烟四逼中的旧都,火车已经断了数天,我每日需得留心开车的消息。D圆窗外面长着常春藤。当太阳照过它繁密的枝叶,透到我房里来的时候,便有一片绿影。答案C解析“需”应写为“须”。3下列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我拿绿色来_我这简陋的房间,装饰我过于抑郁的心情。植物是多
14、_啊!它不了解我对它的爱抚,我对它的善意。门_是常开着,_没人来打扰我,因为在这古城中我是孤独而陌生。A装饰固执虽/可 B装饰顽固虽/可C修饰顽固也/可 D修饰固执也/可答案A解析“装饰”多用在具体的事物上,“修饰”多用于抽象的事物上。“顽固”是个贬义词,“固执”是个中性词。第句要考虑到前后的转折关系。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B我好像发现了一种:“生的欢喜”,超过了任何种的喜悦。C可是每天在早晨,我起来观看这被幽囚的绿友时,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D我快活地坐在我的窗前。度过了一个月、两个月,我留恋于这片绿色。答案
15、A解析B去掉冒号。C.“绿友”加引号,表示对常春藤的特定称谓。D.将顿号改为逗号。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北方的夏季天亮得快,早晨五点钟左右我的小屋便照进太阳,把可畏的光线射个满室,直到十一点半才退出,令人感到炎热。B我渐渐不能原谅我自己的过失,把天空底下的植物移锁到暗黑的室内;我渐渐向这病损的枝叶可怜。C临行时我珍重地开释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我把瘦黄的枝叶放在原来的位置上,向它致诚意的祝福,愿它繁茂苍绿。D离开北平一年了。怀念着我的圆窗和绿友。有一天,得重和它们见面的时候,会和我面生吗?答案C解析A陈述对象不一致,应改为“太阳便照进我的小屋”。B.搭配不当或介词使用不当,应
16、为“我渐渐为这病损的枝叶可怜”。D.成分残缺,在“怀念着”前面添加主语“我”。二、阅读鉴赏(一)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忽然有一种自私的念头触动了我。我从破碎的窗口伸出手去,把两枝浆液丰富的柔条牵进我的屋子里来,教它伸长到我的书案上,让绿色和我更接近,更亲密。我拿绿色来装饰我这简陋的房间,装饰我过于抑郁的心情。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我要借绿色来比喻猗郁的年华。我囚住这绿色如同幽囚一只小鸟,要它为我作无声的歌唱。绿的枝条悬垂在我的案前了,它依旧伸长,依旧攀缘,依旧舒放,并且比在外边长得更快。我好像发现了一种“生的欢喜”,超过了任何种的喜悦。从前我有个时候,住在乡间的一所草屋
17、里,地面是新铺的泥土,未除净的草根在我的床下茁出嫩绿的芽苗,蕈菌在地角上生长,我不忍加以剪除。后来一个友人一边说一边笑,替我拔去这些野草,我心里还引为可惜,倒怪他多事似的。可是每天在早晨,我起来观看这被幽囚的“绿友”时,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甚至于一枚细叶,一茎卷须,都朝原来的方向。植物是多固执啊!它不了解我对它的爱抚,我对它的善意。我为了这永远向着阳光生长的植物不快,因为它损害了我的自尊心。可是我囚系住它,仍旧让柔弱的枝叶垂在我的案前。它渐渐失去了青苍的颜色,变得柔绿,变成嫩黄;枝条变成细瘦,变成娇弱,好像病了的孩子。我渐渐不能原谅我自己的过失,把天空底下的植物移锁到暗黑的室内;我渐渐为
18、这病损的枝叶可怜,虽则我恼怒它的固执,无亲热,我仍旧不放走它。魔念在我心中生长了。6文中加点的“自私的念头”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说是“自私”的?答:_答案“自私的念头”指的是将常春藤牵进“我”的屋子。说“自私”是因为“我”要牺牲别人的自由生活来装饰自己。7怎样理解画线句子的含意?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答:_答案这句话极写常春藤生命力的旺盛。与下文写它的变绿变黄变细变瘦形成反衬,揭示了“囚绿”对生命造成的损害。8作者为什么说常春藤“固执”?这表现了常春藤什么精神品质?答:_答案固执指“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甚至于一枚细叶,一茎卷须,都朝原来的方向”,或者说“向着阳光”。这表现了常春藤对光明的向往
19、,执著的追求,不屈不挠的精神。9绿枝条日见憔损,“我”却不愿意开释它,如何理解这种“魔念”?答:_答案文章写绿枝条的憔损过程非常细致逼真,用“我”的“魔念”衬托“我”缺乏对外界生命的同情怜悯之心。“魔念”反映了“我”的一种自私和偏执,较为阴暗的心理。(二)课外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常春藤林清玄在我家巷口有一间小的木板房屋,居住着一个卖牛肉面的老人。那间木板屋可能是一座违章建筑,由于年久失修,整座木屋往南方倾斜成一个夹角,木屋处在两座大楼之间,破败老旧,仿佛随时随地都要倾颓散成一片片木板。任何人路过那座木屋,都不会有心情去正视一眼,除非看到老人推着面摊车出来,才知道那里原来还有人居
20、住。但是在那断板残瓦南边斜角的地方,却默默地生长着一株常春藤,那是我见过最美的一株,许是长久长在阴凉潮湿肥沃的土地上,常春藤简直是毫无忌惮地怒放着,它的叶片长到像荷叶一般大小,全株是透明翡翠的绿,那种绿就像朝霞照耀着远远群山的颜色。沿着木板壁的夹角,常春藤几乎把半面墙长满了,每一株绿色的枝条因为被夹壁压着,全往后仰视,好像望天空伸出了一排厚大的手掌;除了往墙上长,它还在地面四周延伸,盖满了整个地面,近看有点像还没有开花的荷花池了。我的家里虽然种植了许多观叶植物,我却独独偏爱木板屋后面的那片常春藤。无事的黄昏,我在附近散步,总要转折到巷口去看那棵常春藤,有时看得发痴,隔不了几天去看,就发现它完全
21、长成不同的姿势,每个姿势都美到极点。有几次是清晨,叶片上的露珠未干,一颗颗滚圆的随风在叶上转来转去,我再仔细地看它的叶子,每一片叶都是完整饱满的,没有一丝残缺,而且没有一点尘迹;可能正因为它长在夹角,连灰尘都不能至,更不要说小猫小狗了。我爱极了长在巷口的常春藤,总想移植到家里来种一株,几次偶然遇到老人,却不敢开口。因为它正长在老人面南的一个窗口,倘若他也像我一样珍爱他的常春藤,恐怕不肯让人剪栽。有一回正是黄昏,我蹲在那里,看到常春藤又抽出许多新芽,正在出神之际,老人推着面摊车要出门做生意,木门咿呀一声,他对着我露出了善意的微笑,我趁机说:“老伯,能不能送我几株您的常春藤?”他笑着说:“好呀,你
22、明天来,我剪几株给你。”然后我看着他的背影背着夕阳向巷子外边走去。老人如约的送了我常春藤,不是一两株,是一大把,全是他精心挑拣过,长在墙上最嫩的一些。我欣喜的把它种在花盆里。没想到第三天台风就来了,不但吹垮了老人的木板屋,也把一整株常春藤吹得没有影踪,只剩下一片残株败叶,老人忙着整建家屋,把原来一片绿意的地方全清扫干净,木屋也扶了正。我觉得怅然,将老人送我的一把常春藤要还给他,他只要了一株,他说:“这种草的耐力强,一株就要长成一片了。”老人的常春藤只随便一插,也并不见他施水除草,只接受阳光和雨露的滋润。我的常春藤细心的养在盆里,每天晨昏依时浇水,同样也在阳台上接受阳光和雨露。然后我就看着两株常
23、春藤在不同的地方生长,老人的常春藤愤怒地抽芽拔叶,我的是温柔地缓缓生长;他的芽愈抽愈长,叶子愈长愈大;我的则是芽愈来愈细,叶子愈长愈小。比来比去,总是不及。那是去年夏天的事了。现在,老人的木板屋有一半已经被常春藤覆盖,甚至长到窗口;我的花盆里,常春藤已经好像长进宋朝的文人画里了,细细的垂覆枝叶。我们研究了半天,老人说:“你的草没有泥土,它的根没有地方去,怪不得长不大。呀!还有,恐怕它对这块烂泥地有了感情呢!”10作者觉得老人的常春藤“是我见过最美的一株”,从文中来看,这株常春藤“美”在哪里?答:_答案土地阴凉潮湿,枝条被夹壁压着,却毫无忌惮地怒放着;全株是透明翡翠的绿,每一片都是完整饱满的,完
24、美、干净;它生长的不同姿势都美到了极点;耐力强,一株就长成一片,向上向四周延伸。11“老人的常春藤愤怒地抽芽拔叶,我的是温柔地缓缓生长”,句中加点的词语有何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一下。答:_答案运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地表现了“常春藤”的不同生长情形;又构成了上下句的对比,互相衬托,形象鲜明。12作者以老人的话作结,老人的话(文中画线句)有什么深意?答:_答案作者的“常春藤”种在阳台的花盆里。脱离了滋养它的泥土,找不到扎根的地方,所以长不大;人也是一样,要把根深深地植入滋养他的生活的大地,热爱生活,才有旺盛的生命力。13有人说,卖牛肉面的老人种的“常春藤”很像老人自己,“常春藤”就象征着卖牛肉面的老
25、人。对此,你是怎么看的?请谈谈你的看法。答:_答案作者这样写是通过“常春藤”和卖牛肉面的老人的互相映衬,借物喻人:老人住在两座大楼之间的破败老旧随时都可能倾覆的木屋里,“常春藤”长在断板残瓦南边斜角的地方,都生活在不被人注视的一角;“常春藤”顽强执著地向上生长着,老人靠面摊顽强地生活在城市的夹缝里;台风后,老人又搭建起自己的木屋,新插的“常春藤”也茁壮生长起来。1在抗日战争爆发后,在“孤岛”和沦陷的上海,陆蠡坚守出版岗位,广泛联系进步作家,并接待、掩护在沪的地下党员,为抗战文化作出贡献。亲历“九一八”“一二八”,特别是“七七”“八一三”抗战,作为一个中国人,一个爱国者,目睹日本帝国主义的步步入
26、侵,祖国和人民所经受的灾难日益深重,陆蠡的爱国救亡意识与日俱增。他与巴金、曹禺等63位作家一起,在抗议日本侵略的中国文艺工作者宣言上签名,发出“我们决不屈服,决不畏惧”的呼号。这口号与这枝不屈的常春藤的精神是多么地相似。2几乎所有当代了解陆蠡生平的人,都是从了解他的牺牲开始的。1942年4月,日本宪兵查抄文化生活出版社,搜去一些有关抗日的书籍。陆蠡得知此事后,孤身来到捕房交涉,就此落入虎口,据陆蠡的狱友回忆说,日本人曾提审陆蠡,问:“你爱国吗?”“爱国。”“赞成南京政府(指汪伪政权)么?”“不赞成!”“依你看,日本人能不能征服中国?”“绝对不能征服!”日本人勃然大怒,给他上了酷刑。这样的刑审又
27、经过多次,得到的口供依然如故。陆蠡由于坚持爱国抗日立场,不屈不挠,被日军刑审数月,最后遭虐杀而死。巴金先生在后来回忆陆蠡的文章中这样高度赞美说:古圣贤所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他可以当之无愧。怀念绿色马萌这已是几年前的事了。我们从原来的住所搬到这个院子的时候,天气已到了初夏。我的脚一踏进这里,心就被这醉人的绿色浸润了。院子里种了许多树,满满当当,一律是蓊蓊郁郁的。满眼是浓得化不开的绿色,目之所触,凉意顿生。我的思维跟着这绿跳跃起来。这里的绿是与别处不同的,都市的绿蒙着尘灰,翠绿失去了神采,田野里的绿又太寂寞,而这里的绿却润泽亮丽,充满了灵动之气。初夏的炙热在这里已消失得无影无
28、踪,只有盈溢四周的绿影,摇曳着。轻风吹来,好似一汪碧水,不含半点杂质,柔和极了。这,吹面不寒的杨柳风又怎能比拟呢?我欣赏着这醉人的绿,身心沉浸在这绿色中,这是绿色的生命在向我歌唱么?这迷人的绿,好似一首深邃的哲理诗,宛如一支优雅的咏叹调。我的心掠过几许快意。过了几日,我们安顿了下来。巧得很,我房间的窗户正对着这片绿。居然有一小枝伸到了窗前,令我意外的惊喜。我可不必远眺,便能看见这活跃的生命了。有了这抹绿,我的眼睛在疲劳时就可得到片刻的舒适。北方的夏天亮得快,微曦初露的时候,突然睡醒,轻轻起来,推开窗户,夏日的晨风携着清新的空气,带着悦目的绿色,一齐涌进了我的窗,我的心也随之而欢畅起来。雾气氤氲
29、而来,轻轻地拂着那一片绿,阳光浮在它们上面,照得扑朔迷离。它们的颜色倏忽千变,忽而淡绿、草绿、墨绿层层叠叠,我说不出它们的颜色,它们是种种绿色的综合体。这绿可是佩弦先生梅雨潭的绿?似乎要明亮些。可是陆蠡先生囚在暗室中的绿友?又似乎深沉些。我默然无语,我不了解自然无声的言语,正如同它不了解我的语言一样。整整一个夏日,我和绿相伴而度。我已学会用心灵感受它。这宝贵的绿色,我借它比喻我青春的年华,我用它装扮我的陋室,我和绿之间有了一种无声的默契。在这默契中,它为我无声地歌唱。它好似我的绿友,我的伴侣。我和绿友告别在瑟瑟的秋日。我们又要搬家了。望着日渐枯黄的绿友,我的心怅然了。绿友也仿佛摇动着憔悴的身躯,向我招手。就在我们搬走后不久,那一片树林也被砍光了。据说是为了盖楼。第二年春天当我路过那里的时候,我惊奇地发现在那低矮的树桩上,竟发出了一点新绿。我兴奋了,激动了。噢!这不屈的绿色,不正昭示着生命的本质吗?我将永远珍藏这绿色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