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课 标 阐 释时 空 构 建1.概括“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历史背景,了解“百家争鸣”的概况,分析“百家争鸣”的历史影响2了解早期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孔子、孟子和荀子,概括儒家思想的基本内涵3知道道家和法家的代表人物,把握道家和法家的基本主张,认识道家和法家在“百家争鸣”中的历史地位4结合“百家争鸣”中各家的基本主张,认识“百家争鸣”的历史地位01 课前 自主学习02 课堂 合作探究课时作业03 课后 巩固训练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1背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1)经济上,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2)政治上,分封制崩溃,王室衰微,诸侯
2、纷争。(3)阶级上,“士”阶层受到各诸侯国的重用。(4)文化上,由“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私学兴起。2表现(1)诸子百家:春秋战国时期,在社会上形成一些以传播文化、发展学术为宗旨的学者和思想流派。(2)主要流派和代表人物主要流派道家儒家墨家法家代表人物老子(春秋)庄子(战国)孔子(春秋)孟子、荀子(战国)墨子(战国)商鞅、韩非子(战国)3.影响(1)逐步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2)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运动。(3)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思想解放史料解读春秋战国时期,经济、政治、思想等各领域出现大变革。试说一下对“大变革”内涵的理解,当时的学者
3、思考讨论的焦点问题是什么?解读:内涵: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分封制崩溃;学在官府局面打破;士阶层活跃;“百家争鸣”局面形成;本质上体现了奴隶制瓦解。封建制确立,社会由分裂趋向统一的变革。二、孔子和早期儒学1创立孔子(春秋晚期鲁国人)(1)思想核心:“仁”即爱人,要做到待人宽容。(2)政治思想强调以德治民,爱惜民力,取信于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主张“克己复礼”。(3)教育贡献:首创私人讲学,主张“”,打破了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有教无类2发展孟子、荀子(1)思想主张政治思想民本思想人性论孟子(战国中期)发展了孔子“仁”的学说,主张实行“”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提出“性
4、本善”,主张实行仁政来回复和扩充人的善性荀子(战国末期)主张施政用“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提出“君舟民水”论断提出“人之性恶”,强调用来规范人的行为仁政礼乐(2)历史影响孟子和荀子对儒家思想加以总结和改造,使儒学体系更加完整,儒家思想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战国后期,儒学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史料解读孟子认为人性本来是善良的,天生就有恻隐(仁)、羞恶(义)、恭敬(礼)、是非(智)之心,即“天赋四德”。而先天的“善性”易为后天的“恶性”侵蚀,所以统治者要推行“仁政”,从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施加影响,以扩充“善性”。荀子从“性本恶”的观点出发,强调用“礼”来规范人的行为,使人向善。荀子与孟子
5、的人性观有何明显的不同?这种不同对其治国理念有何影响?解读:商周时期,官府垄断了学校教育和一切学术文化。春秋战国时期,士阶层受到冲击,在社会生活中活跃起来,出现了学术下移的局面,他们成为各种利益集团的代言人。因此,先秦诸子之学都来源于官学。三、道家和法家1道家(1)春秋晚期:老子。哲学观点:认为万物的本原是“道”。政治主张:提出“”,强调一切要顺应自然,提倡清静无为、知足寡欲。辩证思想:认为世界万物和人类社会总在不停地运动,对立的双方都是相互依存,不断转化的。无为而治(2)战国时期:庄子。继承和发展老子的学说,把世间万物看作是相对的。认为放弃一切大小、生死等差别观念,就能获得精神上的自由。2法
6、家(1)代表:韩非子。(2)主张:君主要以法治国;提出了系统的理论。(3)评价:把君主的权力提高到极点,迎合了建立大一统专制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法治细微点拨概念辨析“百家争鸣”:“百家争鸣”中的“百家”并非实指而是泛指,意为派别多,当时主要有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兵家等;“争鸣”意指各学派根据自己对社会现实的理解发表自己的看法,但各家学说都是为了寻求治国之道。唯物史观“百家争鸣”反映了当时社会激烈和复杂的政治斗争,主要是新兴地主阶级和没落奴隶主之间的思想斗争。历史纵横(教材第4页)本段材料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学术空前繁荣,也对“九流十家”进行了说明,同时指出了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对当时和后世
7、的深远影响。识记点拨数字法记忆“百家争鸣”特别提醒“礼”强调社会成员承担相应的社会义务,有利于培养人的社会责任感。孔子首创私人讲学,主张“有教无类”,打破了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细节点拨(1)孔子的德治思想“仁”,是为奴隶主阶级服务的;孟子的“仁政”思想则是为新兴地主阶级服务的。(2)儒家学说以“仁”和“礼”为核心,强调以德治国,这脱离当时诸侯称霸、群雄割据的社会现实,所以在当时不受重视。(3)古代儒家思想中的“民本”思想以维护“君”为中心,并不是以维护人民利益为出发点,是一种维护统治的策略,与现代意义的民主本质是不同的。特别提醒儒家提倡以德治国,重礼仪,尊王道,其思想不适合春秋战国时期统治
8、者崇尚法治和改革古制的时代要求,因而儒家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始终未占据统治地位。辨析比较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表面上看是对立的,实质上都是强调儒家学说的教化功能、强调弘扬善意、强调去恶扬善。资料回放(教材第6页)这句话中包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指出任何事物都有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矛盾双方可以相互转化,这是老子思想的精华。易错提醒老子的“无为”不是指不作为,而是指统治者不妄为、不胡作非为和为所欲为。其最高境界是“无为而无不为”。立德树人诸子百家思想的现实启迪:(1)儒家的“仁政”“以德治国”。(2)法家的法治思想“以法治国”。(3)孔子的教育思想全民教育、素质教育、职业教育。(4)墨家
9、的“兼爱”“非攻”平等、博爱、热爱和平、反对战争。史料一 初税亩者,非公之去公田而履亩,十取一也,以公之与民为已悉矣。谷梁氏谷梁传宣公十五年探究点一:向私田收土地税从制度建设上反映了怎样的本质问题?提示:从制度上承认了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的合法性,是社会转型在经济上的反映。探究主题一“百家争鸣”是特定历史环境的产物史料二 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探究点二:诸侯国的兴亡揭示了怎样的政治现实?提示:礼崩乐坏;分封制瓦解;社会秩序动荡,是社会转型在政治上的反映。史料三 仲尼曰:天子失官,学在四夷。左丘明左传昭公十七年探究点三:史料“学在
10、四夷”与“百家争鸣”形成有何内在联系?提示:“学在四夷”“反映的是”官府失去了对社会教育与意识形态的控制,为百家争鸣提供了大量具有多样性思想主张的知识人群。探究点四:综合以上史料,说一说对“百家争鸣”本质的理解。提示:“百家争鸣”是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由分裂混战到趋向统一在思想领域的反映。“百家争鸣”是特定社会环境的产物(1)经济根源:生产力发展,井田制崩溃,出现了多种经济因素并存的局面,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基础。(2)政治状况:周王室衰微、诸侯士大夫崛起,诸侯割据局面出现,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各国竞相礼贤下士、招揽人才。(3)阶级关系:阶级结构和阶级关系复杂,代表不同阶级、阶层的
11、思想家层出不穷,“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4)思想文化:学术下移,“学在官府”发展到“学在民间”,私学兴起,造成思想和言论的空前自由。(5)根本原因: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社会大变革时期。材料 孔子认为,礼乐制度的松弛、崩坏,导致社会动荡,极力主张“道(导)之以德,齐之以礼”,重建社会秩序。孔子曾把重建礼乐秩序的希望寄托在统治者身上,称:“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他一度入仕为官,以求实现其治国理想。他还提倡“学而优则仕”,其弟子亦多有入仕者。孔子认为一个人要成为完美的人,必须用礼乐规范个人的言行举止。个人“不学礼,无以立”,在言行上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
12、动”。摘编自王钧林中国儒学史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孔子关于礼的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命题立意 本设问凸显考查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的素养要求,立足材料信息思考背景是得分关键。得分思路 孔子关于礼的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据材料“礼乐制度的松弛、崩坏,导致社会动荡”,可得出春秋时期,随着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礼乐传统遭到破坏;结合所学知识,当时“百家争鸣”兴起,思想活跃。答案(1)背景:礼乐传统。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礼崩乐坏。思想活跃。探究主题二 凸显民本意识、家国情怀的儒学思想1“民本”有丰富的内涵史料 在早期儒家经典中,民本思想有较多的体现。尚书中说:“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孔子主张“因民之所
13、利而利之”。孟子认为民贵君轻,又称:“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荀子中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探究点:试概括史料中早期民本意识的具体内涵,并分析其本质出发点。提示:内涵:“利民”;“民贵君轻”;“尊重民意”;“君舟民水”等。本质出发点:探讨统治者的施政方略,本质上以维护统治者利益为出发点,并非单纯维护基层人民利益。2孔子的经世济民情怀史料 孔子极力倡导仁人君子之道。从理想人格的意义讲,孔子所谓的仁人君子不仅应关切个人自我道德品格修养,具备忠信、孝悌、克己、礼让、好学、知勇、仁恕等诸美德,而且更应怀抱经世济民
14、的情怀,“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林存光孔子新论探究点:孔子认为仁人君子应具备怎样的素养?提示:两大素养:一是加强自我道德修养;二是怀抱经世济民情怀,以安人、安百姓、安天下为己任,凸显社会责任意识和家国情怀。1儒学思想在立德树人方面的价值(1)注重道德修养:爱人、德政、孝悌、仁义礼智信等。(2)注重血亲人伦: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3)注重民本思想:苛政猛于虎;为政以德;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4)注重社会秩序:克己复礼、正名、齐之以礼等。(5)注重现实社会:关注现实政治、伦理生活、具有理性精神。(6)注重群体意识:重视并积极维护群体秩序与和谐,个人服从
15、群体。2儒家“民本”意识的表现与实质(1)表现孔子的民本思想:“为政以德”“节用而爱人”。孟子的民本思想:“民贵君轻”、痛恨暴政和战争。荀子的民本思想:“君舟民水”。(2)实质:古代儒家思想中的“民本”思想是以维护“君”为中心的,并不是以维护人民利益为出发点的,是一种维护统治的策略。3孔、孟、荀的“性”“仁”与民本孔子孟子荀子“性”“性相近”“性本善”“性本恶”“仁”是说人心,强调个人修养;用仁爱来调节人际关系,使社会和谐是说政治,强调国家政策;用“仁政”来治理国家,使政治和谐是说行为,强调社会道德;治国仁义为先,使政策符合民心民本仁爱,为政以德;认识到关爱民众是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仁政”,“
16、民贵君轻”;认识到民众利益是治国安邦的核心仁义,“民水君舟”;认识到民心是治国安邦的基础“王”字在甲骨文中是一把斧头的形象,象征军事首领的征伐权力。战国时期,孟子认为,“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他的观点()A与甲骨文“王”字的本义一致B是“无为而治”的理论依据C体现出儒家强调教化的政治理念D奠定了宗法制度的思想基础命题立意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儒家思想,意在考查考生从材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并调动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其考查的核心素养主要是历史解释。得分思路 孟子所说的“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表明其反对“以力假仁”的霸道,故A项排除;材料未体现“无为而治”思想,故B项排除;宗法制度在西周
17、时期已较为完善,故D项排除;材料信息“以德行仁者王”体现了儒家强调用“仁”的思想进行教化的政治理念,故C项正确。答案 C探究主题三 追寻理想国家治理模式的设想1道家“小国寡民”的社会设想史料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小国寡民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道德经探究点:概括道家理想社会的特点及积极作用。提示:特点:“无为而治”;“顺应民意”;“小国寡民”。积极作用:反对统治者任意妄为,在约束统治者的暴政,恢复社会秩序,发展社会经济,与民休养生息方面有积极意义。2用法令统一人们思想和行为的治国设想史料“
18、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废先王之教”“以法为教”。“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诸侯者,以其威势也”。韩非子韩非子与其他法家都具有一种极端独裁的秩序观。关于什么是正确、什么是错误,不存在发表私人看法的空间法律是统治者为了国家的利益而发布的东西,如果加以广泛宣传和坚定地推行,它就会使人民去做他们本不情愿做的事,如努力工作和战斗。伊佩霞剑桥插图中国史探究点:史料体现了法家怎样的治国理念?对战国时期的政治形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提示:(1)理念:社会是不断发展的;应及时变法图强;主张以法律规范社会秩序;主张中央集权、君主专制等。(2)影响:推动了各国
19、变法图强;推动了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加速了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型进程。1诸子百家的学术争鸣(1)人性善恶。孔子认为“性相近”;孟子认为“人性善”;荀子及法家认为“人性恶”。(2)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关于普通的人与人之间关系问题:孔子提出“爱人”的主张,但讲求等级;墨子提出“兼爱”的观点,即互敬互爱,不分等级。关于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关系问题:孟子从“人性善”的理论出发,提出了“君轻民贵”的观点;荀子从“人性恶”的理论出发,提出“君舟民水”的观点。(3)人与自然的关系。荀子提出“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老子认为人应顺应自然。(4)如何治国。孔子主张“德治”;孟子主张“仁政”;荀子主张用“仁
20、义”“王道”施政;法家实行“法治”;老子主张“无为而治”;墨子提出“兼爱”与“尚贤”。(5)在人生态度上:儒家主张积极入世,强调社会责任;道家则主张“逍遥”的人生态度,主张避世,强调超脱。2百家思想的现实价值(1)儒家的“仁政”“有教无类”等思想具有和谐意识,对于调节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具有积极作用,对今天倡导的人本理念具有借鉴意义;孔子等人的教育思想为今天推行全民教育、素质教育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2)道家的“无为”思想主张顺应自然,对于增强环保意识,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价值;道家思想构成了中国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3)法家的法治、变革思想对当今中国的法制建设具有借鉴意义;法家的
21、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4)墨家的“兼爱”“非攻”“尚贤”思想成为今天平等博爱、热爱和平、尊重人才的重要思想来源。墨子中有关于“圆”“直线”“正方形”“倍”的定义,对杠杆原理、声音传播、小孔成像等也有论述,还有机械制造方面的记载。这反映出,墨子()A汇集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B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C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D体现了贵族阶层的旨趣命题立意 从史料获取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信息,历史解释是主要的核心素养要求。得分思路 材料中只是提及墨子中关于一些数学和物理知识的记载,并未体现出其他学派的思想主张,故A项错误;墨子中有关于数学、物理学、机械制造等方面的科学
22、知识,但并没有形成完整的科学体系,古代中国没有形成完整的科学体系,故B项错误;墨子中的数学、物理学、机械制造等科学知识是对当时社会生产的研究和总结,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故C项正确;墨子代表平民百姓的利益,贵族阶层是不太可能去研究科学的,故D项错误。答案 C一、学思之窗(教材P6)这是体现人性问题的几种不同看法,你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答案:孔子、孟子、荀子对人性的看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性相近”“性善论”“性恶论”的观点,都未能真正揭示人性的本质和内涵。人性,从客观上说,是随着人的生存环境而变化的;从主观上说,是随着人生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人有自然属性,还有社会属性。二、本课测评(教材P7)
23、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答案:春秋战国时期,井田制崩溃,周王室衰微,出现了新的经济制度和新的政治力量,诸侯纷纷起用原先地位较低的士,士阶层开始崛起。士阶层代表本阶层或政治派别的利益和要求,纷纷发表自己的主张,相互诘难、批驳,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三、学习延伸(教材P7)请谈谈你对这些言论的理解。答案:第一、二句都是孔子的言论,意思分别是“只有仁者才能公正地去喜爱人、厌恶人”和“做人没有仁心,如何对待礼法?做人没有仁心,如何对待乐理”。这反映了孔子“仁”的思想。孔子认为“仁”是衡量一个人的基本标准,是最根本的道德规范。第三句的意思是“关爱他人的人,人们就会爱戴他;尊敬他
24、人的人,人们就会敬慕他”。这体现了孟子出于“性本善”的思想,劝人互爱互敬。第四句的意思是“对人言语友善,比衣服还温暖;对人恶语中伤,比刀剑还尖刻”。这表明荀子主张“性恶论”,强调弃恶扬善。随堂训练题组1 不同社会治理设想的争鸣1与孔、孟相比,荀子的思想具有更多的现实主义倾向。这一“倾向”主要表现在()A重视礼义道德教育B提出“仁政”思想C主张治国礼法并施D以法为教以吏为师解析:孔、孟重视礼义道德的教育,故A项错误;“仁政”思想是孟子思想的核心,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荀子的思想具有更多的现实主义倾向”,结合所学,荀子在继承孔、孟“礼”的同时,也吸收法家“法”的理念,使其更符合社会实际,故C项正确
25、;以法为教以吏为师,是法家的思想主张,故D项错误。答案:C2韩非子载:“凡治天下,必因人情。人情有好恶,故赏罚可用,故禁令可立,而治道具矣。”由此可见,韩非子认为“治天下”应重在依靠()A人情关系B伦理道德C法制建设D礼乐秩序解析:韩非子属于法家代表人物,法家提出法治思想,故C项正确。答案:C题组2 蕴含家国情怀的先秦思想3中国古民居中常见到“耕读传家”“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耕田读书”等匾额或门联。古代这些家庭所读所传的应该是()A老庄之学B孔孟之道C墨家学说D耕作技术解析:“耕读”“忠孝”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儒家在士农工商诸业选择中基本的价值追求,以及对家庭和社会风气建设的理
26、想。答案:B4在秦日渐强大的历史进程中,秦人养成一种强烈的事功精神,它建立在文化功利主义取向之上,也与秦文化的叛逆性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由此可知,秦国文化()A以宗法伦理道德为准则B对中原文化的全面排斥C有利于中华文明的统一D以中原农业文明为基石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秦国是利用法家思想治国的,并不注重宗法伦理,故A项错误;材料讲述的是秦国文化强调功利和叛逆性,并不能说明这是对中原文化的全面排斥,故B项错误;材料中讲到在秦国日渐强大的历史进程中养成了功利主义的取向,日益强大追求功利便会倾向于兼并他国走向更强大,以推动统一,故C项正确;材料中说秦文化有叛逆性,这说明秦国文化不以中原农业文明
27、为基石,故D项错误。答案:C题组3“百家争鸣”考点综合5中国传统文化注重的是社会,不是宇宙;是人伦日用,不是地狱天堂;是人的今生,不是人的来世。“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不离日用常行内,直到先天未画前”,这些思想的共同之处是()A体现入世精神B主张中央集权C主张加强君主专制D主张施政用仁义和王道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可以得出这些思想共同之处是体现入世精神,故A项正确;主张中央集权只是法家的主张,故B项错误;主张加强君主专制也是法家的主张,故C项错误;主张施政用仁义和王道是儒家思想,故D项错误。答案:A6墨子认为,如果任凭“人是
28、其义,以非人之义”的“交相非”发展下去,必然带来“内者父子兄弟作怨恶,离散不能相和合,天下之百姓,皆以水火毒药相亏害”的结果。要从分裂走向统一,实现和谐融洽的“尚同”社会,首先要建立一种普遍承认和人人服从的政治权威,以统一人们的是与非,义与不义。据此分析,墨子认为“尚同”社会形成的重要前提是()A认同统一的思想和意识形态B崇尚法治,反对人治C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D实现各家各派的思想融合解析:材料关键信息为建立“尚同”社会的前提是“首先要建立一种普遍承认和人人服从的政治权威,以统一人们的是与非”,认同统一的思想和意识形态,故A项正确;当时还不可能反对人治,故B项错误;C项到秦朝方才建立,故C项错误;材料强调统一的思想,而非思想的融合,故D项错误。答案:A课时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