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元学习总结(三)西方近代早期的改革 欧洲宗教改革 马丁路德和加尔文的改革 英国王权与天主教会的决裂 天主教会的应对措施 俄国彼得一世改革 移植西方文明;俄罗斯帝国崛起1宗教改革的必然性(1)中世纪天主教会是西欧最有势力的封建主集团,也是封建主阶级进行精神统治的有力工具。14、15 世纪欧洲的封建制度逐渐衰落,近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渐产生、发展,新兴资产阶级要求建立统一的国内市场和适应本阶级需要的世俗化的文化体系,而教会为维护自己的利益,阻碍国家的统一,即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这成为宗教改革发生的根本原因。(2)天主教会的腐败、搜刮以及对社会进步人士、异教徒的迫害,引起社会各阶层的不满,天主教
2、会已经成为欧洲社会发展的绊脚石,一场针对天主教会的宗教改革势在必行。(3)文艺复兴也推动了宗教改革。文艺复兴中的人文主义者通过文学、艺术及其他形式对天主教会的腐败现象进行了淋漓尽致地揭露,为马丁路德等宗教改革家提供了攻击天主教会的炮弹。2宗教改革首先爆发于德意志的原因(1)中世纪的德国在政治上四分五裂,只对宗教虔诚,缺乏民族意识。皇帝要对付抗命不从的诸侯,不得不与教廷结盟,利用教权的协助来迫使诸侯就范。割据一方的诸侯为维护自身利益则需要借教皇支持以对抗皇帝,或者拥戴皇帝来对付教皇。这种政治上的割据局面便于罗马教廷的控制和搜刮,因此德国有了“教皇的奶牛”之称。16 世纪初,法国、英国、西班牙等国
3、王权加强,统一的民族国家开始形成,极力抵制罗马教廷的控制和掠夺。于是,教皇便把经济损失转嫁到德国,进行变本加利的掠夺和敲诈。(2)罗马教廷还时常干预德意志的政治,竭力维持其分裂局面,教廷通过控制德意志教会掌握了德意志的政治和经济。(3)15 世纪末,德国开始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提出了国家统一的要求,但天主教会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利用各种外交手段阻挠德国的统一。德国社会各阶层对教会普遍不满,整个德国成为一个一触即发的火药桶。(4)1517 年,罗马教皇派人到德国兜售赎罪券,直接引发了德意志的宗教改革。3欧洲宗教改革的评价(1)宗教改革的实质在宗教外衣掩盖下早期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统治和教会神权的思想解
4、放的社会运动。(2)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在宗教信仰的前提下,明确反对罗马天主教会的宗教特权,提倡个性解放,强调信仰得救。(3)欧洲宗教改革的作用沉重打击了天主教会,瓦解了罗马教廷在欧洲的封建大一统神权统治。建立起适应民族国家和资本主义发展的基督教新教派。从更广泛的社会层面和更深刻的心灵角度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欧洲民族意识的高涨和民族国家的发展。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欧洲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的历史进程。4彼得一世推进改革的手段及对其改革的评价(1)手段:用野蛮、粗暴的手段铲除改革的阻力,推进改革。强迫贵族子弟必须进学校或去国外学习;严厉镇压保守势力近卫军的叛乱;处死反对改
5、革的太子。在推行改革过程中,彼得一世加重农民的负担,对农民非常残暴。(2)评价:积极作用:取得了很大成效,国力不断壮大。在与瑞典进行的北方战争中取胜,夺取了波罗的海出海口及其沿岸地区。从此,俄国开始跻身于欧洲强国行列,俄罗斯帝国开始崛起。局限性:改革后的俄国仍然是一个封建农奴制国家,并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5如何理解彼得一世改革既促进又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1)促进:鼓励开办手工工场、推行重商主义、引进西方先进技术、鼓励发展工商业。(2)阻碍:通过强化农奴制来为手工工场提供劳动力。首先,农奴制把农民束缚在土地上,阻碍自由劳动力的形成。其次,已被资本主义企业雇佣的工人,按其社会地位说,大部分是代役
6、租农民,他们须向地主交纳货币地租,因而在他们的工资中,除最低生活费外,还必须包括地租的数额。这就使工厂主不得不把一部分剩余价值分给封建主,从而降低了进行扩大再生产的能力。再次,在农奴制下,广大农奴购买力极低,国内市场狭小,也限制了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例 1 路德和加尔文主张的共同点有()信仰得救 神职人员由信徒选举产生 简化天主教的宗教仪式 翻译圣经ABCD思维流程答案 C例 2 他被誉为俄国最杰出的沙皇,他制定的西方化政策是使俄国变成一个强国的主要因素。对他改革中“实行保护关税,限制进口”这一措施的正确评价是()A不利于竞争,妨碍了本国工业的发展B有利于保护本国民族工业的发展C当时西欧国家围
7、困俄国,彼得一世不得已这样做D保护了本国贵族的利益,巩固了沙皇统治思维流程他 彼得一世 推行重商主义 保护了本国的民族工业 答案为B项答案 B巧用比较优选法解肯定式选择题一是比较筛选题干中的各种信息,选出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信息,即“题眼儿”(也称关键词或关键句),找到“题眼儿”就找到了解题的突破口,主要从时间限定语、空间限定语、程度限定语和特征限定语等角度来确定,从而领会题意,把握答题方向。二是比较优选备选项,首先运用相应史实比较各备选项中的叙述与史实是否相违背,排除说法错误的选项;其次运用备选项与题干的关系排除与题干无关但说法符合史实的选项;最后运用史论结合法,进行程度性的优选,选出最符
8、合题意的选项。例 3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路德的九十五条论纲摘录27他们宣传说,当钱币扔在钱柜里丁当作响的时候,灵魂即会应声飞入天堂。28很显然,当钱币投入钱柜中丁当作响的时候,增加的只是利得心和贪欲心。至于代祷之是否有效,完全只能以上帝的意旨为转移。36每一个基督教徒,只要自己感觉到真诚悔罪,就是不购买赎罪券,也同样可以得赦罪或全部免罚。材料二 加尔文基督教原理摘录(1)救恩对于某一些人是白白赐予,对于另一些人则是无由达到的,这一件事很显然的是由于神的旨意。(2)上帝的恩典并不是毫无分别地把得救的指望赐给所有的人,却是将救恩赐予某些人。(3)根据圣经的清楚教训,我们敢肯定地说,由于上帝的永
9、久而不改变的安排,他早已按照自己的意旨,决定了要将谁接入他的救恩中,并将谁贬入灭亡。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路德怎样的主张和要求?(2)材料二反映了加尔文怎样的主张?(3)材料一、二的主张对欧洲的历史发展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思维流程问题序列审读题意材料信息教材对接(1)“材料一反映了”:要求在理解材料一的基础上提炼,既不是照搬材料,也不是直接跳跃到教材上“完全只能以上帝的意旨为转移”、“只要自己感觉到真诚悔罪”、“增加的只是利得心和贪欲心”、“不购买赎罪券”九十五条论纲和路德的主张(2)同上(以材料二为理解对象)“显然的是由于神的旨意”;“上帝的永久而不改变的安排”加尔文的“先定论”(3)“
10、材料一、二的主张”:基于上两问;“对欧洲的历史发展”和“积极”是“影响”的限制词“因信称义”、“先定论”等宗教改革运动意义答案(1)主张“因信称义”,只有内心信仰虔诚,才能获得上帝的拯救;反对“赎罪券”得救。(2)主张“先定论”;获得成功的人是因为蒙上帝的恩赐。(3)打击了天主教在欧洲的神权统治,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欧洲民族意识的高涨和民族国家的发展;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解答材料解析题的“三读法”(1)粗读,大致了解时间、人物、事件。(2)细读,对信息量大的材料要借助标点符号(特别是分号和句号)划分层次,理解各层的含义和各层之间的联系,归纳出材料反映的核心问题,去粗取精。(3)结合设问重点读,答每一问,都要到材料中去找出相关的关键语句,重新阅读、理解,然后加以概括得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