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自 我 诊 断现 场 采 样规 范 提 升增分突破三 内引外联,深入探究 自 我 诊 断现 场 采 样规 范 提 升【考点解读】实用类文本的探究题既有其复杂性、综合性,又有其规律性和技巧性。从近年来命题的类型来看,主要有人格品质启示类探究、原因因素类探究、观点是非类探究、材料意图类探究、现实思考类探究等几种。探究题既讲究多角度,也强调深刻性,但“深刻”并不是强调考生提出的观点多么独到,而是要求考生在全面整合文本信息的基础上作出符合文本意图的阐释性解读。从探究方向看,多是立足于文本的封闭式探究和适当联系实际的半封闭探究,很少有完全开放的探究。此题8分,很多考生由于没有掌握好探究的要领而严重丢分,
2、本节内容将帮助考生掌握解答探究题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得分效率。自 我 诊 断现 场 采 样规 范 提 升一、(2015新课标全国)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将军赋采薇 戴安澜任第73旅旅长后,回顾多年对日作战的经验教训,认定要取得胜利必须依靠部属努力,而部属的旺盛士气来自他们的爱国热情。他特意抄录民族英雄岳飞的满江红和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印发给各级官兵背诵吟唱,激发大家精忠报国的爱国热忱。自 我 诊 断现 场 采 样规 范 提 升为了抗战大业,戴安澜摒弃党派成见,团结爱国人士,自由报记者宗祺仁前来采访,与他彻夜讨论时局,探讨国共合作抗日的未来,两人很快成为莫逆之交,这时有人提醒戴安澜,
3、说宗是共产党,须多加提防。他坦然答道:“现在是国共合作抗战,何防之有?宗是否共产党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他是新闻记者,写过许多真实感人的报道,有卓越的见解,我们正缺少这样的爱国志士。”几天后,他还把自己的军事著作交给宗祺仁修改并题词。自 我 诊 断现 场 采 样规 范 提 升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决定派远征军赴缅甸对日作战。当命令到达时,已升任第200师师长的戴安澜高唱满江红,并向官兵宣讲诸葛亮远征的事迹,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激励官兵。赴缅途中,他激情满怀,赋远征二首以明志。其一云:“万里旌旗耀眼开,王师出境岛夷摧。扬鞭遥指花如许,诸葛前身今又来。”其二云:“策马奔车走八荒,远征功业迈秦
4、皇。澄清宇宙安黎庶,先挽长弓射夕阳。”自 我 诊 断现 场 采 样规 范 提 升入缅不久,日军主力迫近东瓜,军长杜聿明决定集中主力击溃日军。戴安澜立下誓言:“此次远征,系唐明以来扬国威之盛举,虽战至一兵一卒,也必死守东瓜。”这时,英军突然撤走,我方援军未至,形势危急,戴安澜决心以身报国。他宣布:“本师长立遗嘱在先:如果师长战死,以副师长代之;副师长战死,参谋长代之以此类推,各级皆然。”他给夫人王荷馨写了绝命家书:“余此次奉命固守东瓜,因上面大计未定,与后方联络过远,敌人行动又快,现在孤军奋斗,决以全部牺牲报国家养育,为国家战死,事极光荣。所念者,你们母子今后生活,当更痛苦,望你珍重。并爱护诸儿
5、,侍奉老母,老父在皖,可不必呈闻。”面对日军发动步兵、自 我 诊 断现 场 采 样规 范 提 升炮兵和空军联合进攻,狂轰滥炸,施放毒气,戴安澜率部同仇敌忾,顽强战斗,抗击四倍于己的日军长达十余日。中印缅战区美军司令兼中国战区统帅部参谋长史迪威表示:“近代立功异域,扬中华声威者,以戴将军为第一人。”日本人战后回忆时也承认:“该部队自始至终战斗意志旺盛虽是敌军,但令人佩服!自司令官坂田中将以下各将官无不赞叹其勇气。”自 我 诊 断现 场 采 样规 范 提 升东瓜保卫战虽然给予日军沉重打击,但因盟军失利,缅北战局急转直下,腹背受敌的远征军被迫突围,这时,英国要求远征军申请难民身份,以便英国军队收容,
6、戴安澜发誓:“我戴某人宁愿与日寇战死,绝不苟且偷生。”于是率部进入缅北野人山,向祖国方向艰难跋涉,就在部队到达离祖国最近的一条公路时,突遭日军伏击,他立即命令分散突围。激战中,戴安澜胸腹中弹,时值缅甸雨季,大雨滂沱,部队既要突破日军堵击,还需忍饥挨饿,穿越荒山密林,1942年5月26日,他们行至缅北茅邦村,戴安澜伤势恶化,以身殉国,年仅38岁,弥留之际,参谋长问他下一步的行动路线,这时他已不能说话,手指地图,示意部队从莫洛过瑞丽江向北回国,又让人扶着他面向祖国注视许久,安然而逝。自 我 诊 断现 场 采 样规 范 提 升戴安澜牺牲后,遗体由官兵抬回国内,渡过瑞丽江后,乃将遗体火化,骨灰装入小木
7、箱,以马驮载。这一情景感动了沿途民众,一位老华侨痛心地说:“寿材这么小,怎能配得上将军的英名与地位?”随即捐出自备的楠木寿材,腾冲县长率全县父老乡亲20万人,沿街跪迎将军灵车。随后,国民政府追赠戴安澜为陆军中将,美国总统罗斯福追授戴安澜懋绩勋章。国民政府在广西全州举行安葬仪式,中共领袖毛泽东派人送来挽诗:“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师称机械化,勇夺虎罴威。浴血东瓜守,驱倭棠吉归。沙场竞殒命,壮志也无违。”周恩来、朱德等也敬献挽词、挽联。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追认戴安澜为革命烈士,并以毛泽东主席的名义向遗属颁发“革命牺牲军人家属光荣纪念证”。(摘编自茅海建主编(国民党抗战殉国将领等)自 我 诊
8、 断现 场 采 样规 范 提 升【相关链接】人我之际要看得平,平则不忮;功名之际要看得淡,淡则不求;生死之际要看得破,破则不惧。人能不忮不求不惧,则无往而非乐境,而生气盎然矣。(戴安澜赠部属各官长题词)军人一般以彪悍为荣,但是戴安澜与众不同,他多才多艺,熟读文史,精通琴棋书画,如果不是因为战乱和外敌入侵,他很有可能成为一位儒雅名士,但国家危难却把他的命运引上另外一条路。(戴复东等我们的父亲戴安澜)自 我 诊 断现 场 采 样规 范 提 升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戴安澜自幼对岳飞的满江红、文天样的过零丁洋等诗篇熟读成诵,常常手自笔录并吟唱,以此激发自己和
9、官兵的爱国热忱。B.在给夫人王荷馨的家书中,戴安澜表明了为国战死的决心,认为这是军人的极大光荣,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妻子儿女日后的生活。C.面对形势急转直下、腹背受敌的困境,戴安澜坚决不同意要他申请难民身份以便英国军队收容的提议,奋而率部突围,与日寇死战。自 我 诊 断现 场 采 样规 范 提 升D.戴安澜从缅甸“马革裹尸还”的情景,感动了沿途无数民众,有人献出楠木寿材抚慰英灵,也曾出现万人空巷跪迎灵车的盛况。E.戴安澜临危受命,率第200师官兵驰援缅甸,固守东瓜,收复棠吉,以浴血沙场、为国捐躯的壮举,谱写了抗日救国的新采薇。解析 A项,原文只是说戴安澜为了激发大家的爱国热忱,抄录满江红过零丁
10、洋,印发给官兵背诵吟唱。B项,“唯一放心不下的”表述不准确。C项,“与日寇死战”与文意不符,原文说的是戴安澜率领士兵朝祖国的方向突围。答案 答E给3分,答D给2分,答B给1分;答A、C不给分。回答三项或三项以上,不给分。自 我 诊 断现 场 采 样规 范 提 升2.有人说自由报记者宗祺仁是共产党,提醒戴安澜多加提防,他却回答“何防之有”,这是为什么?请结合材料,分析戴安澜这样回答的理由。(6分)解析 回答本题时,首先要明确答题区间,即文章第二段。文章第二段介绍了戴安澜与记者宗祺仁的交往,在交往的过程中,二人共同探讨国共合作抗日的事情,而当别人提醒他宗祺仁为共产党时,他说宗祺仁对抗日有卓越的见解
11、,是正缺少的爱国志士。考生明确这些后,即可得出答案。答案 国难当头,应以民族大义为重,勠力同心,共赴国难;宗的见解卓越,报道真实感人,是少有的爱国志士;作为莫逆之交,只应相互敬重,不能彼此防备。(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自 我 诊 断现 场 采 样规 范 提 升3.戴安澜率第200师赴缅途中,曾赋远征二首以明志,诗中涉及哪些历史人物的事迹,又表达了什么志向?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6分)解析 回答这个问题时,可以分两步进行思考:第一步,分析诗歌使用的典故;第二步,从典故入手,分析诗歌体现的戴安澜的志向。远征其一使用了诸葛亮远征平定蛮夷的事迹,远征其二使用了秦始皇开拓疆土的事迹。这两
12、首诗,通过典故的使用,分别表达了戴安澜扫平敌寇的决心以及弘扬国威、安抚百姓的气概。答案 第一首借诸葛亮远征平定蛮夷的事迹,说明自己率领的是正义之师、威武之师,表达了荡平敌寇、解民于倒悬的信念;第二首借秦始皇开拓疆土的事迹,表达超越秦皇、弘扬国威的壮志,抒发了澄清宇宙、安抚黎庶的气概。(每答出一点给3分。意思答对即可)自 我 诊 断现 场 采 样规 范 提 升4.作为著名的抗日爱国将领,戴安澜不仅深受国人爱戴,甚至连敌人也不得不佩服,其中必有内在原因。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8分)解析 回答本题时,要抓住戴安澜的具体行为和思想态度。比如,他对宗祺仁的看法,表明他以祖国利益为重;写给夫人王荷馨的绝命
13、家书,表明他关爱家人,侠骨柔肠,视死如归;“相关链接”中的“多才多艺,熟读文史,精通琴棋书画”,表明他兼具文韬武略;等等。这些都是戴安澜自身的特点,都属于题干中所说的“内在原因”,考生按此思路进行分析概括即可。自 我 诊 断现 场 采 样规 范 提 升答案 超越党派利益,献身正义事业,血酬壮志,精忠报国;为人平和,不求功名,临危不惧,胸怀坦荡;关爱家人,情真意切,侠骨柔肠,勇于担当;身为军人,熟读文史,精通琴棋书画,兼具文韬武略;英勇善战,指挥若定,治军有方,视死如归。(每答出一点给2分,给满8分为止。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可根据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论述合理的程度,酌情给分)自 我 诊
14、断现 场 采 样规 范 提 升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25分)叶企孙:中国科技基石的大师 叶企孙,又名鸿眷,1898年生于上海。其父叶景沄一向推崇西方近代科学及应用,并具有革新思想,叶企孙深受影响,“既重格致,又重修身,以为必以西方科学来谋求利国利民才能治国平天下”。1911年,时年不满13岁的叶企孙在父亲的鼓励下,报考清华学堂并被录取。1918年,叶企孙从清华毕业,赴美国芝加哥大学学习物理,师从实验物理大师P.W.布里奇曼(194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获得博士学位后,教授W.杜安主持精密测定普朗克常数(h),邀请叶企孙和另外两位学者参加,叶企孙在实验中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美国物
15、理学家康普顿称该实验是“一次对普朗克常数最为可靠的测定”。自 我 诊 断现 场 采 样规 范 提 升1925年5月,清华大学部正式成立,开始招生。8月,叶企孙应聘清华大学物理科副教授。从此,叶企孙就将创建清华物理系作为自己的终生事业,他不仅着眼于教书育人,还吸取欧美名牌大学和著名科学家的经验,谋划建立中国自己的科学事业。有人说,叶企孙能一网打尽天下名师。叶企孙为数学系聘请杨武之和熊庆来,为物理系聘请吴有训、萨本栋、周培源,为化学系聘请张子高、萨本铁。不到10年时间,清华理学院和物理系均成了全国第一。叶企孙没有门户之见,以培养中国科技人才为己任,为清华大学聘请了一大批名师。正验证了梅贻琦的名言:
16、“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1928年,叶企孙请吴有训到物理系任教时,把吴的工资定得比自己系主任的还高,以示重视。1937年,叶企孙又辞去理学院院长之职,推荐吴有训接任。叶企孙的辞职,一不是自己不行,二不是众人反对,三不是已到退休年龄。正是叶企孙的无私举贤,使吴有训脱颖而出,成为后来的中央大学校长,解放后又成为中国科学院的第一副院长。自 我 诊 断现 场 采 样规 范 提 升1929年到1938年这十年间的清华物理系,是中国高教史上一个不朽的传说。这期间清华物理系共毕业本科生71人,其中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的有21人,当选美国国家院士的2人,成才率之高,实为历史罕见。他们中的
17、代表人物有:王淦昌,钱三强,何泽慧,王大,彭恒武,林家翘,戴振铎,钱伟长 叶企孙在西南联大时期,发现并培养了后来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李政道。李政道入学不久,叶企孙即发现他的理论基础高过同辈,自学能力超常,便要他不必听他讲授的理论课了,但实验课一定要认真学。有一张李政道当年理论课的试卷,卷面只扣了两分,总分却只有83分。李政道因为总是拿满分而在学校小有名气,但实验成绩不好,叶企孙把他的两门功课加起来算分,提醒他,理论要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自 我 诊 断现 场 采 样规 范 提 升叶企孙终生未娶,以一生心血培养出大批高科技人才。叶企孙的侄子叶铭汉为叶企孙一拖再拖、以致终生未娶解释:“叔父叶企孙就任
18、清华大学时,为创建清华物理系殚精竭虑,为清华网罗人才而奔波,短短几年内中国物理学的栋梁泰斗半出自清华。这期间极少有时间考虑自己的终身大事。”新中国成立以后,全国掀起了改造知识分子的政治运动,有的学者学会了察言观色,落井下石。疾风知劲草,叶企孙的独立观点和自由思想一直没有被改造掉。一直到1951年,叶企孙还在倡导“高校教学与科研要自由、民主”,而与“集体主义”“阶级斗争”“一边倒”等官方理念格格不入。他遇事都要“独立思考”一番。1968年4月,70岁的叶企孙被逮捕关押。1969年,叶企孙获释,但仍然接受隔离审查,一直过着悲戚乃至乞讨式的生活。1977年1月13日,叶企孙在北医三院昏睡中去世。他离
19、那个姗姗来迟的科学的春天只有一步之遥。自 我 诊 断现 场 采 样规 范 提 升叶企孙一手创建的清华大学物理系在1982年恢复了建制。1984年,在各界的强烈呼吁之下,清华大学物理系正式复系。1992年,海内外127位知名学者联名向清华大学呼吁为叶企孙建立铜像并成立“叶企孙奖”基金,在首届授奖仪式上,钱伟长深情地说:“叶先生一辈子大公无私,视学生如儿女。他不仅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且以身作则,以实际行动影响了大批科学工作者。我们要把叶先生那种伟大的人格、真正为国为民的品德继承下来。”1995年在清华大学举行了隆重的铜像落成仪式。叶企孙先生的铜像安放在门厅一侧,或许,只有那些已经步入暮年的人才知道,
20、当年,先生就是这样看着他们的。(有删改)自 我 诊 断现 场 采 样规 范 提 升5.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叶企孙受父亲影响,认为“必以西方科学来谋求利国利民才能治国平天下”,因此将物理学的科研与教育作为自己终生的事业。B.叶企孙网罗天下名师,创建清华物理系,被梅贻琦称赞道:“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C.1929年到1938年这十年的清华物理系,为中国和世界培养了数十位知名科学家,可以说叶企孙功不可没。自 我 诊 断现 场 采 样规 范 提 升D.叶企孙将李政道卷面只扣了两分的试卷评为83分,不仅是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与要求,更体
21、现出叶企孙实验重于理论的思想。E.叶企孙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科教事业,不仅为中国培养了大批高科技人才,更有卓越的风骨。他的学识德行值得世人永远景仰。解析 A项,强加因果。且“将物理学的科研与教育作为自己终生的事业”理解也错误。B项,“被梅贻琦称赞道”曲解原文。D项,“实验重于理论的思想”分析有误。答案 答E给3分,答C给2分,答D给1分;答A、B不给分。自 我 诊 断现 场 采 样规 范 提 升6.叶企孙被称为中国科技的基石,他为物理学事业做出了哪些卓越的贡献?(6分)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为物理学事业做出的贡献,本题的有效答题区间主要集中在第二至七段,主要从四个方面对叶企孙在物理学事业方面
22、的贡献进行介绍。从每段找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概括即可。答案 叶企孙受邀参加教授W.杜安主持的精密测定普朗克常数(h)的实验,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美国物理学家康普顿称该实验是“一次对普朗克常数最为可靠的测定”。叶企孙将创建清华物理系作为自己的终生事业,教书育人,吸取欧美经验,谋划建立中国自己的科学事业。叶企孙为清华大学网罗天下名师。不到十年时间,清华物理系成为全国第一。视学生如子女,殚精竭虑,心无旁骛,以一生心血培养出大批科学工作者。自 我 诊 断现 场 采 样规 范 提 升7.本文最后一段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解析 最后一段的作用,需要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本段主要讲叶企孙把自己的
23、一生贡献给了科学事业,他的学识品德为世人永远铭记,而倒数第二段讲他的观点与官方的理念格格不入导致他遭受迫害,从结构上看这是照应上文。而内容上则是突出本文的主题,使传记的内容更真实,并且传主的形象也得以突出。答案 照应上文。与在政治运动中,叶企孙因坚持自己的独立观点和自由思想,与官方的理念格格不入而遭受的迫害相照应。收束全文,突显传记的主题。叶企孙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科学事业,他的学识德行值得世人永远景仰。体现了传记的真实性。使传主形象更加丰满,从侧面突显其人格魅力。自 我 诊 断现 场 采 样规 范 提 升8.叶企孙被称为清华四大哲人之一,请结合全文探讨叶企孙的身上体现出了哪些伟大的人格,并就其
24、中一方面联系实际,谈谈对你的启示。(8分)答案 见“现场采样”。思维盘点 1.探究题有哪些类型?解答探究题的原则是什么?2.组织探究题的答案有哪几种方式?你能熟练运用这几种方式吗?自 我 诊 断现 场 采 样规 范 提 升【题目】叶企孙被称为清华四大哲人之一,请结合全文探讨叶企孙的身上体现出了哪些伟大的人格,并就其中一方面联系实际,谈谈对你的启示。(8分)原文见自我诊断第8题 现场失分答案 得分 失分探源 2分 内容要点:该考生答出的两个要点都很单薄,显然无法落实题意,每个要点各给1分。审题答题:该考生不但探究意识差,而且连文本也没“读懂”,没能读出文本内容事实所体现出的具体人格,谈启示也是蜻
25、蜓点水。自 我 诊 断现 场 采 样规 范 提 升4分 内容要点:这个答案跟上面的答案犯了同样的错误,只是答案内容丰富一些,人格方面答出了“视学生如子女”,谈启示联系的社会实际较为具体,每个要点可多得1分。审题答题:该考生对题意理解不到位,解读文本不深入,没有筛选出全部人格信息加以分类概括。该生答题的要点意识不强,答案既单薄又无深度。自 我 诊 断现 场 采 样规 范 提 升5分 内容要点:伟大人格方面的三个要点可各得1分,其中第二点对“无私奉献”表述不到位,看不出其内涵指的是什么,只是联系下面的启示才能看出来,此要点可勉强给分;谈启示角度明确,但语言有些啰嗦,第一个画线处是联系实际,给1分,
26、第二个画线处是表达正面的感受,有些简单了,给1分。审题答题:该生分两层组织答案,符合题意要求,因为题目本身实际上是两问,两问的题目就不能再简单地罗列要点答题。该生答题的思路是好的,但再好的答题思路如果缺失了具体内容,显然也是会失分的。探究题要紧扣文本和题干组织发挥。自 我 诊 断现 场 采 样规 范 提 升现场满分答案 8分 满分领悟 内容要点:该考生概括出的四点人格可以说完全符合文本内容特征,四个方面内容清晰,不交叉重叠,每点可给1分,共4分;谈启示角度明确,切中题意,具有一定的深刻性,可给4分。审题答题:该考生概括伟大人格表述非常到位,用语老道,尤其是“甘做人梯和科学基石”这一比喻形象地揭
27、示了“人格”的内涵,“基石”恰是文题用语,“蜡炬”“本色”等词也很有表现力。谈启示的内容组织得也相当精彩,实际上是三句话:第一句表明谈启示的角度,并彰显了他这种人格的可贵与伟大;第二句要言不烦地联系了实际;第三句是重点,阐释了叶先生伟大人格对当今的深远意义,针对性很强,恐怕这就是传记作者的本意,这难道不就是探究的深刻吗?完善你的答案 自 我 诊 断现 场 采 样规 范 提 升答案 尊贤重能、举贤自让。对学生悉心栽培,无私奉献。坚持民主与自由,坚持独立观点。结合文本分析、联系实际谈启示略。自 我 诊 断现 场 采 样规 范 提 升一、如何做到探究多角度切入使其深刻?考生在探究过程中往往局限于某一
28、两个角度,从而限制了思维,不能多角度切入与展开,这是不少考生存在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要注意以下几点:1.利用传记内容特点,对每一部分进行细读,分类画出四类重要信息 奋斗经历信息,成就贡献信息,精神品质信息,地位评价信息。课标卷在文本后面增加了“相关链接”,对这种非连续性文本,要把它视为正文的有机组成部分,分类归纳信息时不能忽略这部分内容。自 我 诊 断现 场 采 样规 范 提 升2.强化提炼概括意识文本信息是浅显的、原生态的,多是事实类的。要有把这些事“化事为理”“化实为虚”的意识和方法,对筛选出来的所有信息分条列举,全面概括总结。3.要有按分设点意识 探究题是8分,这就意味着至少有三个答
29、题要点,答题时必须答出至少三点来。当然,要注意不可为了凑成三点,而过细分点。从探究题的命题实际来看,以四个要点每点2分的模式为多。但也有的题目为两个要点,每点4分;有的题目甚至不列要点,而是层次性极强的小论文形式。可见,究竟答出几个要点,不能固守三个要点的模式,“以不变应万变”。要点的多少决定于文本的内容属性和题干的要求,考生依题作答,依文作答才是正道。自 我 诊 断现 场 采 样规 范 提 升【即时小练】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勤奋一生,思考一生 邢小群 周有光先生过虚百岁生日,小范围请朋友吃饭,请了我们夫妇。那天,我将自己刚出版的口述史往事回声恭送周老。不久,周老请别人带一本书给我
30、们,书中夹一条子,请我们夫妇“来一叙”,称我为“小群大姐”。称兄、姐,涵养着一种老派。可是,周老的思想,可不老派了。聊天时,他说:“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是孕育不了现代文化的。”又说:“我们不能从中国看世界,而应该从世界看中国。”“世界发展到今天的格局,世界历史应该重新研究。”他提醒我们今天看问题的视角和至高点,也蕴含着他长久以来著文、交流的思考。最近阅读他的百年口述,感触良多。他的漫长人生道路,无党无派。以专业服务社会,偏偏在公共事务方面,更引起我的兴趣。自 我 诊 断现 场 采 样规 范 提 升抗战开始,周有光夫妇向四川转移时,遇到救国会一老朋友。他说长沙有一力报,需要人写文章,是每天一篇社论,
31、写这样的文章跟抗日战争比较接近。周有光立即答应,他把家人送上去重庆的船,自己就去了长沙。力报在当时的长沙是比较重要的报纸。周有光收集其他报纸及各方面的意见,归纳起来,以社论形式发表意见。每天写一两千字的文章。“这种文章的主要目标就是唤起同胞共同抗战,要说清楚,非抗战不可。这个抗战是艰苦的、长期的,但是有希望的。我的确自己也是这么想。”自 我 诊 断现 场 采 样规 范 提 升周有光到了重庆,去了农本局。他说,跟日本人打仗要有经济的后方。这个经济的后方要保证两件大事情:第一,有粮食吃,要依靠四川的粮食来支持西南,支持整个抗日战争的军队和人民的吃饭问题;第二,要保证穿衣,要有棉花,要纺纱织布。从这
32、两项需求看,四川条件特别好。但是当时的四川种粮食和棉花没有一个计划,没有一个帮助农民的机构。所以国民政府决定成立一个金融机构来支持粮食和棉花生产及运输,这三件大事情,是后方的经济工作最最重要的事情。自 我 诊 断现 场 采 样规 范 提 升农本局是按照美国经济学家设计的合作银行的办法开办了合作金库,实际就是一种银行。这个机构根据当地农业的需要把钱借给农民,作为他们买种子买肥料以及生产过程中需要的资金。同时农本局聘任了农业技术专家指导他们。农本局副局长蔡承新介绍周有光当农本局四川专员办事处的副主任,管四川几十个合作金库的工作。周有光觉得农本局是国家机构,它后面有强大的经济力量,可以为抗日战争做重
33、要的后勤工作。自 我 诊 断现 场 采 样规 范 提 升此前,我们了解较多的是人文知识分子如何走向宣传抗战的最前沿,不清楚经济学及其他方面的知识分子如何离抗战最近,如何以高度的爱国激情辛勤工作在战争背后的经济战线。周有光做的工作,有一个特点,那就是离抗战越近越好,让我看到一个文弱的知识分子内心的坚强。周有光先生现已近109岁。他勤奋一生,思考一生;前半生是经济学家、教授、银行高级管理者;后半生是语言文字学家、文化史专家,有这样经历的人并不多。读他的文字学著作,是把我们带进世界文明史中遨游;读周有光百年口述,则让我们知道他的知识分子立场是怎么形成的,又何以有当今的世界眼光。(选自2014年10月
34、3日文汇报,有删节)自 我 诊 断现 场 采 样规 范 提 升【相关链接】有光先生的汉字改革概论不但有精审的日译本,其中重要的篇章也有德译本和英译本。今天汉字拼音已通行全世界,有光先生从1955年起便在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担任“拼音化研究室”的主任,1958年完成的“汉语拼音方案”,他是贡献最大最多的主将。所以今天一提到汉字改革和汉语拼音,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首先便会想到有光先生的大名。自 我 诊 断现 场 采 样规 范 提 升他在中学时代接受了五四运动的洗礼,完全认同于“民主”和“科学”。但是他追求“现代”而不鄙弃“传统”。对于五四运动中一股反传统、“打倒孔家店”的激进思潮,他并不是很赞同
35、。此中关键便在于他自始便重视“建设”,而不肯随波逐流地走“破坏”的路线。很显然地,他心目中的“现代化”是怎样使中国的传统逐步转化为“现代”。他从来没有相信过那种粗暴的狂想,认为只有把“传统”摧毁得一丝不剩,然后中国才能开始“现代化”。我可以毫不迟疑地说,他是真正从“传统”成功过渡到“现代”的知识人。(选自余英时周有光百年口述序)自 我 诊 断现 场 采 样规 范 提 升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A.周有光先生是一位难得的学贯中西、成果丰硕、仍然健在的学者,在他漫长的人生道路中,不去关注党派,只以自己的专业服务于社会。B.力报在抗战时的长沙是比较重要的报纸,向大后方转
36、移的周有光送走家人投向这家报社,每天为这家报纸写社论,投入到抗战中。C.周有光先生一生横跨经济与语言文字两个不同领域,都成为该领域的优秀专家,尤其是他对“汉语拼音方案”的制定作出了重大贡献。D.合作金库是农本局按照美国合作银行办法办的一种银行,就是把钱借给农民去买种子肥料,周有光管理四川几十个银行,任务很繁重。自 我 诊 断现 场 采 样规 范 提 升E.周有光人生经历很复杂,中学时代接受了五四运动的洗礼,前半生侧重于研究经济,后半生又转向语言文字学,有这样经历的人并不多。解析 E项,“很复杂”不是很准确;A项,原文是“无党无派”,不是不关注党派;B项,原文是“周有光收集其他报纸及各方面的意见
37、,归纳起来,以社论形式发表意见”,选项中“投入到抗战中”言过其实;D项,原文是“按照美国经济学家设计的合作银行”。答案 答C给3分,答E给2分,答A给1分;答B、D不给分。自 我 诊 断现 场 采 样规 范 提 升2.“周老的思想,可不老派”,周老不老派的思想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材料概述。解析“不老派”,首先要理解其含义,是指“先进”“有远见”的意思。答题主要材料集中在第二段,但同时还要注意选文中“相关链接”中的材料,如周先生在“汉语拼音方案”制定中的贡献,就体现了他对西方文化的借鉴与运用。应扣住“体现在哪些方面”来回答,语言要简练。答案 一百多岁的高龄,还不断提醒人们要注意看问题的视角和把
38、握问题的至高点。认为在当今世界格局下研究世界历史,不能从中国看世界,而应该从世界看中国。是深受传统教育的人,领衔完成“汉语拼音方案”的制定,可见他对西学的借鉴与运用。在五四运动反传统环境中不鄙弃“传统”,主张要使传统逐步转化为“现代”,可知其远见。(答出3点即可)自 我 诊 断现 场 采 样规 范 提 升3.周先生抗战时期到重庆却选择了他并不熟悉的“农本局”,请结合材料简述其原因。解析 与题目相关的内容集中在文章的第46段,仔细分析这三段内容,扣住“原因”来分析概括,对与题目相关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同时注意用词、句式与问题相呼应,即含有“这样做,其原因是”的意思。答案 打仗要有经济后方,解决吃
39、、穿问题,这些都需要有金融机构来支持。农本局是国家机构,有强大的经济力量,可以对抗日战争做重要的后勤工作。要求离抗战越近越好,而经济工作离抗战越近,越能奉献自己的爱国热情。自 我 诊 断现 场 采 样规 范 提 升4.文中说周老的一生是“勤奋的一生,思考的一生”,这一评价恰当吗?请结合全部材料谈谈你的看法。解析 扣住“勤奋”与“思考”来概括,注意两段材料内容都是概括的对象,可以采用一个要点中既有勤奋、又有思考的材料事实,如概括周先生收集资料,撰写评论,每天一篇,很勤奋,同时也概括出对这样做的思考。同时要注意语言的简洁明了。自 我 诊 断现 场 采 样规 范 提 升答案 这个评价是恰当的。周老年
40、轻时期在激进思潮中就有自己的思考,追求“现代”而不鄙弃“传统”。抗战初投身力报,为报纸写社论,即是勤奋,“抗战是艰苦的、长期的、有希望的”,更有自己的思考。到重庆,从事金融工作,管理几十家银行,辛苦不说,更能反映周先生选择背后的思考。担任“拼音化研究室”的主任,完成的“汉语拼音方案”,更是思考与勤奋的结晶。百岁高龄,还著述不断,提醒人们要注意看问题的视角等,勤奋与思考不减当年。周老一生横跨经济与语言文字两个不同领域,都成为该领域的专家,正体现了他的勤奋与思考。(答出4个要点即可)自 我 诊 断现 场 采 样规 范 提 升二、探究题的答题规范 1.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根据题干要求组织答案
41、(1)对于封闭型探究题,答题要紧扣文本,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谨慎地提出自己对文本的见解,然后围绕文本观点进行简单的论证。切不可跳出文章,泛泛而谈。这种题型,不需要先有一个总的观点,而是直接探究。答案可这样组织:人格魅力一:观点结合材料分析 人格魅力二:观点结合材料分析 自 我 诊 断现 场 采 样规 范 提 升(2)对于半开放型探究题,答题首先要有明确的观点,其次要结合文本举例,最后要联系现实,最好举一个例子,力求内接外联:一个观点两至三个理由。即观点结合文本分析结合现实分析。这种题型,最关键的是用好“内引外联”法,展开合理分析。“内引”依据:立足文本,引信息、材料、观点等形成论证依据。“外联
42、”分析:联知识,包括文体知识和分析鉴赏知识;联实际,包括现实情况和社会影响;联自身,包括生活体验和阅读感受。自 我 诊 断现 场 采 样规 范 提 升(3)有些探究题的答案要以“总分总”的模式呈现,即观点句分析层总结句。具体说来,答题思路为:第一层次明确观点。观点句必须是完整的一句话。选择性要明确。即题干已提供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观点,只要择其一种“赞同”或“不赞同”即可。明确亮出自己个性化的观点。若题干并没有给出观点供选择,只是给出“启示”等一些关键词语,这时必须明确自己个性化的观点。第二层次陈述理由。这是答案的核心部分,要求理由充分、合理。陈述理由分两个方面:自 我 诊 断现 场 采 样规
43、范 提 升2.语言书写规范 语言要准确精练,通顺流畅,没有语病,衔接自然。探究题相当于小论文,卷面、标点书写都是影响分数的要件,不可掉以轻心。要紧扣文本多方分析。要联系现实、人生作文本外分析(这一点要视题干要求而定)。这一部分特别要求层次清晰,语言流畅,多角度回答。第三层次回扣观点。这一部分很简单,扼要地重申或总结一下观点即可,也不一定非带上这部分不可。自 我 诊 断现 场 采 样规 范 提 升【即时小练】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伟大而孤独的作家列夫托尔斯泰 1828年9月9日,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出生于距莫斯科不远的雅斯纳亚波良纳的贵族庄园。他出身名门,世袭伯爵。两岁丧母,九岁逝
44、父,在伯母的照料和家庭教师的精心指导下长大。16岁时,托尔斯泰考入喀山大学东方语言系。3年后,他中断学业,回家经营庄园。1851年,托尔斯泰到他哥哥所在的军队当了一名下级军官。1855年,他参加了著名的塞瓦斯托波尔保卫战。此役中,托尔斯泰英勇善战,屡建战功。自 我 诊 断现 场 采 样规 范 提 升从1852年开始,现代人杂志上发表了托尔斯泰的自传体中篇小说童年,这是他步入文坛的处女作。在童年中,托尔斯泰通过对小主人公孤独而又富有诗意的内心世界的细微描写,展示了一个出身贵族家庭,聪颖、敏感而又孤独的儿童的精神成长过程。到1864年,托尔斯泰的20多篇中、短篇小说,已经足以让他有资格置身于俄罗斯
45、一流作家的行列。随着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两篇长篇巨著的先后问世,托尔斯泰开始赢得世界声誉,成为一代文学巨匠。战争与和平的写作开始于1864年,托尔斯泰以俄罗斯抵抗拿破仑侵略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以高度现实主义的描写,将丰富的生活素材和众多人物编织成一幅19 自 我 诊 断现 场 采 样规 范 提 升世纪初期俄国生活的历史图景。罗曼罗兰说,战争与和平是“我们的时代最伟大的史诗,是近代的伊利亚特”。从1873年到1877年,托尔斯泰用5年时间完成了另一巨著安娜卡列尼娜。动笔之初,他只想写一个上流社会已婚妇女失足的故事。而在1877年最后的定稿中,小说的重心发生了改变,主要描述了农奴制度被废除后
46、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所产生的灾难性后果:贵族阶级家庭关系的瓦解和道德的沦丧,贵族走向没落及农村中阶级矛盾的激化。陀思妥耶夫斯基十分推崇,称“安娜卡列尼娜是欧洲文坛上没有任何一部作品可以与之相媲美的、白璧无瑕的艺术珍品。作者本人是空前绝后的艺术大师”。自 我 诊 断现 场 采 样规 范 提 升从1889年开始,托尔斯泰耗时10年,在71岁的时候完成了复活这一晚年最重要的作品。在法庭上,男主人公聂赫留朵夫认出玛丝洛娃是当年他放纵和引诱的牺牲品后,灵魂被深深震动了。在作品中,孤独而内省的托尔斯泰将聂赫留朵夫塑造为一个为自己和本阶级的罪恶而忏悔、决心用自己的行动来赎罪的形象。这是19世纪末批判现实主义的杰
47、作之一,它撕去了贵族资产阶级俄国的一切假面具,无情地批判了俄国社会的虚伪本质。综观托尔斯泰的一生,他不仅仅是一位文学巨匠,有关人生目的、宗教和社会的阐述又使他成为一位有世界影响的思想家。自 我 诊 断现 场 采 样规 范 提 升托尔斯泰从没放弃对人生真谛的执着追求。他一直在思考,社会上层与下层、地主与农奴之间的隔阂与矛盾在哪里,农民贫困的根源何在,这突出反映了他的人道主义思想。1847年托尔斯泰退学回家,在自己的庄园尝试改革,设计了一个庄园改造计划。他去了庄园附近五个村子中最穷苦的一个,给贫苦农民送茅草、修房子。然而,这位年轻伯爵的梦想在俄国社会的现实面前成了泡影。不服输的托尔斯泰在1859年
48、到1862年之间几乎中断了自己的文学创作,先后在自己的庄园及其附近农村为农民子弟创办了20多所学校。他的教育方法就是同孩子自由交谈。1861年,托尔斯泰还担起调解地主与农民之间纠纷的职责。他维护农民利益,因而受到贵族农奴主的敌视并引起了沙皇政府的注意。这一期间同农民的频繁接触,为他后来世界观的转变奠定了基础。自 我 诊 断现 场 采 样规 范 提 升1868年,托尔斯泰受到德国叔本华唯心主义哲学的影响,怀疑生存的目的和意义,开始了新的思想危机和新的探索时期。在1879年到1882年之间写成的忏悔录中,他谈到了当时的情况:我感到迷茫,不知所措,人也变得忧郁了这样,他开始转向宗教,有规律地去教堂,
49、早晚在书斋中祷告。在人生的最后几年,托尔斯泰发誓要改变自己的贵族化生活方式,不时地参加体力劳动,自己耕地、缝鞋,为农民盖房子、砌炉子。为实现平民化的夙愿,孤独的他曾三次离家出走。结果在第三次出走的时候,因为不幸患上肺炎,出走10天后在阿斯塔波沃车站的站长室逝世 自 我 诊 断现 场 采 样规 范 提 升1910年,最后一次出走的托尔斯泰被送回雅斯纳亚波良纳,因为生于兹葬于兹,这个庄园被称作托尔斯泰的“摇蓝和墓地”。百年来,墓冢吸引着成百上千的朝拜者。说是坟墓,其实外表看起来不过是一个“长方形的土堆”,前面没有墓碑,更无墓志铭,甚至连托尔斯泰的名字都见不到。奥地利作家茨威格曾经充满感情地赞许托翁
50、的墓地,那是“人间最美的、感人至深的、最温暖的坟墓”。(选自光明日报,作者韩显阳,有删改)自 我 诊 断现 场 采 样规 范 提 升5.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A.本文翔实地介绍了托尔斯泰在文学和思想上的辉煌成就及深远影响,清晰地勾勒了这位文学巨匠一生的轨迹,饱含对托尔斯泰的敬重爱戴。B.托尔斯泰一生都思考农民贫困的根源并力图找到解决的方法。他亲自耕种,为农民盖房子,为农民的孩子办学校在这些努力都失败之后,他选择了皈依宗教。C.1847年,托尔斯泰从喀山大学东方语言系退学回家,决定改变自己贵族化的生活方式,实现平民化的愿望,他在自己的庄园尝试改革,设计了一个庄园改造计
51、划。自 我 诊 断现 场 采 样规 范 提 升D.安娜卡列尼娜一开始只想讲述一个上流社会已婚妇女失足的故事,但最后却变成对农奴制度被废除后俄国社会各阶层种种矛盾和痼疾的深度审视和剖析。E.托尔斯泰晚年完成的复活塑造了聂赫留朵夫这个为自己和本阶级的罪恶而忏悔的形象,是19世纪末批判现实主义的杰作之一,也是他自己最重要的作品。解析 B项,亲自耕种和为农民盖房子是在皈依宗教之后。C项,平民化尝试发生在托尔斯泰人生的最后几年。E项,复活是他晚年最重要的作品。答案 答A给3分,答D给2分,答E给1分;答B、C不给分。自 我 诊 断现 场 采 样规 范 提 升6.结合托尔斯泰一生的事迹和成就,分析他的“伟
52、大而孤独”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解析 回答托尔斯泰“伟大而孤独”的具体体现,就要把握文章中对托尔斯泰的具体描写,可以从文学创作方面、作家的个性品格方面、他的实际生活方面思考。比如文学创作方面,托尔斯泰是伟大的文学家,创作了很多不朽的作品;再如托尔斯泰的社会实践方面,他积极投身社会改革等。自 我 诊 断现 场 采 样规 范 提 升答案 文学创作方面。他是伟大的文学家,有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复活等众多成就卓著影响深远的史诗一样的作品。而从童年中的小主人公到复活中替自己阶级赎罪的聂赫留朵夫身上都找得到托尔斯泰自己孤独内心的投射。思想意识方面。他不仅仅是一位文学巨匠,有关人生目的、宗教和社会的阐述又使
53、他成为一位有世界影响的思想家,他是深刻的思想者,终其一生都在思考人生真谛,想寻求社会弊病的根源,但无论是社会科学、哲学还是宗教都没有给出他想要的答案,他感到迷茫,甚至忧郁。社会实践方面。他是真诚的实践者,想通过亲身实践找到社会改革的途径。但从庄园实验到平民化努力,在俄国社会的现实面前均以失败而告终。自 我 诊 断现 场 采 样规 范 提 升7.文中引用罗曼罗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话有什么作用?解析 分析文本引用别人话语的作用,可以从两个方面思考:一是话语本身的内容,二是对文章的作用。罗曼罗兰、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话主要表现的是对托尔斯泰作品的赞美,文章这样写的具体目的是从多个角度来刻画人物,使文章更
54、具有说服力等。答案 表达对托尔斯泰作品的高度赞美,更加凸显托尔斯泰在文学上的卓越成就。多侧面多角度印证作者观点,突出托尔斯泰的地位,使其形象更丰满、更全面。使行文更具有真实性,更有说服力。自 我 诊 断现 场 采 样规 范 提 升8.奥地利作家茨威格所说的“人间最美的、感人至深的、最温暖的坟墓”该如何理解?解析 探究茨威格的话的含意,可以从语句内容、表达的意思和情感等角度分析。这句话提到了“坟墓”,从文本最后一段对其坟墓的描写可知,这主要是通过对比突出托尔斯泰及其作品对世界、对人类的影响,表达对托尔斯泰的赞美等。自 我 诊 断现 场 采 样规 范 提 升答案 这是茨威格对托尔斯泰文学成就及人格品质的崇敬和赞美。托尔斯泰不仅仅是文学巨匠,给世界留下了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复活等光辉灿烂的作品,也是有世界影响的思想家,一直致力于有关人生目的、宗教和社会的真诚思考,他更是努力通过庄园改革实验和平民化尝试来探求人生真谛及社会公平的实践家。而他的坟墓却只是一个长方形的土堆:“前面没有墓碑,更无墓志铭,甚至连托尔斯泰的名字都见不到。”朴素的坟墓与他的成就和人格构成了鲜明反差。这句话形象地表明,尽管坟墓很朴素,但托尔斯泰的伟大作品和悲悯仁爱的情怀却永远给人们美的启迪和人道主义的温暖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