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1(2017三明质检)原始社会晚期的墓葬,有的随葬品量多且贵重,有的随葬品相当少甚至一无所有,但都葬在共同的公共墓地里。这主要反映()A社会不平等现象加剧B仍处于母系统治时期C氏族血缘关系依然牢固D文明的出现指日可待解析:选 C。按照材料意思,随葬品虽然有所差别,但是都葬在一起,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关系仍然处在氏族社会,维系这种社会形态的核心脉络血缘关系还是比较稳定的,故 C 项正确。2(2017盐城高三模拟)礼记王制记载:“五十养于乡,六十养于国,七十养于学,达于诸侯。八十,月告存。九十,日有秩。”材料旨在说明西周()A确
2、立了血缘纽带的宗法制度B弘扬了儒学的孝悌文化C强化了森严的社会等级秩序D形成了尊老敬老的风尚解析:选 D。材料“五十养于乡,六十养于国,七十养于学,达于诸侯。八十,月告存。九十,日有秩”表明西周规定按年龄大小由地方或国家分别承担养老责任,说明西周形成了尊老敬老的风尚,故 D 项正确。3(2017黄冈高三质检)1978 年,湖北随县一座战国时期大型贵族墓葬,出土了大量文物,特别是有象征天子权威的全套青铜编钟和九鼎八簋(gu)。经考证,墓主是曾国国君乙,故称“曾侯乙墓”。战国时期的其他诸侯墓葬中,也发现过编钟或九鼎。这些考古发现突出说明当时()A经济大发展使贵族陪葬品更加丰富B物质的富足刺激了精神
3、生活的需求C青铜是当时财富和权势的主要象征D森严的等级秩序遭到破坏解析:选 D。材料没有体现出当时经济的大发展,故 A 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当时物质的富足,故 B 项错误;青铜编钟象征天子的权威,但不是材料的主旨,故 C 项错误;贵族墓葬出土了有象征天子权威的全套青铜编钟和九鼎八簋,表明当时天子权威受到挑战,森严的等级秩序遭到破坏,故 D项正确。4在西周时代,“姓”和“氏”是两个概念,“姓”表明血统,“氏”则为“姓”的分支。贵族男子的“字”全称有三个汉字:第一字表长幼行辈(伯、仲、叔、季等),第二字任意,末一字为“父”字。这说明姓氏名字制度在当时最主要的作用是()A强化宗族认同B维护尊卑关系
4、C凸显贵族地位D继承华夏传统 解析:选 B。从“姓”表明血统,“氏”则为“姓”的分支可知,强化宗族认同是姓、氏能起到的作用,但不是字的作用,故 A 项错误;西周时姓氏能区分贵贱和宗族,字能体现同一等级内的尊卑,故维护尊卑关系是姓氏名字最主要的作用,故 B 项正确;西周时期只有贵族有姓,但凸显贵族地位不能完全体现姓氏名字的作用,故 C 项错误;继承华夏传统不是材料体现内容的最主要作用,故 D 项错误。5(2017四川名校联盟高三模拟)秦朝将领赵佗在担任龙川县令(属于广东)时,为解决将士生活上的缝补浆洗问题,赵佗上书秦始皇,请求派遣没有丈夫的女子到龙川,“以为士卒衣补”,秦始皇便征召了 1.5 万
5、名女子前往南越(包括龙川)。秦王朝这一做法()A不利于民族矛盾的解决B有助于国家统一与民族融合C促进古代经济重心南移D扩大了秦王朝的统治疆域 解析:选 B。根据“秦始皇便征召了 1.5 万名女子前往南越(包括龙川)”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征南越是为了扩大秦朝的疆域,巩固国家的统一,同时派大量的女子到少数民族地区是加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联系,促进民族融合,故 B 项正确。6(2017岳阳高三质检)傅乐成的中国通史中说:在此以前,无论名义上如何,中国实际是分裂的“诸夏”或“中国”都是个笼统的概念,并没有确切的范围和实际的组织;到此“中国”二字有了具体的表现,它代表着一个庞大帝国和它的土地人民。促使此处
6、“中国”概念变化的是()A分封制 B郡县制C郡国并行制D行省制解析:选 B。郡县制的实行,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使中国有了确切的范围和实际的组织,故 B 项正确;西周实行分封制,国家没有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此时中国实际上仍然是分裂的,故 A 项错误;郡国并行制实行时国家已经有了确切的范围和实际组织,故 C 项错误;行省制的实行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但此时国家已经有了具体的范围和实际组织,故 D 项错误。7因为缺乏必要的交通保障,所以分封制成为西周的可能选择。照此逻辑,以下说法最合理的是()A秦朝修建驰道使郡县制的存续成为可能B隋朝大一统加强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C唐朝政通人和促成了经济文
7、化的大繁荣D明清专制主义的强化使学术风气很沉闷解析:选 A。秦朝修建驰道有助于加强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有效管理,从而使得郡县制的全面推行成为可能选择,符合材料推理逻辑,故 A 项正确;魏晋南北朝经济文化的不断交流融合奠定了隋统一的经济基础,不符合材料推理逻辑,故 B项错误;政通人和是唐朝经济文化大繁荣的深刻反映,不符合材料推理逻辑,故 C 项错误;专制主义的强化并未构成学术风气沉闷的必要条件,不符合材料推理逻辑,故 D 项错误。8(2017赣州高三检测)“门生”,顾名思义,即是学生。汉代经师的门生动辄成百、上千以至上万,并且登录于名册,经师与门生存在俱损俱荣的依附关系。叔孙通投刘邦之初,不举其弟子
8、为官,便遭到弟子指责;叔孙通担任奉常后便请于高帝:“诸弟子儒生随臣久矣,与臣共为仪,愿陛下官之”,“高帝悉以为郎”。材料反映出()A察举制存在一定的弊端B儒生把持官员选拔C汉初官僚政治需要完善D汉初实行休养生息解析:选 C。官僚政治是建立在官吏的选拔和任命制基础之上的,而材料反映汉初官员的任用存在俱损俱荣的依附关系,这就背离了选拔、任命的原则,需要在实践中加以完善,故C 项正确。9(2017日照高三模拟)美国学者 G罗兹曼认为:“科举曾充当过传统中国的社会和政治动力的枢纽。这种考试是为维持儒家的国家正统的运作需要而设计的,是授予特权和打通向上层社会流动的手段,构成了社会理想的中国模式。”这是因
9、为科举制的实施()A提升了政府官员的文化素质B体现了公正唯贤的选才标准C有利于强化专制和集权政治D促进了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解析:选 B。科举制是古代中国的选官制度,它以考试成绩作为选拔官员的依据,社会各个阶层是否能成为政府的官员,关键在于其学识,因而体现了公正唯贤的选才标准,故 B 项正确。10(2017淮南高三模拟)公元 1071 年,枢密使文彦博对宋神宗说,“(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非与百姓共治天下也”。最能体现该主张的是()A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B由世家大族担任朝廷要职C由中央掌控地方赋税D抽调各地精兵去充实禁军解析:选 A。“(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非与百姓共治天下也”指皇权制度与官
10、僚制度的结合,“文官”是士大夫的代表,担任地方长官,体现对地方权力的监督,故 A 项正确;世家大族在南朝时期逐渐消失,在唐代亦受到重创,故 B 项错误;“由中央掌控地方赋税”是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与题意不符,故 C 项错误;“抽调各地精兵去充实禁军”是宋代强干弱枝的表现,与题意不符,故 D 项错误。11(2017北京西城区高三检测)下面信息概述了某朝代政治上的部分特征。这应该是()门阀政治基本解体文官地位超过武将宰相职事权被分割 A汉朝B唐朝C宋朝D清朝解析:选 C。随着科举制的实行,门阀士族衰落,到宋代,门阀政治基本解体,实行“重文轻武”政策,文官地位超过武将,宋代宰相的权力被分为三部分,因
11、此材料反映的朝代是宋代,选择 C 项符合题意。12(2017济宁高三模拟)中国古代高层行政区经历了秦汉的郡、魏晋南北朝的州、唐朝的道、宋朝的路、元朝的行省、明朝的布政使司和清朝的省的变迁,极不稳定,变化较大。这反映出()A中央与地方的矛盾长期存在B高层行政区的数量不断增多C地方行政区的权力不断扩大D中央与地方的分权日趋合理解析:选 A。根据材料可知从秦汉到明清地方的行政机构变化较大,极不稳定,说明中央与地方的矛盾长期存在,为维护统治,中央不断对地方机构进行调整,故 A 项正确。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2 小题,第 13 题 25 分,第 14 题 12分,共 37 分)13(2017湖北百所重
12、点中学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隋文帝晚年“持法尤峻,喜怒不常,过于杀戮”,隋炀帝“益肆淫刑”“生杀任情”。贞观二年,唐太宗对大臣们说:“朕观隋炀帝文集,文辞奥博,亦知是尧、舜而非桀、纣,然行事何其反也!”大臣魏征解释道:“人君虽圣哲,犹当虚己以爱人,故智者献其谋,勇者竭其力。”唐初即制定“崇儒”的基本国策,其目的是要用儒家的礼、义、廉、耻、仁、爱来教育百姓尊礼守法,维护社会安定。在贞观政要中唐太宗曾说:“朕看古来帝王以仁义为治者,国祚延长;任法御人者,虽教弊于一时,败亡亦促。既见前王成事,足是元龟。今欲专以仁义诚信为治,望革近代之浇薄也。”又说:“失礼之禁,著在刑书。”由于失礼必
13、入刑,所以“刑典仍用,盖风化未洽之咎”。阳传泽贞观政要所见唐初统治集团法律思想材料二 大明律是我国封建法律制度史上一部有代表性的法典。包括五刑、十恶以及吏律、户律、礼律等,共 30卷 460 条。吏律主要规定文武官吏应该遵循的职司法规及公务职责,“大臣专擅选官”“交结朋党紊乱朝政”等死罪条款为明律所特有;户律中调整经济关系的内容大为增加。从大明律的制定看朱元璋的法制思想(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太宗的治国之策,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策略形成的原因。(13 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大明律的特点。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太宗和朱元璋的治国思想的相同之处。(12 分)解析:(1)第一小问治
14、国之策,根据材料一,由“朕看古来帝王以仁义为治者,国祚延长今欲专以仁义诚信为治,望革近代之浇薄也”“刑典仍用,盖风化未洽之咎”可以看出其以礼为重,礼法并用;第二小问原因,根据材料一,由隋文帝晚年“持法尤峻,喜怒不常,过于杀戮”和隋炀帝“益肆淫刑”“生杀任情”可以看出其吸收了前朝统治者为政失策的教训,由“唐初即制定崇儒的基本国策,其目的是要用儒家的礼、义、廉、耻、仁、爱来教育百姓尊礼守法,维护社会安定”可以看出稳定建国初社会秩序的需要,由“人君虽圣哲,犹当虚己以爱人,故智者献其谋,勇者竭其力”可知其力推仁政和君主谦逊的个人品质。(2)第一小问特点,根据材料二“包括五刑、十恶以及吏律、户律、礼律等
15、,共30 卷 460 条”可知涉及内容广泛,根据材料二“吏律主要规定文武官吏应该遵循的职司法规及公务职责,大臣专擅选官交结朋党紊乱朝政等死罪条款为明律所特有”可知其维护专制的色彩明显,根据材料二“户律中调整经济关系的内容大为增加”可知其重视经济立法;第二小问相同点,根据材料一、二可知,其相同点为重法典,施仁政。答案:(1)治国之策:以礼为重,礼法并用。原因:唐太宗吸取前朝统治者为政失策速亡的教训;稳定建国初社会秩序的需要;部分大臣力推仁政和君主谦逊的个人品质。(2)特点:涉及内容广泛;维护专制的色彩明显;重视经济立法。相同:施仁政,重法典。14(2017贵阳高三适应性测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
16、求。中国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与演变简表 阶段 演变 萌芽于战国 理论:韩非中央集权的理论 建立于秦朝 确立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颁布秦律 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 巩固于西汉 实行刺史制度 颁布“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阶段 演变 完善于隋唐 实行三省六部制 创立和完善科举制 加强于北宋 解除禁军将领的调兵权,实行更戌法;建立禁军 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政、军、财权;地方派文官做知州,与通判互相牵制;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 阶段 演变 新发展于元朝 设中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分掌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理西藏地区 实行行省制度
17、 空前强化于明清 明朝废丞相,相权分六部,地方设三司分权 清朝前期:设南书房,后设军机处 八股取士 衰败于晚清 国门洞开,政治、经济主权逐步沦丧 鸦片战争后,新的经济成份出现 分析说明中国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主要趋势及其衰败原因。(12 分)解析:首先,提炼观点,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发展趋势是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被削弱,直至被废。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分权不断被削弱;其次,结合表格中信息,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方面论证是如何一步步实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最后,结合所学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归纳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衰落的原因,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西方列强的入侵
18、。答案:趋势:不断调整皇帝和中央各部门的关系,对中央行政机构调整、改革;强化监察制度;削弱相权,以加强皇权。不断调整中央政府与地方政权的关系,由中央直接任免地方官吏;不断加强对地方行政机构的调整、改革,分散地方政权的权力;加强中央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创立和完善选官用人制度,把选拔人才和任用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扩大了政治统治的基础;打破门阀世族对官府与政权的垄断与威胁,加强人才的社会流动,加强中央集权。加强对人们的思想控制,以儒学作为官吏选拔、学校教育和人才培养的主要内容,儒学逐渐成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和历代王朝的统治思想,为加强中央集权奠定思想基础。原因:西方列强入侵,统治危机加剧;西学东渐的影响;封建经济逐渐瓦解,资本主义产生与发展;人民革命的打击,资产阶级的改革和革命的冲击等。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 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