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一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课文.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72585 上传时间:2025-11-1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课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一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课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一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课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秋天说课稿一、说教材 秋天是部编版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篇课文,该单元以“大自然”为主题展开。秋天是一篇散文,主要写了秋天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依据新课标中“知、过、情”三个维度,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认识“秋、气”等10个生字,会写“了、子”等4个生字。认识偏旁“木、口、人”,正确书写笔画“乛”。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初步了解秋天的特征,知道秋天是个美丽的季节,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教学重点:认识生字,背诵课文。教学难点:注意“一”的不同读音,感受大自然的美丽。 因为低年段的语文教学要将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作

2、为语文学习的重要任务。读 正确就是能读准字音,读出轻声、儿化等。读流利就是不单字读,要努力做到连词读,不 丢字、添字,能正确停顿等。作为本册教材的第一个课文单元,从一开始就要重视朗读基 本功的训练,提醒学生用普通话朗读,读准字音,重点读好“一”的不同读音。要重视教 师的范读作用,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充分朗读,通过倾听、模仿和比较,不断提高朗读 能力。 二、说教法和学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基于此,我准备采用的教法是讲授法,点拨法。讲授法教师可以系统的传授知识,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

3、、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的学法是讨论法、朗读法和游戏法,此外我采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 三、说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准备按以下五个环节展开。 环节1 导入新课,我设计的导语是一年有四个季节,春夏秋冬。那么现在是什么季节?这节课就让我们到大自然中去欣赏秋天那美丽的景色。此导语以师生对话的方式展开,消除了学生上 课伊始的紧张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环节2 落实基础,掌握字词,整体感知 首先,教师请学生借助课后生字提示自由朗读圈出生字解决字词问题,教师有针对性的对某些容易读错写错的生字词进行指导,例如 “秋 树 片等”。 设置几个游戏检查生字的掌握情况

4、。 这为学生阅读文本扫清了障碍,也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的特征。 接下来,教师请学生们分段朗读课文,通过各种形式的读,理清文章脉络,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文章脉络。(教师板书) 新课标对学生阅读的要求是: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此环节力图将学生置于阅读的主体地位,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出发点,学生边读边思考,在听读中理清思路,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和概括能力,解决教学重点。 环节3 研读赏析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教师以多媒体出示课件,教师请学生先自由读再分组读。课件的设置一脉相承,学生积极主动的思维和练说中,加深

5、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进而解决教学难点。 环节4 教学田字格里的生字“了”、“子”、“人”、“大”。学生边观察边归纳写法笔顺,组词,并比较形近字“了”和“子”、“人”和“大”。环节5拓展延伸 我会画 提高学生兴趣,观察周围环境的变化,看看秋天都变化了些什么,把自己眼中的秋天画下来。 环节6课后作业 背诵课文。抄写生字。四、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此板书力图全面而简明的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理清文章脉络。 以上,我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四个方面对本课进行了说明。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