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2历史课件:1.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人民版必修1).ppt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40421 上传时间:2024-05-26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1.2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历史课件:1.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人民版必修1).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2012历史课件:1.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人民版必修1).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2012历史课件:1.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人民版必修1).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2012历史课件:1.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人民版必修1).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2012历史课件:1.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人民版必修1).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2012历史课件:1.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人民版必修1).ppt_第6页
第6页 / 共44页
2012历史课件:1.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人民版必修1).ppt_第7页
第7页 / 共44页
2012历史课件:1.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人民版必修1).ppt_第8页
第8页 / 共44页
2012历史课件:1.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人民版必修1).ppt_第9页
第9页 / 共44页
2012历史课件:1.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人民版必修1).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44页
2012历史课件:1.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人民版必修1).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44页
2012历史课件:1.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人民版必修1).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44页
2012历史课件:1.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人民版必修1).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44页
2012历史课件:1.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人民版必修1).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44页
2012历史课件:1.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人民版必修1).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44页
2012历史课件:1.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人民版必修1).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44页
2012历史课件:1.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人民版必修1).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44页
2012历史课件:1.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人民版必修1).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44页
2012历史课件:1.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人民版必修1).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44页
2012历史课件:1.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人民版必修1).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44页
2012历史课件:1.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人民版必修1).ppt_第21页
第21页 / 共44页
2012历史课件:1.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人民版必修1).ppt_第22页
第22页 / 共44页
2012历史课件:1.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人民版必修1).ppt_第23页
第23页 / 共44页
2012历史课件:1.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人民版必修1).ppt_第24页
第24页 / 共44页
2012历史课件:1.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人民版必修1).ppt_第25页
第25页 / 共44页
2012历史课件:1.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人民版必修1).ppt_第26页
第26页 / 共44页
2012历史课件:1.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人民版必修1).ppt_第27页
第27页 / 共44页
2012历史课件:1.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人民版必修1).ppt_第28页
第28页 / 共44页
2012历史课件:1.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人民版必修1).ppt_第29页
第29页 / 共44页
2012历史课件:1.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人民版必修1).ppt_第30页
第30页 / 共44页
2012历史课件:1.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人民版必修1).ppt_第31页
第31页 / 共44页
2012历史课件:1.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人民版必修1).ppt_第32页
第32页 / 共44页
2012历史课件:1.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人民版必修1).ppt_第33页
第33页 / 共44页
2012历史课件:1.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人民版必修1).ppt_第34页
第34页 / 共44页
2012历史课件:1.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人民版必修1).ppt_第35页
第35页 / 共44页
2012历史课件:1.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人民版必修1).ppt_第36页
第36页 / 共44页
2012历史课件:1.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人民版必修1).ppt_第37页
第37页 / 共44页
2012历史课件:1.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人民版必修1).ppt_第38页
第38页 / 共44页
2012历史课件:1.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人民版必修1).ppt_第39页
第39页 / 共44页
2012历史课件:1.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人民版必修1).ppt_第40页
第40页 / 共44页
2012历史课件:1.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人民版必修1).ppt_第41页
第41页 / 共44页
2012历史课件:1.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人民版必修1).ppt_第42页
第42页 / 共44页
2012历史课件:1.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人民版必修1).ppt_第43页
第43页 / 共44页
2012历史课件:1.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人民版必修1).ppt_第44页
第44页 / 共44页
亲,该文档总共4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阅读教材P6“资料卡片”及教材P6第2自然段,探究分析:周朝分封诸侯分为哪几类?占主体部分的是哪一类?周天子与诸侯王之间关系怎样?提示:(1)分类:姬姓子弟(王族)、功臣和先朝旧贵族等。(2)主体:姬姓子弟(王族)占主体。(3)关系:周天子把土地和人口分封给诸侯。受封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对周天子定期朝贡并提供军赋和力役,维护周王室。2.阅读教材P6第3自然段并结合以下材料:(楚庄王)八年,伐陆浑戎,遂至洛,观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楚王问鼎小大轻重,对曰:“在德不在鼎。”庄王曰:“子无阻九鼎!楚国折钩之喙,足以为九鼎。”王孙满曰:“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楚

2、王乃归。史记楚世家 探究分析:西周后期在政治上出现了什么新问题?反映的本质问题是什么?有何历史影响?提示:(1)新问题:王权衰弱;诸侯势力日益强大,开始挑战周王室的权威,影响周的统治。(2)本质问题:分封制的破坏。(3)影响:春秋战国时期出现诸侯国之间强国兼并弱国的形势;战争不断,国家分裂。1.阅读教材P6第4自然段,并结合P7“资料卡片礼记大传”探究分析:(1)西周实行宗法制的目的是什么?宗法制下大宗与小宗关系如何?提示:目的:宗法制按照血缘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关系:大宗与小宗是相对关系。“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小宗必须服从大宗。(2)宗法制与分封制之间有什么关系?提示:

3、西周的分封制与宗法制是互为表里、相辅相成的关系。如下图:分封制是宗法制的政治体现:周天子由嫡长子世袭,其余诸子被分封为诸侯。在诸侯领地内,诸侯仍由嫡长子继承,其余诸子接受分封,成为卿大夫。这样层层分封下去,形成森严的等级。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内核纽带:宗法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防止贵族之间因为权力的继承问题发生纷争,维护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从而维护了政治统治的稳定。2.情境探究:西周某时期某诸侯,他娶了一个妻子(正妻),婚后生了个女儿。随后他又娶了一个妻子(妾),生了一个儿子;几年以后,他的正妻生了个儿子。这个诸侯不久因病去世。探究分析:(1)诸侯死后,

4、他的王位应由哪位子女继承?体现了什么原则?提示:王位应由正妻所生长子继承。继承的原则是嫡长子继承制。(2)据中新网报道,2010年6月7日,泰国最大的华侨宗亲社团总会联合会成员一行300多人到黄帝故里拜谒始祖轩辕黄帝。而联合会旨在敦亲睦谊,团结协作、互助互惠,为中泰友好事业作出积极贡献。试分析宗法制对今天的中国社会有何影响?提示:积极影响:有利于民族的团结、社会的安定和祖国的统一,如“尊宗敬祖”、“认祖归宗”。消极影响:容易形成地方分裂势力和宗派势力等,如“任人唯亲”、“重男轻女”。知识点1:夏商政治形式 1.甲骨文是殷商王室留下来的求神问卜记录,甲骨文的记载反映了()A.中国古代国家的起源

5、B.君主专制权力的形成 C.远古王权的神秘色彩 D.中国传统宗教的形成【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商朝政治制度的一大特点是神权与王权的结合,即王权具有神秘色彩,商王经常采用占卜方式处理国事,故选C项。知识点2:西周分封制 2.(2010昆明高一检测)周王朝历时近八百年,“盛时的势力,南方跨过长江,东北至今辽宁省,西至今甘肃省,东到今山东省。”为了有效统治,西周实行()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西周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在地方上实行分封制,以加强对地方的控制。3.假设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回到商周时代,请判断哪位

6、同学被封为诸侯王的可能性最小()A.甲同学是商王后代贵族,带兵抵抗周部落进攻 B.乙同学做了商朝末年的平民,才能、人品俱佳 C.丙同学带兵攻打商纣王,立下汗马功劳 D.丁同学成了西周王族成员,整日无所事事【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西周分封制下,分封的对象是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B项乙同学是平民,不可能成为分封的对象。知识点3:西周的宗法制 4.(2010温州高一检测)与宗法制用于贵族社会相对应,普通民众仅有名而无姓氏。春秋以前,史料中提到“百姓”,通常是指()A.贵族 B.平民 C.官僚 D.诸侯【解析】选A。本题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根据题意宗法制中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7、这些贵族可以有姓,普通民众不能拥有姓氏,所以当时“百姓”应该是指贵族。5.观察下图,如果周王去世,按照西周宗法制的规定,有资格继承王位的是()【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西周宗法制下,实行嫡长子继承制,据此可知C项是嫡长子,有资格继承王位。6.海峡西岸地区民俗文化丰富多彩,特色鲜明。下图为闽南地区王氏宗祠“世飨堂”的两块牌匾。它们()体现聚族而居的宗法观念 具有激励族人的教化功能 强调尊宗敬祖的文化认同 反映重利轻义的价值取向 A.B.C.D.【解析】选A。本题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牌匾反映的是宗法制,体现的是重义轻利的价值取向,排除即可。均是对图片信息的正确表述。7

8、.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材料一 礼记礼运是这样描述远古社会状况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这就是所谓的“大同之世”。材料二 而夏朝建立后:“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这就是所谓“小康之世”。(1)依据材料一、二,分析中国社会发生了什么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材料三 自殷以前,天子、诸侯君臣之分未定也。诸侯之于天子,犹后世诸侯之于盟主,未有君臣之分也。逮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而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盖天子、诸侯君臣之分始定于此。此周

9、初大一统之规模,实与其大居正之制度相待而成者也。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观堂集林卷十二(2)依据材料三,分析西周制度相比于之前发生了什么变化?试分析这一变化的影响。【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理解材料并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及综合归纳能力。第(1)题,要注意材料中夏朝建立后,中国社会的不同特点,注意由“天下为公”到“天下为家”的变化,据此概括、归纳即可。第二问注意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去分析、归纳其原因。第(2)题,要注意从材料三中西周建立前后,天子与诸侯关系的变化,分封对象的变化等方面概括、归纳。第二问注意知识的迁移,实际考查的是分封制的影响。答案:(1)变化:由“天下为公”到“天下为家”,由禅让制到王位

10、世袭制;宗族关系成为基本政治关系,国家产生。原因:生产力发展,私有制出现。(2)变化:分封的主体是王族和功臣;天子由诸侯之长变为诸侯之君(或君臣之名分确定)。影响: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巩固了周王室统治;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维护了西周较长时间的强盛。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尚书多次提到“民主”:如“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休命于成汤”。意思是说,上天为民求主,天降大任于成汤,使为民主。对材料中“民主”的正确理解是()A.“民主”是指最高统治者 B.中国的民主早于西方 C.成汤是民主的领导者 D.商朝的最高权力属于人民【解析】选A。本题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材

11、料主要反映商朝时期的神权与王权的密切关系。因此,材料中的民主应为人民之主,而不是民主制度。2.“王”字的本义是:三横分别代表天、地、人,一竖是指一个贯通于天地人之间的人。“王”的称谓一经出现,就为统治者所采纳和继承,主要是因为()A.王是天地人的主宰,象征最高权力 B.体现皇权独尊 C.有利于打击割据势力 D.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由“王”字的本义可以看出,王是联系天、地、人的关键,代表天、地来统治人民,象征天下的最高权力。3.(2010南京高一检测)据春秋记载,西周初年,周天子分封鲁国时举行了一套隆重的策命典礼,并由司空(官职)“授土”,司徒(官职)“授

12、民”。对这一史实最恰当的解释是()A.周天子用最高礼节接待鲁国国君 B.鲁国国君的权力来源于周天子 C.鲁国国君的地位与周天子相似 D.周天子重视礼乐制度建设【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分析的能力。题干材料反映的是,在西周分封制下,鲁国的土地和人民来自于周天子,即鲁国国君的权力来源于周天子。4.(2010厦门模拟)太史公自序载:“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从这段材料所获得的最全面、最准确的信息应是()A.争霸战争使诸侯国数目减少 B.诸侯国之间互相厮杀 C.诸侯弃国逃跑免遭屠杀 D.分封制遭到破坏【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

13、能力。由“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可知,春秋时期分封制遭到破坏。5.公元前651年,齐国国君齐桓公在葵丘大会诸侯,在盟辞中,有诛不孝、无得更易太子、不许以妾为嫡妻、不得私自分封国邑等条文。这件史实不能说明()A.当时社会发生着重大变革 B.当时宗法原则受到破坏 C.需要规范诸侯们的婚姻 D.要求妻妾平等维护家庭秩序【解题提示】分封制下,周天子是天下共主,有至尊权威,各诸侯要绝对服从周天子。而齐桓公作为诸侯之一,竟然大会诸侯,说明分封制下的统治秩序遭到破坏。【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齐桓公作为诸侯能大会诸侯,说明当时周天子权威受到挑战,所以社会存在重大变革。材料所述的内容属于

14、宗法制的内容,齐桓公特别做了规范说明当时存在宗法制受到破坏的现象,所以B、C正确。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正妻所生的长子是嫡子,妾所生的儿子是庶子没有继承权,所以不可能做到妻妾平等。6.(2010宿迁高一检测)中国古代四大文学名著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和贾环是同父异母的兄弟,但两人的地位却有天壤之别。导致两人地位如此悬殊的主要原因是()A.个人素质的差异 B.分封制的形成 C.宗法制的影响 D.封建家长的喜好【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贾宝玉是嫡长子(贾珠已死),而贾环是贾政的妾所生,属于庶出。按照宗法制,贾宝玉的地位远远高于贾环。7.(2010三明高一检测)西周宗法制下,形成了“

15、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宗法等级,维系他们之间大宗与小宗关系的纽带是()A.财产 B.地位 C.信仰 D.血缘【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在西周宗法制下,由血缘关系的亲疏,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这样的宗法等级。8.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早在商周时期就确立了先进的政治制度。下列关于中国商周时期政治制度特点的表述,正确的是()皇权至上 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 神权与王权的结合 深受宗法等级观念的影响 A.B.C.D.【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皇权至上直到秦朝才出现,故不符合史实;由于商周时期没有实行中央集权制度,地方方国或诸侯国拥有

16、较大权力,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二、非选择题(18分)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治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材料二 烽火台是古代战时传递战报、调兵的军事设施。史载西周末年,周幽王娶了一位貌若天仙的女子名曰褒姒。可遗憾的是褒姒自进宫以后从未开言一笑,于是周幽王便采纳了奸臣虢石父的计谋,无故点燃烽火台狼烟,引得四方诸侯前来救驾。当众诸侯汗流浃背赶来时,见到的却是烽火台上的灯红酒绿、歌舞升平,于是愤然离去。这时,褒姒看见众臣属的狼狈样,果真“扑哧”一声笑了。为此,周幽王大大奖励了虢石父。公元前771年,犬戎入侵西周。当周幽王再次点燃烽火、企图招集

17、兵马时,却无人来救,都城镐京沦陷,周幽王被杀于骊山(陕西临潼附近)。自此,历时长达二百七十多年的西周灭亡了,从而留下一个“烽火戏诸侯,一笑失天下”的典故。请回答:(1)据材料一,你认为西周在分封对象上有什么突出特点?举出几个这样的封国。(4分)(2)材料二中周幽王为何知道烽火点燃,诸侯必至?此现象反映了西周社会政治制度的什么特点?(8分)(3)你认为西周的灭亡与其政治制度间存在何种关系?(6分)【解析】本题考查对分封制的理解掌握。第(1)题根据材料中的信息:“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可知分封的主体是同姓亲族,例子可结合教材中的西周分封示意图回答,但一定是同姓诸侯国。第(2)题结合分封制下诸侯的权利与义务来回答。第(3)题注意分封制既有进步性但也有局限性,分封的诸侯国有较大的独立性,随着诸侯国势力的日益壮大,周王室的逐渐衰微,分封制走向崩溃。但西周灭亡的根本原因是周幽王的政治腐败。答案:(1)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如:鲁国、晋国等。(2)因为受封诸侯必须服从周王政令,必须对周王承担各种义务如派兵戍守王畿或随王出征,交纳各种贡赋等。反映了西周分封制具有的权利与义务统一的特点。(3)西周的灭亡与其政治制度间存在一定的关系西周末年,王室的衰微与诸侯势力的膨胀,导致分封制崩溃;但根本原因是周幽王的政治腐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