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单元12 台 阶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我起来时,父亲已在新屋门口踏黄泥。黄泥是用来砌缝的,这种nin性很强的黄泥掺上一些石灰水豆桨水,砌出的缝铁老鼠也钻不开。那时已经是深秋,露水很大,雾也很大,父亲浮在雾里。父亲头发上像是飘了一层细雨,每一根细发都艰难地挑着一颗乃至数颗小水珠,随着父亲踏黄泥的节奏一起一伏。晃破了便滚到额头上,额头上一会儿就滚满了黄豆大的露珠。12345678910(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砌(q)缝nin()性(2)文段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它的正确写法是“”。(3)【教材补白】文段中“很”“浮”“颗”的词性分别是、。(4)文段中画线句子主要使用了的修
2、辞手法。q黏 豆桨水 豆浆水 副词 动词 量词 拟人 123456789106.全文主要写了老家房子“几十年里的三次大改造”,作者为什么详写第一次、第二次的改造过程?(4分)答案:第一次详写父母亲力亲为制作泥砖建成新房,第二次详写父亲亲自把控建房进度,突出父母艰苦奋斗、主动担当的美好品质。123456789107.结合语境,赏析第段加点词。(3分)答案:“搅上”这里指主动较劲,凸显父亲一辈子修房造屋的坚定意志。12345678910B.他那颗很倔的头颅埋在膝盖里半晌都没动,那极短的发,似刚收割过的庄稼茬,高低不齐,灰白而失去了生机。(台阶)8.阅读下面两个句子,比较分析两位父亲不同的精神状态。
3、(3分)A.父亲在一次次修房造屋中,渐渐老去,可他的精气神一点儿不显衰老的痕迹。答案:选文写出父亲目睹子女传承家风,誓与后辈一起努力奋斗的容光焕发。台阶中的父亲则是在建好九级台阶陷入了茫然与失落。123456789109.父亲的建房史展现了他的哪些精神特质。(4分)答案:与时俱进,奋斗不息的精神追求;关爱家人,传承家风的亲情纽带;不忘故土,记住乡愁的家国情怀。1234567891010.班级开展“孝亲敬老书笺寄温情 文化传古今”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1)班级组织同学们给父母写一封家书,并将同学们的家书辑录成册,在对书信册封面选用什么字体能更好体现“一封家书”的主题这一问题的讨论中,小皖和小安各抒己见。请把下面的对话补充完整。草书篆书12345678910小皖:我觉得草书好。草书结构简省,笔画连绵,正像父母对我们的爱简单纯粹却绵长。小安:草书是不错,但是我觉得篆书更适合,。篆书笔法瘦劲挺拔,浑厚朴茂,与书信这一传统形式的特点相契合 草书篆书12345678910(2)下面是宣传委员挑选出来的两张“孝亲敬老”海报,你觉得哪一张更好?请从图和文两个角度说说你的理由。海报A 海报B我选海报(A/B),理由:A“家”字右下角的撇捺由一个弯腰的老人组成,说明老人是一个家的重要支撑,老人幸福,点出海报主题,直接号召大家家庭才幸福。“百善孝为先”孝亲敬老。12345678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