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台 阶11223344DBB新知积累基础练提示:点击进入讲评。5566C881010语言建构能力练提示:点击进入讲评。99771.给下列加点的字词注音。凹凼()揩油()门槛()涎水()撬锁()膝盖()尴尬()砌台阶()dngkiknxinqioxgn gq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农村里有这么个风俗,大庭广众之下,夫妇俩从不合坐一条板凳。B张老师说了一席委婉的话,言外之意是说我好心办了坏事。C小草虽然是微不足道的角色,但它却以顽强的生命力为世人所钦佩和赞颂。D在我们家乡,住家门口总有台阶,高低如出一辙,从二三级到十几级的都有。D【点拨】“如出一辙”形容事情非常相像,用在
2、句中不合句意。3.阅读下面的材料,其中说法有误的一项是()那根很老的毛竹扁担受了震动,便“嘎叽”地惨叫了一声,父亲身子晃一晃,水便泼了一些在台阶上。我连忙去抢父亲的担子,他却很粗暴地一把推开我:“不要你凑热闹,我连一担水都挑不动吗!”我只好让在一边,看父亲把水挑进厨房里去。厨房里又传出一声扁担沉重的叫声,我和母亲都惊了惊,但我们都尽力保持平静。等父亲从厨房出来,他那张古铜色的脸很像一块青石板。父亲说他的腰闪了,要母亲为他治治。A句中“嘎叽”一词是个拟声词,用在此处能更加真实地还原挑水场景。B句中的破折号起到了总结作用。C句中“但”是一个连词,在此表示转折关系。D句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示父
3、亲的脸色难看。【答案】B4.下列句子没有运用比喻修辞的一项是()A那极短的发,似刚收割过的庄稼茬,高低不齐,灰白而失去了生机。B父亲的两手没处放似的,抄着不是,贴在胯骨上也不是。C(父亲)觉得这脚轻飘飘的没着落,踏在最硬实的青石板上也像踩在棉花上似的。D他那张古铜色的脸很像一块青石板。B5.下列关于台阶一文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台阶以“台阶”为线索,叙述了一位父亲经过几十年的奋斗,终于将自家三级台阶的房屋建成九级台阶的新屋的故事。B台阶塑造了一位要强、勤劳又谦卑的农村父亲形象,真实地再现了中国传统农民复杂的内心世界和坚忍顽强的人生历程。C作者对父亲的优秀品质表示敬仰和赞叹,对父亲身上的中国
4、传统农民所特有的谦卑表示批判,对改变农村的面貌寄予希望。D全文的文眼是“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抓住这个文眼,就抓住了理解整个故事的关键,就容易理解父亲的思想性格了。C【点拨】“批判”有误,作者对父亲身上的中国传统农民所特有的谦卑表示同情。6.本文与阿长与山海经老王等课文中的主人公都属于弱势群体。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们该如何关爱他们?请你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示例:政府出资,设立养老机构和福利院。社会提供医疗、就业等全方位的救助保障。7.通读全文,简要概括爷爷一生造屋的经过。八岁时,没有屋成家,_壮年时,_八十五岁时,_。【点拨】爷爷一生造了三次房屋,第段写爷爷用竹子编茅草屋,第段写爷爷
5、烧窖盖青瓦房,第段写爷爷参与造三层青砖楼房。请同学们看点拨训练第40页第7-10题。茅草屋青瓦房青砖楼房8.从修辞角度赏析第段画线句子。运用比喻的修辞,把孩子们比作“熟透了的豆荚里的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孩子们长大成熟后离开爷爷的情形,揭示了生命成长的自然规律。9.第段画线句子有什么作用?【点拨】本题考查景物描写的作用。景物描写有渲染气氛、衬托人物心情、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推动情节发展等作用。本题画线句写的是楼房旁边充满生机的景物,衬托的是爷爷幸福喜悦的心情和对美好生活的期望。运用景物描写,写出了青砖楼房周边美好的环境,衬托了爷爷幸福喜悦的心情,表现了爷爷一生的圆满与期望。10.说说本文中的爷爷与李森祥台阶中的父亲的人物形象有何异同。相同点:作为老一代农民,他们都有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品质和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勤劳习惯。不同点:文中的爷爷聪明能干、心灵手巧,能做出细活。台阶中的父亲憨厚木讷,胆子小,不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