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点1】外力作用 (1)部分外力作用方向的判定 风力作用方向的判定。流水作用方向的判定。(2)外力作用的地貌与气候 冰川地貌是寒冷气候条件下发育的。现代雪线位于冰川地貌的上方,则表明气候转暖或地壳下降;现代雪线位于冰川地貌的下方,则表明气候转冷或地壳上升。沙丘是干旱气候条件下发育的典型的堆积地貌。现在南北美洲的一些湿润地带发现有被茂密植被固定的沙丘和长满草的古风蚀盆地,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气候由干旱向湿润变化的特点。峰林是在湿热气候条件下发育最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目前在青藏高原发现的已被寒冻风化侵蚀的古峰林,充分说明青藏高原气候由亚热带湿热环境向高寒环境演化的变迁过程,也就是说青藏高原已发生显著
2、的上升运动。(3)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与自然灾害 在外力作用下产生的自然灾害,与该种外力作用下形成的地貌类型紧密相连,现归纳如下:冲积扇泥石流“V”型谷滑坡、泥石流 冲积平原洪涝(长江中下游)、盐碱化(华北平原)沙丘沙漠化 (4)外力作用及其对地貌的影响 外 力 作 用 及 其 对 地 貌 的 影 响作用对地貌的影响风化作用使地表岩石受破坏,碎屑物残留地表形成风化壳侵 蚀 作 用风力侵蚀形成风蚀洼地、风蚀柱、风蚀蘑菇、风蚀城堡流 水 侵 蚀侵 蚀使谷底、河床加宽加深,形成“V”型谷,使坡面破碎,形成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溶 蚀形成溶洞、地下河及石林、石芽等冰川侵蚀形成冰斗、角峰、“U”型谷海浪侵蚀形
3、成海蚀地貌,如海蚀崖、海蚀柱等外 力 作 用 及 其 对 地 貌 的 影 响作用对地貌的影响搬 运 作 用风力 搬运干旱、半干旱地区作用强烈流水 搬运湿润、半湿润地区作用明显冰川 搬运冰川活动地区海浪 搬运海滨地区外 力 作 用 及 其 对 地 貌 的 影 响作用对地貌的影响沉 积 作 用冰川 沉积沉积物颗粒大小不分,杂乱堆积,形成冰碛地貌流水 沉积形成三角洲、冲积平原、冲积扇沉积物颗粒大的先沉积,颗粒小的后沉积,具有分选性风力 沉积形成沙漠(固定沙丘、移动沙丘)、黄土高原海浪 沉积形成海岸地貌,如沙滩等固结成岩作用形成沉积岩【例1】(2011厦门双十中学高三第一次月考)在台湾东北海岸野柳公园
4、内,有一群海岸怪石(右图),其中以“女王头”最为著名。但其“玉颈”逐年变细,预计15年后将面临“断头”危险。形成“女王头”独特外貌的作用是()A海水侵蚀、风化作用 B风力侵蚀、流水侵蚀 C化学溶蚀、风力沉积 D地壳运动、风化作用【解析】在海岸带外力作用以海浪作用为主,海岸怪石的形成是由于海水的侵蚀。“女王头玉颈”逐年变细是由于受到日晒、雨淋、风吹等的风化作用影响。答案:A【规律技巧总结】不同地区外力作用的形式不同:滨海地带以海浪作用为主;干旱地区以风力作用为主;湿润、半湿润地区以流水作用为主;石灰岩分布地区以流水溶蚀、沉积作用为主;裸露地表的岩石首先受到外力的风化作用。【变式训练1】读下面四种
5、地貌景观图,回答(1)(3)题。(1)上图中四种地貌景观形成过程中,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内部的是()A B C D(2)上述四种地貌景观的成因,与岩石的性质、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密切相关的是()A B C D(3)地貌景观典型分布的地区依次是()A青藏高原、东欧平原、云贵高原、新西兰北岛 B云贵高原、渭河平原、准噶尔盆地、夏威夷群岛 C云贵高原、东非大裂谷、黄土高原、亚平宁半岛 D云贵高原、河西走廊、山东半岛、台湾岛【解析】(1)内力作用的能量来自地球内部,主要是地球内部的热能。外力作用的能量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辐射能。图中地貌是石灰岩地貌,主要是由流水的化学溶蚀作用形成的,属于外力作用;是断层
6、,是内力作用形成的;是风蚀蘑菇,是风力的侵蚀作用形成的,属于外力作用;是火山,是内力作用形成的。(2)与岩石的性质、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密切相关的是石灰岩地貌。该地区有石灰岩分布,在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下,石灰岩溶解和沉淀,形成了多样的石灰岩地貌。(3)石灰岩地貌主要形成在石 灰岩广布的地区,如我国的云贵高原;渭河平原、东非大裂谷都是断裂下陷形成的;风蚀地貌主要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夏威夷群岛是海底火山多次喷发形成的火山岛,新西兰南北二岛、台湾岛都是大陆岛。答案:(1)D (2)A (3)B【考点2】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 (1)基础图 (2)变式图【例2】(2009江苏)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
7、图,图中、分别代表沉积环境、熔融环境和变质环境,箭头线代表不同的地质过程。读图回答(1)(3)题。(1)2008北京奥运金牌上镶的昆仑玉和大理岩的形成过程同属()A B C D(2)古生物进入并成为岩石中化石的地质环境和过程是()A B C D(3)(改编题)图中箭头体现岩石圈诞生与消亡的是()A B C D【解析】本组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的理解。图中箭头表示固结成岩,箭头表示沉积岩受高温熔融作用(重熔再生),箭头表示熔岩冷却,箭头表示熔岩在内力作用下发生变质作用,箭头表示变质作用,箭头表示变质岩受到外力作用。第(1)题,学生对玉石的形成了解甚少,但大理岩是典型变质岩,故据题干提
8、示“昆仑玉与大理石的形成过程同属”,选择D。古生物进入并成为岩石中的化石环境为沉积环境,通过箭头固结成岩作用完成,故第(2)题选A。岩石圈诞生是指岩浆岩的生成(序号),岩石圈消亡是指各类岩石变成岩浆的过程(序号就是其中一种消亡的过程),故第(3)题选B。答案:(1)D(2)A(3)B【规律技巧总结】主要的地质作用类型及其产物 地质作用过程原生基础物质形成的新物质冷却凝固作用岩浆岩浆岩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岩浆岩、变质岩和已生成的沉积岩沉积岩变质作用岩浆岩、沉积岩和已生成的变质岩变质岩重熔再生作用各类岩石岩浆【变式训练2】(2011皖南八校高三摸底联考)2010年4月以来,
9、冰岛南部埃亚菲亚德拉冰川附近火山多次大规模喷发。火山灰在700010000米左右的高空形成了火山灰云团,弥漫到欧洲,给航空业造成了重大损失。读图回答(1)(2)题。(1)上右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代表此次火山活动的地质过程及形成的岩石是()A7 a B3 b C2 c D1 d(2)冰岛火山灰弥漫到欧洲,致使欧洲航空业蒙受巨大损失。其主要动力来自()A西风带 B北大西洋暖流 C极地东风带 D东北信风带【解析】第(1)题,火山喷发出的岩浆迅速冷却凝固形成喷出型岩浆岩,故选B。第(2)题,冰岛位于欧洲大陆的西北面,冰岛火山灰弥漫到欧洲是由西风带来的,故选A。B A【考点3】内外力地质作用对比 地
10、质作用 内力作用外力作用能量来源 来自地球内部,主要是放射性元素的衰变产生的热能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辐射能,其次是重力能表现形式 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形成大陆与洋底、山脉与盆地,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将高山削平,把盆地填平,使地表趋于平坦相互关系二者同时存在,同时对地表形态变化起作用;在一定时间一定的地点往往是某一种作用占优势;一般来说,内力作用奠定地表形态的基本格局【例3】(2010华南师大附中三模)读“地质构造剖面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a中,岩体的形成年代早于岩体 B图b中,岩体的形成年代早于岩体 C图a中,最有可能为岩浆
11、岩 D图b中,最有可能为变质岩【解析】图a中,侵入岩侵入到岩体中,说明岩体的形成年代晚于岩体。岩层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为沉积岩。图b中,岩层完整地覆盖在岩体之上,说明岩体的形成年代晚于岩体。岩层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也为沉积岩。故选B。答案:B【规律技巧总结】(1)地层的相互关系:若地层呈水平状态,并且从下到上依次由老到新连续排列,说明在相应的地质年代里地壳平稳下沉,地理环境没有发生明显变化。若地层出现倾斜甚至颠倒,说明在地层形成后,因地壳水平运动使岩层发生褶皱,地层颠倒是因为地壳运动剧烈、岩层强烈褶皱所致。若地层出现缺失,形成原因可能有:一是缺失地层所代表的时代,发生地壳隆起,使当地地势抬高,
12、终止了沉积过程;二是当地开始有沉积作用,地壳隆起后,原沉积物被侵蚀掉;三是当时当地气候变化,没有了沉积物来源。若上下两岩层之间有明显的侵蚀面存在,说明下部岩层形成后,该地地壳平稳抬升或褶皱隆起上升,地层遭受外力侵蚀而成。若侵蚀面上覆盖新的岩层,是因为以后该地地壳下沉或相邻地区上升而成;若侵蚀面上部为风化壳,是由于地壳上升后一直在遭受外力风化。若地层中有侵入岩存在,说明岩层形成之后又发生了岩浆活动,岩浆活动晚于岩层形成时代。(2)地层性质:根据地层组成物质的颗粒粗细、成分和颜色等,可以推断沉积时的环境特征。例如,根据石灰岩地层可推知当时为海洋环境;根据红色页岩地层可推知当时为湿热气候;根据含煤地
13、层可推知当时气候温暖湿润、森林茂密。(3)地层厚度:地层厚度大说明在相应的地质年代内,地壳下降快、时间长,或者是沉积物来源丰富;地层厚度小,说明地壳下降慢、时间短,或者是沉积物来源较少。【变式训练3】(2009广东)“莫问桑田事,但看桑落洲。数家新住处,昔日大江流。古岸崩欲尽,平沙长未休。想应百年后,人世更悠悠。”读唐朝诗人胡玢的诗,结合 下图和所学知识,回答(1)(2)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曲流的东岸是侵蚀岸 B“数家新住处”应位于乙地 C诗中描述的情境一般发生在河流的上游 D河流流向为自南向北(2)内力作用主要影响河流的()A流向 B含沙量 C汛期 D流量【解析】本题首先要解决河
14、流的流向问题。河流一定是发育于山谷中的,所以可判断本区地势北高南低,河流自北向南流。我国唐朝诗人所描述的景观,若没有特别的说明,我们可以把它看成是在本国(北半球),图中乙处是北半球河流的左岸(堆积岸),所以才会“昔日大江流”,而今日已有“数家新住处”。古代(今天一般亦如此)人丁兴旺处,一般在河流中下游的地势较平坦处。答案:(1)B (2)A (2010北京)图1是八达岭长城照片,该段长城主要坐落在花岗岩侵入体上。读图,回答第2题。2.八达岭地区花岗岩从形成到出露所经历的地质过程依次是()A固结成岩风化剥蚀侵蚀搬运地壳抬升 B地壳抬升侵蚀搬运岩浆侵入风化剥蚀 C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化剥蚀侵蚀搬运 D侵蚀搬运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固结成岩【题眼】该段长城主要坐落在花岗岩侵入体上【解题思路】该段长城主要坐落在花岗岩侵入体上,这说明该地区的地质过程首先是岩浆上升侵入到地壳中,形成侵入型岩浆岩(即花岗岩侵入体),后来发生地壳上升运动,花岗岩体出露地表形成山地,出露地表的花岗岩受到外力的风化、侵蚀,然后是搬运等过程,选项C正确。【参考答案】2.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