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年级上册语文知识清单第五单元单元梳理1.易错音。嘉ji瞭lio 屯tn 垒li颐y舫fng 眺tio 堤d瞰kn 率shui靡m魁ku 誉y2.生字。崇山峻岭 盘旋 嘉峪关 方砖 分隔 屯兵 堡垒 打仗扶着 智慧 气魄 大殿 长廊 柱子 栽花 建筑 佛香阁朱红 堤岸 雕刻 姿态 狮子单元梳理几j(几乎)j(几个)单元梳理3.多音字。乘shng(战车千乘)chng(乘车)撒s(撒手)s(撒种)单元梳理3.多音字。率shui(率领)l(效率)单元梳理4.四字词语。神清气爽 姿态不一 隐隐约约 崇山峻岭 举世无双 享誉世界神态自若 久经沙场 所向披靡 跃跃欲试 若有所思 殊死拼搏单元梳理5.特定形
2、式词语。(1)描写建筑物的词语:金碧辉煌 富丽堂皇 古色古香 雕梁画栋(2)“南北”式的词语:南征北战 南辕北辙 南来北往 南腔北调单元梳理6.句子、句式。(1)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多少”表示无数,饱含作者无限的感慨;“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突出了长城之长,与开头的“一万三千多里”相呼应;“才”在这里表示长城的建成是多么的不容易。整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美和敬佩之情。单元梳理(2)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十分平整,像很宽的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这句话先把长城比作马路,形象地写出了城墙顶上平整而宽阔的特点,接着运用了“五六匹马可以并行”这个例子
3、,说明了长城到底有多宽。(3)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近20000平方米,差不多有五十个篮球场那么大。这句话运用了列字数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20000平方米”具体写了兵马俑的规模大。作者将三个俑坑和“五十个篮球场”进行比较,具体写出了兵马俑的规模有多大。单元梳理7.课文回顾。(1)长城介绍了长城的“长”和“高大坚固”的特点,并由长城展开联想,歌颂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赞美长城是“伟大的奇迹”。(2)颐和园按照游览的顺序写了长廊、万寿山和昆明湖的景色。写长廊的景色,从“长”的特点和内部彩画、外部环境几方面来介绍;写万寿山的景色,突出了从山脚下和山上两个角度所看到的美丽景色;写昆明湖的景色,
4、分别介绍了长堤、湖心岛、十七孔桥。(3)秦兵马俑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形象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同时歌颂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必记必背1.颐和园。(1)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葱郁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向东远眺,隐隐约约可以望见几座古老的城楼和城里的白塔。必记必背(2)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昆明湖围着长长的堤岸,堤上有好几座式样不同的石桥,两岸栽着数不清的垂柳。湖中心有个小岛,远远望去,岛上一片葱绿,树丛中露出宫殿的一角。游人走过长长的石桥,就可以去小岛上玩。这座石桥有十七个桥洞,叫十七孔桥;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小狮子。这么多的狮子,姿态不一,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必记必背2.出自风景名胜区的名联。(1)北京颐和园月波楼:一径竹阴云满地,半帘花影月笼纱。(2)四川青城山真武殿:树红树碧高低影,烟淡烟浓远近秋。(3)山东济南大明湖: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4)江苏苏州沧浪亭: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