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讲 物质的分类最新考纲要求核心素养脉络1.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2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3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4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了解溶液和胶体的区别。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能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认识物质的多样性,能够对物质进行分类;能够运用物质分类的方法理解物质的性质。2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明确化学变化的研究范围和遵循的规律。考点一 物质组成及分类 一、物质的组成1元素、物质及微粒间的关系2同素异形体思维诊断 1 有下列物质:氧气 二氧化碳 臭氧(O3)盐酸 铁 碳酸钠 空气 氢
2、氧化钠 冰、水混合物其中由分子直接构成的纯净物有_;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纯净物有_;由离子直接构成的纯净物有_;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_;属于单质的有_;属于化合物的有_;属于混合物的有_。提示:、和、二、物质的简单分类法及应用1交叉分类法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对同一事物进行分类的一种分类方法。如:2树状分类法思维诊断 2 请把下列物质的序号填写到下图的横线上:硫黄 HClO 苛性钠 铜 小苏打 氧化钠Fe(OH)3 胶体 NaCl 溶液三、胶体1分散系(1)概念:把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质)分散在另一种物质(分散剂)中所得到的_。(2)分类: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混合物(3)几种常见分散系的区别浊液分散
3、系溶液胶体悬浊液乳浊液分散质粒子直径1 nm 1100 nm100 nm分散质粒子的构成分子、离子少量分子的结合体或大分子大量分子聚集成的固体小颗粒大量分子聚集成的液体小液滴特点均一、透明、稳定体系均一、较稳定、透明或半透明不均一、不透明,久置沉淀不均一、不透明,久置分层分散质微粒能否通过滤纸能能不能分散质微粒能否透过半透膜能不能不能实例食盐水、蔗糖溶液Fe(OH)3胶体、淀粉胶体泥水、石灰乳植物油和水的混合物2.胶体的性质及应用(1)丁达尔效应(现象)可见光束通过胶体时,在入射光侧面可看到光亮的通路,这是胶体粒子对光线散射而形成的,可用此性质来鉴别溶液和胶体。(2)聚沉概念:使胶体凝聚形成沉
4、淀析出的现象。应用:如制作豆腐,明矾净水等。(3)电泳由于胶体粒子带有电荷,在作用下,胶体粒子在分散剂中作定向移动的现象,此性质可用于工业上的静电除尘。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大一轮复习 化学(4)Fe(OH)3胶体的制备向中 逐 滴 加 入 饱 和 FeCl3 溶 液,继 续 煮 沸至,停止加热,即制得 Fe(OH)3 胶体,化学方程式为 FeCl33H2O=Fe(OH)3(胶体)3HCl电场沸水溶液呈红褐色思维诊断 3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NaCl 溶液属于分散系,分散质为 NaCl,分散剂为水()(2)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能发生丁达尔效应(
5、)(3)直径介于 1100 nm 之间的粒子称为胶体()(4)胶体为纯净物()(5)烟尘、水滴分散到空气中形成烟、雾属于胶体()(6)胶体不带电,胶粒能够吸附体系中的带电离子而使胶粒带电荷()(7)胶体中的分散质微粒能透过滤纸,但不能透过半透膜,因此可用过滤的方法分离胶体和浊液,用渗析的方法分离胶体和溶液中的分散质()教材对接高考1(RJ 必修 1P29T8 改编)下列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分散系是()A氯化钠溶液B淀粉溶液C蒸馏水D氢氧化铁胶体A 解析:选 A。淀粉溶液、氢氧化铁胶体均属于胶体,都可产生丁达尔效应,B、D 不符合题意;蒸馏水为纯净物,不能构成分散系,C 不符合题意;NaCl 溶
6、液属于分散系,但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A 符合题意。2(溯源题)(高考组合)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2018高考江苏卷,6B)KAl(SO4)212H2O 溶于水可形成Al(OH)3 胶体()(2)(2016高考全国卷,13A)将 NaOH 浓溶液滴加到饱和FeCl3 溶液中制备 Fe(OH)3 胶体()(3)(2016高考江苏卷,3C 改编)Fe2(SO4)3 可用作净水剂的原因是 Fe2(SO4)3 易溶于水()(4)(2015高考安徽卷,9B)Fe(OH)3 胶体无色、透明,能产生丁达尔现象()(5)(2014高考福建卷,8D)用可见光束照射以区别溶液和胶
7、体()探源 本高考题组源于教材 RJ 必修 1 P26“科学探究”及P59 资料卡片。对胶体的制备、性质及应用进行了多角度考查。命题点一 分类方法的高频易错点剖析分类方法在化学研究与学习中是一种重要的方法,也是高考题中高频考点。高考题在命制考查分类方法的题目时,往往考查对物质进行分类和对化学反应进行分类。1有关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易错点(1)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如 O2 和 O3。(2)结晶水合物是纯净物中的化合物,不是混合物,如CuSO45H2O。(3)由同位素的不同原子构成的单质(或化合物)是纯净物,如 H2 和 D2、H2O 和 D2O。(4)高 分 子 化 合 物 不 是
8、 化 合 物,是 混 合 物,如 淀 粉(C6H10O5)n,n 值不同,分子不同,所以淀粉为混合物。(5)冰水混合物不是混合物。2有关氧化物的易错点(1)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 Mn2O7 是酸性氧化物,Al2O3 是两性氧化物。(2)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 NO、CO 是不成盐氧化物。(3)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 Mn2O7 是金属氧化物,也是酸性氧化物。(4)碱性氧化物都是金属氧化物。(5)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不一定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或碱,如 SiO2、Fe2O3 都不溶于水,也不跟水反应。(6)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2N
9、O22NaOH=NaNO3NaNO2H2O,NO2 不是酸性氧化物。3有关酸、碱的易错点(1)分子中含有几个氢原子不一定是几元酸,如 CH3COOH是一元酸。(2)强酸的氢离子浓度不一定比弱酸的氢离子浓度大。(3)能电离出氢离子的不一定是酸,能电离出氢氧根离子的不一定是碱,如酸式盐和碱式盐。4有关盐的易错点(1)盐不一定含有金属阳离子,如 NH4NO3。(2)盐不一定只含一种阳离子,如(NH4)2Fe(SO4)2。1(2018河北廊坊模拟)下列各项中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选项ABCD纯净物纯硫酸冰醋酸水玻璃胆矾混合物水煤气 福尔马林 冰水混合物 漂白粉弱电解质氨水氟化氢氨水非电解质干冰乙醇三氧
10、化硫氯气B 解析:选 B。氨水是混合物,A 项错误;B 项中各物质的分类正确;水玻璃是硅酸钠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冰水混合物只含 H2O 一种分子,是纯净物,氨是非电解质,C 项错误;漂白粉是氯化钙、次氯酸钙组成的混合物;氯气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D 项错误。2(2018黑龙江大庆一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漂白粉、水玻璃、冰醋酸、聚乙烯都是混合物B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CHCOOH、H2CO3、H2S 分子中均含有两个氢原子,都是二元酸D淀粉、油脂和蛋白质都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B 解析:选 B。漂白粉、水玻璃、聚乙烯都是混合物,但是冰醋酸属于纯净物,A 项错误;金属氧化物不
11、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氧化铝属于两性氧化物,B 项正确;HCOOH 为一元酸,C 项错误;油脂不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D 项错误。命题点二 分散系类别的判断及胶体性质特点本考点的命题形式一般为某一选择题的一个选项,考查的内容很基础,难度较低,主要涉及胶体的性质、制备,胶体、溶液、浊液的辨析。对于胶体:从本质看分散质粒子直径在 1100 nm 的分散系才是胶体。从性质看具有丁达尔效应的分散系一定是胶体。还需记住一些常见的胶体云、烟、雾、泡沫、牛奶、稀豆浆、含水原油、血液、油墨、墨水、河水、珍珠、有色玻璃,淀粉溶液和蛋白质溶液也有胶体的性质,可看作是胶体。3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雾、稀豆
12、浆、淀粉溶液属于胶体B胶体、溶液和浊液这三种分散系的根本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C胶体粒子不能透过滤纸D往 25 mL 沸水中逐滴加入 56 滴 FeCl3 饱和溶液,继续煮沸可得 Fe(OH)3 胶体C 解析:选 C。胶体粒子能透过滤纸,不能透过半透膜,C项说法错误。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明矾KAl(SO4)212H2O在水中能形成 Al(OH)3 胶体,可用作净水剂B江河入海口三角洲的形成通常与胶体的性质有关C向沸水中逐滴加入少量饱和 FeCl3溶液,可制得 Fe(OH)3胶体D依据丁达尔效应可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与浊液D 解析:选 D。明矾水解 Al33H2OAl(OH)3(胶
13、体)3H,生成的 Al(OH)3 胶体有吸附性,可以净水,A 项正确;因河水中由泥沙形成的胶体颗粒带有电荷,与海水中的电解质溶液所带的电荷发生中和而聚沉,B 项正确;制 Fe(OH)3 胶体就是向沸水中逐滴加入少量饱和 FeCl3 溶液,C 项正确;三种分散系的分类依据是分散质微粒的直径大小,不能根据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D 项错误。考点二 物质的性质及变化 一、化学反应的常见分类方法二、物质变化与性质的关系三、根据物质类别,树立物质转化思想形成知识一条线:氢化物单质氧化物酸或碱盐。构建网络一大片:从物质的分类上,纵向、横向构建知识分类意识。横向以化合价为基础,结合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学会分析物质
14、的化学转化关系;纵向则对比同类物质的性质差异,把握物质性质差异性。(1)元素的不同价态的代表物间的转化关系。如: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_ _2H2SO2=2S2H2O;SO22H2S=3S2H2O;2SO2O2催化剂2SO3;Cu2H2SO4(浓)=CuSO4SO22H2O。(2)单质、氧化物、酸(或碱)和盐的转化关系。如: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2HClFe=FeCl2H2;6HClAl2O3=2AlCl33H2O;2HClCaCO3=CaCl2H2OCO2;HClNaOH=NaClH2O。思维诊断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煤的“气化”、煤的“液化
15、”、煤的“干馏”都是物理变化()(2)分馏、蒸馏、蒸发、萃取、分液、过滤都属于物理变化()(3)紫色石蕊溶液中加入活性炭褪色是化学变化()(4)用铂丝蘸取 NaCl 溶液进行焰色反应是化学变化()(5)化学变化中一定存在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有化学键断裂或形成的变化也一定是化学变化()(6)金属熔化、从 NaCl 溶液中结晶析出 NaCl 晶体、从浓盐酸中挥发出 HCl 气体均属于物理变化()(7)核裂变、核聚变均有新物质生成,均属于化学变化()(8)化学变化不可能实现:一种原子变成另一种原子,一个质子变成一个中子,金属变成非金属()教材对接高考1(RJ 必修 1P80T2、P87T6 改编)化
16、学与生产和生产密切相关,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氯气作水的杀菌消毒剂B硅胶作袋装食品的干燥剂C二氧化硫作纸浆的漂白剂D肥皂水作蚊虫叮咬处的清洗剂B 解析:选 B。A 项,Cl2 与水反应生成具有强氧化性的 HClO,杀菌消毒,有化学变化;B 项,硅胶的内部为纳米级微孔结构,其表面存在大量羟基,通过分子间的相互引力,羟基与空气中的水分子亲和,从而实现吸水,无化学变化;C 项,SO2 与有色物质化合生成无色物质,达到漂白作用,有化学变化;D 项,蚊虫叮咬时在人的皮肤内分泌出蚁酸,肥皂水呈碱性,可以和蚁酸反应,能够中和蚁酸,有化学变化。2(溯源题)(2018高考北京卷)下列我国科技成果所
17、涉及物质的应用中,发生的不是化学变化的是()A.甲醇低温所制氢气用于新能源汽车B.氘、氚用作“人造太阳”核聚变燃料C.偏二甲肼用作发射“天宫二号”的火箭燃料D.开采可燃冰,将其作为能源使用B 解析:选 B。由甲醇制备氢气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显然属于化学变化,A 项不符合题意;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核聚变过程中原子发生了变化,所以核聚变属于核反应,而不是化学反应,B 项符合题意;偏二甲肼用作发射火箭的燃料,是利用其还原性,与氧化剂(常见的是四氧化二氮)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反应时放出大量的热,把火箭送入太空,C 项不符合题意;可燃冰作为能源是由于其主要成分(甲烷)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燃烧属于
18、化学变化,D 项不符合题意。探源 本考题源于 RJ 必修 2 教材封面,P39 资料卡片等,考查新能源中涉及到的化学反应。命题点一 全面理解化学变化本考点所涉及的题目属于基础题,在高考题中难度普遍较低,多与传统文化相融合,体现高考题的育人功能。1从物质变化的角度认识化学变化有新物质产生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又叫做化学反应。所以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都属于化学变化,如3O2一定条件2O3。2从化学键的角度认识化学变化化学变化的实质是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是一个化学变化过程中的两个方面,仅有化学键的破坏,没有化学键的形成不是化学变化。如NaCl固体熔化,仅有化学
19、键的断裂,没有新化学键的形成,所以是物理变化。1化学变化中常伴有发光、放热现象,但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属于化学变化,如金属受热发光。,2原子的裂变、聚变虽有新物质生成,但它不属于中学化学意义上的化学变化。因为化学是在分子、原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科学,而核裂变、核聚变研究的是原子内部原子核的变化,不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所以不是化学变化,如18O16O。角度1 多角度理解化学变化1下列物质的使用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明矾用作净水剂 B液氨用作制冷剂C氢氟酸刻蚀玻璃 D生石灰作干燥剂B 解析:选B。明矾在水中发生反应Al33H2OAl(OH)3(胶体)3H,Al(OH)3(胶体)具有吸附性,
20、A项不符合;液氨汽化吸热,属于物理变化,B项符合;氢氟酸刻蚀玻璃,是因为二氧化硅与氢氟酸发生反应SiO24HF=SiF42H2O,C项不符合;CaO与水反应,可作干燥剂,D项不符合。2下列过程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的是()A用活性炭去除冰箱中的异味B用热碱水清除炊具上残留的油污C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保鲜水果D用含硅胶、铁粉的透气小袋与食品一起密封包装A 解析:选A。用活性炭去除冰箱中的异味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属于物理变化,没有发生化学变化,A项正确;用热碱水清除炊具上残留的油污是由于油脂在碱性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属于化学变化,B项错误;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保鲜水果是由于高锰酸钾溶
21、液将催熟水果的乙烯氧化,属于化学变化,C项错误;用含硅胶、铁粉的透气小袋与食品一起密封包装,硅胶具有吸水性,可防止食品受潮,属于物理变化,铁粉可防止食品氧化,属于化学变化,D项错误。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判断方法角度2 传统文化与化学变化3(2019河南信阳模拟)我国古诗词或谚语中包含丰富的化学知识,下列解释正确的是()选项古诗或谚语含有的化学反应类型A熬胆矾之铁釜,久之亦化为铜复分解反应B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分解反应C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化合反应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非氧化还原反应B 解析:选B。熬胆矾之铁釜,久之亦化为铜,属于铁置换出铜,属于置换反应,A项错误;
22、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说的是石灰石的分解,B项正确;蜡炬成灰泪始干,说的是有机物的燃烧,不是化合反应,C项错误;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是炸药的爆炸,属于氧化还原反应,D项错误。4下列我国古代的技术应用中,其工作原理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A.火药使用B.粮食酿酒C.转轮排字D.铁的冶炼C 解析:选C。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有新物质生成,该题中A、B、D选项中均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而转轮排字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不涉及化学反应。5化学知识无处不在,下列与古诗文记载对应的化学知识不正确的是()常见古诗文记载化学知识A 荀子劝学: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冰的能量低于水,冰变为水属于吸热反
23、应B泉州府志:元时南安有黄长者为宅煮糖,墙塌压糖,去土而糖白,后人遂效之泥土具有吸附作用,能将红糖变白糖A C 天工开物:凡研硝(KNO3)不以铁碾入石臼,相激火生,则祸不可测KNO3性质不稳定,撞击易爆炸D本草纲目:釆蒿蓼之属晒干烧灰,以原水淋汁久则凝淀如石(石碱)浣衣发面石碱具有碱性,遇酸产生气体解析:选A。冰变为水为吸热过程,为物理变化,A项错误;红糖变白糖,说明泥土具有吸附作用,B项正确;由题给记载知,KNO3性质不稳定,撞击易爆炸,C项正确;石碱能用于浣衣发面,结合其制作过程知,石碱的主要成分为K2CO3,遇酸产生CO2气体,D项正确。命题点二 化学与生活、生产、能源化学与生活常考内
24、容归纳1环境问题(1)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主要为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2)形成酸雨的主要污染物:硫氧化物、氮氧化物,主要来自石油和煤的燃烧。(3)形成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污染物: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汽车尾气)。(4)臭氧层的破坏与危害:氮氧化物、氟氯代烷(如氟利昂)能作为催化剂使臭氧分解,从而破坏臭氧层。(5)白色污染:废弃的难降解的塑料造成的污染。(6)水体污染:含磷洗衣粉的使用造成的水体富营养化。(7)细颗粒物(PM2.5):PM2.5能够随着呼吸进入人的肺部,所以又称为可入肺颗粒物。2生活中的化学(1)明矾净水:明矾电离出的Al3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氢氧化铝胶体吸附水中的悬浮
25、物沉降净水。(2)常用饮用水消毒剂:Cl2、ClO2、漂白粉。(3)漂白剂:漂白粉、漂白液(主要成分NaClO)、SO2、H2O2、Na2O2、O3。(4)加碘食盐:一般添加KIO3(性质较稳定,味感比KI好)。3能源问题(1)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化石燃料均属于不可再生能源。(2)新型能源:太阳能、核能、潮汐能、沼气、乙醇汽油等。(3)一次能源:指自然界中以原有形式存在的、未经加工转换的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等为一次能源。(4)二次能源:需要依靠其他能源的能量间接制取的能源,如氢气、电力、水煤气等为二次能源。6下列有关水处理方法不正确的是()A用石灰、碳酸钠等碱性物质处理废水中的酸B
26、用可溶性的铝盐和铁盐处理水中的悬浮物C用氯气处理水中的Cu2、Hg2等重金属离子D用烧碱处理含高浓度NH4 的废水并回收利用氨C 解析:选C。石灰和碳酸钠都可以与酸反应,A项正确;Al3、Fe3都可以发生水解反应,分别生成的Al(OH)3胶体、Fe(OH)3胶体可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B项正确;Cl2与Cu2、Hg2等重金属离子不能发生反应,应用硫化物除去Cu2、Hg2等重金属离子,C项不正确;铵盐的性质之一是与碱反应生成氨气,D项正确。7(2018江西九江十校联考)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福尔马林可浸制生物标本,因其具有使蛋白质变性的性质B向牛奶中加入果汁会产生沉淀,
27、这是因为发生了酸碱中和反应C将地沟油制成肥皂,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D用CO2合成聚碳酸酯可降解塑料,可实现碳的循环利用B 解析:选B。福尔马林是甲醛的水溶液,甲醛能使蛋白质变性,A项正确;牛奶是胶体,加入果汁会产生聚沉,B项错误;地沟油的主要成分是油脂,可以发生皂化反应,C项正确;聚碳酸酯可水解,D项正确。8(2018河南六市二联)化学与生活、生产、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食品袋中放入CaCl26H2O,可防止食物受潮B“从沙滩到用户”,计算机芯片的材料是单质硅C二氧化硫有毒,严禁将其添加到任何食品和饮料中D用Al(OH)3可以做塑料的阻燃剂,因为它受热熔化放出大量的热B
28、 解析:选B。CaCl26H2O不能吸水,不能作干燥剂,A项错误;沙子中含有二氧化硅,二氧化硅还原得到硅,硅可以做计算机芯片,B项正确;二氧化硫可加到葡萄酒中作抗氧化剂,C项错误;Al(OH)3受热分解要吸收大量的热,D项错误。高考真题通关1(2018高考全国卷)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泡沫灭火器可用于一般的起火,也适用于电器起火B疫苗一般应冷藏存放,以避免蛋白质变性C家庭装修时用水性漆替代传统的油性漆,有利于健康及环境D电热水器用镁棒防止内胆腐蚀,原理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A 解析:选A。泡沫灭火器喷出的泡沫中含有大量水分,H2O能导电,且H2O也易损坏电器,因此泡沫灭火器
29、不适用于电器起火,A项错误;疫苗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高温下蛋白质易变性而失去活性,所以疫苗要冷藏,B项正确;水性漆以水作溶剂,相较于油性漆,更有利于健康和环境,C项正确;活泼金属镁易失去电子,形成原电池时为负极,电热水器内胆(Ag)被保护,此为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D项正确。审题关键: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是利用原电池原理,使被保护的物质作正极而被保护起来。2(2018高考北京卷)下列实验中的颜色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选项ABCD实验NaOH溶液滴入FeSO4溶液中石蕊溶液滴入氯水中Na2S溶液滴入AgCl浊液中热铜丝插入稀硝酸中现象产生白色沉淀,随后变为红褐色溶液变红,随后迅速褪色沉
30、淀由白色逐渐变为黑色产生无色气体,随后变为红棕色C 解析:选C。NaOH溶液滴入FeSO4溶液中,发生反应:2NaOHFeSO4=Fe(OH)2Na2SO4,生成白色沉淀Fe(OH)2,Fe(OH)2不稳定,迅速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红褐色的Fe(OH)3:4Fe(OH)2O22H2O=4Fe(OH)3,后一过程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A项不符合题意;氯水中含有HCl和HClO,溶液呈酸性,能使石蕊溶液变红,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能将红色物质氧化,溶液红色褪去,该过程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B项不符合题意;Na2S溶液滴入AgCl浊液中,发生了沉淀的转化:Na2S2AgClAg2S2NaCl,此过程中不涉
31、及氧化还原反应,C项符合题意;将铜丝插入稀硝酸中,发生反应: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生成无色气体NO,但NO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2NOO2=2NO2,这两步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D项不符合题意。3(2018高考天津卷)以下是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巨大贡献的几个事例,运用化学知识对其进行的分析不合理的是()A四千余年前用谷物酿造出酒和醋,酿造过程中只发生水解反应B商代后期铸造出工艺精湛的后(司)母戊鼎,该鼎属于铜合金制品C汉代烧制出“明如镜、声如磬”的瓷器,其主要原料为黏土D屠呦呦用乙醚从青蒿中提取出对治疗疟疾有特效的青蒿素,该过程包括萃取操作A 解析
32、:选A。谷物的主要成分为淀粉,用谷物酿造出酒和醋,酿造过程主要包括淀粉水解为葡萄糖,葡萄糖发酵生成乙醇,乙醇被氧化为乙酸,因此酿造过程中涉及水解反应和氧化反应,A项不合理;后(司)母戊鼎为商代后期的青铜器,属于铜合金制品,B项合理;陶瓷的主要原料为黏土,C项合理;青蒿素易溶于乙醚,而不易溶于水,因此,屠呦呦用乙醚提取青蒿素的过程包括萃取操作,D项合理。4(2018高考江苏卷)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ANaHCO3(s)Na2CO3(s)饱和石灰水 NaOH(aq)BAl(s)NaOHaq NaAlO2(aq)过量HClaqAl(OH)3(s)CAgNO3(aq)氨
33、水 Ag(NH3)2(aq)蔗糖aqAg(s)DFe2O3(s)Al高温 Fe(s)HClaq FeCl3(aq)A 解析:选A。2NaHCO3=Na2CO3CO2H2O、Na2CO3Ca(OH)2=CaCO32NaOH,A项正确;NaAlO2与过量HCl(aq)反应生成AlCl3和NaCl,B项不正确;Ag(NH3)2与蔗糖无法发生银镜反应生成Ag,C项不正确;Fe与HCl(aq)反应生成FeCl2和H2,D项不正确。5(2017高考全国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糖类化合物也可称为碳水化合物B维生素D可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C蛋白质是仅由碳、氢、氧元素组成的物质D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但不宜摄入过多C 解析:选C。蛋白质中一定含有碳、氢、氧、氮元素,有些蛋白质还含硫、磷等元素,故C项的说法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