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纲要求展示知识内容要求种群的特征种群的数量变化群落的结构特征群落的演替知识网络构建 第1、2节 种群的特征、种群数量的变化 一、种群的数量特征1.种群是指在一定的_内,同种生物的_。基本特征有:_、出生率与死亡率、_、_。2.种群密度单位空间内某种群的个体数量不同种群在同一环境下种群密度差异很大,同一种群的种群密度也不是固定不变的调查方法:、3.出生率与死亡率:决定种群_和_的直接因素。4.年龄组成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数目的比例类型 :种群中幼年个体很多,老年个体很少 :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数目的比例适中 :种群中幼年个体很少,老年个体很多意义:预测种群的发展趋势5.性别比例:种群中_个体数
2、目的比例。利用_(信息素)诱杀_个体,破坏性别比例,降低该种群数目。二、种群数量的变化1.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1)数学模型: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_形式。(2)构建数学模型的方法步骤:提出问题_用适当的_形式表达检验或修正。(3)数学模型的表达形式数学方程式:优点是科学、_。曲线图:优点是_。2.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含义:_条件下的种群,以_为横坐标,_为纵坐标画出曲线来表示,大致呈_。3.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含义:在_条件下,种群经过一定时间的增长后,数量趋于_的增长曲线,呈“S”型。4.环境容纳量:在环境条件_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_数量,又称_。5.种群数量的波
3、动和下降:(1)自然因素:_、食物、_、传染病等。(2)人类活动的影响。6.研究种群数量变化的意义对于有害动物的防治、野生生物资源的_,以及濒危动物种群的_,都有重要意义。【自我校对】一、1.自然区域个体的总和种群密度 年龄组成 性别比例2.样方法 标志重捕法3.大小 密度 4.增长型 稳定型 衰退型 5.雌雄性引诱剂 雄性二、1.(1)数学(2)提出合理的假设数学(3)准确直观2.在食物(养料)和空间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理想时间种群数量“J”型3.有限稳定4.不受破坏最大K值5.(1)气候 天敌 6.保护和利用拯救和恢复 种群一、概念:种群是指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1.两个要
4、素:“同种”和“全部”。2.两个条件:“时间”和“空间”。即种群具有一定的时空限制,离开一定的空间和时间的种群是不存在的。3.两个方面宏观方面:种群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微观方面: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二、特征及相互关系1.种群密度是最基本的数量特征。2.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是直接决定种群密度变化的因素。3.性别比例是种群中雄性个体和雌性个体数目的比例。性别比例对种群密度也有一定的影响。4.三种类型年龄组成的比较类型图示种群特征种群密度变化趋势引起变化的原因增长型幼年个体数大于成年、老年个体数种群增长产生个体数多于死亡个体数稳定型各年龄期个体数比例适中种群稳定产生个体数基本等于死
5、亡个体数衰退型幼年个体数小于成年、老年个体数种群下降产生个体数少于死亡个体数性别比例影响种群密度的原因性别比例繁殖机会出生率种群密度各年龄阶段中雌雄个体数量相当雌雄个体就有充分的交配繁殖机会决定了较高的出生率将逐渐增大雌多于雄或雄多于雌个体间交配繁殖机会较少出生率低将逐渐减小【例1】a具有出生、性别、年龄、死亡等特征,b具有出生率、性别比例、年龄组成等特征,那么a和b的特征分别属于()A.物种的个体,一个鲤鱼种群 B.物种的个体,一条鲤鱼C.种群,一个鲤鱼种群D.种群,一条鲤鱼【解析】出生、性别、年龄、死亡等是个体的特征,而出生率、性别比例和年龄组成等特征是个体无法体现的,只能体现于种群中。所
6、以答案为A。【答案】A1.种群的特征是个体所不具有的,个体只能具有性别、年龄、出生、死亡等特征。2.同一物种在不同区域可以有多个种群,但一个种群内的个体一定属于同一物种。1.脊椎动物在自然界长期存在的基本单位是()A.个体 B.雌雄成对()C.种群D.群落【解析】种群是生物生存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不论是无脊椎动物还是脊椎动物,也不论是动物还是植物,自然界中的所有生物都是如此。个体离开了群体后都将不能长期生存。雌雄成对是种群内部的求偶繁殖行为,不是生存的基本单位。群落是通过复杂的种间关系而有机组合在一起的多种生物的集群,群落内部的各种生物都以种群为基本单位存在的。【答案】C 种群
7、密度的调查取样调查法一、原理一般情况下,要逐一计算某个种群的个体总数是比较困难的,因此,研究者通常只计数种群的一小部分,用来估计整个种群的密度,此方法称取样调查法。二、方法1标志重捕法一般用于活动频繁、活动范围广的动物NN1MM1N:该种群数量;N1:第一次捕获并标志的个体数;M:表示第二次捕获的个体数;M1:第二次捕获的个体数中含有的第一次标志的个体数(1)主要方法:捕获一部分个体做上标记,放回原来的环境中,经过一段时间再进行重捕,称为标志重捕法。(2)注意事项:被标志的动物不能有大量的出生或死亡、不能有大规模的迁入或迁出,已标志个体与未标志个体在重捕时被捕的概率相等。被标志的动物应尽量分布
8、均匀后再进行捕获。在做标志时,标志物不应太大、太明显,防止其他动物对标志动物的排斥或改变与捕食者之间的关系。标志物和标志方法必须对动物的身体不产生伤害。如选用着色标志时,要注意色素无害、溶剂无毒,如果用切趾、剪翅等方法标志动物时,不能影响被标志动物正常的活动或者导致其产生疾病等。标志符号必须能够维持一定的时间,在调查研究期间不能消失。(3)计算公式:标志总数/N重捕个体中被标志的个体数/重捕数(注:N代表种群内个体总数)。2.样方法一般用于植物,应注意以下几点:随机选取样方、计算平均值、样方的长和宽各1m、一般不选用蔓生和丛生的植物。(1)实验步骤确定调查对象选择调查地段确定样方(符合随机取样
9、原则)设计计数记录表实地计数记录计算种群密度。(2)样方的选取样方数目的确定:取样的多少随调查地段的总体面积而定,总体面积大,选取的样方多些;总体面积小,选取的样方少些,一般地说,选取的样方越多,求得的种群密度越接近实际情况。样方大小的确定:选取的样方大小随植物类型而定。一般地说,北温带地区每个样方的大小,乔木为100 m2,灌木为16 m2,草木为1 m2。常用的取样方法五点取样法:当调查的总体为非长条形时,可用此法取样。先确定对角线的中点作为中心抽样点,再在对角线上选择四个与中心样点距离相等的的点作为样点。如图所示。等距取样法:当调查的总体为长条形,可用此法取样。先将调查总体分成若干等份,
10、由抽样比率决定距离或间隔,然后按这一相等的距离或间隔抽取样方的方法,叫做等距取样法。如图所示:(3)计数:计数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压在样方边线上的个体遵照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的原则,一般统计上边、左边及相邻夹角上的个体即可),求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估计值。【例2】运用标志重捕法对动物进行野外调查,下列哪一个假设不符合要求()A.被标记的动物在种群中完全混合B.个体被捕捉的概率相等,与标记状况、年龄和性别无关C.被标记的动物物种有明显的群聚现象D.动物在行为上不受标记物的影响,标记物不脱落【解析】在进行标志重捕时应该将被标记的动物在种群中完全混合
11、,个体被捕捉的概率相等,与标记状况、年龄和性别无关。【答案】C种群调查方法种群密度的估计方法实例植物和活动范围小的动物种群样方法所有样方内种群密度之和/样方数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调查土壤中蚯蚓的种群密度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种群标志重捕法根据个体总数标记总数重捕数/重捕个体中被标记的个体数,来估计种群密度调查草原上野兔的种群密度2.有关样方选取的叙述正确的是()A.只要是调查双子叶草本植物的种群,样方数目一定为10个B.只要是调查双子叶草本植物的种群,样方的大小一般为1 m2C.样方的大小和数目是固定的D.对乔木的调查取样与双子叶植物的调查取样完全相同【解析】调查种群密度
12、时取样的样方的大小和数目是不固定的,能保证统计结果的真实性即可。样方数目太少会导致其统计结果误差大,太多会多花费时间和精力。样方的大小也不是固定的,一般来说测定对象个体大,样方面积则大。例如双子叶草本植物取样1m2即可,而乔木取样一般为100 m2。【答案】B 种群数量变化一、种群数量变化内涵1.在自然界,种群数量总是在因气候、食物、天敌、传染病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而处于动态变化中,这种动态变化包括种群数量的增长、波动与下降等。在某些极端因素困扰下,甚至还会出现物种(种群)的灭绝,从而导致物种丰富度(生物多样性)下降。2.“J”型增长曲线与“S”型增长曲线的分析(1)曲线图解(2)联系:两种增长
13、曲线的差异主要是由环境阻力大小不同,对种群增长的影响不同引起的。“J”型曲线反映的种群增长率是一定的;而“S”型曲线反映的种群增长率是先增大而后减小,在处达到最大,达K值时增长率为零。(3)种群“S”型增长曲线分析(4)K值变动的示意图及应用1.种群数量的变化包括增长、波动、下降等;而“S”型曲线与“J”型曲线都只是研究种群数量增长的曲线。2.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时;不需要设对照实验。取样的先后顺序本身已构成了种群数量变化的前后对照。3.封闭环境中的种群数量变化模型:因在封闭环境中,无外源物质和能量的补充,种群的数量变化曲线与“S”型曲线相比多了一个衰亡期。如恒定容积培养液中酵母菌
14、或细菌的增长曲线如图所示:4.K值变动的示意图(1)同一种生物的K值不是固定不变的,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在环境不遭受破坏的情况下,K值会在平均值附近上下波动;当种群偏离平均值的时候,会通过负反馈机制使种群密度回到一定范围内。(2)环境遭受破坏,K值会下降,当生物生存的环境改善,K值会上升。5.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与种群增长率曲线 (1)图乙的Of段相当于图甲的ac段;(2)图乙的f点相当于图甲的c点;(3)图乙的fg段相当于图甲的cd段;(4)图乙的g点相当于图甲的de段。二、研究生物种群数量变化的意义1.有利于野生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以及濒危动物种群的拯救和恢复。2.为人工养殖及种植业中合理控
15、制种群数量、适时捕捞、采伐等提供理论指导。三、存活曲线存活曲线是表示一个种群在一定时期内存活量的指标,也是衡量种群增长的基本参数。一般分为三种类型,如图所示:型:曲线呈凸型,表示在接近生理寿命前,只有少数个体死亡,而一旦达到生理寿命,则其死亡率大大增加。例如,大型兽类和人的存活曲线。型:曲线呈直线,各年龄段死亡率相等。许多生物的存活曲线接近型,如鸟类的存活曲线。型:曲线呈凹型,幼年期死亡率很高。如青蛙的存活曲线(蝌蚪时期死亡率很高,但一旦变成青蛙后,死亡率大大降低)。利用种群存活曲线特点,可指导有益动物的保护及有害动物的防治工作,如对有益动物可在其死亡率高的时期,设法降低其死亡率,同理对有害动
16、物,则可人为增加其死亡率。【例3】下图是某一资源动物迁入一个适宜的环境后增长曲线图,请回答:(1)图中表示种群数量最大的一点是:_。(2)图中表示种群增长速度最快的一点是_。(3)该种群的增长曲线速度由缓慢逐渐加快是迁入第_年后开始的,环境阻力明显增大是迁入第_年后开始的。(4)既要获得最大的捕获量,又经使该动物种群在更新能力不受破坏,应该使动物种群保持在图中_点所代表的水平上。【解析】根据图示可知该资源动物的增长曲线近似S型。种群数量最大的一点是d点,种群增长速度最快的一点是b点。环境阻力随着种群数量的增加在逐渐增大,开始时由于种群数量小,环境条件适宜,环境阻力比较小,从第二年,种群数量明显
17、增加,环境阻力明显增大。在种群数量上升最快的点,就是最佳捕捞的时期。【答案】(1)d(2)b(3)2 8(4)b 影响种群数量变动的外部因素 在自然界,影响种群数量变动的基本因素包括内部与外部因素。内部因素主要指决定种群繁殖特性的因素,包括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和迁出、性别比例及年龄组成等。外部因素包括影响种群动态的食物、天敌、气候等。(1)食物:食物对种群的生育力和死亡率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主要通过种内斗争的形式体现。在食物短缺时,种群内部必然会发生激烈的竞争,并使种群中的个体不能存活或生殖。肉食动物对食物短缺比草食动物更加敏感,当猎物种群密度很低时,猛禽常常孵窝失败。(2)天敌:从理论上讲
18、,天敌的数量和捕食效率如果能够随着猎物种群数量的增减而增减,那么,天敌就能够调节或控制猎物的种群大小。(3)气候:对种群影响最强烈的外部因素莫过于气候,特别是极端的温度和湿度条件。超出种群忍受范围的环境条件可能对种群产生灾难性的影响,因为它会影响种群内个体的生长、发育、生殖、迁移和散布,甚至会导致局部种群的毁灭。3.(2010安庆一中模拟)下图中曲线表示的是牛被引入某孤岛后的种群数量变化。如果当初被引入的是羊,则羊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为()A.B.C.D.V【解析】从曲线图中可看出牛被引入后,初期种群数量增长较快,后来减慢,最后数量基本维持在环境容纳量的水平,说明该孤岛所能容纳的牛种群数量也是有
19、限的,一头牛的食量比一头羊要大,因此羊的容纳量相应的要比牛多一些,羊被引入后会出现曲线的变化。【答案】A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一、方案设计1.提出问题培养一种酵母菌种群的数量是怎样随时间变化的?2.猜想假设酵母菌种群的数量随时间呈S型增长变化。3.设计实验(1)全班同学分成甲、乙、丙等若干实验组。(2)分别用等量培养液,在相同适宜环境中培养等量酵母菌。(3)每天用血球计数板,采用抽样检测的方法计数一个小方格内的酵母菌数量并作记录,连续7天。(4)7天后,各组向全班汇报本小组7天的数据,算出每一天数据的全班平均值,根据平均值画出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二、实验过程1.方法步骤和记
20、录(1)取相同试管若干支,分别加入5 mL肉汤培养液,塞上棉塞。(2)用高压锅进行高压蒸汽灭菌后冷却至室温,标记甲、乙、丙等。(3)将酵母菌母液分别加入试管各5 mL,摇匀后用血球计数板计数起始酵母液个数,做好记录。(4)将各试管送进恒温箱,25下培养7天。2.现象观察每天同一时间,各组取出本组的试管,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个数,并作记录,连续观察7天。三、实验结论1.根据表格平均值作出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7天中的变化曲线。(根据实际实验数据作出曲线)2.培养液酵母菌种群数量随时间呈S型增长变化。四、实验评价用你所在小组的记录数值所描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与平均值作出的曲线相比相似程度怎样?试作
21、出解释。相似但不重合。各实验小组在用血球计数板抽样检测时,由于酵母菌不均匀分布在各小方格中,计数小方格的酵母菌密度与培养液中的密度不一致,而全班各组的平均值与培养液密度较接近,所以小组曲线不能与各组平均值曲线重合。1.操作过程中要建立“有菌”的观念,不能随意谈笑。2.以防培养液带上杂菌与酵母菌形成竞争关系,抑制酵母菌培养。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时,应将试管振荡几次,以便使酵母菌均匀分布,提高计数的代表性和准确性。3.对于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应计数同侧相邻两边上的菌体数,另两边不计数。【问题探究】1.如果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数清,应当采取怎样的措施?摇匀试管取1 mL酵母菌培养液
22、稀释几倍后,再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所得数值乘以“n2.5104”,即为1 mL酵母菌原液中酵母菌个数。2.本探究需要设置对照吗?如果需要,请讨论说明怎样设计;如不需要,请说明理由。不需要。本实验目的旨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在一定条件下的种群数量变化,只要分组重复实验,获得平均数值,求得准确即可。第3、4节 群落的结构、群落的演替 一、群落的概念及特征1.概念: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_的集合。2.特征:_丰富度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3.丰富度:_中物种数目的多少。二、群落的种间关系1.捕食:一种生物以_生物为食。2.竞争: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_和_等。3.寄生:一种生物(寄生者
23、)寄居于另一种生物(_)的_,摄取_的养分以维持生活。4.互利共生:两种生物_,相互依存,彼此有利。三、群落的空间结构1.垂直结构: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生物具有明显的_现象。2水平结构:在水平方向上,由于_、地形、土壤湿度和_、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以及_的影响等因素,不同地段发布着不同的_,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别,常呈_分布。四、群落的演替1.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_的过程。2.类型(1)初生演替概念: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_了的地方的演替。过程:裸岩阶段_阶段苔藓阶段_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2)次生演替: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
24、_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如能发芽的地下茎)的地方发生的演替。3.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_的速度和_进行。【自我校对】一、1.种群 2.物种 3.群落二、1.另一种 2.资源 空间 3.寄主 体内或体表 寄主 4.共同生活在一起三、1.分层 2.光照强度 酸碱度 人与动物 种群 镶嵌四、1.代替 2.1彻底消失 地衣 草本植物 2土壤条件 3.自然演替 方向 种群与群落一、种群和群落都强调一定自然区域中的生物成分1.种群专指这个区域内的同种生物个体之和,而群落则泛指生活在此区域内的所有动物、植物以及微生物,因此群落囊括了该区域的所有生物。2.种群内
25、的不同个体通过种内关系组成一个有机整体,群落的研究范围则是种间关系。3.群落具有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等特征;群落是生物种群组合成的更高层次的群体,具有物种多样性、种间关系、优势种、群落结构等基本特征。二、空间结构1.群落的垂直结构分层分布(1)植物的分层现象与光照强度有关,群落中的光照强度总是随高度的下降而逐渐减弱(如图所示)。乔木层接受全光照。灌木层利用全光照的10%。草本层仅利用1%5%的光照。苔藓地衣层仅利用微弱的光照。(2)在高山植物群落中,不同海拔地带的植物呈垂直分布主要是受温度的制约(如下图所示)。(3)动物的分层与其食物及栖息场所等有关。即群落中植物的分层
26、现象决定了动物的分层现象。猫头鹰森林上层。大山雀灌木层。鹿、野猪地面活动。蚯蚓及部分微生物落叶层和土壤。2.群落的水平结构镶嵌分布(或地带性分布)在水平方向上,由于光照强度、地形、湿度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地段分布着不同的生物种群。群落结构形成的原因及意义 1.群落结构形成的原因 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影响 植物的分布(垂直、水平)食物决定 动物的分布(垂直、水平)。2.群落结构形成的特点与意义(1)生物的垂直结构与水平结构都与环境中的生态因素有关,具体表现都是在长期自然选择基础上形成的对环境的适应。(2)生物在垂直方向及水平方向上的位置配置关系有利于提高生物群落整体对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3
27、)群落中植物的垂直结构直接影响群落中动物的垂直结构,动物种类的多少是随植物层次的多少而变化的。如:森林群落一般比草原群落的动物种类多。关系名称数量坐标图能量关系图特点举例互利共生数量上两种生物同时增加,同时减少,呈现出“同生共死”的同步性变化大豆与根瘤菌寄生如果分开,则寄生生物难以单独生存,而寄主会生活得更好蛔虫与人;菟丝子与大豆;噬菌体与被侵染的细菌竞争图a图b数量上呈现出“你死我活”的“同步性变化”,两种生物生存能力不同,如图a:生存能力相同,则如图b牛与羊;农作物与杂草;大草履虫与小草履虫捕食数量上呈现出“先增加者先减少,后增加者后减少”的不同步性变化羊和草;狼与兔;青蛙与昆虫1.两种生
28、物之间可能有多种种间关系。2.上述种间关系都有利于种群的进化。3.一般生态需求越接近的不同物种间竞争越激烈。【例1】生活在一个生物群落中的两个种群(a、b)的数量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a种群与b种群为捕食关系,a种群依赖于b种群B.a种群与b种群为竞争关系,竞争程度由强到弱C.a种群为“S”型增长,其增长受本身密度制约D.b种群为“J”型增长,始终受到a种群的制约【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两个物种进入到该生态系统后,开始都表现出增长现象,一段时间后,a种群的数量变化表现为“S”型增长曲线,其原因是增长受本身密度的限制;b种群数量增长到一定数量后,逐渐减少,最后全部死亡,两个种群
29、之间可能是竞争的关系,但竞争强度是由弱到强而不是由强到弱。在题目给出的选项中,只有C选项符合题意。【答案】C1.会导致田鼠种群内个体间竞争加剧的是()A.生流行病 B.鹰数量增加C.繁殖力提高D.迁出率增加【解析】田鼠种群内个体数量增加必然会加剧其个体之间的竞争,A选项中,种群中发生流行病会导致许多个体死亡,B选项中天敌数量增加和D选项中迁出率增加,都会使田鼠数量减少,C选项中田鼠繁殖率增加,会使种群的数量上升,加剧个体间的竞争。【答案】C 1.寄生、竞争、捕食是种间斗争。而互利共生属于种间互助。2.种间斗争最激烈的是竞争关系。3.种间关系的实质是种间营养关系。群落演替1.群落的特点(1)群落
30、是由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的各种生物种群组成的。各种生物群落都生活在一定环境中,都受到环境的影响,所以,生物群落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处在不断地变化之中这就是群落演替的原因。(2)但是,一般情况下,这种变化是非常缓慢的,不容易被观察到,因此,生物群落又表现出了相对稳定性。2.群落演替的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叫做演替。3.群落演替的特点(1)演替是群落组成向着一定方向,具有一定规律,随时间而变化的有序过程,具有可预见或可预测性。(2)演替是生物和环境反复相互作用,在时间和空间上不可逆的变化。(3)顶极群落是演替达到的最终稳定状态。4.群落演替的原因(1)环境不断
31、变化,为群落中某些物种提供有利的繁殖条件,而对另一些物种生存产生不利影响。(2)植物繁殖体的散布即植物不断地进行繁殖和迁移。(3)植物之间直接或间接地相互作用,使它们之间不断相互影响,种间关系不断发生变化。(4)在群落的种类组成中,新的植物分类单位(如种、亚种、生态型)不断发生。(5)人类活动的影响人类活动通常是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因此人类对群落演替的影响远远超过其他因素。5.群落演替的方向(1)进化演替:随着演替的进行,生物群落的成分、结构和功能表现出以下特点:物种组成:多样化。营养结构:复杂化。生态功能:完善化。(2)逆行演替:与进化演替相反,在其成分、结构和功能方面表现出如下特点:物种
32、组成:单一。营养结构:简单。生态功能:脆弱。这种情况往往是由于特点巨大的自然灾害和人类活动造成的,如火山爆发、毁林开荒等。6.群落演替的过程群落演替的过程可划分为三个阶段:(1)侵入定居阶段(先锋群落阶段)。一些物种侵入裸地定居成功并改良了环境,为以后侵入的同种或异种物种创造了有利条件。(2)竞争平衡阶段。通过种内或种间斗争,优势物种定居并繁殖后代,劣势物种被排斥,相互竞争过程中共存下来的物种,在利用资源上达到相对平衡。(3)相对稳定阶段。物种通过竞争,平衡地进入协调进化阶段,资源利用更为充分有效,群落结构更加完善,有比较固定的物种组成和数量比例,群落结构复杂、层次多。7.群落演替的类型(1)
33、分类依据:群落演替发生的起始条件。(2)两种类型的比较:类型内容 初生演替次生演替起点原先从没有过植被的环境或曾经有过但被彻底消灭了的环境虽失去了原有植被,但仍保留了原有土壤条件及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时间经历的时间长经历的时间短速度缓慢较快影响因素自然因素人类活动较为关键实例裸岩上的演替弃耕农田上的演替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包括正反两个方面。(1)导致生物群落衰退的活动 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不合理利用。如过度放牧、对森林的过度采伐,对某些野生生物的过度采猎等过度开发自然资源的行为和毁林开荒、毁草开荒、围湖造田等不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行为,
34、都可能导致生物群落衰退,甚至完全荒漠化。环境污染。生活垃圾、工业废渣、废水、废气等,都会导致生物群落衰退。外来物种的引入。人类活动中,会有意或无意地将一个新物种引入到某一群落之中。在适宜的条件下,新物种会由于缺乏天敌而大量繁殖迅速成为优势种,破坏原有群落的稳定性,使本地物种生存空间变小,甚至影响到本地物种生存,使生物群落退化。如可以使森林群落退化为灌木群落,或使灌木群落退化为草本植物群落等。(2)人类活动也可以促进生物群落的进化。封山育林、治理沙漠、管理草原等。人类还可以建立人工群落。【例2】群落不断发展变化,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着演替,下列关于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A.初(原)生演替历程短、
35、速度慢B.在正常情况下,群落演替的最终结果使生物多样性降低C.在演替早期,群落中优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显著变化D.在森林遭受火灾后的地段上重新形成森林,是次生演替的一个例子【解析】在原来有生物群落存在,后来由于各种原因使原有群落消亡或受到严重破坏的地方开始的演替,叫做次生演替。初生演替历程漫长正常情况下最终结果生物多样性提高,其优势种在演替早期基因频率无显著变化。【答案】D2.下列选项中不能演替为森(树)林的是()A.西北干旱地区的典型草原 B.大兴安岭火灾后的林区C.沂蒙山区裸露岩地D.黄河三角洲的弃耕地【解析】西北干旱地区的典型草原由于受水分的限制不可能演替为森林,B、C、D所提到的地区降
36、水较充沛,均有可能演替为树林或森林。【答案】A 探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一、方法步骤及结果记录1.制作取样器:可选择直径为5cm的硬金属饮料罐,在高度为5cm处剪断,这样的取样器容积约100 mL。2.取样:将表土上的落叶轻轻拨开,用手来回旋转罐子,将其按入土中,按压到罐底与地表来回旋转;几乎齐平,用花铲将罐内的土和罐子一起挖出,并倒入塑料袋中。在塑料袋上标明取样的时间、地点和姓名。3.采集小动物:将取到的土壤样品放在瓷盘内,用解剖针拨找小动物,同时用放大镜观察,发现体型较大的小动物,可用包着纱布的镊子取出来,体型较小的则可以用吸虫器采集。采集的小动物放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
37、中。二、观察的现象1.观察和分类:确定动物名称的同时进行分类。2.统计和分析:动物名称蚂蚁蚯蚓鼠妇数量(只)50520三、结论动物类群蚂蚁蚯蚓鼠妇丰富度非常多少较多 本探究的注意事项:1取样时应注意随机取样,避免人为心理作用,以避免结果偏差较大。2动物类群因所取地段不同,可能差异较大。3取样时尽量不要破坏环境,同时注意安全。【例3】科研人员对江苏某地沿海滩涂米草群落和裸露泥滩的大型底栖(土壤)动物丰富度进行了对比研究。在相同取样条件下,利用一种常用底泥采样器(50 cm50 cm30 cm)采得各动物类群的物种数和个体总数如下表。下列有关本研究的叙述,正确的有(多选)()招潮蟹类厚蟹类沙蚕类泥
38、螺类蛤类物种数个体总数物种数个体总数物种数个体总数物种数个体总数物种数个体总数裸露泥滩518114212110214米草群落312290011000A.裸露泥滩的大型底栖动物丰富度高于米草群落B.米草群落的大型底栖动物种群密度高于裸露泥滩C.改用另一规格的常用底泥采样器会影响对比研究的结论D.改变采样的时间会影响采集到的物种数和个体总数【解析】由表格信息可知,裸露泥滩的大型底栖动物的物种总数及个体总数均大于米草群落,即米草群落比裸露泥滩的种群密度低;由于取样的随机性和代表性强,因而改用另一规格的取样器不会影响对比研究结论;不同种类底栖动物生活习性不同,即改变取样时间会影响采集的物种数及个体总数
39、。【答案】AD1.辨析群落相关知识时,应注意从以下角度分析:(1)生物群落结构的特点 生物的垂直结构与水平结构都与环境中的生态因素有关,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的具体表现都是在长期自然选择的基础上形成的对环境的适应。生物在垂直方向及水平方向上的位置配置关系有利于提高生物群落整体对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2)生物群落其他方面的特点 具有物种的多样性。具有一定的优势物种。群落内不同种群之间具有典型的营养结构。2.群落演替特征:(1)方向:有一定的方向性。(2)能量:总生产量增加,净生产量逐渐降低,群落有机物总量增加。(3)结构:营养结构复杂,物种多样性增加,稳定性增强。(4)生活史:生物个体增大,生活周期变长,生态位变窄。(5)物质循环:开放转为封闭,交换速度变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