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必修一 政治文明历程 第七单元 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 单元主题概述单元主题 二战后,世界格局呈现出从两极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的趋势,中国执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推动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主要表现 1两极格局的形成:二战后初期,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二分天下,“冷战”对峙,两极格局形成。2多极化趋势的出现: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欧、日本迅速崛起,第三世界登上政治舞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这些因素都冲击了两极格局,多极化趋势出现。3多极化趋势的发展:苏联解体后,欧洲进一步走向联合,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中国国力迅速增强,俄罗斯国力得到恢复,这些因素制约着美国的霸权主义政策,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
2、发展。4中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建国初期,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20世纪70年代,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缓和了与美国的关系;改革开放后,实行不结盟的和平外交政策,为国内经济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第12讲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及世界多极化趋势基础梳理 考点多维探究 备课资料 课后作业 随堂测试 2013 考情展示课 程 标 准考 试 大 纲考 点 搜 索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两极格局形成的原因;两极格局的影响;“冷战”的含义及表现考情了然于胸 高考目标锁定课 程 标 准考 试 大 纲考 点 搜 索简述
3、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欧共体形成的原因、发展过程及影响;日本成为经济大国的原因及影响;20世纪六七十年代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原因及表现;不结盟运动兴起的原因、标志课 程 标 准考 试 大 纲考 点 搜 索了解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史实,认识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两极格局瓦解的原因和标志;两极格局瓦解后世界形势的特点;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发展的影响基础梳理表格式梳理有序式识记考点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背景二战后美国和苏联失去了_的基础,关系逐渐
4、恶化二战后美国确立了_的全球战略二战后苏联也努力扩大自己在世界上的影响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方面_1 战时同盟2 称霸世界3 根本对立“冷战”的兴起表现:政治:_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标志着“冷战”的兴起经济:_经互会1947年,美国提出“_”即“马歇尔计划”,这是杜鲁门主义的第一次大规模运用4 杜鲁门主义5 马歇尔计划6 欧洲复兴计划“冷战”的兴起军事:北约华约a.1948年,“冷战”出现第一次高潮,爆发了_b.为了遏制_,加强对西欧的控制,1949年,美国策动签订_,成立了北约c.1955年,为对抗北约,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签订_,成立华约,标志着美苏两极对
5、峙格局的正式形成7 柏林危机8 苏联9 北大西洋公约10 华沙条约“冷战”的兴起影响:美苏“_”关系压倒了其他国际关系,世界被分裂为两部分美苏两国全面对抗,严重破坏了_两大集团_,又使得近半个世纪没有爆发新的世界大战11 冷战12 世界和平13 势均力敌“冷战”中的“热战”朝鲜战争概况:19501953年,美国借朝鲜内战进行干涉影响:使中美关系彻底破裂,美国采取_中国的政策,“_”从欧洲扩大到亚洲14 遏制15 冷战“冷战”中的“热战”越南战争概况:19451954年,越南北方人民打败法国侵略者,美国乘虚而入。到1975年结束影响:耗费了美国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导致美国的_相对衰落,军事实
6、力被苏联赶上16 霸权地位特别提醒 美苏冷战打破了以西欧为中心的旧国际关系格局,导致两大阵营尖锐对峙,引起国际关系领域的一系列矛盾与冲突;但冷战局面下的两极对抗与妥协,也为各种力量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机会。在冷战局面下,美苏间的对抗与危机虽不时发生,但双方总是寻求各种途径达成妥协,世界形势逐渐走向缓和。练习1 美国历史学家杰里本特利指出:当1945年同盟国击败轴心国,摧毁德意志帝国和日本帝国时,随着另一场战争的开始,世界不得不重建。“世界不得不重建”的主要原因是()A战后欧洲力图重建其中心地位B亚非拉民族解放斗争掀起高潮C战后新的经济体系形成刺激了贸易竞争D美苏在国家利益和社会制度上的矛盾加剧解析
7、 本题主要考查二战后期美苏关系变化的有关史实。从“1945年同盟国击败轴心国”的信息,联系二战后期美苏关系变化的史实,可以判断出美苏两国国家利益和社会制度的矛盾加剧,预示着战时同盟关系随战争结束而削弱。“力图重建其中心地位”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B、C两项都不能反映出“另一场战争的开始”,排除B、C两项。答案 D考点二世界多极化趋势17 美国18 独立自主19 扶植20 西欧21 196122 第三世界23 联合国特别提醒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多极化趋势尚不能改变两极格局的现状,欧共体和日本虽然力图摆脱美国的控制,但是,在经济、政治、军事上仍受制于美国,成为世界一极尚有差距,不结盟国家和中国在
8、经济、科技、军事实力上尚无法与美苏相提并论。练习2(2011山东)1964年4月,77个发展中国家在日内瓦发表七十七国联合宣言,提出了建立平等互利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的要求。这表明()A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B经济区域集团化进一步发展C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瓦解D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解析 七十七国集团是发展中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它的出现说明第三世界力量的壮大,同时表明世界格局开始出现多极化趋势,因此A项符合题意。七十七国集团并不是一个经济区域集团化组织,故B项错误。1964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尚未瓦解,故C项错误。20世纪90年代以后,和平与发展才逐渐成为时代主题,故D项错误。答案 A考点三跨世
9、纪的世界格局两极瓦解1991年12月_;两极格局最终瓦解,冷战也宣告结束24 苏联解体特点世界形势总体趋于缓和,_成为时代主流,但呈现缓和与动荡并存的局面原因两极格局瓦解,大国间军事对抗和军备竞赛减弱两极格局的瓦解打破了原有的_对比平衡,被“冷战”掩盖的民族及_、领土争端等矛盾暴露出现不稳定因素和_等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冷战”后的世界形势表现美俄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的签署1998年_战争,1999年北约轰炸南联盟25 和平与发展26 国际力量27 宗教纠纷28 恐怖主义29 科索沃表现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试图建立一个由其主导的单极世界,积极推行单边主义,但地位相对削弱欧盟、日本、俄罗斯、
10、中国、发展中国家等多种政治力量不断壮大多极化趋势加强 影响有利于抑制和削弱_强权政治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_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30 霸权主义31 政治经济新秩序 特别提醒 当今世界格局的特点是“一超多强”,呈现出多极化发展的趋势,但这并不意味着多极化国际格局已经形成,“多强”对“一超”的制约作用仍然有限,多极化国际格局还有漫长的路程要走。练习3(2011江苏)2011年5月1日深夜,“基地”组织领导人本拉登在巴基斯坦被美军击毙。许多国家发表声明,对此表示支持,并强调世界各国应共同打击恐怖主义。由此可以看出()反恐斗争有赖于国际社会的合作 恐怖主义成为全球化的主要障碍 恐怖主义滋生的土壤由
11、此被铲除 恐怖主义依然是国际社会的公敌A BCD解析 拉登被击毙并不能说明恐怖主义被铲除,故排除含的C项;各国强调共同打击恐怖主义不能说明恐怖主义成为全球化的主要障碍,故排除含的B、D两项;再通过解读材料可知正确,故选A项。答案 A考点多维探究洞察考向探寻规律探究一 杜鲁门主义与马歇尔计划的异同1相同点(1)背景:都发生在二战后初期,美苏由战时同盟关系走向对抗的形势下。(2)实质:都是为了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力量,稳定资本主义世界,确立美国的霸权地位。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一次大规模的运用。2不同点(1)直接原因:杜鲁门主义是针对“希土危机”提出的;而马歇尔计划是由于二战后西欧经济凋敝、政局动
12、荡,资本主义秩序面临威胁的情况下提出的一项经济援助计划。(2)内容:杜鲁门主义既包括经济上的援助,也包括军事上的援助;而马歇尔计划只是一项经济援助计划。(3)影响:杜鲁门主义标志着美国的对外政策已突破以本土安全为主的孤立主义态势,由局部扩张转向全球扩张,是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宣言书,标志着“冷战”全面开始;马歇尔计划的实施一方面有利于西欧经济的恢复和政局的稳定,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美国控制西欧,同时也拉动了美国经济的增长。【例1】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初期,美国先后推出了援助希腊、土耳其计划(后称“杜鲁门主义”)和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这两个计划的相同之处是()A具有军事援助的性质 B具有意识形
13、态的色彩C促进欧洲经济的恢复 D缓和受援国社会矛盾解析“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都是美国冷战政策的具体表现,其目的是维护或稳定资本主义、遏制共产主义,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的色彩,B项正确。“杜鲁门主义”的特点是政治干预,马歇尔计划的特点是“经济援助”,A项与C项不是其共同点;D项只符合马歇尔计划,故本题选择B项。答案 B探究二 不结盟运动对两极格局的冲击与欧共体和日本对两极格局的冲击的不同之处有哪些?1.斗争的性质及态度不同:西欧国家和日本都是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他们与美国在政治制度、生产方式、意识形态、文化传统等领域有高度的一致性。虽然反对美国控制,但主要是一种经济上的竞争和外交上的争夺,中间
14、随时会有妥协,反对苏联也主要是出于意识形态的冲突。而第三世界国家历史上多数受过殖民压迫,他们的斗争是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是反对旧的不平等的国际经济秩序,斗争是坚决的、彻底的。2宗旨不同:西欧和日本是为了取得与美国平起平坐的地位,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并为此参加北约组织,进行冷战;不结盟运动从一开始就确立了独立、自主、不结盟、非集团的基本原则和宗旨,主张以和平共处代替冷战,反对加入任何军事集团。3过程不同:从对霸权主义的冲击过程看,西欧与日本是从经济上的竞争到外交上的抗争;不结盟运动是从政治斗争到经济斗争。【例2】右图是不结盟会议召开的场景,不结盟运动是()A以反对霸权主义作为重要任务
15、B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协商调和的舞台C以求同存异为运动的核心政策D以和平与发展为运动的行动纲领解析 不结盟运动反映了第三世界国家人民要求掌握自己的命运,维护和平、致力发展的历史潮流,始终奉行独立自主和非集团的宗旨和原则,支持各国人民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以及发展民族经济和民族文化的斗争;坚持反对帝国主义、新老殖民主义、种族主义和一切形式的外来统治和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综上所述,故选A项。答案 A解答单项肯定选择题的一般方法“直接法”及案例(2011福建)美国前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在在华五十年中写道:“美国的强大及其在自由与安全事业中的领导地位,使它成了自由国家抵抗共产主义威胁的领袖”
16、。20世纪50年代,体现美国充当这一“领袖”的史实是()A.提出杜鲁门主义 B抛出马歇尔计划C.北约与华约的对峙D在越南发动“特种战争”解析 本题考查二战后世界形势的变化,意在考查考生对历史概念的准确理解及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中司徒雷登强调美国的强大使其居于资本主义国家抵抗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导地位,能够反映这一信息的是1949年成立的以美国为首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它是美国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的重要工具。故选C项。A、B、D三项均不能反映其是资本主义国家领袖的信息。答案为C。答案 C利用直选法解答特点1是选择题中最简单、使用最多的一种题型。2四个选项同属于一个历史范围或具有相同的属性,具有一
17、定的迷惑性。思路1此类题目的答案一般可以直接确认,题干往往可以和答案直接连缀成一个完整的陈述语句。复习时多看课文的主干部分。2表述型选择题常从相关历史知识的横向或纵向联系设置干扰项。纵向设置的干扰项告诉我们平时要注意历史小专题的归纳和分类;横向设置的干扰项告诉我们要完整准确地掌握历史基础知识。试 一 试 利用直选法解答1.(2011广东)二战后初期,有政治家认为,当时美国在欧洲实施的某项战略措施“最初不过是一种经济手段,现在却成了美国武器库里对付苏联的一种主要武器”。这一措施是()A.推行马歇尔计划 B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C.组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D倡议签订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解析 本题考查二战后的国
18、际关系格局,意在考查考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二战后初期”的时间信息可以排除B项,因为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于1944年;C项是军事组织,不符合“经济手段”的要求;D项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虽为“经济手段”,但并不是为了对付苏联。A项符合题意,美国提出马歇尔计划旨在通过扶植西欧来控制西欧,以达到遏制苏联的目的。答案 A2.1950年,法国外交部长舒曼针对法、德即将开展的合作说,今后“在法、德之间发生战争是不可想象的,而且在物质上不再可能”。舒曼在此所说的合作主要是指()A.矿业资源互补 B人力资源共享C.科学技术交流D消除贸易壁垒解析 本题考查欧洲经济一体化,意在考查学生对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掌握
19、情况。1951年,法国、联邦德国等六国签订了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故此合作是指矿业资源的互补。答案 A备课资料网罗精品资源补充无限能量史料研读一、欧盟的成立第13条 联盟确立下列目标:通过加强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和建立经济和货币联盟,包括引入本条约规定的单一货币,特别是通过建立一个没有内部疆域的区域,促进经济和社会平衡和持续的进步;特别通过实行一项可能在一定时间后导致共同防务的其中包括最终实现共同防务政策的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在国际舞台上表明其同一性;通过联盟公民身份的引入,加强对其成员国国民之权利和利益的保护;发展在司法和国内事务的紧密合作关系;保持完全的集体一致,并以此为基础,按照第N条第2节所
20、确定的程序,考虑本条约所引入的合作政策和形式在何种程度上需要修改,以确保共同体机制和机构的有效性。欧洲联盟条约第一编第13条【研读】资料显示:欧共体决定在其内部进一步实行共同的经济、货币、外交、安全、社会政策,并在司法、内务等方面进行合作与协调,从而使欧洲政治一体化进程有了突破性的进展;欧盟的成立,标志着欧共体从单一的经济贸易组织向包括政治、经济、外交和防务等在内的全方位一体化进程过渡;从欧盟成立开始,欧洲一体化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二、世界经济格局世界银行2002年世界发展报告【研读】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结束了战后延续数十年的两极格局,早已萌生的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得到了发展,各主要国际政治力量
21、的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方面,美国成了当今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另一方面,欧盟、俄罗斯、中国、日本等力量也在崛起或发展。从世界银行2002年的世界发展报告可以看出: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居世界前六位;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占到全世界总额近1/3;中国与美国、西欧和日本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资料卡片一、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共同体的目标应是:通过共同市场的建立和各成员国经济政策的逐步接近,在整个共同体内促进经济活动的和谐发展,不断的均衡的扩展,日益增长的稳定,生活水平加速提高以及各成员国间越来越密切的关系。为了达到前面所述的目标,按照本条约所规定的条件和时机,共同体的活动包括1在各
22、成员国之间取消商品进出口的关税和定量限制,以及具有同等影响的一切其他措施。2建立对待第三方国家的共同关税率和共同贸易政策。3在各成员国之间,废除阻止人员、劳务和资本自由流动的各种障碍。4建立共同的农业政策。5建立共同的运输政策。6建立一种保证在共同市场中竞争不受到破坏的制度。各成员国应采取所有一般的或特别的适当措施,以保证本条约或共同体各机构的文件所产生的义务得以执行。各成员国应促进完成共同体的目标。各成员国应避免采取可能妨碍完成本条约目标的任何措施。二、战后日本的社会改革为了彻底削弱日本,使日本日后不再成为美国的对手,从1945年10月开始,麦克阿瑟代表美国占领当局限令日本政府必须进行改革。
23、这次改革对日本社会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修改宪法。建立比较完整的资本主义政治体系。根据1947年5月通过的新宪法,确立了主权在民、和平主义和尊重人权的基本原则。否定了天皇的神权,天皇仅受国家委托,主持国家的礼仪。2农地改革。规定由国家强制征购不在村地主的全部出租地。在村地主超过一町步(北海道地区内为四町步)的出租地和自耕农超过三町步的土地,都必须卖给佃农和“有能力经营者”。同时,规定包括出租地在内的拥有土地限额,内地平均为三町步,北海道地区为十二町步。改实物地租为货币地租,实行低额地租,一町步以下的土地租额不得超过农产品收获总值的25%。随堂测试1.(2011
24、德州调研)马歇尔深知苏联根本不可能接受欧洲复兴计划。他曾说,如果一开始就把苏联和东欧排斥在计划之外,就会吓跑欧洲人,有的欧洲国家就会表现迟疑。上述材料不能用来说明()A美国有意识地制造了欧洲分裂B美国将分裂欧洲的责任推给苏联C美国有意掩盖其从经济上控制西欧的企图D美国有意在欧洲建立一个军事战略同盟解析 本题说明马歇尔充分考虑到了苏联和东欧国家的态度,所以才有意邀请苏联和东欧国家,其实质是推卸分裂欧洲的责任,掩盖其政治目的,但这不能说明美国有意在欧洲建立一个军事战略同盟。答案 D2(2011茂名模拟)上个世纪40年代这张由法国共产党人张贴的“欧洲复兴计划”宣传画表明美国有偏袒的援助会使欧洲分裂。
25、宣传海报却在强调欧洲复兴计划使全欧洲人联合起来。美国实施“欧洲复兴计划”最根本的目的在于()A帮助欧洲各国恢复经济B借此扩大美国的国际市场C稳定世界资本主义秩序D控制受援国,建立世界霸权解析“欧洲复兴计划”是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主要表现之一。它的实施,既有经济目的,更有政治目的。A、B、C、D四项均是其目的所在,但其根本目的是为其世界霸权政策服务的。答案 D3(2011莆田检测)某班研究性学习小组对一些与方位词相关的政治概念进行了探究,如“东西方冷战”“东学西渐”“西学东渐”“东方”“西方”“南北对话”“南南合作”“左派”“右派”“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等。有四位同学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国
26、际上出现的“东西方冷战”局面的“东方”有不同的理解,你认为正确的是()A东方是指中国社会主义国家B东方是指日本资本主义国家C东方是指苏联社会主义国家D东方是指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解析 二战后,美苏推行“冷战”政策,形成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两大阵营的对抗形成了“东西方冷战”格局,故这里的“东方”是指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答案 D4(2011临沂质检)1991年,美国总统乔治布什说:“我们是世界上唯一能够聚集维持和平力量的国家。正是这一领导的重任以及实力,使美国在一个寻找自由的世界中成为自由的灯塔。”这表明()A美国作为唯一超级大国,企图独霸世界B东欧剧变后
27、,单极世界格局已经形成C“冷战”结束后,美国为干涉他国制造舆论D美国凭借其实力充当资本主义保护神解析 1991年,苏联解体,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布什的话表明美国以缔造“自由的世界”为名,企图独霸世界。答案 A5(2011清远模拟)1945年10月,日本政府颁布“男女同权与妇女解放、对劳动者团结与组织的支持、教育的自由化、废除专制与国民解放、经济的民主化”等五大政策;1945年11月,对15个财阀集团实行资产冻结,此后又发出解体的指令与天皇财产冻结的指令。上述政策()是日本政府推行的民主化改革 在美国的支持下得以顺利实行 为日后的经济腾飞创造了条件 导致了日本经济的进一步崩溃ABCD解析 题
28、干中所述政策即日本按照美国的授意进行的民主化改革,这些改革为日后日本的经济腾飞创造了条件。说法不正确。答案 B6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世纪70年代,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正如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所述:“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欧洲不再是世界棋盘上的一个卒子或两个卒子:东欧和西欧;中国也不再是苏联的卫星国或地位较低的伙伴。对最近的将来来说,更有可能出现的不是一个由自治的区域集团组成的世界,而是一个由若干传统的大国势力范围组成的世界。”(1)“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指的是什么?(2)结合史实说明,西欧是如何摆脱“卒子”地位的?(3)对将要形成的世界格局,斯塔夫里阿
29、诺斯认为“更有可能出现的不是一个由自治的区域集团组成的世界,而是一个由若干传统的大国势力范围组成的世界。”你是否认同这一观点?并结合史实说明理由。解析 本题是对世界格局的考查。第(1)问,多种政治力量的崛起,多极化趋势出现。第(2)问,考查的是欧共体的形成及其影响,结合史实说明即可。第(3)问属开放性试题,理由充分,论据合理即可。答案(1)两极格局开始瓦解,多极化趋势开始显现。(2)西欧各国致力于恢复发展经济,增强国力;各国加强合作,建立欧洲共同体;随着实力的增强,欧共体国家在外交上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逐步摆脱美国控制。(3)认同: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主要表现为若干大国实力和影响的增强,并在国际舞台上共同发挥重要作用。如美、俄、日、中等大国都有可能成为多极格局中的一极。不认同:虽然当今世界还是大国在国际事务中起主导作用,但区域集团组织在推动和平衡多极化格局中正在发挥、也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欧盟的崛起并成为多极格局中的一支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