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7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参考课件:9.pptx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38180 上传时间:2024-05-26 格式:PPTX 页数:47 大小:4.7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参考课件:9.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2017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参考课件:9.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2017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参考课件:9.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2017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参考课件:9.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2017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参考课件:9.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2017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参考课件:9.pptx_第6页
第6页 / 共47页
2017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参考课件:9.pptx_第7页
第7页 / 共47页
2017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参考课件:9.pptx_第8页
第8页 / 共47页
2017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参考课件:9.pptx_第9页
第9页 / 共47页
2017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参考课件:9.ppt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7页
2017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参考课件:9.ppt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7页
2017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参考课件:9.ppt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7页
2017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参考课件:9.ppt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7页
2017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参考课件:9.ppt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7页
2017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参考课件:9.ppt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7页
2017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参考课件:9.ppt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7页
2017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参考课件:9.ppt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7页
2017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参考课件:9.ppt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7页
2017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参考课件:9.ppt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7页
2017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参考课件:9.ppt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7页
2017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参考课件:9.pptx_第21页
第21页 / 共47页
2017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参考课件:9.pptx_第22页
第22页 / 共47页
2017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参考课件:9.pptx_第23页
第23页 / 共47页
2017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参考课件:9.pptx_第24页
第24页 / 共47页
2017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参考课件:9.pptx_第25页
第25页 / 共47页
2017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参考课件:9.pptx_第26页
第26页 / 共47页
2017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参考课件:9.pptx_第27页
第27页 / 共47页
2017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参考课件:9.pptx_第28页
第28页 / 共47页
2017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参考课件:9.pptx_第29页
第29页 / 共47页
2017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参考课件:9.pptx_第30页
第30页 / 共47页
2017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参考课件:9.pptx_第31页
第31页 / 共47页
2017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参考课件:9.pptx_第32页
第32页 / 共47页
2017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参考课件:9.pptx_第33页
第33页 / 共47页
2017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参考课件:9.pptx_第34页
第34页 / 共47页
2017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参考课件:9.pptx_第35页
第35页 / 共47页
2017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参考课件:9.pptx_第36页
第36页 / 共47页
2017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参考课件:9.pptx_第37页
第37页 / 共47页
2017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参考课件:9.pptx_第38页
第38页 / 共47页
2017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参考课件:9.pptx_第39页
第39页 / 共47页
2017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参考课件:9.pptx_第40页
第40页 / 共47页
2017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参考课件:9.pptx_第41页
第41页 / 共47页
2017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参考课件:9.pptx_第42页
第42页 / 共47页
2017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参考课件:9.pptx_第43页
第43页 / 共47页
2017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参考课件:9.pptx_第44页
第44页 / 共47页
2017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参考课件:9.pptx_第45页
第45页 / 共47页
2017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参考课件:9.pptx_第46页
第46页 / 共47页
2017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参考课件:9.pptx_第47页
第47页 / 共47页
亲,该文档总共4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必修三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九章 区域地理环境和 人类活动 第1讲 区域和区域差异 第九章 第1讲 区域和区域差异 核心考点 学科素养 核心考点-4-考点一 考点二 自主梳理 核心突破 考点一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差异 一、区域和区域差异 1.区域(1)概念: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具有一定的 。(2)划分指标:有自然、和社会等某一方面的,也有 的。(3)区域的 特点 具有一定的边界(区位特征)区域内各要素之间有 ,表现出相对一致的特性范围有大有小,等级有高有低 地理位置经济综合性内在联系第九章 第1讲 区域和区域差异 核心考点 学科素养 核心考点-5-考点一 考点二 自主梳理 核心突破 特别提示有些区

2、域的边界具有过渡性质,但不等于说没有界线。区域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划分出来的,因此区域具有一定的界线,只是有的界线明确(如国界),有的界线模糊(如气候区)。2.区域差异(1)概念:两个或者多个区域之间的差别。(2)研究方法:比较区域发展的 条件、社会经济条件。(3)研究目的:为选择区域 、调整区域 和空间结构提供依据。自然发展方向产业结构第九章 第1讲 区域和区域差异 核心考点 学科素养 核心考点-6-考点一 考点二 自主梳理 核心突破 二、中国三大自然区的差异 1.三大自然区划分的依据:地形、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自然地理要素的地域差异。其中 是基本因素,而 是自然区域的

3、标志。地形和气候土壤和植被第九章 第1讲 区域和区域差异 核心考点 学科素养 核心考点-7-考点一 考点二 自主梳理 核心突破 2.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的差异 三大自然区 A 东部季风区 B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C 青藏高寒区 分界线 a mm 年等降水量线 b 昆仑山脉阿尔金山脉祁连山脉c 位置 东部临海 深居内陆 西南青藏高原 面积 45%30%25%地形 为主 为主 高原、山地为主 气候 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高寒气候 400 横断山脉平原、低山丘陵山地或高原和盆地季风第九章 第1讲 区域和区域差异 核心考点 学科素养 核心考点-8-考点一 考点二 自主梳理 核心突破 三大自然区A 东部季风区

4、 B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C 青藏高寒区 水文特征 多内流河、咸水湖,补给为主 内外流区兼具,湖泊众多,是许多大河的发源地 土壤 荒漠植被和草原植被下发育的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低,可溶性盐分含量较高 原始土壤 多外流河,雨水补给为主高山冰雪融水森林植被下发育的土壤,有机质含量高第九章 第1讲 区域和区域差异 核心考点 学科素养 核心考点-9-考点一 考点二 自主梳理 核心突破 三大自然区A 东部季风区 B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C 青藏高寒区 植被 自西向东依次为荒漠、荒漠草原、草原 高寒荒漠、高山草甸和灌丛,森林集中于东部和南部边缘山谷地区 以森林和森林草原为主第九章 第1讲 区域和区域差异 核心考点

5、学科素养 核心考点-10-考点一 考点二 自主梳理 核心突破 3.三大自然区人类活动的差异 东部季风区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 农业活动 最主要的农业区,以 为主 以 为主,灌溉农业、绿洲农业 以畜牧业为主,农业 交通 交通发达 交通不便 经济和文化 发达 落后 种植业畜牧业河谷第九章 第1讲 区域和区域差异 核心考点 学科素养 核心考点-11-考点一 考点二 自主梳理 核心突破 三、东部季风区的内部差异 1.分界线:大致以 一线为界,划分为南北两部分。2.东部季风区的南北差异 要素 北方 南方 地形 平原和高原为主 平原、低山和 为主 气候 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河湖 结冰 不结冰 矿产

6、 煤、石油、天然气 有色金属 秦岭淮河丘陵温带季风亚热带第九章 第1讲 区域和区域差异 核心考点 学科素养 核心考点-12-考点一 考点二 自主梳理 核心突破 3.南北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北方 南方 耕作制度 一年一熟、两年三熟和 一年两熟和 耕地 以旱地为主 以 为主 农作物 、棉花、杂粮 稻谷、茶叶、蚕丝 水果 苹果、梨、桃、杏等 、香蕉、荔枝、龙眼等 民居建筑 平顶 屋顶坡度大 一年两熟一年三熟水田小麦柑橘第九章 第1讲 区域和区域差异 核心考点 学科素养 核心考点-13-考点一 考点二 自主梳理 核心突破 北方 南方 交通运输 铁路、公路 铁路、公路、运输 文化 食物以 为主;说话直

7、率、方言较少 食物以 为主;说话婉转、方言繁杂 工业 重工业为主 相对比较发达 内河面食米食轻工业第九章 第1讲 区域和区域差异 核心考点 学科素养 核心考点-14-考点一 考点二 自主梳理 核心突破 一、中国三大自然区的差异及成因 1.东部季风区 第九章 第1讲 区域和区域差异 核心考点 学科素养 核心考点-15-考点一 考点二 自主梳理 核心突破 2.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第九章 第1讲 区域和区域差异 核心考点 学科素养 核心考点-16-考点一 考点二 自主梳理 核心突破 3.青藏高寒区 特别提示三大自然区的内部差异也非常明显,但影响因素有所不同。东部季风区表现为南北差异,属于纬度地带性,主

8、导因素是热量;西北干旱半干旱区表现为东西差异,属于经度地带性,主导因素是水分;青藏高寒区表现为由东南向西北的垂直差异,属于垂直地带性,主导因素是海拔。第九章 第1讲 区域和区域差异 核心考点 学科素养 核心考点-17-考点一 考点二 自主梳理 核心突破 二、区域差异的影响因素分析 运用综合性和整体性的观点,对比不同区域的差异,探究各要素之间的联系,是分析各区域发展方向,拟订整治开发措施的基础。区域差异应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分析:1.自然环境因素差异(1)气候差异的形成:第九章 第1讲 区域和区域差异 核心考点 学科素养 核心考点-18-考点一 考点二 自主梳理 核心突破(2)地貌差异的形成:(3

9、)水文差异的形成:第九章 第1讲 区域和区域差异 核心考点 学科素养 核心考点-19-考点一 考点二 自主梳理 核心突破(4)土壤差异的形成:不同区域的气候、植被及人类生产活动因素的差异造成土壤类型、厚度、肥力、酸碱度的差异。(5)植被差异的形成:不同的气候、地形、土壤、水文等因素造成植被数量、种类、形态等方面的差异。2.人类活动因素的差异 人类活动 差异成因 具体表现 农业 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自然条件差异 作物种类、耕作制度、产量等差异 市场、劳动力、交通、科技、政策等社会经济条件差异 机械化、生产率、商品率等差异 工业 资源、市场、劳动力、科技、交通、政策等差异 工业类型、规模等差异

10、 第九章 第1讲 区域和区域差异 核心考点 学科素养 核心考点-20-考点一 考点二 自主梳理 核心突破 人类活动 差异成因 具体表现 人口 区域耕地、水资源等自然条件和经济状况、科技水平、开发历史等社会条件差异 人口规模、密度、增长速度等差异 城市 地形、气候、河流、资源、交通等差异 城市形态、数量、规模、发展水平等差异 交通 地形、位置、经济、科技、人口等差异 交通方式、通达度等差异 第九章 第1讲 区域和区域差异 核心考点 学科素养 核心考点-21-考点一 考点二 自主梳理 核心突破 特别提示区域差异比较时的注意事项(1)运用综合性和整体性的观点,对比不同区域的差异,探究各要素之间的联系

11、,从自然地理要素和人文地理要素两方面进行分析,可将所分析的内容列成表格,这样两个区域之间的差异就比较简单明了,直观形象。(2)对区域的分析不需要面面俱到,要先找出最明显的、最具有代表性的要素,要注意分析自然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影响、目前社会经济地理环境的状况,从而探究区域人类活动的特点、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第九章 第1讲 区域和区域差异 核心考点 学科素养 核心考点-22-考点一 考点二 自主梳理 核心突破 图解要点 区域地理特征的分析方法 第九章 第1讲 区域和区域差异 核心考点 学科素养 核心考点-23-考点一 考点二 自主梳理 核心突破 典例1(2013江苏高考)下图是我国30

12、N附近地形剖面及年平均气温、年平均降水量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第九章 第1讲 区域和区域差异 核心考点 学科素养 核心考点-24-考点一 考点二 自主梳理 核心突破(1)剖面线上,东、西部年平均降水量的差异是 ,其主要影响因素有 、。(2)剖面线上,长江中下游平原与四川盆地相比,年太阳总辐射量较低的是 ,原因有 。(3)长江中下游平原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 ,发展该农业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有 。(4)你认为拉萨河谷地种植水稻是否可行?,理由是 。第九章 第1讲 区域和区域差异 核心考点 学科素养 核心考点-25-考点一 考点二 自主梳理 核心突破 推理分析 1.信息提取(1)题干信息:“我国3

13、0N”说明属于东部季风区和青藏高寒区两大自然区;“年平均气温、年平均降水量”反映气温和降水两方面的差异。(2)图表信息:第九章 第1讲 区域和区域差异 核心考点 学科素养 核心考点-26-考点一 考点二 自主梳理 核心突破 2.规律应用 第(1)题,气候差异表现与影响因素。注意图中年平均降水量曲线的变化,注意关注降水与地形剖面图的相关性。第(2)题,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原理应用。四川盆地四周环山,受地形影响,空气湿度大,多阴雨、雾天,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第(3)题,农业区位理论的应用。长江中下游平原属南方地区,农业地域类型为水稻种植业(稻作农业)。影响农业生产的社会经济条件主要从市场、

14、劳动力、技术、交通、政策等方面分析,但需要结合本地特点总结出主要因素。第(4)题,探讨和论证地理问题的能力。若答不可行,主要考虑水稻种植需要高温多雨、地形平坦的条件,地形和水源条件可以改造,但气候条件改造较难。若答可行,主要从河谷地带海拔低、气温高,有河流水源灌溉,河谷地带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等方面回答。第九章 第1讲 区域和区域差异 核心考点 学科素养 核心考点-27-考点一 考点二 自主梳理 核心突破【答案】(1)东部多,西部少 地形 大气环流(海陆位置)(2)四川盆地 阴雨、雾天多(3)水稻种植业(稻作农业)人口密集,劳动力丰富;粮食需求量大,市场广阔;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4)不可行

15、地势高,气温低,降水少;水热条件不能满足水稻生长需要 如答可行,须提出解决水热条件不足的可行方法 第九章 第1讲 区域和区域差异 核心考点 学科素养 核心考点-28-考点一 考点二 自主梳理 核心突破 对应训练 读下图,完成第12题。图1 图2 第九章 第1讲 区域和区域差异 核心考点 学科素养 核心考点-29-考点一 考点二 自主梳理 核心突破 1.图中甲、乙两城市分别位于()A.关中平原、浙闽丘陵B.江汉平原、山东丘陵 C.汉水谷地、黄淮平原D.汾河谷地、松嫩平原 2.据图示信息可以推断()A.1月平均气温甲城市高于乙城市 B.1月平均气温甲城市低于乙城市 C.7月平均气温甲城市高于乙城市

16、 D.7月平均气温甲城市低于乙城市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第1题,根据图中提供的经纬度判断,甲城市位于汉水谷地,乙城市位于黄淮平原。第2题,在纬度大致相当的前提下,由于山地对冬季风的阻挡,甲城市1月平均气温高于乙城市。7月份两城市气温高低不能判断。答案 解析 关闭1.C 2.A第九章 第1讲 区域和区域差异 核心考点 学科素养 核心考点-30-考点一 考点二 自主梳理 核心突破 图甲和图乙分别为我国某地区最冷月与最热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单位:)。读图,完成第34题。第九章 第1讲 区域和区域差异 核心考点 学科素养 核心考点-31-考点一 考点二 自主梳理 核心突破 3.图中区域气温年较差最小值

17、可能出现于图中的()A.东南部B.西北部C.东北部D.中东部 4.据图中信息推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影响图甲等温线走向的主导因素是大气环流 B.影响图乙等温线走向的主导因素是太阳辐射 C.一般情况下图甲所示月份h地农作物受寒潮影响最严重 D.图乙所示月份b地可能出现伏旱天气 答案 答案 关闭3.A 4.D第九章 第1讲 区域和区域差异 核心考点 学科素养 核心考点-32-考点一 考点二 自主梳理 核心突破 考点二中国三个经济地带的区域差异 1.划分依据:中国自然条件的差异、的地域分布和 发展水平的不同。特别提示东部经济地带包括港、澳、台外的所有沿海省级行政单位和北京市;中部9省区呈“T”

18、字形;西部经济地带主要包括位于110E以西的省级行政单位。2.范围(暂未包括港、澳、台)东部经济地带:辽、冀、京、津、鲁、苏、沪、浙、闽、粤、桂、琼中部经济地带:黑、吉、内蒙古、晋、皖、赣、豫、湘、鄂西部经济地带:陕、甘、宁、青、新、川、渝、贵、滇、藏自然资源社会经济第九章 第1讲 区域和区域差异 核心考点 学科素养 核心考点-33-考点一 考点二 自主梳理 核心突破 3.区域差异 东部经济地带 中、西部经济地带 区域位置 面向大海,便利,区内及区际联系便捷 距海较远,地形、地质条件复杂,交通 经济发展 水平 东部中部西部,且差距还在 速度 快 相对缓慢 历史背景和开放顺序文化、经济、政治基础

19、东部比中、西部深厚,改革开放东部 中、西部 海运不便扩大早于第九章 第1讲 区域和区域差异 核心考点 学科素养 核心考点-34-考点一 考点二 自主梳理 核心突破 中国三个经济地带的经济特征 地带 优势条件 存在问题 发展方向 东部 主要农业基地、工业区,交通便利,城市化、科技化、国际化水平高 能源、原材料不足,环境污染严重,江河下游洪涝多发 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发展第三产业和集约农业,发挥技术创新优势,产品向高、精、尖方向发展 中部 能源、矿产资源丰富,农、林、牧产品重要产区,有色金属及重工业发达 山西煤炭外运能力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东北森林过度砍伐,水患、风沙危害严重 发挥资源优势,建

20、设能源、原材料基地,建商品粮、农、林、渔基地,东西交通建设 第九章 第1讲 区域和区域差异 核心考点 学科素养 核心考点-35-考点一 考点二 自主梳理 核心突破 地带 优势条件 存在问题 发展方向 西部 拥有 70%的国境线,利于沿边贸易,能源、矿产、旅游资源丰富 工业基础薄弱,科技文化欠发达,交通落后,西北地区荒漠化严重 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稳定粮田面积,提高单产,大力发展交通,开发能源、矿产,成为全国动力基地 协调 加大对中、西部的支持力度,优先安排基础设施建设和资源开发,加强东部和中、西部的联系,协调三个地带互补发展 第九章 第1讲 区域和区域差异 核心考点 学科素养 核心考点-36-考

21、点一 考点二 自主梳理 核心突破 典例2(2014北京高考)“十二五”期间,依据国家区域发展新棋局,要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读下图,完成下题。与“长三角”地区相比,概述川渝地区发展的地理优势。第九章 第1讲 区域和区域差异 核心考点 学科素养 核心考点-37-考点一 考点二 自主梳理 核心突破 推理分析 1.信息提取(1)题干信息:“国家区域发展新格局”是政策因素;“黄金水道”反映内河航运差异,相对“长三角”地区,川渝地区不能说水运便利。(2)图表信息:第九章 第1讲 区域和区域差异 核心考点 学科素养 核心考点-38-考点一 考点二 自主梳理 核心突破 2.规律应用 区位理论的应用。

22、对比两地区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从中分析该地区的优势条件。从土地面积对比,川渝地区位于长江上游,土地广阔,地价较低;从资源条件分析,矿产、能源、水力等资源比长江三角洲地区丰富;有国家政策的支持;从劳动力分析,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且廉价。【答案】川渝地区位于长江上游,土地广阔(面积大),价格较低;矿产、能源、水力等资源丰富;政策支持;劳动力丰富;市场广阔;经济发展潜力较大。第九章 第1讲 区域和区域差异 核心考点 学科素养 核心考点-39-考点一 考点二 自主梳理 核心突破 对应训练(2015江苏高考)2015年是“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家战略积极推进年

23、。下图为“一带一路”主要线路示意图。读图,完成第5题。第九章 第1讲 区域和区域差异 核心考点 学科素养 核心考点-40-考点一 考点二 自主梳理 核心突破 5.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东、西部沿海地区差异的描述,正确的是()A.东部人口稠密,西部地广人稀 B.东部城市化进程快,西部城市化水平高 C.东部产业结构层次高,西部资源密集型产业发达 D.东部农业机械化程度高,西部农牧业发达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东部沿海地区是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人口稠密,城市化进程快,产业结构层次和农业机械化程度较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西部沿海地区是欧洲西部,人口稠密,城市化水平高,产业结构层次高

24、,农牧业发达,所以选B项。答案 解析 关闭B第九章 第1讲 区域和区域差异 核心考点 学科素养 学科素养-41-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影响的分析思路 分析区域发展与地理环境的关系,需要从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两方面、横向与纵向两角度进行分析。1.两方面(1)区域自然环境包括区域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土地及矿产资源等。(2)社会经济环境包括区域的人口(数量、素质)、工业、农业、商业、旅游业活动、交通运输状况等。第九章 第1讲 区域和区域差异 核心考点 学科素养 学科素养-42-2.两角度(1)横向即区域间不同的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水平、发展方向的影响,主要是从静态的角度进行分析,例如松嫩平原和长江三

25、角洲地区,不同的地理环境使它们具有不同的发展水平和发展方向。思维模式如下图。第九章 第1讲 区域和区域差异 核心考点 学科素养 学科素养-43-(2)纵向即在一个区域内,沿着历史发展的过程,看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的关系,主要是从动态的角度进行分析。思维模式如下图。第九章 第1讲 区域和区域差异 核心考点 学科素养 学科素养-44-对应训练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2题。第九章 第1讲 区域和区域差异 核心考点 学科素养 学科素养-45-1.影响图示区域年等降水量分布特点的因素有()纬度因素 海陆因素 地形因素 大气环流 A.B.C.D.2.该区域最主要的土地利用方式是()A.旱地

26、B.水浇农田 C.牧草地 D.沙地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第1题,根据年等降水量线变化可知,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递减,是由沿海向内陆的变化规律引起的,属于海陆因素;图中贺兰山等山麓地带降水较多,有地形因素的影响;该区域降水主要是受夏季风影响,所以是大气环流的影响。第2题,图中年降水量大部分地区小于400毫米,属于半干旱干旱区,所以以牧草地为主;图中在有河流灌溉的地方为水浇农田,此外还有旱地和沙地,这些土地面积相对较小,不是最主要的土地利用方式。答案 解析 关闭1.B 2.C第九章 第1讲 区域和区域差异 核心考点 学科素养 学科素养-46-(2015江西景德镇一模)下图为我国东部冬小麦种植区内收

27、获期等值线图。读图,完成第34题。第九章 第1讲 区域和区域差异 核心考点 学科素养 学科素养-47-3.影响M、R两地收获日期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水分B.地形 C.土壤D.热量 4.N地与R地相比较,收获时间差异及主导影响因素组合正确的是()A.比R地收获早-季风环流 B.比R地收获早-地形因素 C.比R地收获晚-距海远近 D.比R地收获晚-地势高低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第3题,图中M地位于北方地区,R地位于南方地区,两地之间的热量差异使M地冬小麦的收获期晚于R地。第4题,由图中等值线的分布特征,根据等值线判读规律,N地冬小麦的收获日期早于5月1日。N地位于四川盆地,由于受地形因素的影响,其冬季的热量条件比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R地优越,因此冬小麦收获较早。答案 解析 关闭3.D 4.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