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06考前必做难题30题1两汉时期,由中央到地方实行分级负责、层层对官吏进行考核:唐代出现了专门考核机构吏部考功司;宋代设审官院、考课院和监司负责不同类别官吏的考核;明清主要由吏部负责官员考核,由都察院协同工作。这表明A专制皇权不断强化 B官吏考核逐渐规范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D官员选拔目渐科学【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考核制度。从题干材料可知,古代官员的考核不仅有专门的考核机构主持,还有监察等部门的参与,实行严格的考核制度,这说明古代考核制度日趋规范化。所以应选B。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考核制度2唐朝设御史台“掌邦国刑宪典章之政令,以肃正朝列”、“纠正百
2、官之罪恶”。御史台所属机构有:台院、殿院和察院,分别“掌纠举百僚、推鞫(审判)狱讼、弹劾违法”,“纠察朝仪”,“巡按州县、纠视刑狱”等。可见,唐朝御史台:A.职能广泛,地位重要 B.分割相权,加强皇权C.属于中央司法机构 D.有效抑制了吏治腐败【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依据所学可知,御史早在秦代就已设立,与宰相、太尉并承三公,故B项说法不准确;C项 与题意不符;D项与史实不符。从材料“掌邦国刑宪典章之政令”“掌纠举百僚、推鞫(审判)狱讼、弹劾违法”“纠察朝仪”可知唐朝御史台职能较广泛,地位重要,所以应选A。考点: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唐代的监察制度3罗马皇帝卡拉卡拉颁布敕
3、令,曰:“赐寰宇黎庶罗马公民权庶民承担诸种负担,亦应共享凯旋之欢乐,此神之天条也。朕之制也,欲显罗马人民之伟大。一旦寰宇黎庶具享公民之权,罗马之伟大远胜海外诸邦,荣耀亦弗先祖可比肩。”该敕令颁布的主要目的是A授予全体罗马人公民权 B稳定罗马帝国的统治C增强罗马人国家认同感 D提高罗马帝国的声誉【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朕之制也,欲显罗马人民之伟大。一旦寰宇黎庶具享公民之权,罗马之伟大远胜海外诸邦,荣耀亦弗先祖可比肩。”可以分析出该敕令主要是为了稳定罗马帝国的统治的,所以本题答案选B项。A项不是目的,是内容;C项材料没有体现;D项不
4、是主要目的。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罗马人的法律罗马法的目的。4 1788年,汉密尔顿在纽约邮报发表的文章中说:“在美国的复合共和国里,人民交出的权力首先分给两种不同的政府,然后把各政府分得的那部分权力再分给几个分立的部门。因此,人民的权力就有了双重保障。”以下关于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复合共和国”指的是联邦制共和国“两种不同的政府”是指总统和国会“两种不同的政府”指的是中央政府和州政府“分立的部门”是指立法、司法、行政三个部门A B C D【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两种不同
5、的政府”并不是指总统和国会,而是指中央政府和州政府,所以本题凡是含均是错误的,组合式选择题关键是要找规律,找到一个突破口,所以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A。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美国共和制的确立美国的复合共和国 5下图是一位学生在学习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时制作的通商口岸示意图,他据此得出以下结论,其中正确的是总体来看通商口岸的开设由沿海向内地深入通商口岸的开设反映了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通商口岸的开设均与列强的侵略路线相关通商口岸的开设均与列强的侵略意图相关A. B. C. D.【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列强的侵略。依据所学及图示可知,符合题意,故应选C;错误,长江沿岸通商口岸的
6、设立并不与侵略路线一致,重庆、沙市是马关条约中开放的。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列强的侵略通商口岸的开放6有学者观点认为,十月革命后“布尔什维克党准备实施的措施大部分来自巴黎公社的经验”。这些经验不包括A打碎旧的国家机器 B民主选举人民代表 C实行土地国有政策 D建立新的国家机器【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在政权建设方面,公社委员会是最高权力机构,拥有立法权和行政权;废除旧军队、旧警察,代之以国民自卫军;取消资产阶级的法庭,建立了自己的司法机构;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诞生。新建立的苏维埃政权不仅拥有行政权和司法权,而且拥有立法权。因此AD正确。在民主政治方面,公社委员会是经过民主选举产生
7、的,公职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十月革命之后,全俄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第一届工兵苏维埃政府,即人民委员会。一批工人、农民和士兵的代表走上了各级苏维埃的领导岗位,代表人民行使权利或监督权利的实施。因此B正确。C是俄国十月革命之后的政策,巴黎公社没有,因此选择C。考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巴黎公社革命措施;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十月革命措施。7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出现了一个立法高峰。大批用来调整经济活动的法律法规出台。仅1993、1994两年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的经济方面的法律就有公司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对外贸易法、广告法等。上
8、述法律A奠定了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基础B推动了我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C回应了中国经济全面融入世界后面临的挑战D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从材料信息“20世纪90年代初期”、“大批用来调整经济活动的法律法规出台”、“ 经济方面的法律就有公司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对外贸易法、广告法”可知,D项符合题意,因为1992年我国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故应选D。其他选项均与题意不符。考点: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和祖国统一大业民主政治建设法制建设8奥巴马执政百日一文对中美关系的概述:美国是中国之民国立宪的榜样、二战抗日的盟军、朝鲜
9、战争的对手、七十年代制衡苏联的新盟友、改革开放的模仿对象,九十年代制裁中国的牵头人,世贸组织的介绍者,台湾现状的维持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实行总统制朝鲜战争是冷战背景下的局部“热战”制衡苏联是中美关系正常化的重要因素美日的干涉是中国分裂的重要国际因素A BC D【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所学历史知识的综合理解分析能力,属于组合型选择题。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力,实行责任内阁制,即议会共和制,故错误,结合组合的情况,只能选D。的相关论断也符合史实,所正确答案为D。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960年前召开的这次“
10、会议树立了不同文明和文化和谐相处的典范,是对文明冲突论的有力否定。”在这次“会议”上,中国代表团提出的方针是A“另起炉灶” B“求同存异”C“不结盟” D“一边倒”【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的外交。解答此题注意时间“60年前”即1955年。分析选项,A、D是新中国成立后提出的外交方针;B是1955年万隆会议周恩来提出的主张,符合题意;C是新时期的外交政策。所以应选B。考点:现代中国的外交关系建国初期的外交成就10下图是名为“无题”的漫画。根据观察与理解,你认为它的主题是A揭露战争对世界和平的巨大威胁B讥讽“美国式”民主政治的虚伪C揭示美国进行全球扩张的野心 D影射“北约”东
11、扩的严重危害【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漫画可知美国人一手拿着一把剑一手扶着地球仪,而且美国自由女神站在地球仪上,这不难分析出美国是想进行全球扩张称霸世界的。所以本题答案选C项,A、B、D与漫画信息不符。考点: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多极化趋势加强美国的扩张野心。11古今图书集成-经济篇中分为“选举典、诠衡典、食货典、礼仪典、乐律典、戎政典、祥刑典、考工典”,这种图书分类表明“经济”的内涵是A经世济民 B治国之才 C心外无理 D经济管理【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从材料“选举典、诠衡典、食货典、礼仪典、乐律典、戎政典、祥刑典、考工
12、典”可知,在经济篇中也出现了“选举典、礼仪典、戎政典、祥刑典”等与政治密切相关的内容,体现了古代的“经济”是“经世济民”之意。所以应选A。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诸子思想“经济”思想的特点12下图反映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经济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过程。图1到图2转变中的新因素有( )机床的发明和通用部件的标准化生产 周期性的经济危机钢铁化工领域内的技术革命 股票交易市场的形成和发展A B C D【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别图片等历史素材,获取有效信息,回忆、再现所学知识,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文字及图片相关信息,本题实际上考查近代世界两次工业革命
13、下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相关内容。据此,结合所学可知,分析、判断选项,可知:机床的发明和通用部件的标准化生产,明显不属于“新因素”,排除。进一步分析可知,其余项均能够体现“新因素”,正确。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D。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工业革命两次工业革命成果及其影响131903年4月17日大公报注:“他们(当时的上海居民)看着外国事,不论是非美恶,没有一样不好的;看着自己的国里,没有一点是好的,所以学外国人惟恐不像。”材料表明当时上海居民A生活方式和日常消费西方化 B注重传统习俗与西方习俗的融合C盲目崇洋和讲求虚荣 D从不接受西方的习俗【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材
14、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看着外国事,不论是非美恶,没有一样不好的;看着自己的国里,没有一点是好的”中可以看出当时上海居民盲目崇洋和讲求虚荣。所以答案选C。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盲目崇洋14据统计,美国建筑工业的产值从1919年的120多亿美元增长到1928年的近175亿美元。同时,生产资料生产部门的发展也很显著,其产量从1919年到1929年增加了64%。下列现象与这一时期美国经济发展无关的是( )A.纽约成为世界金融中心之一 B.分期付款和银行贷款广泛应用C.罗斯福坚持“自由放任政策”D.1929年爆发严重的经济危机【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
15、生解读题干材料,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比较、分析,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的能力。结合所学可知,分析、判断选项,可知:ABD三项的表述,均比较客观,符合史实,正确。进一步可知,C项明显不符合史实,20世纪20年代美国总统是柯立芝和胡佛,不正确。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C。考点: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罗斯福新政的背景“柯立芝繁荣”下的隐患15下表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材料结论A在17201820年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在世界总值中所占比重的年增长率,高于整个欧洲地区。这一时期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远高于英国B普法战争中普鲁士军队在色当俘获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及其亲率的近十
16、万法军。先进的社会制度是夺取战争胜利的必要条件C苏联粮食产量1954年为8560万吨,1956年为12500万吨,1958年为13470万吨。赫鲁晓夫的改革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D“北美自由贸易区”成立以来的20年间,三个经济体间已发展出更宽、更深、更高效的供应链。三国互惠,使墨西哥一跃成为发达国家【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别图表等历史素材,获取有效信息,比较、分析,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图片信息,分析、判断选项,可知:AB两项表述的结论明显有悖史实,排除AB;D项表述也违背史实,墨西哥没有一跃成为“发达国家”。进一步分析可知,C项表述的结论,说法比较客观和准
17、确,符合史实,正确。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C。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赫鲁晓夫的改革赫鲁晓夫改革所取得的相关成效16有历史学家在研究苏联(俄)历史时,把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俄)迈向社会主义道路时的努力看作三个实验。即“追随理想的实验,面对现实的实验、回归理想的实验”。 以下各项与三个实验分别对应正确的是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B. 新经济政策、农业集体化、斯大林模式C.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斯大林模式、社会主义工业化D.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农业集体化【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和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战时
18、共产主义政策是苏俄在战争逼迫的特定环境下采取的军事性非常措施,因此它并不是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的正确途径,引起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所以后来实行了新经济政策,提高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迅速恢复,稳定了政治形势。但是斯大林上台后,新经济政策被逐渐取消,建立了斯大林模式。所以答案选A。其他选项不符合。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苏俄(联)的经济政策17美国杜克大学教授弗雷德里克詹姆逊认为,“文化的全球化”是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是“界定全球化的真正核心”。他还预言“文化全球化”的后果,是美国的大众文化模式取代世界上各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弗雷德里克詹姆逊的预言主要
19、基于( )A.全球史观 B.文明史观C.现代化史观 D.民族史观【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归纳、概括,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并作出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相关信息,本题实际上考查史学理论与研究相关内容历史史观。根据关键信息“美国杜克大学教授”、“文化的全球化”、“是美国的大众文化模式取代世界上各个民族的传统文化”等,分析、判断选项,可知:ABC三项明显不符合题干内容核心意思所揭示的史观,不正确。进一步可知,D项准确,符合题意,正确。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D。考点:史学理论与研究历史认识和评价民族史观18如何理性看待社会中的等级身份,彰显平等价值
20、。东西方思想家中有人提出“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有人认为“奴隶是人,他们的天性和其他人相同”;有的倡导“人生而自由”。下列人物中,分别表达了这些主张的有( )墨翟 孟轲 塞内卡 卢梭 A B C D【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归纳、概括,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天性和其他人相同”、“人生而自由”等,回忆、再现所学知识,分析、判断选项,不难知道:题干材料的主张分别是墨翟、孟轲、卢梭的。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B。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墨
21、家墨翟的思想主张;西方民主思想塞内卡和卢梭的民主思想主张19周公要求统治者“敬天保民”,孔子主张“德治”,孟子提出“仁政”,董仲舒提倡“天人感应”、“郡守、县令,民之师帅”,朱熹强调“正君心”。材料表明,儒家主张为政者应该A发挥楷模和教化作用 B顺应天意,无为而治C统一信仰和社会规范 D用礼义道德遏制人欲【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B项内容是道家思想与儒家学说无关,所以排除B项。CD两项对材料内容理解不正确,材料内容表明各个时期的儒家思想都要求统治者以身作则,而不是要求百姓怎样,故CD两项不正确。故A项是正确选项。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宋
22、代理学儒家主张的内容 20下列对西欧资产阶级解放斗争最初阶段带有宗教色彩的原因,理解不正确的是A.天主教对人们的社会生活、政治影响比较大B.“中世纪的历史只知道一种形式的意识形态,即宗教和神学” C.宗教改革是西欧反封建斗争的主要形式,是解放人们思想的唯一途径D.资产阶级力量比较弱小,反封建斗争需要采取宗教“异端”的形式【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材料的能力。本题较为抽象,西欧早期反封建斗争带有宗教色彩的原因可以从两方面考虑,一是资产阶级自身的力量,一是当时西欧意识形态的基本状况。C选项中“唯一途径”表述有误。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宗教改革实质21卡尔文宗教改革和
23、英国宗教改革的相同点从原因上看,都深受文艺复兴运动和路德宗教改革的影响都反对罗马教皇权威都主张圣经是信仰的根据改革的领导者都是国王(或君主)A. B. C. D.【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历史对比分析能力。宗教改革后形成的新教教派基本上是资产阶级的宗教意识形态。路德围绕因信称义,否定了只靠教会及宗教出世生活才能得救的天主教理论,肯定了世俗生活的价值。而加尔文改革则又前进了一步:他只肯定资产者的以工业为主的世俗生活。因为他认为,唯有获得财富上的成功,才能证明你是上帝的选民,增加上帝的荣耀。而只有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才能最大程度地增加财富。一个失败的人,不是上帝的选民,为社会所轻视。因此本
24、题选择B选项。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宗教改革加尔文与马丁路德的对比22下图是山东汉代墓室中出土的乐舞百戏画像石拓片。作为史料,它可以用来研究古代中国戏曲表演的发展 绘画艺术的演变 墓葬文化的沿革 火药武器的使用A B C D【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到戏曲表演的信息,可以用来研究;此图是画像石拓片所以可以用来研究;此图是山东汉代墓室中出土的也可以用来研究;火药武器的使用在图片中体现不出来。所以本题选A项,B、C、D不符合题意。考点:古代中国文学艺术与科技成就 艺术绘画和戏曲。23恩格斯曾赞誉一部1859年出版的科学巨著
25、所阐述的理论“是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该书分为十五编,其中有“第二,自然状态下的变异;第三,生存斗争;第四,自然选择(即适者生存)第十二,生物的地理分布第十四,生物间的亲缘关系:形表学、胚胎学和退化器官”该书( )A第一次提出了生物是从低级向高级发展进化的观点B表明地质学研究的成果丰富了作者的自然科学理论C通过比较解剖学研究使人猿同祖论进一步得到确立D继承林耐注重个体的研究方法,但得出了不同结论【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比较、分析,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相关信息,本题实际上考查对达尔文物种起源著作的相关认识
26、。据此,分析、判断选项,可知:A项属于拉马克的成就,错误;CD两项的表述,明显不符合史实,排除。进一步分析可知,B项表述客观,符合史实和题干材料信息,正确。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B。考点:世界近代科学技术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物种起源24从洋务运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到康有为“托孔改制”,从三民主义到新文化运动,一些激进派提出全盘西化、“打倒孔家店”的口号,造成近代西学地位不断提高,以儒家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中学地位不断下降,这主要是因为 A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步加深B西方列强的侵入,西学涌入中国C中国社会的变化和逐步转型D知识分子思想逐渐激进【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洋务运动发生于19世纪6
27、0至90年代,中国社会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体现为先进中国人对西方技术的渴求,三民主义到新文化运动出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体现为提倡社会政治制度变革,出现题干所述现象,不单纯是列强入侵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步加深,更多的是中国社会整体的变化和转型,D项只是表面化的叙述,答案为C。 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近代学习西方的历程近代化25“建设之首要在民生土地之岁收,地价之增益,公地之生产,山林川泽之息,矿产水力之利,皆为地方政府之所有,而用以经营地方人民之事业,及育幼、养老、济贫、救灾、医病与夫种种公共之需。”这反映了孙中山A承认地方享有高度自主权 B满足了农民的土地要求C建立完善的
28、社会福利制度 D对社会财富再分配思想【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项明显错误,材料虽然说地方上的一切资源为地方政府所有,但却是为百姓所用,并不是由地方政府随意支配,所以不是自主的。材料中并没有涉及农民的土地所有制问题,并且作为资产阶级革命者的孙中山的土地纲领的实质是土地国有制不是农民土地私有制,所以B项错误。C项与材料内容不相符合。故选D。 考点:20世纪以来的重大理论成果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民生主义261956年5月26日,中宣部长陆定一在阐述毛泽东提出的一项方针时指出:“文艺工作,如果一花独放,不论那朵花怎么好,也是不会繁荣的。有了对独立思考的鼓励,有了自由讨论,学术就能迅速发展。春秋旧中国时
29、代同现在的情况是大不相同的。”从中可以看出,当时提出这一方针的主要目的是( )A继承和发扬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B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C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学艺术水平D指出文艺工作要为工农阶级服务【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1956年”、“文艺,学术,迅速发展”等,本题实际上考查新中国的“双百方针”相关内容。据此,结合所学可知,分析、判断选项,可知:B项表述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AD两项明显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具有一定迷惑性,C项表述不够准确,不能够准确体现国家层面
30、的文化政策之主要目的。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B。考点: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双百方针”的主要目的2720世纪60年代,中国的世界史研究领域开始大谈“复辟与反复辟斗争”问题,其代表论文英、法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封建王朝复辟问题指出:“任何一次新旧社会制度的更替,都是经过长期、反复、曲折、复杂的阶级斗争而实现的”,“反动的统治阶级”,“在被推翻之后”,“总是千方百计地企图复辟”。可见,当时世界史研究A侧重英法国际关系的演变B体现了“一边倒”的外交方针C认真贯彻了“双百”方针 D受到中苏关系变化的影响【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C项是无关项,双百方针是1956年提
31、出的,是关于科学领域与文学艺术领域的方针,与史学研究无关。B项是在建国初的,不是六十年代的,故B项错误。20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开始逐步恶化,当时中国的史学界只是借助研究英法资产阶级斗争时封建王朝复辟问题来分析中国社会存在的问题,他们认为当时中国的社会出现了资产阶级复辟的危险,党内出了“苏修”分子,所以D项正确。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苏关系变化的影响28下图图框内所叙内容为某美术流派具有的一些特征。对于该流派兴起的时间与地点,正确的是( )A14世纪,意大利 B19世纪初,法国C19世纪七十年代,荷兰 D20世纪,法国【答案】D【解析】试题分
32、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别图片等历史素材,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归纳、概括,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文字及图片信息,本题实际上考查世界文学艺术流派相关内容。据此,结合所学可知,解读题干图片文字信息,不难直接判断得出,此文学艺术流派应该属于现代主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现代主义最早形成于20世纪初,产生于法国。在此基础上,到20世纪四五十年代,又出现“后现代主义”。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D。考点: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文学艺术流派现代主义流派29(26分)环境、制度、政策是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西汉时的社会稳定导致人口逐渐增加,人均占有土地下降。
33、人口增多保证了密集型农业劳动,使耕地、育种、除草、防虫、水利各环节都能细致处理,以提高农业单产。农闲时,大量劳力转向生产有市场价值的物品,形成地区性的市场贸易网。在地区性贸易网络基础上形成全国性市场。形成了一种全国性的重商型农业模式。许倬云汉代农业分析材料二 宋初定天下,四川人因铁钱太重,行用不便,由富民发行一种纸币,叫做“交子”。每张计钱一缗。每隔三年,由发行的富民将旧票尽行收回,另发新票,称为“一界”。仁宗时改官家发行,禁民间私造。(后)把那种纸币改名为“钱引”,扩充推行的区域,当时除闽、浙、湖、广外全国通行。然滥发滥造,没有相当的准备金,纸币就不能维持它的票面价格。王伯祥、宋云彬开明中国
34、历史讲义材料三 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各项农村政策的推行,打破了我国农业生产长期停滞不前的局面,促进农业从自给半自给经济向着较大规模的商品生产转化,从传统农业向着现代农业转化。我们现在正进入城乡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大发展的时期。 1983年中共中央1号文件(1)阅读材料一,联系所学知识,用一句话概括汉代农业是“全国性的重商型农业模式”的理由。结合该模式存在的条件,分析其在中国古代经济史中的地位。(8分)(2)指出“交子”的历史地位。阅读材料二,联系所学知识,概述“交子”发行的演变过程,并分析其对经济的影响。(10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相关史实,从农业与市场关系变动的角度分析我国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所
35、产生的意义。(8分)【答案】(1)概括:汉代小农经济的进步与市场经济联系在一起。(2分)由于该模式需要以经济政策相对宽松、国家政治比较稳定、交通网络比较通畅等为条件。(4分)满足该条件的时间比较短,主体仍是分散的、孤立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营,该模式不是主流。(2分)。(2)地位:世界上最早的纸币。(2分)演变:发行主体从民间到官府;发行地区从四川到多地;发行状态从良好到混乱。(4分,每点2分,任答2点得4分)影响:前期适应了四川当地商品经济发展的现实,后期成为政府敛财的工具,不利于人民生活与生产发展。(4分)(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使农民获得了生产经营的自主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
36、极性;农村改革的突破性进展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注重农业的市场导向,发展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为后来社会主义市场的确立奠定了基础。(8分)【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题干要求,本问主要考查学生归纳、概括材料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一信息,本问考查古代中国经济发展相关内容汉代农业发展状况。根据关键信息“人口增多保证了密集型农业劳动。形成地区性的市场贸易网”、“在地区性贸易网络基础上形成全国性市场”等,可以这样来归纳、概括汉代农业的特点:A.汉代小农经济的进步与汉代商品经济紧密联系在一起;B.汉代小农经济的进步促进了汉代商品经济的发展。第二小问相对比较难,需要结合所学给予准确认识。可以这样来认识:商品
37、经济的发展需要相对宽松的经济政策、比较稳定的政局以及比较通畅的交通网络等作为条件。但在汉代传统重农抑商经济政策之下,汉代小农经济的主体仍是分散的、孤立的、自给自足性的,从而又制约了当时商品经济的发展,从而这种经济模式不是当时汉代经济的主流模式等。(2)根据题干要求,本问主要考查学生归纳、概括材料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二信息,本问考查古代中国经济发展相关内容北宋商业发展的状况。第一小问比较简单,回忆、再现所学知识即可作答,即北宋时期,四川地区的“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根据材料二信息“仁宗时改官家发行”、“扩充推行的区域”等,不难直接归纳、概括得出“交子”发行的演变历程特征:A.发行主体上,从
38、民间到官府;B.发行地区上,从四川到多地;C.发行监管上,从良好到混乱。第三小问,比较简单,辩证认识“交子”的作用,言之有理即可。(3)根据题干要求,本问主要考查学生归纳、概括材料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三信息,本问考查现代中国经济政策相关内容对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认识。根据关键信息“促进农业从自给半自给经济向着较大规模的商品生产转化”、“从传统农业向着现代农业转化”等,可以这样来认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意义:A.农民生产积极性方面,农民获得了土地的生产经营自主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B.推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农村改革的突破性进展,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进行;C.农业的经营模式
39、上,注重农业的市场化导向,壮大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等。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发展汉代农业的发展;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北宋商业的发展“交子”的出现及其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改革开放决策农村的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及其意义3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对中国国家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可是,到了近代,儒学却连连遭到批判,其地位和影响不断削弱、衰微,最终失去主流、统治地位,被边缘化。这是中国儒学发展、演变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儒学的衰微其实是中国近代社会变革、社会转型和文化革新、文化转型的必然结果。这
40、一过程与中国近代化的展开、古代社会的解体基本同步,其历史必然性不言而喻。不同性质的社会变革一旦在中国展开,文化革新就相应提上了日程,就势必要不断触动传统儒学,以致最终否定它的神圣地位。在变革过程中,中国古代社会结构逐步解体,儒学也势必随之同步衰微。张锡勤儒学在中国近代的命运材料二 韩国是一个善于学习的民族,到了现代,他们一方面提倡世界化(实际是向美国看齐的现代化),另一方面又保护和弘扬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后者做得甚至比中国还好。从小到集体的人与人之间,大到国家的爱国主义精神支柱,每一步都渗透着儒家文化的传统素质。以儒家精神为基础的韩国人精神及其思维模式,还强调人在社会中的关系,“群
41、体内的和谐”与“群体外的竞争”密切结合,使得韩国国内稳定不乱,又能在国际经济发展中大显身手,促使其综合国力名列前茅。中国儒家传统文化对韩国社会发展的影响(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儒学衰落的原因。(15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儒学对中、韩两国的影响有何相似之处?并分析儒家文化在近代中国、现代韩国命运不同的根本原因。(10分)【答案】(1)原因:儒学不能适应近代民族危机加深、救亡图存的社会需要是其衰落的社会根源。自然经济的逐惭解体,使儒学失去了与之最佳匹配的经济基础。政治变革和社会运动的兴起,作为封建统治精神工具的儒学必然成为众矢之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42、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使儒学赖以存在的阶级基础日渐薄弱。封建制度的逐渐解体,导致儒学失去赖以存在发展的政治基础。封建帝制的推翻,使儒学丧失官方哲学的地位。西学的传入及倡导,使古老儒学相形见绌,从而导致对儒学的怀疑或否定。“文学革命”提倡白话文并逐渐取代文言文,使传统儒学逐渐失去传承的文字裁体。科举制的废除,使儒学失去制度依托。(15分。每点3分,任答5点。其他答案言之有理酌情记分)(2)相似性:丰富了两国的民族精神;促进了两国的经济发展;为两国国家的稳定繁荣提供了精神动力。(6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记分)根本原因:是否适应两国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4分)【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
43、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实际上考查的是近代中国社会变化,包括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这涉及到中国近代社会变革、社会转型和文化革新、文化转型。即:儒学不能适应近代民族危机加深、救亡图存的社会需要是其衰落的社会根源。自然经济的逐惭解体,使儒学失去了与之最佳匹配的经济基础。政治变革和社会运动的兴起,作为封建统治精神工具的儒学必然成为众矢之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使儒学赖以存在的阶级基础日渐薄弱。封建制度的逐渐解体,导致儒学失去赖以存在发展的政治基础。封建帝制的推翻,使儒学丧失官方哲学的地位。西学的传入及倡导,使古老儒学相形见绌,从而导致对儒学的怀疑或否定。“文学革命”提倡白话文并逐渐取代文言文,使传统儒学逐渐失去传承的文字裁体。科举制的废除,使儒学失去制度依托。(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材料“精神支柱国内稳定国际经济”等关键信息可知,儒学对中、韩两国的影响的相似性:丰富了两国的民族精神;促进了两国的经济发展;为两国国家的稳定繁荣提供了精神动力。根本原因:是否适应两国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维新思想近代中国儒学衰败的原因以及对周边国家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