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辛弃疾 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 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 路转溪桥忽见。 作者简介辛弃疾 (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今山东历城人。他生长在北方沦陷区,曾参加耿京领导的抗金义军。南归后,未被重用。他担任过湖南、湖北、江西安抚使等职,后遭排挤。然力图恢复中原,雪耻报国之志至死不渝,词风豪放悲壮,后人将他与苏轼并称 “苏辛”。 简注 “黄沙”,黄沙岭。“明月”二句,明月照亮了远处的树枝,使宿鸟惊止不定,风儿太凉了,蝉儿以为是清晨,在半夜里就叫了起来。“稻花”二句,前后倒装。稻田一片蛙鸣,似在谈论即将丰收的年景。“茅店社林边”,茅店就在靠近土地庙的树林边。 “溪桥”,小溪上架设的桥。 导读这是作者村居时的作品,前阕写的是乡村夏夜的景色。其特点是既幽静,又喧闹。 “惊鹊”、“鸣蝉”,是以动衬静。“稻花香”,是诗人心情喜悦的主观心理感受。后阕 “七八个”、“两三点”写的是疏廓的远景,与此相映衬的是 “溪桥”、“社林”、“茅店”。全篇前后和谐,笔调灵活,语言明快,色彩匀润,构成一幅乡村夏夜优美动人的风景画,透露出作者的 喜悦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