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云南师大附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高考适应性月考理科综合物理试题(二)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37672 上传时间:2024-05-26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7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师大附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高考适应性月考理科综合物理试题(二)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云南师大附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高考适应性月考理科综合物理试题(二)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云南师大附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高考适应性月考理科综合物理试题(二)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云南师大附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高考适应性月考理科综合物理试题(二)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云南师大附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高考适应性月考理科综合物理试题(二)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云南师大附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高考适应性月考理科综合物理试题(二)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云南师大附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高考适应性月考理科综合物理试题(二)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云南师大附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高考适应性月考理科综合物理试题(二)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云南师大附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高考适应性月考理科综合物理试题(二)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云南师大附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高考适应性月考理科综合物理试题(二)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云南师大附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高考适应性月考理科综合物理试题(二)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云南师大附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高考适应性月考理科综合物理试题(二)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云南师大附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高考适应性月考理科综合物理试题(二)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云南师大附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高考适应性月考理科综合物理试题(二)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云南师大附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高考适应性月考理科综合物理试题(二)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云南师大附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高考适应性月考理科综合物理试题(二)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云南师大附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高考适应性月考理科综合物理试题(二)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云南师大附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高考适应性月考理科综合物理试题(二)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云南师大附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高考适应性月考理科综合物理试题(二)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1届高三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二)理科综合试题物理部分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卡文迪许用实验方法测出引力常量的数值,从而使万有引力定律有了真正的实用价值B. 亚里士多德认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C. 开普勒总结出了行星的运动规律,找出了行星按照这些规律运动的原因D. 伽利略通过斜面实验以及逻辑推理证明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匀速直线运动【答案】A【解析】【详解】A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卡文迪许用实验方法测出万有引力常量G的数值,使万有引力定律有了真正的实用价值,故A符合题意;B亚里士多德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故B不符合题意;C开普勒总

2、结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牛顿找出了行星按照这些规律运动的原因,故C不符合题意;D伽利略通过斜面实验加逻辑推理的方法研究了自由落体运动规律是一种匀变速直线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2. 2020年7月23日12时41分,我国首个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成功发射升空,并于2021年登陆火星。如图所示为载着登陆舱的探测器经过多次变轨后登陆火星的轨迹图,其中轨道I、III为椭圆,轨道II为圆。探测器经轨道I、II、III运动后在Q点登陆火星,O点是轨道I、II、III的交点,轨道上的O、Q、P、R四点与火星中心在同一直线上,O、R两点分别是椭圆轨道I的近火星点和远火星点,O、Q两点分别是椭圆轨道I的远

3、火星点和近火星点。已知火星的半径为R,OQ=4R,探测器在轨道II 上经过O点的速度为v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探测器在轨道I上经过O点的速度小于经过R点的速度B. 探测器在轨道I上运动时,经过O点的速度小于v0C. 由所给信息可求出探测器在轨道II上运动时,经过O点的加速度D. 在轨道II上第一次由O点到P点的时间小于在轨道III上第一次由O点到Q点的时间【答案】C【解析】【详解】A根据开普勒第二定律可知,探测器在轨道I上经过近点O点的速度大于经过远点R点的速度,选项A错误;B探测器从轨道I到轨道II,在O点要减速,则在轨道I上运动时经过O点的速度大于v0,选项B错误;C由所给信息可求

4、出探测器在轨道II上运动时,经过O点的加速度选项C正确;D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在轨道II上运动的轨道半径大于在轨道III上运动的半长轴,则在轨道II上运动的周期大于在轨道III上运动的周期,在轨道II上第一次由O点到P点的时间大于在轨道III上第一次由O点到Q点的时间,选项D错误。故选C。3. 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和M的两长方体物块P和Q,叠放在倾角为的固定斜面上。P、Q间的动摩擦因数为1,Q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当它们沿斜面匀速下滑时,两物块始终保持相对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tanB. 2=tanC. 1可能小于2D. 1一定大于2【答案】B【解析】【详解】先取PQ为一整体

5、,受力分析,由平衡知识得(M+m)gsin=2(m+M)gcos可得2=tan对物体P,由于Q对P的摩擦力为静摩擦力,则其中即 即1可能等于2,则选项B正确,ACD错误。故选B。4. 用一不可伸长的细绳吊一小球(可视为质点)于天花板上,小球质量m=0.20kg,细绳长L=0.80m,把小球拿至悬点静止释放,从释放开始计时,经过时间t=0.45s,细绳刚好被拉断。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取g=10m/s2,细绳被小球拉断过程中细绳承受的平均拉力的大小为()A. 14NB. 16NC. 18ND. 20N【答案】C【解析】【详解】由公式可知,细绳被拉紧时的速度为所用的时间为则细绳拉断过程所用的时间

6、为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对小球由动量定理可得即故选C。5. 如图所示,固定光滑管形圆轨道半径为R(管径远小于R),小球a、b大小相同,其直径略小于管径,能在管中无摩擦运动。两球先后通过轨道最低点时对轨道的压力相等,小球a运动到管形圆轨道的最高点时恰好对轨道无压力,小球b只能运动到与O点等高的A点(不考虑碰撞),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a、b两小球的质量之比为1:2B. a、b两小球在管形圆轨道最低点时的速度之比为2:1C. 小球a运动到圆轨道的最高点时的速率等于小球b运动到A点的速率D. 小球a在圆轨道的最高点受到的合外力大于小球b在A点受到的合外力【答案】A【解析】【详解】A. 小球a在最低

7、点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小球a从最低点运动到最高点过程,由动能定理可得小球a在最高点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联立可得小球b在最低点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小球b从最低点运动到A点过程,由动能定理可得联立可得两球先后通过轨道最低点时对轨道的压力相等,即,则有解得:,A正确;Ba、b两小球在管形圆轨道最低点时的速度之比为B错误;C小球a运动到圆轨道的最高点时的速率为,小球b运动到A点的速率为零,故两者速率不相等,C错误;D小球a在圆轨道的最高点和小球b在A点均只受重力,因此合外力相等,D错误;故选A。6. 物块A以3m/s的初速度在光滑水平面上运动,与静止的物块B发生弹性正碰。已知物块A、B的质量分别

8、是2kg和1kg,则碰后物块A、B的速度大小v1、v2为()A. v1=1m/sB. v1=2m/sC. v2=4m/sD. v2=2m/s【答案】AC【解析】【详解】物块A、B发生弹性正碰,故由动量守恒定律及能量守恒定律有联立两式,代入数据解得及(不合理舍去)故把代入,对应求得所以选项BD错误,AC正确;故选AC。7. 一个质量为m的货物放在电梯中,电梯由静止开始上升,整个过程中货物重力的功率随时间变化的Pt图象如图所示,匀速运行时速度v=2m/s,忽略一切阻力,重力加速度取g=10m/s2,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货物的质量m=60kgB. 货物在01s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C. t=0.

9、5s时,支持力的功率为700WD. 电梯加速阶段货物克服重力所做的功小于减速阶段货物克服重力所做的功【答案】BD【解析】【详解】A由图可知,内重力的功率不变,说明此时间段内货物做匀速运动,则有得故A错误;B由图可知,内重力的功率说明加速度恒定,即货物在01s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B正确;C由图可知,内重力的功率得解得0.5s时的速度为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此时支持力功率为故C错误;D由公式由图可知,加速的时间比减速阶段的时间小,而平均功率相同,则电梯加速阶段货物克服重力所做的功小于减速阶段货物克服重力所做的功,故D正确。故选BD。8. 如图所示,长为L的轻杆OA可绕固定转轴O在竖直面内自由转动,A

10、端固定一小球。细线的一端系有质量为M的小物块,另一端绕过钉子B固定于A点。用手拉住小球使轻杆静止于水平位置,此时AB间细线长为2L,且细线与竖直方向夹角为。松手后,当轻杆逆时针转到竖直位置时,小物块的速度大小。不计一切摩擦,重力加速度为g。则()A. 轻杆静止于水平位置时,钉子B受到细线作用力的大小F=MgB. 轻杆由水平位置转到竖直位置的过程中,细线对小物块做的功C. 轻杆在竖直位置时,小球速度大小为D. 小球的质量【答案】AD【解析】【详解】A对钉子B受力分析如图甲所示其中T=Mg则故A正确;B轻杆由水平位置转到竖直方向,M下降高度h等于AB间细线缩短的长度,为对小物块M,根据动能定理得解

11、得故B错误;C轻杆在竖直位置时,小球速度与物块的速度大小相等即为故C错误;D由机械能守恒有联立解得故D正确。故选AD。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道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题第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11题,共129分。9.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图中O点是小球抛出点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实验时先让入射球m1多次从斜槽上Q位置静止释放,多次重复,找到其平均落地点的位置P,测量平抛射程OP;然后,把被碰小球m2静置于斜槽末端,再将入射球m1从斜轨上Q位置静止释放,与小球m2相碰,并多次重复,分别找到m1、m2相碰

12、后平均落地点的位置M、N,测量平抛射程OM、ON。(1)实验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A斜槽末端的切线必须水平B入射小球每次都必须从斜槽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C选质量较大、体积较大的小球作为入射小球D实验过程中实验桌、斜槽、记录的白纸的位置要始终保持不变(2)若两球相碰前后的动量守恒,其表达式可表示为_。【答案】 (1). ABD (2). 【解析】【详解】(1)1A为了使小球做平抛运动,斜槽的末端需调成水平,故A正确;B为了让入射球每次到达碰撞位置的速度相同,应让小球每次从同一位置开始下滑,故B正确;C为了减小空气阻力影响,选质量较大,体积较小的作为入射球,故C错误;D为准确测出小球的水平位移,

13、实验过程中应保持实验桌、斜槽、记录的白纸的位置要不动,故D正确。故选ABD(2)2两球离开轨道后做平抛运动,两小球抛出点的高度相同,在空中的运动时间t相同,由动量守恒定律可得两边同时乘以时间t得则10. 在实验室中,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可以完成许多力学实验。(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A可利用此装置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中一定要使钩码总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且必须平衡摩擦力B可利用此装置探究加速度与质量关系,实验时每次改变小车质量需重新平衡摩擦力C可利用此装置探究功与速度变化关系,实验中需要平衡摩擦力D可利用此装置探究钩码与小车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实验时需要平衡摩擦力(2)利用此装

14、置研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某同学得到一条清晰纸带,如图甲所示。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打点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T=0.02s。其中x1=8.05cm、x2=8.68cm、x3=9.33cm、x4=9.95cm、x5=10.61cm、x6=11.26cm。下表列出了打点计时器打下B、C、E、F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请在表中填入打点计时器打下D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_。位置BCDEF速度(m/s)0.8370.9011.0281.094(3)以A点为计时起点,在图乙所示坐标系中画出小车的速度时间关系图线_。(4)计算出的小车的加速度a=_m/s。【答案】 (1). C (2). 0

15、.964 (3). (4). 0.640.01【解析】【详解】(1) 1A可利用此装置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中不需要使钩码总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也不需要平衡摩擦力,选项A错误;B可利用此装置探究加速度与质量关系,平衡摩擦力时满足即则实验时每次改变小车质量不需重新平衡摩擦力,选项B错误;C可利用此装置探究功与速度变化关系,实验中需要平衡摩擦力,这样才能使得细线的拉力等于小车受的合外力,选项C正确;D若利用此装置探究钩码与小车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存在摩擦力,则利用此装置不能探究系统机械能守恒定律,选项D错误。故选C。(2) 2由于T=0.1s,则打点计时器打下D点时小车瞬时速度(3

16、)3画出小车的速度时间关系图线如图;(4)4由图像可知小车的加速度11. 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质量为M=4kg的静止滑块(未固定),滑块的左侧是一光滑的圆弧,圆弧半径R=1m;一质量为m=1kg的小球以速度v0向右运动冲上滑块,且刚好没跃出圆弧的上端。重力加速度取g=10m/s2,求:(1)小球的初速度v0是多少?(2)试分析滑块什么时候速度达到最大,最大速度是多少?【答案】(1)5m/s;(2)小球离开滑块后滑块速度最大,2m/s【解析】【详解】(1)当小球上升到滑块上端时,小球与滑块水平方向速度相同,设为,根据水平方向动量守恒有由系统机械能守恒有解得(2)小球沿圆弧向上运动到达最高点的

17、过程中小球对滑块的压力做正功,滑块加速,小球到达最高点后又滑回,小球对滑块的压力还做正功,滑块又做加速运动,当小球离开滑块后滑块速度最大,研究小球开始冲上滑块一直到离开滑块的过程,根据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有解得12. 如图所示,一底端带挡板的斜面体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倾角=、高度h=1.6m。一质量M=1kg、长度L=2m的薄木板B置于斜面頂端,恰好能保持静止。一质量m=3kg的小物块A以沿斜面向下、大小为4m/s的速度滑上木板B,已知A、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取g=10m/s2,不计空气阻力。求:(1)斜面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2)物块A刚滑上B时,A、B

18、的加速度;(3)薄木板B从开始运动到碰到挡板所用的时间。【答案】(1);(2)2.5m/s2,方向沿斜面向上,沿斜面向下;(3)0.6s【解析】【详解】(1)由木板恰好静止在斜面上,得到斜面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应满足得(2)物块A在木板上滑行时,以A为研究对象,有方向沿斜面向上,以木板B为研究对象有方向沿斜面向下(3)假设A与木板达到共同速度时,A还没有到达底端,则有解得,此过程故说明以上假设成立,共速后,由于则A与木板B一起匀速到木板与底端挡板碰撞,该过程所用时间所以物理选修3-313. 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的实验步骤如下:A用滴管将浓度为0.1%的油酸酒精溶液一滴一滴地滴入量筒中,记

19、下滴入1mL的油酸酒精溶液的滴数N,求出_;B将痱子粉均匀地撒在浅盘内水面上,用滴管吸取浓度为0.1%的油酸酒精溶液,从低处向水面中央滴入一滴油酸酒精溶液,使之充分扩散,形成_;C待油酸薄膜的形状稳定后,将玻璃板放在浅盘上,用彩笔将油酸薄膜的形状画在玻璃板上;D将画有油酸薄膜轮廓的玻璃板放在坐标纸上,以坐标纸上边长为1cm的正方形为单位,数出轮廓内正方形的个数约为M个,计算出油酸薄膜的面积。利用以上测量数据,写出单个油酸分子直径d的表达式为d=_m。【答案】 (1). 1滴油酸酒精溶液的体积 (2). 单分子油膜 (3). 【解析】【详解】1用滴管将浓度为0.1%的油酸酒精溶液一滴一滴地滴入量

20、筒中,记下滴入1mL的油酸酒精溶液的滴数N,求出1滴油酸酒精溶液的体积2将痱子粉均匀地撒在浅盘内水面上,用滴管吸取浓度为0.1%的油酸酒精溶液,从低处向水面中央滴入一滴油酸酒精溶液,使之充分扩散,形成单分子油膜3每一滴油酸酒精溶液的体积是,纯油酸的体积为油膜的厚度,即油分子的直径为14. 如图所示,足够长的两端开口的导热性能良好的U型玻璃管开口向上,管中有一段水银柱,左管中用一密闭良好的活塞封闭一段气体,气柱长为10cm,左管足够长,右管中液面离右管口的高度为7.5cm,左、右水银液面的高度差为h=15cm,大气压强为P0=75cmHg。现将右管管口封闭,提拉活塞缓慢上移,假设环境温度始终不变

21、,封闭气体均可视为理想气体,不计一切摩擦,当左、右两管中液面在同一高度时,求:(1)右管中气体压强;(2)左管中活塞上移的距离。【答案】(1)37.5cmHg;(2)21.5cm【解析】【详解】(1)以右管封闭的气体为研究对象,若右管管口封闭,右管中封闭气体的压强为p0=75cmHg气柱的长度为L1=7.5cm;当左右管中水银面相平,右管中气体压强为p1,气柱的长度为解得p1=375cmHg(2) 以左管封闭的气体为研究对象,开始时左管气体的压强为p2=p0+h=90cmHg气柱的长度为L3=10cm当左右管中水银面相平时,气体的压强为p1,设气柱长为L4,则解得L4=24cm则活塞上移的距离

22、为物理选修3-415. 下列有关光学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 当入射角大于临界角,一定发生全反射B. 做双缝干涉实验时,用红光替代紫光,相邻明条纹间距变大C. 在单缝衍射现象中,缝越窄,照射光频率越高,则衍射现象越明显D. 肥皂泡在阳光下呈现彩色条纹,属于光的干涉现象E. 光的偏振现象表明光是横波【答案】BDE【解析】【详解】A发生全反射的必要条件是光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当光从光疏介质射入光密介质时,一定不发生全反射,故A错误;B双缝干涉条纹间距与波长成正比,红光的波长比紫光的长,由公式可知,做双缝干涉实验时,用红光替代紫光,相邻明条纹间距变大,故B正确;C在单缝衍射现象中,当缝越窄时衍

23、射现象越明显,对光波而言,照射光频率越高,波长越短,而波长越长的光,其衍射越容易发生,现象越明显,故C错误;D肥皂泡在阳光下呈现彩色条纹是肥皂膜内外反射的光线,相互叠加产生的现象,这是光的薄膜干涉造成的,故D正确;、E偏振是横波的特有现象,光的偏振现象表明光是横波,故E正确。故选BDE。16. 一根长20m的软绳拉直后放置在光滑水平地板上,两人在绳两端P、Q沿y轴方向不断有节奏地抖动,形成两列振幅分别为10cm、20cm的相向传播的机械波。以绳中点为坐标原点,以绳上各质点的平衡位置为x轴建立坐标系,t=0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已知P端的波波速为2m/s,求:(1)两列波的频率;(2)两列波叠加稳

24、定时,两波源间(不含波源)振动加强点共有几个,并写出其位置坐标。【答案】(1)0.5Hz;(2)9个,x=0,x=2m,x=-2m,x=4m,x=-4m,x=6m,x=-6m,x=8m,x=-8m【解析】【详解】(1)两列波的波速均为v=2m/s,绳端P形成的波波长为4m,绳端Q形成的波波长也为4m,由波速公式v=f可知,两列波的频率均为=0.5Hz(2)叠加稳定时两波源间与两波源路程差等于半个波长偶数倍的各点振动加强,振幅为30cm,设某点是振动加强点,到两个波源的距离分别为x1和x2,则有x1+x2=20m解得x1=(2n+10)m由于x120m,故n值可取0、1、2、3、4(不含波源)时有9处振动加强点,即x=0,x=2m,x=-2m,x=4m,x=-4m,x=6m,x=-6m,x=8m,x=-8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