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四川省成都市新津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58910 上传时间:2024-05-25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2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成都市新津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四川省成都市新津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四川省成都市新津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四川省成都市新津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四川省成都市新津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四川省成都市新津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四川省成都市新津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四川省成都市新津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四川省成都市新津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四川省成都市新津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四川省成都市新津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四川省成都市新津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四川省成都市新津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四川省成都市新津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四川省成都市新津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四川省成都市新津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1.许倬云在西周史中提到:“西周的城邑,是金字塔形的层级结构。宗周成周是定点的大邑,诸侯的国是次级的邑,国以下有贰宗大都,有卿大夫的家邑,最下层则是直接控制田野的邑。”这种“层级结构”A. 主要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进行构建B. 是古代官僚政治建立的重要标志C. 促使周的文化形式覆盖整个长江流域D. 实现了最高执政集团权力的高度集中【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这种“层级结构”指的是主要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进行构建的西周宗法制,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宗法制是贵族政治的体现,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取代贵族

2、政治的重要标志是秦朝郡县制的实行;C选项错误,分封制促使周的文化形式覆盖整个黄河中下游流域,不是长江流域,也不是宗法制的影响;D选项错误,西周时期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2.西周时,只有周天子才称王,春秋时期的楚、吴国君开始称王,而到战国时,齐、韩、赵、魏、秦、燕、宋、中山等国的国君也都称王。这一变化表明()A. 宗法等级秩序不断加强B. 政治重心南移速度加快C. 诸侯集权趋势日益明显D. 分封诸侯数量迅速增加【答案】C【解析】春秋战国时期,随着井田制瓦解,宗法制和分封制走向崩溃,排除A;材料中主要诸侯国的国都依然在黄河流域以北,排除B;材料中各诸侯国纷纷称王,

3、说明诸侯集权趋势日益明显,故选C;春秋战国时期,由于争霸战争和兼并战争不断,诸侯数量迅速减少,排除D。3.汉武帝元封五年“初置刺史部十三州”代表中央以监察各州,到了东汉末年汉灵帝改为州牧,州牧集所在州行政权、军权、财权于一身。由此可见东汉末年( )A. 皇权专制遭遇前所未有挑战B. 刺史监察地方的职能被弱化C. 君主监察百官的制度被强化D. 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能力得到加强【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 刺史原来职能为代表中央监察地方,后来逐渐转变为州牧,可见刺史监察职能转变为地方行政长官,其监察地方的职能逐渐被弱化,B项正确。材料反映刺史监察地方的职能被弱化,与皇权专制遭遇前所未有的挑

4、战不符,排除A。由材料可知君主监察百官的制度被弱化,排除C。东汉末年“州牧集所在州行政权、军权、财权于一身”,说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削弱,排除D。4.我国古代政治制度不断调整与变革,下列措施反映强化中央集权的是A. “于是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师尚父(即姜尚)于齐营丘。”B. “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C. “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D. “军国大计、罔不总揽盖隐然执政之府矣。”【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于是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师尚父(即姜尚)于齐营丘”反映的是分封制,分封制不利于中央集权,故A项错误;“以天下之广、四海

5、之众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体现的是三省六部制,这加强了专制主义,不是中央集权,故B项错误;“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体现的是行省制,这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协调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故C项正确;“军国大计、罔不总揽盖隐然执政之府矣”体现的是军机处,这大大强化了专制主义,故D项错误。5.宋代官制有官、职、差遣(临时任用)之分。“官”是一种等级待遇,表示禄位、品级的高低。“职”只是一种荣誉性质的虚衔,如“大学士”等。只有“差遣”才是实际职务,握有实权,这样承担内外事务可以不受官员的品级和资历的限制,宋代的这一做法A. 有利于防范官员的权力膨胀B. 促进了政府的科学管理C

6、. 有效的解决了吏治腐败问题D. 明确了官员的职责分配【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可知,宋代的官、职、差遣(临时任用)分开授予的做法,使位高者未必权重,这有助于防止官员权力膨胀,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这一做法仍存在很多弊端,不是科学的管理方式;C选项错误,这一做法并未有效解决吏治腐败问题;D选项错误,职位和实权的分离会造成官员职责不明确。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6.隋唐时期,御史与谏官相辅相成的监察制度体系臻于完备。宋以后,谏官制度逐渐衰微,明清时期逐渐形成以御史与谏官制度合一的、以督察院为主体的单一监察制度体系。可见古代监察体系的演变A. 缓和了官员内部的矛盾B. 保障监察权力的高效

7、运作C. 提高了中央的行政效率D. 与专制权力的强化相一致【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题意可知宋代以后,谏官制度逐渐衰微,到明清时期谏官与监察制度合一,形成单一的监察体系,这与专制权力强化的趋势相一致,故选D项;A项材料没有涉及;监察体系逐渐向单一发展,并不能说明效率的提升,故B、C两项错误。7.清末有学者认为“内阁之制,在前明有严嵩之奸,张居正之专擅”,“自设军机处,名臣贤相不胜指屈,类皆小心敬慎断不至有权臣”。据此可见A. 内阁的设立削弱了皇权B. 内阁大学士掌握决策实权C. 军机处空前加强了皇权D. 军机大臣不参与国事决策【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名臣贤相不胜指屈,类皆小心敬

8、慎断不至有权臣”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知道,军机处的设立,有利于皇权的集中,使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故C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内阁的设立是皇权加强的产物,而不是削弱皇权,故A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内阁不是中央一级的正式机构,内阁大臣没有掌握决策权,故B选项不符合史实;根据材料“名臣贤相不胜指屈,类皆小心敬慎断不至有权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内容强调的是军机处的设立有利于加强皇权,没有体现军机大臣是否参与国事决策的问题,故D选项错误。8.明清时期,学校生员中超过一半是出身寒微者。通过选科举人,“好学者则庶民之子为公卿,不好学者则公卿之子为庶民”,惜时勉学、自觉求学蔚然成风。这说明科举制()A

9、. 有利于行政效率的提高B. 促进了社会阶层流动C. 保证了官员选拔的公正D.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好学者则庶民之子为公卿,不好学者则公卿之子为庶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有利于社会各阶层人员的流动,故选B项;材料分析的是科举选官与社会阶级阶层、教育的关系,与官员的任职和考核无关,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官员选拔的程序及其公正与否,也没有提及科举制与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和集权,CD项不符合题意。9.南京条约签订后,清廷谕旨由两广总督兼管理各国通商事务钦差大臣,避免与西方使节直接打交道,将对外关系的范围局限于贸易。这反映了A. 中国外交逐渐趋于近代化B. 清政府拘泥于天朝

10、上国思想C. 外国侵犯中国的外交主权D. 清政府坚决捍卫国家的主权【答案】B【解析】晚清时期将外交赋予地方办理,显然是不想和外国直接交接,体现出清政府拘泥于天朝上国思想,故B项正确;此时的外交不仅正式的机构没有,外交的事务局限于贸易,不能说是外交的近代化,故A项错误;外交的主权并没有受到侵犯,故C项错误;此时清政府并不是坚决捍卫国家主权,故项错误。10.有学者认为,马关条约的签订标志列强对中国侵略进入新的阶段,支持该观点的最有力证据是A. “中国约将库平银二万万两交与日本,作为赔偿军费。”B. “台湾一省应于本约批准互换后,两个月内交接清楚”C. “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

11、艺制造。”D. “见今中国已开通商口岸以外,应准添设下开各处,立为通商口岸。”【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课本知识可知,C项是马关条约关于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的规定,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帝国主义资本输出的要求,与以往两次鸦片战争要求商品输出相比,标志列强的经济侵略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故C正确;A项是马关条约关于赔款的规定,但是赔款的要求在此前两次鸦片战争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都有涉及,因此不能说明列强的经济侵略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故A错误;B项是马关条约关于日本割占台湾的规定,割地属于政治侵略,破坏领土完整,与题干中“经济侵略”不符,故B错误;D项是马关条约关于日本要求增开通商口岸,但是开放

12、通商口岸的要求在此前两次鸦片战争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都有涉及,如南京条约规定五口通商,天津条约规定十口通商,因此不能说明列强的经济侵略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故D错误。11.义和团运动发生时,时人的记载大不相同。信奉义和团的刘以桐写道:(团民)“均自备口粮,毫无滋扰。”晚晴大臣刚毅记载:“拳民出死力为国宣难;入京以来,秋毫无犯。”主剿义和团的劳乃宣写道:“其党焚杀劫掠,无所不至。”教民樊国果记载:一(义和团)“劫掠焚杀,逾土匪。”据此可知A. 历史叙述随时代变化而不同B. 历史解释与历史事实难以统一C. 历史解释具有一定的主观性D 历史事实因史料冲突无从确证【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刚

13、毅、劳乃轩和教民樊国果对义和团的不同描述可知,立场不同在一定程度影响史实的真实性,C选项符合题意。刚毅、劳乃轩和教民樊国果属于同一时代的人,A选项排除。历史解释与历史事实难以统一说法错误,历史解释与历史事在去伪存真后是可以统一的,B选项排除。历史事实因史料冲突无从确证说法错误,历史史实需要多方面辩证得出准确的结论,D选项排除。【点睛】义和团运动是19世纪末中国发生的一场以“扶清灭洋”为口号的农民运动。这一运动粉碎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沉重打击了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加速了它的灭亡。12.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他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

14、治结构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第三次在1949年”材料中第二次“革命”A. 建立了资产阶级政治体制B. 取得了反帝斗争完全胜利C. 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 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时间1911年且涉及到政治结构和社会结构的革命推断应该是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故A选项符合题意正确;B选项,辛亥革命并未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而反帝斗争的真正胜利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故错误;C选项,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中国社会性质的完全改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

15、新中国的诞生,故错误;D选项,辛亥革命结束的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而非封建制度,故错误。1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五四运动改变了以往只有觉悟的革命者而缺少觉醒的人民大众的斗争状况,实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全面觉醒。”这一论断主要是基于五四运动A. 爆发于民族危难之际B. 高举爱国主义旗帜C. 促进马克思主义传播D. 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五四运动改变了以往只有觉悟的革命者而缺少觉醒的人民大众的斗争状况”可知五四运动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有力推动了运动的发展,故D项正确;题干中并未从严重的民族危机、爱国主义精神及对马克思主义传

16、播影响来评价五四运动,故ABC均不符合题意,排除。14.民国十五年,有一支军队势如破竹,同年席卷湖南,进入湖北,占领武汉,又沿长江东下,攻占江西首府南昌。这正是当年洪秀全的太平军通过的路线,而该军速度是太平军的数倍。材料中涉及的“军队”和事件指的是A. 湖北新军和武昌起义B. 国民革命军和北伐C. 工农红军和土地革命D. 八路军和抗日战争【答案】B【解析】【详解】民国十五年是1926年,“进入湖北,占领武汉”,结合所学,1926年国民革命军进行北伐,势如破竹,1927年1月占领武汉,革命势力从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故B正确;1911年武昌起义,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A;1928年创建工农红军,

17、1937年中国共产党军队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CD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15.1937年8月,由于中国守军的坚守与反击,逼着日本不断把华北、东北和国内的日军调来增援,最后上海变成了它主攻的方向。尽管伤亡惨重,中国守军这种一边抵抗,一边准备第二防线,再准备第三防线,边打边退的战略谱写了十分悲壮的一幕。有关这场战役表述正确的是A. 蔡廷锴、蒋光鼐是驻守淞沪的主要抗日将领B. 迫使日本三易主帅,取得了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C. 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D. 直接推动中国政府正式对日宣战【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可知为全面抗战中战备防御阶段的淞沪会战,淞沪会战中国军大量伤亡,但打破了日本

18、三个月灭亡中国的企图,故C项正确;蔡廷锴、蒋光鼐是抗日救亡期间二十九路军的主要将领,不符合题意,排除;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指台尔庄战役,排除B项;直接推动中国政府正式对日宣战是在1941年日本偷袭珍珠港后美国对日宣战,排除D项。16.全面抗战爆发后,国民党制定了与日本拼消耗,打阵地战的持久消耗战略。到1938年11月,国民党调整了其抗战战略,强调“政治重于军事,游击战重于正规战,变敌后方为前方,用三分之一力量于敌后方”。这一变化表明国民党A. 抗战重心转移到敌后战场B. 抛弃了片面抗战路线C. 赞同中共的政治军事主张D. 认可敌后游击战的作用【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可知,从国民党作战方针上面的

19、转变可以看出,国民党对游击战的作用是认可的,意识到敌后战场游击战的必要性, D项正确。A选项错误,1938年11月,国民党的正面战场依旧是抗战的重心所在,排除。题干强调国民党对游击战的作用是认可的,没有涉及抛弃了片面抗战路线,排除B。题干强调国民党对游击战的作用是认可的,没有涉及赞同中共的政治军亊主张,排除C。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D。17.1949年9月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选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见如表)新政权的组成体现了A. 社会主义原则B. 新民主主义原则C. 多党轮流执政D. 各党派联合执政【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可知,第一届中央人民政

20、府由共产党及各民主政党组成,体现了在中共领导下实行政治协商、民主参与的新民主主义原则,故B项正确;题干不能反映发展生产与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原则,排除A项;共产党是执政党,其他民主党派为参政党,排除CD两项。18.“这个宪法巩固了我国人民革命的成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政治上、经济上的新胜利,今后在动员和团结全国人民完成国家过渡时期总任务和反对内外敌人的斗争中,我国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将继续发挥它的作用。”该“宪法”A. 标志人民民主统一战线进入新阶段B. 是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C. 正式确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 初步确立了政治协商制度【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可知该宪法为195

21、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体现了人民民主与社会主义原则,故C项正确;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标志人民民主统一战线进入新阶段,排除A项;1982年宪法是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排除B项;1949年共同纲领初步确立了政治协商制度,排除D项。19.1979年7月,五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相关决议和法律,规定县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设立常务委员会;县和县级的人民代表大会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将原来人大代表选举中采用的等额选举改为差额选举。以上举措A. 确立多党合作、民主协商制度B. 完善制度以保障人民的政治权利C. 正式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

22、度D. 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县和县级的人民代表大会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将原来人大代表选举中采用的等额选举改为差额选举。”可以看出,我国的制度在不断的完善,故B项正确;材料与多党合作无关,排除A;C项是1954年;D项是要到20世纪末21世纪初,与材料时间不符合,排除D项。20.1975年4月7日,人民日报第四版的角落里刊登了一篇短文蒋介石死了。1988年1月14日,人民日报在头版要闻版块刊发了蒋经国昨天病逝。引发这种报道态度变化的直接原因是A. 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B. 两岸隔绝状态的打破C. “九二共识”的达成D. 两岸直接三通的实现【答案】B【解析

23、】【详解】根据设“直接原因”推断这种改变得益于1988年前不久的某件事件,1987年介于当时的形势蒋经国同意台湾居民到大陆探亲,两岸隔绝的状态被打破,故与大陆对于蒋经国去世的态度起到直接影响故B选项正确;A选项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在1979年与此事相距甚远,故错误;C选项的“九二共识”的达成在1992年,不符合时间故错误;D选项两岸实现三通的时间是2008年晚于1988年,故错误。21.下表反映了中国某时期与各国贸易的情况,据此推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国家构成(%)A. 抗日战争胜利,中苏贸易激增B. 实行“一边倒”政策,中美贸易剧减C. 改革开放初见成效,中国对外贸易蓬勃发展D.

24、 不结盟运动兴起,中国与发展中国家贸易往来密切【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由表格中数字信息我们可以看出中苏之间的贸易不断增加,而此时中美贸易急剧减少,结合所学这应该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敌视孤立中国,我国选择“一边倒”,倒向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造成的,故B项正确;AC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一边倒22. 1950年1月,英国宣布承认新中国;1954年6月,中英互派代办;1972年3月,中英关系升格为大使级外交关系。在这一进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 )A. 中美关系的发展演变B. 冷战背景下中英两国的现实需要C

25、. 欧共体对华政策的变化D. 中英两国意识形态对抗的逐渐消失【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英关系的变化。依据所学可知,新中国成立后至1972年,中美处于严重对抗阶段,故与英国从承认到建交这一特点不符,所以A排除;这一时期的欧洲基本上是追随美国孤立中国,故C错误;中英关系从开始承认新中国到互派代办再到建立外交关系,都是从两国的利益和现实需要出发所做出的调整,意识形态的区别与对抗依然存在,故D错误,B符合题意。【考点定位】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开拓外交新局面中英关系23.历史事件发生发展的因果关系首先存在于时间的先后中。按照这一思路,下列事件发生的正确顺序是中日邦交正常化尼克松访华乒乓外交

26、基辛格秘密访华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71年乒乓外交,小球推动了大球,随后基辛格访华,为尼克松访华做好了准备,第二年尼克松的访华则直接促成了中日邦交的正常化,所以按事件的先后顺序即因果关系,排列正常的是,C项正确;其他ABD三项均存在排序错误,不符合题意。24.在2015年,习近平主席访问了14个国家,并利用这些场合向各国领导人阐述中国的对外政策。这些政策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以“中国十地区”为形式的对话机制,例如中非合作论坛峰会、中国拉共体部长级会议、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等。这反映出我国外交发展的特点是A. 多边外交不断发展深化B. 与世界大国的关系不

27、断发展C. 软实力外交取得丰硕成果D. 同发展中国家关系更加巩固【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中国十地区”为形式的对话机制可知,中国积极发展区域性的多边外交关系,故A正确;材料中中非合作论坛峰会、中国拉共体部长级会议、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等,没有涉及世界大国,排除B;材料无法体现我国外交取得的成果,排除CD。二、非选择题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中国法的界定十分模糊,倒是皇帝圣旨、朝廷法令、祖宗遗训更具威力。因为法自君出,皇帝钦定法律,皇权置于法律之上,法律对皇权的约束作用微乎其微。法律遇到开明皇帝有些用,一遇到昏庸暴君,无法无天,所谓“人亡政息”。这遗风流传至今即权大于法,有法不

28、依,拟法不严,徇情枉法。史仲文中国人走出死胡同材料二 “主权属于国民之全体”,“盖国民为一国之主,为统治权之所出”,“一国之政事,悉以宪法行为”。孙中山全集材料二 1954年宪法既确认了社会主义原则和人民民主原则,又在原则实现的具体方法和步骤上,不拘泥于某种固定的模式。它记载了我国人民一百多年来英勇奋斗的胜利成果,又总结了建国五年来革命和建设的经验,丰富和发展了共同纲领。1982年宪法体现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所确立的路线、方针、政策,成为中国在历史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曹建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问题研究(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近代中国资产阶级以法制取

29、代专制的实践。(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1954年宪法”的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1982年宪法颁布以来,中国民主法制建设所取得的主要成就。【答案】(1)特点:法律是由君主制定;皇权大于法律;体现了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的法律原则。实践:1912年,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它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是中国政治民主化的里程碑。(2)特征: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结合;历史与现实的结合。成就:提出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并将其写入宪法;积极发展村民自治、城市居民自治等各种形式的基层民主,不断提高人民有序政治参与的能力和水平【解析】【详解】(1)根据材料一“

30、法自君出,皇帝钦定法律,皇权置于法律之上”可知古代法律是由君主制定,皇权大于法律,体现了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的特点;二问结合所学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进行阐述。(2)根据材料二“确认了社会主义原则和人民民主原则不拘泥于某种固定的模式记载了我国人民一百多年来英勇奋斗的胜利成果,又总结了”可知五四宪法体现了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结合,历史与现实的结合的特点;二问结合所学从1982年宪法后我国法制建设成就进行回答。26.中国的国际交往随时代的发展而变化。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中国近代外交中的重要事件、条约的影响根据中国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历史考察中的有关内容编制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外交方面取得辉煌

31、的成就。截止2008年底,中国与171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形成了1949年、1972年和1992年的三次建交高峰。如图:19492008年中国与外国建交状况曲线图(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近代外交的变化趋势,并概述其变化的主要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方针政策,并分析促成1972年建交高峰出现的主要原因。【答案】(1)趋势:近代前期,签订不平等条约为主(外交上丧失领土和主权);近代后期,逐步修改或收回不平等权利为主(外交上收回部分权利或修改的不平等条约)主要原因:近代前期,列强发动侵略战争;清政府腐败;近代后期,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抗日战争国际

32、地位提高、新中国成立。(两个时期任意答一)(2)政策: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方针:“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主要原因:中国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中美关系缓和的推动;西方国家出于自身利益需要【解析】【详解】(1)一问根据材料一中信息以1919年为界从近代前期及近代后期进行概括可知,近代前期,签订不平等条约为主;近代后期,逐步修改或收回不平等权利为主。二问前期结合所学从西方入侵及政府腐败进行回答;后期结合所学从国人反抗、国际地位变化进行分析。(2)一问结合所学可知,建国初期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方针,提出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三大外交方

33、针;二问结合所学从国家实力、国际地位、中美关系进行分析。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和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继月,乃至累年,乖谬既多,不亡何待!摘自贞观政要政体材料二:自古并不曾设立丞相。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丞相,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穏当。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明会典卷二皇明祖训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唐太宗与明太祖对于丞相问题的看法,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明

34、朝以前历代统治者是如何削弱丞相权力的。【答案】看法:唐太宗认为,设置宰相有利于提高朝廷行政效率、减少决策失误;而明太祖认为,设宰相有专权乱政的威胁,应取消宰相,集权于皇帝一身。说明:汉代的内外朝制,扶植皇帝的亲信近臣参与决策机要,削弱丞相等外朝权力;唐代的三省六部制,中书省草拟奏章,门下省负责审核,最后交由尚书省执行,按行政程序分割相权;宋代的中书门下省,按政府职能三分丞相权力,参知政事负责行政事务,三司负责财政,枢密院掌管军事。【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一“宰相筹和画,于事稳便.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可知唐太宗认为宰相有利于提高朝廷行政效率、减少决策失误的作用,根据材料二“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多有小人,专权乱政”可知明及祖认为宰相有专权乱政的威胁;二问结合所学从汉代内外朝制、唐代三省六部制、宋代二府三司制进行分析阐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