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1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配套学案:商业和主要经济政策.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35374 上传时间:2024-05-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配套学案:商业和主要经济政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1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配套学案:商业和主要经济政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1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配套学案:商业和主要经济政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二单元 古代中国的经济第7课时 商业和主要经济政策【考点导读】复习本课要了解古代“市”的形成与发展历程,知道主要商业城市兴盛与著名商帮的概况,分析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理解重农抑商、“海禁”与“闭关守国”政策及其影响。(1)古代“市”的形成与发展“市”是专供贸易的场所。宋朝以前,县治以上的城市,一般都在特定的位置设市,用于货物聚集和商品交易。市四周有围墙,与民居(坊)严格分开,市内设有出售商品的店铺。官府设市令或市长,对市场交易进行严格管理,按时开市、闭市,闭市后不许再有经营活动。宋朝时,城市中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店铺已可随处开设,市分散在城中,也有的在交通枢纽地区。城郊和乡村的“草市”也

2、更加普遍。全国出现了数十座较大的市镇。旧时日中为市的经营时间限制也被打破,早市、夜市昼夜相接,交易活动也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管。(2)主要的商业城市和著名的商帮商业城市:古代的长安、洛阳、开封、临安、大都等大城市,既是不同时期的政治中心、军事重镇,也是著名的商业中心。丝绸之路的开通、大运河的开凿、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等,也催生了一批批城市的兴起与繁荣。南方经济的发展,使广州、扬州、成都、泉州等一批南方城市日益繁荣,扬州、成都成为当时最繁荣的大都会,以至出现“扬一益二”的说法。明清“商帮”:明清时期,小农经济与市场的联系日益密切,城镇商业呈现繁荣景象。棉花、茶叶、甘蔗、染料等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成为

3、商品。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货币的作用越来越大。在这种背景下,一些地方出现了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叫做商帮。其中,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是徽商和晋商。他们都以经营盐业起家,财力雄厚,经营范围、活动范围都很广泛,甚至走出国门。商帮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到了最后阶段。其活动促进了工农业产品的商品化和城镇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区域之间的商品流通和全国性市场的形成。但是,明清的商帮,积累起巨额资本后,又多用于购置土地,因而就随着封建社会的没落而走向衰落。(3)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第一,商业起源早,并不断地发展。第二,以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为基础,受重农抑商政策的制约和影响。第三,商业发展

4、始终处于封建政府的抑制之下,特别是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是一种朝贡贸易,其政治目的大于经济目的。明清时期,中国对外贸易渐趋萎缩。第四,商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明显,各个时期发展极不平衡。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商业繁荣。秦汉至隋唐,商人经商受诸多限制,商业发展比较艰难,商业总体水平还不高。宋元时期商业经济空前繁荣。明清时期城镇商业呈现繁荣景象。第五,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商业活动逐步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第六,商业发展促进了经济的进步,促使了古代都会的大量兴起。(4)重农抑商政策重农抑商政策是战国时期商鞅在秦国变法时首倡的。他提出:农业生产粮食布帛,是本业;脱离农业生产的工商业,为末业。国家要鼓励男耕女织

5、的农业生产,限制工商业的发展。此后的历代封建统治者大多继承并发展这一政策,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以确保赋役征派和地租征收,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巩固封建统治,也有安定人心的政治文化方面的考虑。这一政策,对于保护小农经济、巩固封建制度、维护国家统一,起了很大作用。但明清时期的抑商政策,不仅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社会经济活力受到压抑,而且强化了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不利于新的经济因素的成长,导致中国被远远甩在世界工业文明潮流的后面。(5)“海禁”与“闭关守国”政策海禁政策是明清王朝禁止中国人赴海外经商和限制外国商人到中国进行贸易的政策。明初实行这一政策,起因是倭寇骚扰我国东南

6、沿海,危及明朝统治,内容是禁止民间私人的海外贸易,规定对外贸易只能在官方主持下进行。清初实行海禁,是为了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其措施包括禁止官民私自出海;将沿海居民内迁数十里,不许人民片板下海。清初海禁后来发展为“闭关守国”政策。“闭关锁国”政策是指严格限制海外贸易,只开放广州一处同外国通商,并规定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对外贸易。这一政策,是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的产物,虽然它在客观上有抵御西方殖民侵略的作用,但它的长期实行,不仅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使中国失去了利用国际贸易的优势地位开辟海外市场、刺激资本扩张、推进工业化的契机;而

7、且使中国与世界隔绝,从而阻断了中国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典型例析】例1图3为北宋东京(今开封)示意图,其中设置了两处错误,它们是A B C 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及调动和运用知识,辨别历史事物的能力。结合宋代商业发展和明清时代手工业发展的史实,分析图片信息,可知符合宋代情况。答案:D例2据东京梦华录等记载,宋代都城多见“当街列床凳,堆垛冰雪”出售凉食和专向客商出租铺席宅舍等现象。这反映了A.生活习俗改变 B.经商方式不受限制 C.官府鼓励经商 D.城市商业功能增强【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理解材料信息并对其准确、合理解读的能力。,A、B、C三

8、项与题干材料信息无关。答案:D例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唐朝)长安中,(苏瓌)累迁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扬州地当冲要,多富商大贾,珠翠珍怪之产,前长史张潜、于辩机皆致之数万。 旧唐书卷88材料二 (唐朝大历)十四年七月,令王公百官及天下长吏,无得与人争利,先于扬州置邸肆贸易者,罢之。先是,诸道节度使观察使以广陵(扬州)当南北大冲,百货所集,多以军储货贩,列置邸肆,名托军用,实私其利。 唐会要卷86材料三 唐世盐铁转运使在扬州,尽斡(掌管)利权,判官多至数十人,商贾如织。故谚“扬一益二”,谓天下之盛,扬为一而蜀次之也。 (宋)洪迈容斋随笔卷9请回答:(1)概述上述材料中表明唐代扬州经济繁荣的信息。

9、(2)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唐代扬州经济繁荣的原因。【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从史料中获取相关信息的能力。解题中必须阅读、提炼、概括。答案:(1)商人聚集;店铺林立;货物丰富;城市繁华;扬一益二。(2)地理位置优越;设置盐铁转运使;有保护商贸的政策。例4历史学家李洵认为:“明代江南地区的士大夫是十六世纪以来中国历史上有特点的社会势力。他们凭借着江南地区发达的经济文化有利条件,通过各种途径获取政治上的功名,然后扩展经济实力,引领当时的社会风潮,在江南社会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士大夫家多以纺绩求利。其俗勤啬好殖,以故富庶。如华亭相(徐阶)在位,多蓄织妇,岁计所积,与市为贾。 明于

10、慎行谷山笔麈卷四材料二 江南役重甲天下,祖父以役累中落。启中举,尽免其役,家业复振。(植蚕)与市为贾,骤富焉,市人多效之。 徐光启文集卷十一材料三 (松江)嘉、隆以来,豪门贵室,导奢导淫,博带儒冠,长奸长傲,日有奇闻叠出,岁多新事百端。伦教荡然,纲常已矣。 明范濂云间据目抄卷二材料四 前明吾乡(苏州)富家甚多,席费千钱而不为丰,长夜流酒而不知醉。有邹望,亦有田三十万亩,僮仆三千人,而好讼致穷。 清钱泳登楼杂记请回答:(1)据材料一、二,概括江南士大夫致富的主要途径。(2)据材料三、四,士大夫的活动引起了江南社会风气的哪些变化?(3)有学者认为,明代江南士大夫既是资本主义萌芽的促进者,又是其阻碍者。请依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释学者的观点。【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并调动、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解答第一、二问时要注意抓住关键信息并加以提炼、概括,如材料一、二中“以纺绩求利”、“与市为贾”、“中举,尽免其役”;材料三、四中“导奢导淫”、“伦教荡然”、“好讼”;解答第三问时,要区分材料一、二和材料四在经济方面分别所产生的积极影响、消极影响。答案要点:(1)科举(免役);发展工商业。(2)崇尚奢侈;逾越传统伦理(道德沦丧);好诉讼。(3)促进:带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阻碍:士大夫受到重农抑商观念的束缚;致富后主要用于购地、消费;没有用于扩大再生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