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8届高三语文高考总复习课时跟踪检测 “文言文阅读”专题综合提能练(十八)~(二十)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35291 上传时间:2024-05-26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0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届高三语文高考总复习课时跟踪检测 “文言文阅读”专题综合提能练(十八)~(二十)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18届高三语文高考总复习课时跟踪检测 “文言文阅读”专题综合提能练(十八)~(二十)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2018届高三语文高考总复习课时跟踪检测 “文言文阅读”专题综合提能练(十八)~(二十)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2018届高三语文高考总复习课时跟踪检测 “文言文阅读”专题综合提能练(十八)~(二十)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2018届高三语文高考总复习课时跟踪检测 “文言文阅读”专题综合提能练(十八)~(二十)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2018届高三语文高考总复习课时跟踪检测 “文言文阅读”专题综合提能练(十八)~(二十)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2018届高三语文高考总复习课时跟踪检测 “文言文阅读”专题综合提能练(十八)~(二十)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2018届高三语文高考总复习课时跟踪检测 “文言文阅读”专题综合提能练(十八)~(二十)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2018届高三语文高考总复习课时跟踪检测 “文言文阅读”专题综合提能练(十八)~(二十)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2018届高三语文高考总复习课时跟踪检测 “文言文阅读”专题综合提能练(十八)~(二十)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2018届高三语文高考总复习课时跟踪检测 “文言文阅读”专题综合提能练(十八)~(二十)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2018届高三语文高考总复习课时跟踪检测 “文言文阅读”专题综合提能练(十八)~(二十)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2018届高三语文高考总复习课时跟踪检测 “文言文阅读”专题综合提能练(十八)~(二十)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2018届高三语文高考总复习课时跟踪检测 “文言文阅读”专题综合提能练(十八)~(二十)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2018届高三语文高考总复习课时跟踪检测 “文言文阅读”专题综合提能练(十八)~(二十)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2018届高三语文高考总复习课时跟踪检测 “文言文阅读”专题综合提能练(十八)~(二十)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2018届高三语文高考总复习课时跟踪检测 “文言文阅读”专题综合提能练(十八)~(二十)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2018届高三语文高考总复习课时跟踪检测 “文言文阅读”专题综合提能练(十八)~(二十)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2018届高三语文高考总复习课时跟踪检测 “文言文阅读”专题综合提能练(十八)~(二十)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2018届高三语文高考总复习课时跟踪检测 “文言文阅读”专题综合提能练(十八)~(二十)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2018届高三语文高考总复习课时跟踪检测 “文言文阅读”专题综合提能练(十八)~(二十)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文言文阅读”专题综合提能练(十八) “文言文阅读”综合提能练(一)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颜衎字祖德,兖州曲阜人。少苦学,治左氏春秋。梁龙德中擢第,解褐授北海主簿,以治行闻。后唐天成中,为邹平令。符习初镇天平,以书告属邑毋聚敛为献贺。衎未领书,以故规行之,寻为吏所讼。习遽召衎笞之,幕客军吏咸以为辱及正人,习甚悔焉,即表为观察推官,且塞前事。长兴初,召拜太常博士,习力奏留之。习致仕,衎东归养亲。未几,房知温镇青州,复辟置幕下。知温险愎,厚敛多不法,衎每极言之,不避其患。晋祖入洛,知温恃兵力偃蹇,衎劝其入贡。知温以善终,衎之力也。知温诸子不慧,衎劝令以家财十万余上进。晋祖嘉之,归功于衎

2、。俄迁都官员外郎,充东都留守判官,改河阳三城节度副使,知州事。居半岁,得家问,父在青州有风痹疾,衎不奏弃官去侍疾,不复有仕宦意。岁余,父疾不能起,衎亲自掬矢,未尝少倦。晋祖闻之,召为工部郎中,连使促召至阙,辞曰臣无他才术未知何人误有闻达望放臣还遂其私养晋祖曰朕自知卿非他人荐也俄废枢密院,以本官奉朝请。逾年,上表请还侍养,授青州行营司马。丁父忧,哀毁甚。俄召为驾部郎中、盐铁判官。以母老恳辞,有诏止守本官。开运末,授左谏议大夫,权判河南府,召拜御史中丞。丧乱之后,朝纲不振,衎执宪颇有风采。尝上言:“才除御史者,旋授外藩宾佐,复有以私故细事求假外拜,州郡无参谒之仪,出入失风宪之体,渐恐四方得以轻易,

3、百辟无所准绳。请自今藩镇幕僚,勿得任台官;虽亲王、宰相出镇,亦不得奏充宾佐。非奉制勘事,勿得出京,自余不令厘杂务。”诏惟辟召入幕如故,余从其请。复抗表求侍养,改户部侍郎。衎又坚乞罢免,诏书褒许,即与其母东归。汉乾祐末,丁忧。服除,诏郓州高行周津遣赴阙,衎辞以足疾,不至。周广顺初,起为尚书右丞,俄充端明殿学士。太祖征兖州,驻城下,遣衎往曲阜祠文宣王庙。城平,以衎权知州事。归朝,权知开封。时王峻持权,衎与陈观俱为峻所引用。会峻败,观左迁,衎罢职,守兵部侍郎。显德初,上表求解官,授工部尚书,致仕还乡里,台阁缙绅祖饯都门外,冠盖相望,时人荣之。建隆三年春,卒于家,年七十四。(选自宋史列传第二十九,有删

4、改)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辞曰/臣无他才术/未知何人误有闻达/望放臣还/遂其私养/晋祖曰/朕自知卿/非他人荐也/俄废枢密院B辞曰/臣无他才/术未知何人/误有闻达望放臣还/遂其私养晋祖/曰/朕自知卿/非他人荐也/俄废枢密院C辞曰/臣无他才术/未知何人误有闻/达望放臣还遂其私养/晋祖曰/朕自知/卿非他人荐也/俄废枢密院D辞曰/臣无他才/术未知何人/误有闻达/望放臣还遂其私/养晋祖/曰/朕自知/卿非他人荐也/俄废枢密院解析:选A解答此题,要抓住重要词语,结合语句内容,运用排除法断句。如“才术”是才能的意思,中间不可断开。故排除B、D。再如“闻达”指向皇帝报告,中间不可断开

5、,故排除C,选择A。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解褐,“褐”指粗布或粗布衣服,“解褐”指脱去平民穿的粗布衣服,换上官员服饰,比喻入仕做官。B致仕,指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古人还常用致事、致政、休致等表示相同的意思。因年老、身体等原因主动请求退休,称为“乞骸骨”“填沟壑”。C奉朝请,指给予闲散大官的优惠待遇。古代诸侯春季朝见天子叫“朝”,秋季朝见为“请”。因称定期参加朝会为奉朝请。D丁忧,亦称丁艰,即遭遇父母丧事。古代父母死后,子女按礼须持丧三年,其间不得行婚嫁之事,不预吉庆之典,任官者必须离职。解析:选B“填沟壑”是死的自谦的说法,不是指退休。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

6、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颜衎曾因进献贺礼而受到笞刑,但事后符习很后悔,又上表推荐他做观察推官,暂且补救前面所做的事。B颜衎担任都官员外郎时,收到家信,得知父亲生病,没有奏报就弃官回家侍候老人,且不再有当官的想法。C父亲去世后,颜衎因母亲年老需要侍候,上表辞官,不许;后又两次上书请求,最终得到皇帝褒奖与允许,与母亲回家了。D颜衎曾因王峻的引荐而被重用,后又受到王峻的牵连而被罢官。最后退休回家,临行时朝内官员争相为他送行。解析:选B“担任都官员外郎”有误,应是“担任河阳三城节度副使”。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衎未领书,以故规行之,寻为吏所讼。译文: (2)服除,诏郓州高行周津

7、遣赴阙,衎辞以足疾,不至。译文: 参考答案:(1)颜衎没有接到书信,按照过去的规矩来做,不久被属吏告发。(关键点:“以”“故”及被动句式)(2)守丧期满,皇帝下诏让郓州的高行周资助遣送颜衎入朝,颜衎以脚病为由推辞,没有到。(关键点:“服除”“津遣”“辞”)参考译文:颜衎字祖德,兖州曲阜人。年少时学习刻苦,研读左氏春秋。梁朝龙德年间科举考试及第,脱去布衣,开始进入仕途,担任北海主簿,靠政绩而闻名。后唐天成年间,颜衎做邹平令。符习当初镇守天平,用书信告诉所辖城邑的官员不要聚敛财物作为贺礼。颜衎没有接到书信,按照过去的规矩来做,不久被属吏告发。符习立刻召来颜衎用鞭子打了他,幕府的僚属和军吏都认为是羞

8、辱了正直的人,符习很后悔,就上书推荐颜衎做了观察推官,暂且补救了前面所做的事。长兴初年,皇上下令任命颜衎做太常博士,符习极力上奏挽留颜衎。符习退休,颜衎回家奉养双亲。不久,房知温镇守青州,又征召颜衎到幕府。房知温阴险固执,重敛财物多是违法的,颜衎常常极力劝谏,不回避祸患。晋祖进入洛阳,房知温依仗兵力强大而非常傲慢,颜衎劝说他向晋祖进贡。房知温能有好的结局,全是颜衎的功劳。房知温的几个儿子不聪明,颜衎劝说他们把十多万的家财献给晋祖。晋祖很赞赏他们,这也是颜衎的功劳。不久颜衎被提拔为都官员外郎,充任东都留守判官,改任河阳三城节度副使,管理州中事务。过了半年,收到家中的书信,得知父亲在青州患了风痹病

9、,颜衎没有奏报就弃官离开去侍候父亲,不再有当官的想法。过了一年多,父亲病得不能起床,颜衎亲自捧屎捧尿,不曾有一点厌倦。晋祖听说这件事后,召他为工部郎中,接连派使者催促他到朝廷,颜衎推辞说:“我没有其他才能,不知道什么人误传让您听说。希望能让我回家,遂了我奉养双亲的愿望。”晋祖说:“我本来就了解你,不是其他人推荐的。”不久废除了枢密院,颜衎凭着原来的官职参加朝会。过了一年,颜衎上表请求回家侍奉双亲,被授予青州行营司马。后父亲去世,他悲哀过度而身体严重毁损。不久又被征召做了驾部郎中、盐铁判官。以母亲年老为由恳请辞官,晋祖下诏让他仅保有现在的官职。开运末年,授予左谏议大夫,暂且代管河南府,召回任御史

10、中丞。经过战乱之后,朝廷中纲纪混乱,颜衎执行法令颇有风采。曾经进言说:“刚出任御史的人,随即又授外藩的幕宾佐吏,再有因为个人的缘由和小事请假外出任职,州郡中缺少下级进见上级的礼节,进出没有御史之体,担心会渐渐地让各地州郡轻视,百官失去了遵循的标准。请求从今以后各藩镇的幕僚不能担任台官;即使是亲王、宰相出任地方长官,也不能奏请出任幕宾佐吏。不是接受皇帝命令调查事情,不得离开京城,此外不让他们处理杂务。”皇帝下诏只有征召入幕府的还和以往一样,其余的都采纳颜衎的提议。颜衎又上表请求回家奉养母亲,被改任户部侍郎。颜衎坚决请求罢免职务,皇帝下诏褒扬并允许,颜衎就与母亲回家乡。后汉乾祐末年,颜衎母亲去世。

11、守丧期满,皇帝下诏让郓州的高行周资助遣送颜衎入朝,颜衎以脚病为由推辞,没有到。后周广顺初年,起用颜衎做尚书右丞,不久做了端明殿学士。周太祖征讨兖州时,驻军城下,派遣颜衎前去曲阜祭祀文宣王庙。攻克兖州后,让颜衎暂且管理兖州事务。太祖回朝后,又让颜衎暂时管理开封。当时王峻把持朝政,颜衎和陈观都是由王峻推荐任用的。等到王峻倒台,陈观被贬官,颜衎被免去其他职务,只任兵部侍郎一职。显德初年,上书请求解除官职,又任命他为工部尚书,退休后回到家乡,朝廷官员都到京城门外设宴给他送行,冠服和车盖互相看得见,当时的人们都认为他很荣耀。建隆三年春天,颜衎在家中去世,享年七十四岁。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刘

12、珝,字叔温,寿光人。正统十三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天顺中,历右中允,侍讲东宫。宪宗即位,以旧宫僚屡迁太常卿,兼侍读学士,直经筵日讲。成化十年,进吏部左侍郎,充讲官如故。珝每进讲,反覆开导,词气侃侃,闻者为悚。学士刘定之称为讲官第一,宪宗亦爱重之。明年,诏以本官兼翰林学士,入阁预机务。帝每呼“东刘先生”,赐印章一,文曰“嘉猷赞翊”。寻进吏部尚书,再加太子少保、文渊阁大学士。文华大训成,加太子太保,进谨身殿大学士。珝性疏直。自以宫僚旧臣,遇事无所回护。员外郎林俊以劾梁芳、继晓下狱,珝于帝前解之。李孜省辈左道乱政,欲动摇东宫。珝密疏谏,谋少阻。素薄万安,尝斥安负国无耻。安积忿,日夜思中珝。初,商

13、辂之劾汪直也,珝与万安、刘吉助之争,得罢西厂。他日珝又折王越于朝越惭而退已而西厂复设珝不能有所诤至十八年安见直宠衰揣知西厂当罢邀珝同奏珝辞不与安遂独奏疏上,帝颇讶无珝名。安阴使人讦珝与直有连。会珝子镃邀妓狎饮,里人赵宾戏为刘公子曲,或增饰秽语,杂教坊院本奏之。帝大怒,决意去珝。遣中官覃昌召安、吉赴西角门,出帝手封书一函示之。安等佯惊救。次日,珝具疏乞休。令驰驿,赐月廪、岁隶、白金、楮币甚厚。其实排珝使去者,安、吉两人谋也。时内阁三人。安贪狡,吉阴刻。珝稍优,顾喜谭论,人目为狂躁。珝既仓卒引退,而彭华、尹直相继入内阁,安、吉之党乃益固。珝初遭母忧,庐墓三年。比归,侍父尽孝。父殁,复庐于墓。弘治三

14、年卒,谥文和。嘉靖初,以言官请,赐祠额曰“昭贤”,仍遣官祭之。(选自明史刘珝传,有删改)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他日/珝又折王越于朝/越惭而退/已而西厂复/设珝不能有所诤/至十八年/安见直宠衰/揣知西厂当罢/邀珝同奏/珝辞不与/安遂独奏/B他日/珝又折王越于朝/越惭而退/已而西厂复/设珝不能有所诤/至十八年/安见直宠衰/揣知西厂当罢/邀珝同奏/珝辞不与安/遂独奏/C他日/珝又折王越于朝/越惭而退/已而西厂复设/珝不能有所诤/至十八年/安见直宠衰/揣知西厂当罢/邀珝同奏/珝辞不与/安遂独奏/D他日/珝又折王越于朝/越惭而退/已而西厂复设/珝不能有所诤/至十八年/安见直宠

15、衰/揣知西厂当罢/邀珝同奏/珝辞不与安/遂独奏/解析:选C“已而”在这里作时间状语,“西厂复设”结构完整,应在“设”后断句,排除A、B。这段内容中“珝”“安”均是人名,“珝辞不与”“安遂独奏”句意完整,故在“安”前断开,选择C。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进士,隋唐科举考试设进士科,录取后为进士。明清时指通过殿试考试的人。B文渊阁,最初只是承载藏书、编书功能,但明代时一度成为大学士办公的事实上的内阁。C西厂,明代时与东厂并称的特务组织,都是宦官提督,从事特务活动。两厂权力在锦衣卫之上。D言官,主要负责监督与上谏的官员,言官制度在明清时达到顶峰。解析:选D“在明清时

16、达到顶峰”错,应该是在明朝时达到顶峰。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刘珝深受推重,仕途亨通。他中进士后曾任东宫侍讲,后经多次升迁,入朝担任御前日讲官,深受皇帝推重,官职屡有升迁。B刘珝性格坦率,为人直爽。因为他是宪宗旧臣,遇到事情从不回避。他多次上书朝廷,劝谏皇帝,为林俊解围,罢免了李孜省,还与人合力罢除了西厂组织。C刘珝受到排挤,请求退休。刘珝拒绝了万安一同上书请求撤除西厂的邀请,被万安中伤,再加上他的儿子做了不得体的事,最终被皇上舍弃,刘珝上书请求退休。D刘珝恪守孝道,事亲至孝。刘珝任职期间,母亲病亡,他离职回家,庐墓三年。致仕回乡后,侍候父亲极为孝顺。父亲死了,又

17、在墓旁搭庐舍守孝。解析:选B“罢免了李孜省”错误。由文中“李孜省辈左道乱政,欲动摇东宫。珝密疏谏,谋少阻”可知,刘珝秘密地上书劝谏,稍微阻止李孜省等人的阴谋。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珝每进讲,反覆开导,词气侃侃,闻者为悚。译文: (2)素薄万安,尝斥安负国无耻。安积忿,日夜思中珝。译文: 参考答案:(1)刘珝每次入朝讲学,反复开导,言辞语气刚直,听的人为之悚惧。(关键点:“进讲”“反覆”“侃侃”)(2)刘珝一直轻视万安,曾经斥责万安辜负国家没有羞耻。万安忿恨郁积于心,日夜想法中伤刘珝。(关键点:“素”“薄”“中”)参考译文:刘珝,字叔温,寿光人。正统十三年考中进士。改为庶吉士

18、,授官编修。天顺年间,担任右中允,侍讲东宫。宪宗登上皇位,他因为是以前宫中的属僚多次升迁至太常卿,兼任侍读学士,值班御前讲席,任日讲官。成化十年,晋升为吏部左侍郎,像以前那样担任讲官。刘珝每次入朝讲学,反复开导,言辞语气刚直,听的人为之悚惧。学士刘定之称他为讲官第一名,宪宗也喜爱并推重他。第二年,诏命以原来的官职兼任翰林学士,进入内阁参与机要事务。皇帝每次都叫他“东刘先生”,赐给他一枚印章,印文是“嘉猷赞翊”。不久晋升为吏部尚书,再次加官太子少保、文渊阁大学士。文华大训写成,加官太子太保,升任谨身殿大学士。刘珝性格粗疏直爽。自以为是宫僚旧臣,遇到事情不回避。员外郎林俊因为弹劾梁芳、继晓被关进监

19、狱,刘珝在皇帝面前为他解围。李孜省等人用邪道扰乱政事,想改换东宫。刘珝秘密地上书劝谏,那个阴谋被稍微阻止。刘珝一直轻视万安,曾经斥责万安辜负国家没有羞耻。万安忿恨郁积于心,日夜想法中伤刘珝。当初,商辂弹劾汪直,刘珝和万安、刘吉帮助他抗争,得以罢除西厂。某一天,刘珝又在朝堂责备王越,王越羞愧地退了下去。不久西厂重新设立,刘珝不能有所劝谏。到了成化十八年,万安见汪直的宠幸衰微了,揣想西厂应当罢除,邀请刘珝一齐上奏。刘珝推辞不参与,万安于是独自上奏。奏疏呈上去,皇帝很惊讶没有刘珝的名字。万安暗中叫人揭发刘珝和汪直有牵连。恰逢刘珝的儿子刘镃邀约妓女放荡地喝酒,同乡赵宾开玩笑写了刘公子曲,有人增加添饰淫

20、秽的话语,混杂在教坊院本中上奏。皇帝十分气愤,下决心舍弃刘珝。派遣宦官覃昌召集万安、刘吉到西角门,拿出皇帝亲手写的一封信函给他们看。万安等人假装急忙救助刘珝。第二天,刘珝上书请求退休。皇帝命令他乘驿马返家,赐给他很丰厚的月廪、岁隶、白金、纸币。实际上排挤刘珝使他离开的,是万安、刘吉两个人的阴谋。当时内阁有三个人。万安贪婪狡猾,刘吉阴险刻薄。刘珝稍微好一些,但是因为喜欢谈论,人们认为他浮躁轻狂。刘珝已经仓促引退,而彭华、尹直相继进入内阁,万安、刘吉的党派于是更加稳固。刘珝当初遭逢母亲丧事,在墓旁庐舍里守了三年孝。等他致仕回乡后,侍候父亲极为孝顺。父亲死了,又在墓旁搭庐舍守孝。弘治三年去世,谥号“

21、文和”。嘉靖初年,因为谏官的请求,皇帝赐祠庙匾额为“昭贤”,仍然派遣官员祭祀他。(十九)“文言文阅读”综合提能练(二)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钟同,字世京,吉安永丰人。父复,宣德中进士及第。历官修撰,与刘球善。球上封事,约与俱,复妻劝止之。球诣复邸,邀偕行。复已他往,妻从屏间詈曰:“汝自上疏,何累他人为!”球出叹曰:“彼乃谋及妇人。”遂独上奏,竟死。居无何,复亦病死。妻深悔之,每哭辄曰:“早知尔,曷若与刘君偕死。”同幼闻母言,即感奋,思成父志。尝入吉安忠节祠,见所祀欧阳修、杨邦乂诸人,叹曰:“死不入此,非夫也。”景泰二年,举进士,明年授御史。怀献太子既薨,中外望复沂王于东宫。同与郎中

22、章纶早朝,语及沂王,皆泣下,因与约疏请复储。五年五月,同因上疏论时政,遂及复储事,其略曰:近得贼谍,言也先使侦京师及临清虚实,期初秋大举深入,直下河南。臣闻之不胜寒心,而庙堂大臣皆恬不介意。昔秦伐赵,诸侯自若,孔子顺独忧之,人皆以为狂。臣今者之言,何以异此。臣草茅时闻寺人构恶戕戮直臣刘球遂致廷臣箝口假使当时犯颜有人必能谏止上皇之行何至有蒙尘之祸。父有天下,固当传之于子。乃者太子薨逝,足知天命有在。臣窃以为上皇之子,即陛下之子。沂王天资厚重,足令宗社有托。伏望扩天地之量,敦友于之仁,蠲吉具仪,建复储位,实祖宗无疆之休。疏入,帝不怿,下廷臣集议。宁阳侯陈懋等请帝纳其言,因引罪求罢左右言事由同倡,帝

23、乃封巨梃就狱中杖之,同竟死。时年三十二。同之上疏也,策马出,马伏地不肯起。同叱曰:“吾不畏死,尔奚为者?”马犹盘辟再四,乃行。同死,马长号数声亦死。英宗复位,赠同大理左寺丞,录其子启为国子生,寻授咸宁知县。启请父遗骸归葬,诏给舟车路费。成化中,授次子越通政知事,给同妻罗氏月廪。寻赐同谥恭愍,从祀忠节祠,与球联位,竟如同初志。(选自明史钟同传,有删改)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臣草茅时闻寺人/构恶戕戮直臣刘球/遂致廷臣箝口/假使当时犯颜有人/必能谏止上皇之行/何至有蒙尘之祸B臣草茅时/闻寺人/构恶戕戮直臣刘球/遂致廷臣箝口/假使当时犯颜/有人必能谏止上皇之行/何至有蒙尘之

24、祸C臣草茅时/闻寺人构恶/戕戮直臣刘球/遂致廷臣箝口/假使当时犯颜有人/必能谏止上皇之行/何至有蒙尘之祸D臣草茅时/闻寺人构恶/戕戮直臣/刘球遂致廷臣箝口/假使当时犯颜有人/必能谏止上皇之行/何至有蒙尘之祸解析:选C在给文言文断句时,要考虑文言文的句意及句子结构,运用排除法得出答案。在这道题中,“闻寺人构恶”“戕戮直臣刘球”结构完整,句意通顺,其前后应断开,故选择C项。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宣德、景泰都是明朝皇帝的年号。如宣德炉,即明宣德年间所造的铜香炉;景泰蓝,即明景泰年间盛行的工艺品。B御史是中国古代监察性质的官职,负责监察朝廷、诸侯官吏。例如宋代的包拯

25、就做过御史,他以刚正不阿、铁面无私著称。C薨是死亡的用语之一,天子死叫“崩”,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的死叫“薨”,大夫死叫“卒”,士死叫“不禄”。D庙堂,宗庙之堂。如“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中的“庙堂”便是此含义。同时庙堂也借指朝廷。解析:选D“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中的“庙堂”指朝廷。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钟同的父亲钟复,死于病,而非死于谏,钟复的妻子对这事很后悔。钟同幼小时听到母亲说起这事就非常感奋,想完成父亲的志向。B怀献太子死后,朝廷内外都希望恢复沂王的储君身份。钟同与郎中章纶上早朝时,谈及沂王,都流下了眼泪,于是一同上书,陈述复储之事。C钟同冒死上书,所骑的马

26、伏在地上不肯走,钟同叱骂道:“我不怕死,你怕什么?”钟同死后,他的马长号数声后也死了。D明英宗复位后,追赠钟同大理左寺丞的名号,录用他的儿子钟启为国子生,不久又授官为咸宁知县。钟启请求将父亲的遗骸归葬老家,英宗下诏拨给舟车路费。解析:选B“钟同与郎中章纶上早朝时,谈及沂王,都流下了眼泪,于是一同上书,陈述复储之事”错误,原文说“同因上疏论时政,遂及复储事”,是钟同一人上书议论时政,于是谈及复储之事,选项中对“同”理解有误。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球诣复邸,邀偕行。复已他往,妻从屏间詈曰:“汝自上疏,何累他人为!”译文: (2)寻赐同谥恭愍,从祀忠节祠,与球联位,竟如同初志。译

27、文: 参考答案:(1)刘球到钟复的住所,邀请钟复一同前往上书。钟复已经到别的地方去了,钟复的妻子从屏风的缝隙中责骂道:“你自行上书就好了,为什么要连累别人呢!”(关键点:“诣”“詈”“累”)(2)不久,朝廷赐予钟同谥号恭愍,附祭忠节祠,牌位与刘球相连,竟然像钟同当年的志向一样。(关键点:“寻”“从祀”“竟”)参考译文:钟同,字世京,吉安永丰人。他的父亲叫钟复,宣德年间考中进士。历任修撰,和刘球关系很好。刘球上密封的奏章议论政事,约请他一起参加,钟复的妻子劝说阻止他。刘球到钟复的住所,邀请钟复一同前往上书。钟复已经到别的地方去了,钟复的妻子从屏风的缝隙中责骂道:“你自行上书就好了,为什么要连累别

28、人呢!”刘球出来叹息说:“他竟然和妇人商量。”于是独自上奏章,最后死去。没过多久,钟复也病死了。他妻子很后悔这件事,每次哭泣就说:“早知道这样,为什么不和刘球君一起死。”钟同在小时候听到母亲说的话,就感慨激动,想完成父亲的志向。他曾经进入吉安的忠节祠,看见所祭祀的欧阳修、杨邦乂等人,叹息说:“死了不能进入到这里,不是大丈夫。”景泰二年,考中进士,第二年授予御史的官职。怀献太子死后,朝廷内外都希望接回沂王立为太子。钟同和郎中章纶上早朝,谈论到沂王,都流下眼泪,于是相约上书请求恢复太子的职位。五年五月,钟同借着上书讨论当时的政务,于是谈到恢复太子职位的事情,文中大略说:近来得到贼寇的谍报,说也先派

29、人侦察京城和临清的虚实,约定在初秋大举深入侵犯,直接攻下河南。臣听说这件事后非常担心,当时朝廷大臣都处之泰然,满不在意。以前秦征伐赵,诸侯镇定自若,只有孔子顺担忧这件事,人们都认为他癫狂。臣现在所说的话,与他有什么区别。臣在当百姓的时候,听说宦官捏造罪名害人,杀害直臣刘球,于是使朝廷大臣闭口不敢说话。假使当时有人敢于冒犯皇帝的尊严,必定能够劝谏阻止上皇的做法,怎么会有蒙尘的灾祸。父亲拥有天下,本来就应该把它传给儿子。以前太子死去,足以推知天命的存在。臣私下认为上皇的儿子,就是陛下的儿子。沂王天资厚道稳重,足以让国家有所寄托。希望扩大天地的气量,崇尚兄弟的仁爱,选择吉期举行仪式,设立恢复太子职位

30、,实在是祖宗无尽的福禄。奏书送进宫里,皇帝不高兴,下交朝廷大臣一起商议。宁阳侯陈懋等人请求皇帝采纳他的话,于是承认罪过请求罢免左右进言事情是由钟同倡导,皇帝于是用一根很大的木棒在监狱里杖打他,钟同最终被打死。时年三十二岁。钟同上书的时候,骑马出去,马趴在地上不肯起来。钟同呵斥说:“我不怕死,你怕什么?”马还是逗留了很久,才出去。钟同死后,马长长地嘶鸣几声后也死了。英宗重新登上皇位,追赠钟同为大理左寺丞,录用他的儿子钟启为国子生,不久授官为咸宁知县。钟启请求把父亲的遗骸送回家乡安葬,皇帝下诏给予车船路费。成化年间,授予钟同的次子钟越通政知事,给予钟同的妻子罗氏月廪。不久,朝廷赐予钟同谥号恭愍,附

31、祭忠节祠,牌位与刘球相连,竟然像钟同当年的志向一样。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元文遥,字德远,河南洛阳人。敏慧夙成,济阴王晖业每云:“此子王佐才也。”晖业尝大会宾客,有人将何逊集初入洛,诸贤皆赞赏之。河间邢卲试命文遥:“诵之几遍可得?”文遥一览便诵,时年十余岁。济阴王曰:“我家千里驹,今定如何?”邢云:“此殆古来未有。”起家员外散骑常侍。遭父丧,服阕,除太尉东閤祭酒。以天下方乱,遂解官侍养,隐于林虑山。武定中,文襄征为大将军府功曹。齐受禅,于登坛所受中书舍人,宣传文武号令。杨遵彦每云:“堪解穰侯印者,必在斯人。”后忽被中旨幽执,竟不知所由。如此积年。文宣后自幸禁狱,执手愧谢,亲解所著金

32、带及御服赐之,即日起为尚书祠部郎中。孝昭摄政,除大丞相府功曹参军,曲机密。及践祚,除中书侍郎,封永乐县伯,参军国大事。及帝大渐,与平秦王归彦、赵郡王睿等同受顾托,迎立武成。天统二年,诏特赐姓高氏,籍属宗正,子弟依例岁时入朝。文遥历事三主,明达世务,每临轩,多命宣敕,号令文武,声韵高朗,发吐无滞。齐因魏朝,宰县多用厮滥,至于士流耻居百里。文遥以县令为字人之切,遂请革选。于是密令搜扬贵游子弟发敕用之犹恐其披诉总召集神武门令赵郡王睿宣旨唱名厚加慰喻士人为县自此始也。既与赵彦深、和士开同被任遇,虽不如彦深清贞守道,又不为士开贪淫乱政,在于季、孟之间。然性和厚,与物无竞,故时论不在彦深之下。初文遥自洛迁

33、邺,惟有地十顷,家贫,所资衣食而已。魏之将季,宗姓被侮,有人冒相侵夺,文遥即以与之。及贵,此人尚在,乃将家逃窜。文遥大惊,追加慰抚,还以与之。彼人愧而不受,彼此俱让,遂为闲田。(选自北齐书元文遥传,有删改)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于是密令搜扬贵游子弟/发敕用之/犹恐其披/诉总召集神武门/令赵郡王睿宣旨唱名厚加慰喻/士人为县/自此始也B于是密令/搜扬贵游子弟/发敕用之/犹恐其披诉/总召集神武门/令赵郡王睿宣旨唱名/厚加慰喻士人/为县自此始也C于是/密令搜扬贵游子弟/发敕/用之犹恐/其披诉总召集/神武门令赵郡王睿宣旨/唱名厚加慰喻士人/为县自此始也D于是密令搜扬贵游子弟/

34、发敕用之/犹恐其披诉/总召集神武门/令赵郡王睿宣旨唱名/厚加慰喻/士人为县/自此始也解析:选D解答本题,应该整体把握画波浪线部分的含意。“于是密令搜扬贵游子弟”句子结构完整,其后需要停顿,排除B、C。“恐”的宾语应该是“其披诉”,“诉”后要停顿,故选D。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起家,从家中征召出来授以官职,即受贬谪不做官被重新起用或平民做官。B祭酒,职官名,汉置六经祭酒,秩上卿,后置博士祭酒,为五经博士之首,指各类主管官,首席。C摄政,代替君主处理国政,在古代摄政的可能是朝廷重臣、太后或者太上皇。D赐姓,多指天子以国姓赐予功臣,以表恩宠;如汉代娄敬,高祖赐姓刘

35、氏。解析:选A“受贬谪不做官被重新起用”错误,应该是一个人由平民出身而晋升为官员。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元文遥少年聪明,受人赞美。元文遥被济阴王晖业称赞为有辅佐君王的才能,河间人邢卲看到十来岁的元文遥背诵文章的情况后说,元文遥大概是自古以来没有的神童。B元文遥突然入狱,数年后皇帝道歉。齐朝时,突然有圣旨将元文遥囚禁,过了好多年,文宣帝亲自到监狱,握着元文遥的手道歉,并解下佩带、脱下衣服赏赐给他,任命他为尚书祠部郎中。C元文遥分析时事,看法准确。齐朝的制度是沿袭魏朝的,朝廷任命的县令多是随便挑选的人,造成那些士流耻于做县令,元文遥认为县令是治理百姓的关键,于是请求

36、朝廷选拔任用。D元文遥为人平和,不用官威。魏将灭亡时,有人侵占了元文遥家的土地,后来元文遥在齐朝官位显赫,这个人吓得带全家逃跑,元文遥知道后就亲自劝慰,态度特别谦和。解析:选C“随便挑选的人”错误,“厮滥”的意思是出身低下的人。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晖业尝大会宾客,有人将何逊集初入洛,诸贤皆赞赏之。译文: (2)初文遥自洛迁邺,惟有地十顷,家贫,所资衣食而已。译文: 参考答案:(1)晖业曾经宴请宾客,有人带着何逊集初入洛阳,文人学士们都称赞何逊集。(关键点:“尝”“会”“将”)(2)当初元文遥从洛阳迁到邺城,只有十顷地,家境贫困,只够提供穿衣吃饭罢了。(关键点:“迁”“资”

37、“衣食”)参考译文:元文遥,字德远,河南洛阳人。元文遥敏捷聪明、成熟早,济阴王晖业常说:“这孩子有辅助君王的才能。”晖业曾经宴请宾客,有人带着何逊集初入洛阳,文人学士们都称赞何逊集。河间的邢卲测试元文遥:“读几遍可以背诵?”元文遥看一遍便背诵,当时他才十多岁。济阴王说:“我家的千里驹,今天到底怎么样?”邢卲说:“这大概是自古以来没有的(神童)。”他被朝廷征辟,离开家任员外散骑常侍。他的父亲去世,守丧期满后,任太尉东閤祭酒。因天下动乱,便辞去官职回家奉养母亲,隐居在林虑山。武定年间,文襄召为大将军府功曹。齐接受禅让,在登坛时受中书舍人,宣布传达文武号令。杨遵彦常说:“能够解穰侯印的,必定是这个人

38、。”后来忽然有圣旨将他囚禁,却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就这样过了好多年。文宣帝后来亲自到监狱,握着他的手惭愧地道歉,亲自解下身上所佩带的金带以及御服赐给他,从这一天起他被任命为尚书祠部郎中。孝昭帝代为管理国家朝政,任命他为大丞相府功曹参军,掌管机密。等到孝昭帝即位时,任命他为中书侍郎,封为永乐县伯,参与军国大事。等到皇帝病重,他与平秦王高归彦、赵郡王高睿等一起受孝昭帝的嘱托,迎立武成帝。天统二年,诏令特别赐姓为高,户籍属于掌管王室亲族的官吏,子弟们依例每年一定时间入朝。元文遥先后侍奉三位帝王。他通达社会上的事务,天子每到前殿,多命他宣读朝廷的政令,号令文武百官。他的声音清晰响亮,说话流利顺畅。北齐沿

39、袭魏朝的制度,县令多任用出身低下的人,以至于士人都耻于做县令。元文遥认为县令是治理百姓的关键,便请求朝廷淘汰选拔。于是朝廷秘密访求举拔无官的贵族子弟,下诏任用他们。还害怕他们陈诉,便将他们召集在神武门,命赵郡王高睿宣布圣旨,按名册喊出他们的姓名,深加抚慰晓谕。士人担任县令,就是从这里开始。元文遥与赵彦深、和士开一起被朝廷重用,他虽然不如赵彦深清贞守道,也不像和士开那样贪婪好淫、祸乱朝政,处在季、孟之间。然而他的性情温和厚重,与人无争,所以当时的评论认为他不在赵彦深之下。当初元文遥从洛阳迁到邺城,只有十顷地,家境贫困,只够提供穿衣吃饭罢了。魏将到末世,皇族宗室都被侵犯,有人贸然侵夺他的土地,他便

40、给了这人。等元文遥官位显赫,侵夺他土地的这个人还在,就带着全家逃跑。远文遥听说后十分吃惊,追上他加以宽慰,把土地还给他。那人因惭愧而不再接受,彼此互相谦让,这块地竟被闲置起来。(二十)“文言文阅读”综合提能练(三)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李孝伯,高平公顺从父弟也。父曾,少以郑氏礼、左氏春秋教授为业。郡三辟功曹,并不就。道武时,为赵郡太守,令行禁止。并州丁零数为山东害,知曾能得百姓死力,惮不入境。孝伯少传父业,博综群言,美风仪,动有法度。从兄顺言之太武,征为中散,谓顺曰“真卿家千里驹也”。迁秘书奏事中散,转散骑侍郎、光禄大夫,赐爵魏昌子。委以军国机密,甚见亲宠,谋谟切秘,时人莫能知。迁

41、北部尚书。以频从征伐规略之功,进爵寿光侯。真君末,宋文帝闻车驾南伐,遣其弟太尉、江夏王义恭率众赴彭城。太武至彭城。宋徐州刺史武陵王骏遣人献酒二器、甘蔗百挺,并请骆驼。帝明旦遣孝伯至小市门,骏亦使其长史张畅对。孝伯曰:“主上有诏诏太尉、安北,可暂出门,欲与相见。今遣赐骆驼及貂裘杂物。”畅曰:“有诏之言,何得称之于此?”孝伯曰卿家太尉安北是人臣不纵为邻国之君何为不称诏于邻国之臣又何至杜门绝桥既开门畅屏人却仗出受赐物孝伯风容闲雅,应答如流,畅及左右甚相嗟叹。帝大喜,进爵宣城公。孝伯体度恢雅,明达政事,朝野贵贱,咸推重之。景穆曾启太武,广征俊秀,帝曰:“朕有一孝伯,足理天下,何用多为?假复求访,此人辈

42、亦何可得?”其见贵如此。或有言事者,孝伯恣其所陈,假有是非,终不抑折;及见帝,言其所长,初不隐人姓名,以为己善。故衣冠之士,服其雅正。自崔浩诛后,军国谋谟,咸出孝伯。太武宠眷,有亚于浩,亦以宰辅遇之。卒之日,远近哀伤焉。孝伯美名,闻于遐迩,李彪使江南,齐武帝谓曰:“北有李孝伯,于卿远近?”其为远人所知若此。(节选自北史李孝伯传,有删改)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郡三辟功曹辟:征召。B孝伯少传父业 传:传播。C骏亦使其长史张畅对 对:应对。D故衣冠之士,服其雅正 服:佩服。解析:选B传:继承。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孝伯曰/卿家太尉安北是人臣/不

43、纵为邻国之君/何为不称诏于邻国之臣/又何至杜门绝桥/既开门/畅屏人却仗/出受赐物/B孝伯曰/卿家太尉安北是人臣不/纵为邻国之君/何为不称诏于邻国之臣/又何至杜门绝桥/既开门/畅屏人却仗/出受赐物/C孝伯曰/卿家太尉安北是人臣/不纵为邻国之君/何为不称诏于邻国之臣/又何至杜门绝桥/既开门/畅屏人却仗出/受赐物/D孝伯曰/卿家太尉安北是人臣不/纵为邻国之君/何为不称诏于邻国之臣/又何至杜门绝桥/既开门/畅屏人却仗出/受赐物/解析:选B回答问题可以从判断四个选择中不同的停顿点入手,然后使用排除法得出答案。比如“卿家太尉安北是人臣/不纵为邻国之君”与“卿家太尉安北是人臣不/纵为邻国之君”,从前文的“曰

44、”和后文的“何为”分析,“不”是反问太尉、安北是不是臣子的,由此判断“不”后要停顿,排除A、C;再如“畅屏人却仗/出受赐物”与“畅屏人却仗出/受赐物”,“屏人”“却仗”是两个并列的动作,“出”前要停顿,故排除D,选B。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李孝伯少承父业,为官多有功勋。他少年时继承父业,博通各家著述;担任赵郡太守,丁零不敢入境骚扰,担任北部尚书,征战规划谋略有功。B李孝伯善于言辞,声名播于远近。李孝伯与张畅相见时应答如流,张畅及左右很是赞叹;李彪出使江南,齐武帝特意向他问起孝伯。C李孝伯不隐人善,品德典雅方正。李孝伯让人充分发表意见,即使说得不对,也不加指责;等

45、见到皇帝,说起别人长处,他从不埋没别人姓名。D李孝伯深受赏识,执掌军国大权。太武帝夸赞说,有一个李孝伯,便足以治理天下;崔浩被杀后,李孝伯执掌政事,太武帝以宰辅之礼待他。解析:选A“担任赵郡太守,丁零不敢入境骚扰”错误,担任赵郡太守的是李曾,原文有“知曾能得百姓死力,惮不入境”,意思是知道他的父亲李曾能使百姓效力,丁零不敢入侵。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委以军国机密,甚见亲宠,谋谟切秘,时人莫能知。译文: (2)孝伯体度恢雅,明达政事,朝野贵贱,咸推重之。译文: 参考答案:(1)太武帝把统军治国的机要大事交付给他,他很受亲近宠爱,谋划机密事宜,当时的人没有谁能够知道。(关键点:

46、“委”“谋谟”)(2)李孝伯气度恢弘高雅,通晓政务,朝廷民间不论地位尊贵还是卑下的人,都推崇敬重他。(关键点:“明达”“推重”)参考译文:李孝伯,高平公李顺的堂弟。父亲李曾,年轻时以教授郑氏注释的礼、左氏春秋为业。郡府三次征召他为功曹,他都不去就任。道武帝时,出任赵郡太守,令行禁止。并州丁零多次祸害太行山以东地区,知道李曾能使百姓拼命效力,畏惧不入其境。李孝伯少年时就继承父业,博通各家著述,风度仪表美好,行为有规矩。堂兄李顺在太武帝面前推荐他,便征召他为中散,太武帝对李顺说“真是你家门之中的千里马”。升任秘书奏事中散,转任散骑侍郎、光禄大夫,赐爵位魏昌子。太武帝把统军治国的机要大事交付给他,他

47、很受亲近宠爱,谋划机密事宜,当时的人没有谁能够知道。后又升任北部尚书。因为他频繁跟随征战有规划谋略的功劳,晋封爵位寿光侯。太平真君末年,宋文帝听说太武帝南伐,派自己的弟弟太尉、江夏王刘义恭率领军马赶赴彭城。太武帝到彭城。刘宋徐州刺史武陵王刘骏派人奉献二器酒、一百挺甘蔗,并请求送给他一些骆驼。太武帝第二天早上派李孝伯到小集贸市场大门,刘骏也派他的长史张畅来应对。李孝伯说:“皇上有诏诏令太尉、安北,可暂出城门,想与他们相见。现在赐予骆驼和貂皮制作的裘衣及杂物等。”张畅说:“关于有诏的说法,怎么能如此称呼?”李孝伯说:“你家太尉、安北,是人臣不是?纵然是邻国之君,为什么不能对邻国的臣子称诏令?又何至

48、于关闭城门,断绝桥梁?”便打开城门,张畅屏退旁人放下武器,出城接受赏赐的东西。李孝伯风采仪容娴静文雅,应答如流,张畅以及身边随从大加赞叹。太武帝大为高兴,晋封爵位宣城公。李孝伯气度恢弘高雅,通晓政务,朝廷民间不论地位尊贵还是卑下的人,都推崇敬重他。景穆曾经启奏太武帝,要求广泛征选杰出之才,皇帝说:“朕有了一个李孝伯,便足以治理天下,何须那么多?即使再求访,像这样的人才又怎么能得到?”他被重视就像这样。或有谈政事的,李孝伯听凭他陈述,即使有过错,始终不压制指责;等到他见到皇帝后,便言说其人的长处,从不隐瞒人家的姓名,来当作自己的美善。所以士大夫们,都佩服他的典雅方正。自从崔浩被杀之后,军国谋略大

49、事,都出自李孝伯之手了。太武帝对他的恩宠关注,虽比不上对崔浩的,但也把他当作辅政的大臣任用。他死的那天,远近之人都十分哀痛悲伤。李孝伯的美名,远近闻名,李彪出使江南,齐武帝问他:“北面有李孝伯,与你的关系怎样?”他被远方之人所知到如此地步。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张万公字良辅,东平东阿人也。幼聪悟,喜读书。登正隆二年进士第,调新郑簿。以忧去。服阕,除费县簿。大定四年,为东京辰渌盐副使,课增,迁长山令。时土寇未平,一旦至城下者几万人,万公登陴谕以乡里亲旧意,众感悟相率而去,邑人赖之,为立生祠。丞相尝谓曰:“后代我者必汝也。”俄授郎中,敷奏明敏,世宗嘉之,谓侍臣曰:“张万公纯直人也。”章

50、宗即位,会北边屡有警,上命枢密使夹谷清臣发兵击之。万公言:“劳民非便。”诏百官议于尚书省,遂罢兵。明昌二年,知大兴府事。逾年,以母老乞就养,诏不许,赐告省亲。还,上问山东、河北粟贵贱,今春苗稼,万公具以实对。初,明昌间,有司建议,自西南、西北路,沿临潢达泰州,开筑壕堑以备大兵,役者三万人,连年未就。御史台言:“所开旋为风沙所平,无益于御侮,而徒劳民。”上因旱灾,问万公所由致。万公对以“劳民之久,恐伤和气,宜从御史台所言,罢之为便”。泰和元年,连章请老,不许,迁荣禄大夫,赐其子进士及第。明年,章再上。后致仕。六年,南鄙用兵,上以山东重地,须大臣镇抚之,特起万公知济南府、山东路安抚使。山东连岁旱蝗

51、,万公虑民饥盗起,当预备赈济。时兵兴,国用不给,万公乃上言乞将盐引会山东行部给卖,纳粟易换。又言督责有司禁戢盗贼之方。上皆从之。复乞致仕,许之,加崇进,仍给平章政事俸之半。泰和七年,薨。命依宰臣故事,烧饭,赙葬。赠仪同三司,谥曰文贞。万公淳厚刚正,门无杂宾,典章文物,多所裁正。上尝与司空襄言秋山之乐意将有事于春蒐也顾视万公万公曰动何如静上改容而止辅政八年其所荐引多廉让之士焉。(选自金史张万公传,有删改)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上尝与司空襄言秋山之乐/意将有事于春蒐也/顾视万公/万公曰/动何如静/上改容而止/辅政八年/其所荐引/多廉让之士焉B上尝与司空襄言/秋山之乐/意

52、将有事于春蒐也/顾视万公/万公曰/动何如静/上改容而止辅政/八年/其所荐引多廉让之士焉C上尝与司空襄言/秋山之乐/意将有事于春蒐也/顾视万公/万公曰/动何如静/上改容而止辅政/八年其所荐引/多廉让之士焉D上尝与司空襄言秋山之乐/意将有事于春蒐也/顾视万公/万公曰/动何如静/上改容而止辅政/八年其所荐引/多廉让之士焉解析:选A解答本题,需要把握画波浪线部分的含意。比如第一处断句,动词“言”的内容应该是“秋山之乐”,所以“言”后不能停顿,排除B、C。“辅政八年”的主语是张万公,故在“辅政”前断开。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生祠,为还活着的人建立祠庙,加以奉祀,以此表

53、示内心的感戴和钦敬之意。B尚书省,官署名,是魏晋至宋的最高政令机构,负责审核政令。C盐引,官府在商人缴纳盐价和税款后发放的用以支领和运销盐的凭证。D崇进,官阶名,金文散官共四十二阶,正一品有四阶,崇进为第四阶。解析:选B“负责审核政令”的是门下省,尚书省负责执行重要政令。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张万公以情动人,深受信赖。张万公在担任长山县令时,有盗贼至城下,张万公登上城墙用乡情说服他们,这些盗贼感动、悔悟全部都离去,由此这个县的百姓都很信赖他。B张万公为官有能,受到称赞。张万公为官很有能力,当时的丞相认为以后能代替他担任丞相的一定是张万公,任郎中期间,他陈述奏章清

54、楚简练,世宗赞扬他是纯朴正直的人。C张万公关爱百姓,敢于表达。章宗即位后,国家北部边地多有警报,就下令发兵进攻,张万公说使百姓疲劳是不好的事情,后来皇帝下令百官讨论出兵的事情,最终没有发兵。D张万公做事缜密,未雨绸缪。张万公担任山东路安抚使时,因为山东连年大旱,加上蝗灾,他担忧百姓会因为饥饿成为盗贼,就积极准备赈灾事宜,同时也考虑杜绝盗贼问题。解析:选A“有盗贼至城下,信赖他”错误,原文的意思是说百姓们因为有土匪的缘故,都想进入城里接受保护,张万公站在城墙上用同乡亲旧的情意告谕他们,于是大家散去,邑人信赖他。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万公对以“劳民之久,恐伤和气,宜从御史台所言

55、,罢之为便”。译文: (2)万公淳厚刚正,门无杂宾,典章文物,多所裁正。译文: 参考答案:(1)张万公用“使百姓疲劳的时间长了,恐怕伤了和气,应该听从御史台的话,以停止挖壕沟为便”来回答。(关键点:“对”“劳”“罢”)(2)张万公质朴敦厚、刚直方正,家中没有多余的门客,朝廷的制度法令,多由他裁决修正。(关键点:“杂”“典章”“裁正”)参考译文:张万公字良辅,东平东阿人。他幼年聪颖,喜好读书。张万公考中正隆二年的进士,调任新郑主簿。因亲丧而离任。服孝期满,被授予费县主簿。大定四年,他任东京辰渌盐副使,在任时,盐税有所增加,升为长山令。当时当地的土匪还没有被平定,一天早上有几万人到城下(请求保护)

56、,张万公登上城上的矮墙用同乡亲旧的情意告谕他们,众人感动醒悟共同离去,邑人信赖他,为他建立生祠。丞相曾对他说:“以后取代我的一定是你。”不久被授予郎中,他陈述奏章清楚简练,世宗赞赏他,对侍臣说:“张万公是纯朴正直的人。”章宗即位,适逢北部边境多次有警报,皇帝命令枢密使夹谷清臣发兵前去攻打。张万公说:“使百姓疲劳不好。”皇帝下诏让百官在尚书省讨论此事,于是停止发兵。明昌二年,张万公知大兴府事。一年后,张万公因为母亲年老,他请求回去奉养,皇帝下诏不允许,赐假给他探亲。张万公探亲回朝,皇帝问他山东、河北粮价贵贱,今春庄稼如何,张万公都如实回答。当初,明昌年间,有司建议,从西南、西北路,沿临潢到泰州,

57、开挖壕沟用来防备大军,有三万人服劳役,多年未完成。御史台说:“挖开的壕沟不久就被风沙填平,对防御侵略没有用,而只是白白使百姓疲劳。”皇帝因为旱灾,问张万公导致旱灾的缘由。张万公用“使百姓疲劳的时间长了,恐怕伤了和气,应该听从御史台的话,以停止挖壕沟为便”来回答。泰和元年,张万公接连上奏章请求告老退休,不准许,升为荣禄大夫,赐他的儿子进士及第。第二年,张万公再上奏章。后退休。泰和六年,南方边境有战争,皇帝认为山东是重地,需要大臣前去镇抚,于是特别起用张万公知济南府、山东路安抚使。山东连年有旱灾蝗灾,张万公考虑百姓饥饿必生盗贼,应当准备赈济。当时正兴兵打仗,国家支出的费用不能供应所需,张万公于是上书请求把盐引交付山东行部变卖,交粮食换取。又上奏督促责备有关部门杜绝盗贼的方法。皇帝都听从了。张万公又请求退休,皇帝批准了,并加崇进,仍然给他平章政事一半的俸禄。泰和七年,去世。皇帝命令依照宰相的规格,举行祭礼,赠给办丧事的财物。赠仪同三司,谥号文贞。张万公质朴敦厚、刚直方正,家中没有多余的门客,朝廷的制度法令,多由他裁决修正。皇帝曾经与司空完颜襄说秋山之乐,其意打算在春天打猎。皇帝回头看张万公,张万公说:“动不如静。”皇帝变了脸色而作罢。他辅政八年来,所推荐的人,多是廉洁谦让之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