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世纪金榜》2017高考历史(通用教)二轮专题通关 单科仿真模拟练(二)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34979 上传时间:2024-05-26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3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纪金榜》2017高考历史(通用教)二轮专题通关 单科仿真模拟练(二)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世纪金榜》2017高考历史(通用教)二轮专题通关 单科仿真模拟练(二)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世纪金榜》2017高考历史(通用教)二轮专题通关 单科仿真模拟练(二)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世纪金榜》2017高考历史(通用教)二轮专题通关 单科仿真模拟练(二)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世纪金榜》2017高考历史(通用教)二轮专题通关 单科仿真模拟练(二)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世纪金榜》2017高考历史(通用教)二轮专题通关 单科仿真模拟练(二)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世纪金榜》2017高考历史(通用教)二轮专题通关 单科仿真模拟练(二)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世纪金榜》2017高考历史(通用教)二轮专题通关 单科仿真模拟练(二)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世纪金榜》2017高考历史(通用教)二轮专题通关 单科仿真模拟练(二)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世纪金榜》2017高考历史(通用教)二轮专题通关 单科仿真模拟练(二)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世纪金榜》2017高考历史(通用教)二轮专题通关 单科仿真模拟练(二)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世纪金榜》2017高考历史(通用教)二轮专题通关 单科仿真模拟练(二)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世纪金榜》2017高考历史(通用教)二轮专题通关 单科仿真模拟练(二)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世纪金榜》2017高考历史(通用教)二轮专题通关 单科仿真模拟练(二)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世纪金榜》2017高考历史(通用教)二轮专题通关 单科仿真模拟练(二)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单科仿真模拟练(二)(50分钟100分)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韩非子认为商工之民、搞学问的人、游说为事的人、游侠剑客和逃避兵役的人等非农业人口,都是“邦之蠹也”,是有害于国的坏人,应该把他们统统从社会生活中清除出去。这一观点反映了韩非子()A.清除有害社会的人B.重视农业,实现富国强兵C.推广法家的法治思想D.注重人口的协调发展【解析】选B。材料的主旨不是清除有害社会的人,故A错误;根据材料韩非子认为非农业人口是

2、有害于国的坏人,因此体现了韩非子发展农业、实现富国强兵的思想,故B正确;C、D材料未体现。2.黄老学派认为,法律是“天下之度量”“人主之准绳”,因此必须“明法修身”以为治,国君一举一动必遵守法律,国家的繁荣衰败取决于国君的道德品性。这表明()A.君主的道德品性决定了法律B.君主专制受到法律的挑战C.君主是法律的准绳D.君主要修身养性遵守法律【解析】选D。根据材料“必须明法修身以为治,国君一举一动必遵守法律”可知,君主要修身养性,遵守法律,国家才能繁荣。3.魏晋南北朝时期,世家大族都以孝为治家、从政的指导思想。士人们的这种选择,使得孝的地位更加崇高,实现了忠孝并重到孝先于忠的转变。孝地位的提高主

3、要是因为()A.孝道思想成为唯一主导思想B.维护士族门阀政治合理性的需要C.儒家思想开始成为传统文化主流思想D.维护君主专制制度的需要【解析】选B。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实行九品中正制度,强调门阀士族的家族地位,孝的地位得到提高,体现了重视家族血缘,其主要目的是维护门阀政治,故B正确;孝道思想成为唯一主导思想的说法太绝对,故A错误;儒家思想开始成为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是在西汉时期,故C错误;材料未涉及维护君主专制制度,故D错误。4.郑和为说服明仁宗朱高炽保留宝船队时说:“欲国家富强,不可置海洋于不顾。一旦他国之君夺得南洋,华夏危矣。我国船队战无不胜,可用之扩大经商,制服异域,使其不敢觊觎南洋也”材

4、料说明了()A.郑和主张与他国经商B.郑和主张下西洋C.郑和有海洋主权意识D.郑和说服了明仁宗【解析】选C。根据材料“不可置海洋于不顾”“一旦他国之君夺得南洋,华夏危矣”“制服异域,使其不敢觊觎南洋也”可知,郑和主张维护南海权益,说明他有海洋主权意识。5.历史学家陈旭麓先生指出,“尽管康有为为中国社会选择了变法维新之路,但当时的中国社会没有选择康有为”。“当时的中国社会没有选择康有为”的根本原因是()A.变法不符合当时的时代潮流B.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过于弱小C.康有为缺乏变法的必要资金D.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解析】选D。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维新变法时期,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敌对势

5、力强大,而维新派力量又过于弱小,所以变法最终失败,故D正确。A、C不符合史实,B是具体原因,而不是根本原因。6.袁世凯统治期间仅1912年至1914年就有唐绍仪、陆征祥、赵秉钧、熊希龄四届内阁走马灯似的更替,成为民国初年政治史上一道奇观。此现象说明这一时期()A.国会的权力不断被削弱B.立宪与共和斗争激烈C.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D.民主形式已荡然无存【解析】选A。1912年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果实,成为民国大总统,为掌握大权,实行独裁,不惜连换四届不听从自己命令的内阁,说明国会对总统的制约权力削弱,故A正确。7.下图为晋察冀边区银行发行的抗日票。该银行正式成立于1938年2月,是敌后抗日根据

6、地唯一一家当时国民政府批准设立的银行。边区银行的出现()A.是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体现B.是在抗日战争相持阶段成立的C.起到稳定国民党统治区物价的作用D.是共产党“左”倾错误的表现【解析】选A。根据材料“这是敌后抗日根据地唯一一家当时国民政府批准设立的银行”可知,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接受国民政府的领导,国共两党合作共同抗日,故A正确。1938年10月,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故B错误;该银行成立于敌后抗日根据地,起到了稳定抗日根据地物价的作用,故C、D说法错误。8.1956年12月毛泽东主张允许国家市场的对立物自由市场存在,并且说这就是中国的“新经济政策”。这一主张得到了周恩来、刘少奇等中央领导人的

7、赞同。这反映出当时的中国()A.与苏俄新经济政策处于相同背景B.摆脱了传统社会主义观念的束缚C.探索与苏联经济体制不同的道路D.出现了大起大落的经济发展模式【解析】选C。中国虽然向苏联学习,但并未完全照搬斯大林模式,而是“允许国家市场的对立物自由市场存在”,故C正确。9.1953年10月,全国粮食会议作出了在农村实行计划收购、在城市实行计划供应也即“统购统销”的决定。这一决定的实行()A.推动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土地改革的完成B.保障了工业化战略的实施C.缓解了自然灾害造成的粮食短缺D.加速了国民经济恢复发展【解析】选B。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土改在1952年底完成,故A错误;1953年提出过渡时期总路

8、线,主张“一化三改”,“一化”即社会主义工业化,据此1953-1957年开始实施“一五”计划,故B正确;新中国成立初期并未出现大的自然灾害,故C错误;1952年国民经济已基本恢复,故D错误。10.1787年,美国制宪并创造了联邦制度。美国之所以拒绝采用雅典城邦制,正是因为小国寡民更容易通过行使他们的“主权”而实现“多数人的暴政”。材料表明()A.美国联邦制更利于民主B.雅典城邦实行直接民主C.雅典民主易导致暴政D.美国比雅典更加民主【解析】选A。根据材料“美国之所以拒绝采用雅典城邦制,正是因为小国寡民更容易通过行使他们的主权而实现多数人的暴政”可知,美国实行联邦制更有利于民主,防止集体暴政的出

9、现。11.下图是1927-1930年美国社会离婚率的统计情况,1930年美国离婚率急剧下降的原因是()A.罗斯福新政的影响B.经济大危机的影响C.胡佛政府限制离婚D.经济的迅速发展【解析】选B。根据时间“1930年”可知,此时美国正处于经济大危机时期,经济萧条影响到个人的家庭婚姻关系,故B正确。12.2015年12月25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正式成立,其宗旨是促进亚洲区域的建设互联互通化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并且加强中国及其他亚洲国家和地区的合作。材料表明亚投行的成立()A.推动世界政治格局变化B.冲击了布雷顿森林体系C.推动了亚洲经济的区域合作D.建立了国际经济新秩序【解析】选C。根据材料中

10、亚投行的宗旨可知,亚投行的成立有利于亚洲经济的区域合作,故C正确。A、D材料未涉及,B布雷顿森林体系在20世纪70年代已瓦解,故排除A、B、D。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第1517题为选做题,任选其中一题作答,多答则按第1题计分)13.(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陆上与海上的丝绸之路,沟通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也给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注入了强劲的激素和新的活力。然而,时至明清之交,绵延了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已经步入衰世,不仅丧失了汉唐王朝的恢宏气度,就连宋元时代的精明眼光也不复存在。封建统治者所关心的,已经不是如何向外开拓,而是兢兢

11、于闭关自守。王翔对外贸易与中国丝绸业的近代化材料二自公元1500年,世界进入全球化时代,贸易中心逐渐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地区以来,欧洲国家就利用它们在工业技术、经济与政治制度上的优势,孜孜不倦地探求在这个全新时代寻求霸权的道路:从西班牙国王伊莎贝拉女王(到)英国女王维多利亚,都清楚地明白经济发展、海外扩张与军事征服,将成为构筑一个大国的三根必要支柱。朱步冲西方大国崛起的条件:海权,工业,殖民(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走向世界的手段和明清统治者“兢兢于闭关自守”的影响。(15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西方列强征服世界的手段并从全球化的视野出发评价西方列强征服世界的活

12、动。(10分)【解析】第(1)题第一问根据材料“陆上与海上的丝绸之路,沟通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回答;第二问从明清时期的政治、经济等方面正反两个角度回答即可。第(2)题第一问,材料二“都清楚地明白经济发展、海外扩张与军事征服,将成为构筑一个大国的三根必要支柱”体现了武力征服和经济扩张,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资本主义扩张的两个阶段归纳;第二问注意限制词“全球化的视野”,可以结合全球的联系和世界市场的形成回答。答案:(1)手段:经济和文化交流;和平交流;朝贡贸易。(6分)影响:扼杀了对外贸易推动经济进步的可能性(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中国在19世纪以极端保守和封闭

13、的面貌走向近代化的世界;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9分)(2)手段:武力征服、商品输出、资本输出等。(6分)评价:使世界各地逐渐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步形成。(4分)14.(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钱穆认为,中国过去的政治纵要说它是专制,也不能不认为还是一种比较合理的开明的专制。它也自有制度,自有法律,并不全由皇帝一人的意志来决定一切的。按照他的叙述,唐朝的中央政府组织则更较汉代进步,它影响了以后一千多年的政治制度建设。体制、观念上的进步不仅体现在此,更是把政权开放给全国各地,不断奖励知识分子加入仕途。而王亚南则认为是完全的君主专制。他指出,中国的

14、官僚政治是建立在地主经济基础上的专制政治的产物。毛凯贤中国官僚政治的历史评价:钱穆与王亚南的分歧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围绕“中国古代中央运行机制”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要有史实依据)【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提炼论题。论题一,根据材料“是一种比较合理的开明的专制”“并不全由皇帝一人的意志来决定一切的”得出,中国古代政治是一种开明的专制,不全由皇帝一人意志决定。论题二,根据材料“是完全的君主专制”得出,中国古代政治是由皇帝一人意志决定的。两个论题,回答一个即可。答案:论题一:中国古代政治是一种开明的专制,不全由皇帝一人意志决定阐述:秦汉时期

15、的三公九卿制,重视朝议,强调相互配合。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强调分工明确,权责清晰。隋唐时期实行科举制,把任命官吏和选拔人才结合起来。(12分)论题二:中国古代政治是完全的专制政治明朝废丞相,设内阁,全国政务都由皇帝决断。清朝设立军机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在皇帝手中。(12分)请在15、16、17题三道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15.【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材料西晋末年,为躲避战乱,黄河流域“幽冀青并兖五州及徐州之淮北流民,相率过江淮”。据考证,(东晋时)总数约90余万,约占政府领民的1/6。东晋政府没有把南迁侨户编入正式户籍黄籍,而编入专为侨户设置的临时户籍白籍,

16、白籍人不对国家负担租税赋役义务。由于战乱、灾害、暴政,又使不少人被迫成为无土可依、漂离就食的流民。大批流民的长期存在,不只意味着国家租税赋役的减少,更使统治者感到“流民散则转民为盗”的威胁。魏晋南北朝,世家豪族地主阶级对于人口的吞噬能力是非常惊人的。他们占有大量的依附人口,不在政府注册,不对国家负担义务,还千方百计扩大人口,“竞招游食”更是一个重要手段。为了逃避租税赋役,“流民多庇大姓以为客”,成为豪强大族“私附”的“藏户”。东晋南朝之世,几代统治者致力于把侨户、流民实行编户,“土断”入籍,使大批人口纳入国家版籍,由此与世家豪族展开了激烈的人口争夺,在个别时期、个别地区成效较显著。但由于世代豪

17、族地主是历代小朝廷的社会支柱,这就决定了“土断”的实施是有限度的。曹文柱关于东晋南朝时期的“土断”问题(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东晋南朝时期“土断”改革的原因。(7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土断”的影响。(8分)【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信息“西晋末年,为躲避战乱,黄河流域幽冀青并兖五州及徐州之淮北流民,相率过江淮”“东晋政府没有把南迁侨户编入正式户籍黄籍,而编入专为侨户设置的临时户籍白籍,白籍人不对国家负担租税赋役义务”“大批流民的长期存在,不只意味着国家租税赋役的减少,更使统治者感到流民散则转民为盗的威胁”概括回答。第(2)题根据材料“由此与世家豪族展开了激烈的人口争夺,在

18、个别时期、个别地区成效较显著”“由于世代豪族地主是历代小朝廷的社会支柱,这就决定了土断的实施是有限度的”和所学知识进行一分为二的分析。答案:(1)北方战乱,导致大量人口南迁;户籍制度不统一,并出现大量国家没有控制的人口;豪族地主占有大量人口;国家赋税收入受到影响;社会稳定受到威胁。(7分)(2)土断的实施有利于加强国家对人口的控制,增加政府收入,稳定社会秩序;有利于抑制地方豪族的势力,加强中央集权。但是由于世家豪族是政权的政治基础,决定了“土断”改革不可能取得大的成效。(8分)16.【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材料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德、日两国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历史的态度迥然不同,与德国谢

19、罪赔偿,对战争的罪责和历史教训做深刻反省不同;日本却歪曲历史事实,为军国主义招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欧洲遭受德国法西斯侵略损失最大的国家是苏联,其次是波兰和法国。苏联在战后军事力量空前强大,很快成为另外一个超级大国。而法国也很快恢复了欧洲强国的地位。两个与德国积怨很深的国家的军事力量远远在德国之上,并对德国索赔和惩罚方面持严厉的态度。坚决地追捕和镇压漏网战犯,坚持不懈地向德国索要战争赔偿,犹太民族也不屈不挠地向德国进行索赔斗争,波兰和捷克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历史问题上采取严正立场。在中国,国民党统治集团在战后不久就发动了内战,没有来得及及时清算日本侵略罪行。1951年,美国一手导演在旧金山

20、通过了片面的对日和约,实际上取消了日本的赔偿。台湾蒋介石政权与日本签订“中日和约”,表示“中华民国自动放弃旧金山和约第十四条甲项第一款日本国所应供应之服务之利益”。日本不仅没有分裂,反而强大,而遭日本侵略危害最惨烈的中、朝、越三国却因冷战的原因而长期分裂,这是没能制止美国纵容日本,没能彻底清算其战争罪行和追索战争赔偿的重要原因之一。扈明丽德国和日本对二战的不同历史态度评析(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德、日两国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历史的不同态度。(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两国态度不同的原因。(9分)【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分别答出德、日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态度。第(2)

21、题根据材料“坚决地追捕和镇压漏网战犯,坚持不懈地向德国索要战争赔偿,犹太民族也不屈不挠地向德国进行索赔斗争,波兰和捷克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历史问题上采取严正立场”和所学知识回答德、日两国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历史持不同态度的原因。答案:(1)德国:深刻反思战争罪责,进行谢罪赔偿。(3分)日本:歪曲历史事实,逃避战争罪责。(3分)(2)德国:战后的纽伦堡审判对德国法西斯处罚比较彻底;四大国分区占领德国;苏、法等受害国的严正立场;犹太人的坚决斗争。(4分)日本:东京审判没有彻底清算军国主义的罪行;战后民主改革不彻底;美国单独占领日本,后采取扶植日本的政策;冷战的影响;受害国没有清算日本的战争罪责。(5

22、分)17.【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材料1902年清政府任命沈家本(1840-1913)为修订法律大臣。根据慈禧发布的“务期中外通行”的修律方针,沈家本“专以折冲樽俎,模范列强为宗旨”。他说:“夫西国首重法权,随一国之疆域为界限,甲国之人侨寓乙国,即受乙国之裁判,乃独于中国不受裁制,转予我以不仁之名,此亟当蟠然变计者也。”“方今改订商约,英美日葡四国均允中国修订法律,首先收回治外法权,实变法自强之枢纽。臣等奉命考订法律,恭绎谕旨,原以墨守旧章,援外人以口实,不如酌加甄采可默收长驾远驭之效”。为此,他“以中国法律与各国参互考证”“我法之不善者当去之,当去而不去是之为悖”,但又力求做到“不决乎

23、我国世代相沿之礼教、民情”“方能融会贯通,一无扦格”。在他主持修律的短短几年里,大开研究西法的风气,是有清一代立法最活跃的阶段。由于清朝很快被辛亥革命的浪涛所吞没,所以制订的新法大多没有颁布施行,但却为继起的北洋政府所援用。张晋藩试论沈家本的法律思想(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沈家本修律的背景。(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沈家本法律思想的特征及影响。(9分)【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时间“1902年”联系清王朝面临的形势回答即可。第(2)题第一问根据材料“首先收回治外法权,实变法自强之枢纽”“以中国法律与各国参互考证”与所学知识回答;第二问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从积极性和局限性两方面回答。答案:(1)背景:清末新政的推行;清王朝试图通过收回领事裁判权巩固自己的统治;全国革命形势的高涨;近代中国危机的加深;西方法律思想的影响。(6分)(2)特征:强调以法治国;按照资本主义法律模式修改中国法律;会同中西(或具有世界眼光);立足于中国国情;仍是改良主义的立场,没有超出中体西用的范畴。(5分)影响:体现了反对专制主义的要求;促进了清末立宪运动的高涨;促进近代中国民主法制的近代化进程;未能挽救清朝统治,但对后世立法影响深远。(4分)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