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第三中学语文高中鲁人版教案复习《赵氏孤儿》(第一课时).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234756 上传时间:2025-11-1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第三中学语文高中鲁人版教案复习《赵氏孤儿》(第一课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第三中学语文高中鲁人版教案复习《赵氏孤儿》(第一课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第三中学语文高中鲁人版教案复习《赵氏孤儿》(第一课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故事背景,理解文中词语的含义。2、过程和方法:通过诵读,讲课下注释标注于原文中,认识重点字词的字音、意义,体会故事情节。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习人物形象中体现的忍辱负重、舍身就义的大义精神。【学习重点】通过诵读,讲课下注释标注于原文中,认识重点字词的字音、意义,体会故事情节。【学习难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习人物形象中体现的忍辱负重、舍身就义的大义精神。一、情境导入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忠义”的典范,像写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的谭嗣同。下面我们就来看赵氏孤儿为我们谱写的一篇义的赞歌。二、自主、合作、探究1、用八字词语为

2、各段概括标题叔带托梦,昭示厄运屠岸作难,灭赵九族 公孙献身,程婴救孤 景公占卜,谋立赵孤 赵孤成人,程婴成仁2、本文的主要人物是谁?文章展现了他什么品格?程婴和公孙杵臼 忍辱负重,舍身报恩 ,勇敢无畏,义字当先3、赵氏孤儿的故事揭示了怎样的道理?表现了作者的什么情感?揭示了正义终将战胜邪恶的真理。集中体现了作者对士林阶层中能在生死关头有所选择的英雄的敬重。三、当堂达标:1、D (A免-娩B葆-褓C知-智) 2、B(不肖:不才)3、D(A如果,你B这件事;他C于是、就;却)4、A(A介词结构后置句BCD皆为省略句)5、C(A活,使动用法B衣,名词作动词D籍,名词作动词)四、反思提升赵氏孤儿中的忠

3、奸斗争、家庭仇恨实际上是正义与邪恶的较量、善良与残暴的比拼。是一个民族在善与恶面前的整体态度。作为一个弱小人物,公孙杵臼的视死如归、舍生就义的精神,将中国古代生死观、价值观表现的淋漓尽致。而程婴的忍辱负重、舍身就仁的作为,则为中华民族树起了一座义的丰碑。五、拓展延伸我们平时同学们谈到的哥们义气,同本文中的义有无区别?谈谈你对义的认识。 汉代,有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公然提出要削藩的政治家晁错。(国家之义) 张学良将军发动西安事变促使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民族之义) 关羽同张飞、刘备桃园三结义,赤壁之战后义释曹操。(兄弟之义、知遇之义) 哥们之义只是一种无知与盲从。六、教学反思教学设计将目标熟记于心。学生自行回答。可让其他学生补充。老师可提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