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8高考考试大纲猜题卷语文(第六模拟)【命题依据】本套试卷根据新近出台的2018年高考考试说明中的相关规定和考试说明中所附样题命制而成。【命题思想】在命题思路上,体现立德树人、服务选拔、引导教学的核心立场。文学类文本阅读命题涉及小说主旨,涉及反思、成长,涉及对人的精神世界的关注;实用类文本阅读命题则注重引导考生思考、解决现实问题。在考查内容上,体现对必备知识、关键能力的考查。全卷对考试大纲规定的六种能力层级都有涉及,整体上加强了对信息筛选、逻辑推断、审美鉴赏能力的考查。【亮点试题】第9题,紧扣材料所展现的社会现实设题,答题既要对文本信息进行筛选,还要结合考生自身认识,有很好的引导作用。本试
2、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3000多年前,中国人开始在甲骨上一笔一划郑重地刻下宇迹,它未被时光磨蚀,反在世界记忆中安放。10月30日,甲骨文顺利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审核,入选世界记忆名录,成为人类文明中共同的记忆。虽然“上下五千年”对我们来说是常识,创在百年前世界并未对中国投以同样的敬意,因为缺乏文字史科,外国史学家在历数人类文明时,将中国当作了古文明中的小字辈,认为中国文明从周朝起算,而为封神演义提供不朽灵感的商朝,在外国人看来,不过是神话传说一类,不足为信,1899年,金石学家王懿荣因
3、病购药,发现一味中药“龙骨”上,有刻画的痕迹,似乎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丈宇,经过研究,他认为这种文字来自商朝。因这种文字记载于龟甲与兽骨之上,便命名为“甲骨文”,中华一时为之震动。通过对“龙骨”来源的追索,中国考古学家认定,在河南安阳附近必定有殷商遗址留存。1928年,中国开始对殷墟开展发掘,除甲骨之外还出土了铜器、陶器、骨器。在历次的挖掘研究中,逐漸得出了殷墟是商代晚期都城遗址的结论。从此以后,商朝不再是虚无缥缈的传说,而是不容置疑的真实历史。通过甲骨文,世界对中华文明的承认向前延伸了500多年,值得一提的是,王懿荣发现了甲骨文后仅一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城,王懿荣先服毒后投井以殉国。一百多年前,
4、甲骨文让世界重新认识中华文明,却没有使中华文明逃脱几乎被摧毁的厄运。一百多年后,现在的中华文明已经不是坚船利炮能摧毁的了。文明的起源,承載于一片片甲骨之上。在甲骨文中,我们能看到祖先们的思维方式,从甲骨上的记载能了解医学、祭祀、科技、生产生活、杜会制度。这些事关文明起源、传统由来、文化特质的细节,通过对比,我们可以知道,哪些东西在历史的长河中被中华文明传承与发展,哪些东西被摒弃,从而发现中华民族文明的品格,发现文明何以从中原腹地向四周扩散,发现为何在五千年历史的绝大部分时间里,中华民族能屹立于世界之巅。看起来有些笨拙的甲骨文,是中华民族智慧的开端,像一个小火苗,在历史中摇曳,同时又在薪火相传。
5、无论字形如何变化,火种没有改变,文字的根基没有变。因为,祖祖辈辈传递的不只是文宇,更是文字上承载着的经验、智慧、历史和责任。以文宇为代表的文化,是一个文明最值得珍视的财产。有了不曾断绝的文字与文化,每个中国人不但跨越地域,彼此相连,更与五千年中的一切相连。而赋予甲骨文连绵不绝生机的,正是中国人民,是他们推动着历史发展,带动着不曾中断的文明吐故纳新,让中华文明的根系蔓延。有了来自五千年历史的得失经验,中国就有底气在不确定中搏出一个民族复兴的新时代。富有生命力的文化,不会是僵硬的文化,而是向全人类一切文明成果保持开放的文化,中国文化没有门户之见,就如同生机连绵的甲骨文一料,随时准备为了自己的发展借
6、鉴他山之石,常用常新。相信自己民族的文化,既有吐故纳新的活力,又有坚持本色的韧性精神,这就是中国的文化自信。(选自唯一被解密的世界最古老文字在中国!“龙的传人”怎么写?,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为世界远古文明的重要代表,甲骨文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它的发现让世界认同了“上下五千年”的说法。B在甲骨文被发现之前,虽然我国学者都认为商朝是存在的,但由于没有相应的历史文献,我们很难向世界证实。C金石学家王懿荣偶然发现甲骨文,考古学家由此发现了商代晚期都城遗址,最终使得商朝由神话传说变成了历史现实。D甲骨文是中华文明智慧的开始,甲骨上详细记载了中华文明的起源
7、,从中我们能发现中华民族能传承不绝的原因。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的开头承接文章的标题,以甲骨文人选世界记忆名录的重大事件切入,引出议论。B文章第二段首先介绍了甲骨文被发现的意义,然后概述甲骨文被发现的过程,以及发现者和民族的命运。C文章第三段主要从民族自身发展的角度来分析甲骨文对于研究中华文明的起源,传承与发展的重要意义。D文章第四段论述了甲骨文与中国人民之间紧密的关系,总结了中国文化的特点,最后提出全文中心论点。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王懿荣的殉国表现了中华民族文明的品格,这种品格是中华文明曾经几乎被摧毁,但最终没有被摧毁,反而走向复
8、兴的原因。B汉字从甲骨文演化到今天的楷书、草书、行书,虽然字形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文字上承载着的经验、智慧、历史和责任没变。C以文字为代表的文化是一个文明量值得珍视的财产,甲骨文入选世界记忆名录足以证明中华文明在世界上的重要地位。D我们只要有了绵延“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就能够在当今复杂动荡的环境中拼搏出一个民族复兴的新时代。(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木鱼周海亮冬子小时候,家里穷。不仅他家穷,全村都穷。不是吃不到米闻不到肉的那种穷,是吃了上顿没有下顿的那种穷。贫穷与饥饿贯穿了冬子的童年,即使现在想起,冬子的记忆深处,仍然是望不到尽头的饥饿。冬子九岁
9、那年,村里有亲戚嫁女,娘带冬子去吃喜宴。临行前娘嘱咐冬子说,饭桌上一定要放开了吃,吃慢了,东西就没了。又说,千万别动桌上那条鱼,否则会被别人笑话。冬子问为什么,娘说那是条假鱼。鱼是木头雕刻而成,上面浇了汤汁,撒了葱花,盛在盘子里,端上桌,与真鱼别无二致。娘还说木鱼是栓叔的手艺,栓叔一晚上就能将一截木疙瘩变成一条活灵活现的鲤鱼。娘带冬子来到亲戚家门口,再次嘱咐冬子不仅要吃得快,还要尽量多吃。吃饱了,咱家晚上那顿就省了。她说。六个菜,一个汤,满桌人吃得像猪。普通的蔬菜,加几片肉,味道就完全变了。冬子听了娘的,快吃,使劲吃,却总是吃不饱。那条鱼摆在桌子中间,假如娘事先不说,冬子绝不会当它是一条木鱼。
10、鱼浇了汤汁,撒了葱花和香菜,那是一条红烧口味的木头鲤鱼。亲戚家虽穷,但厨艺高超,据说能把一条鱼烹成七八种不同的味道。木鱼也能。不过仅仅是味道的样子。 满桌人心照不宣。他们的筷子和汤匙伸向不同的盘子和汤碗,却绝没人去碰那条鱼。桌上很快只剩残羹冷炙,唯有那条鱼,仍然闪烁出诱人的光泽,散发出美妙的酱香。满桌人仍不散去,他们蘸着盘子里剩下的汤汤水水,啃着手里的黑面馒头,那也是平常时日难得的吃食。冬子有将筷子伸向木鱼的冲动。冲动那样强烈,有那么几个瞬间,他几乎无法自控。他强迫自己不去看那条鱼,可是鱼却顽强地游进他的眼睛,挠着他的喉咙。终于冬子做出令他和他的家人从此蒙羞的举动他动了那条鱼。他甚至夹起撒在木
11、鱼上的葱花,他甚至将那些葱花,直接填进嘴巴。他挨了娘的一顿巴掌。他受到村人的讥笑。以后很多年,他在村里都抬不起头。他不仅仅是动了一条木鱼,更是动了乡村的规矩,动了主人的尊严。一条木鱼,没有人动,它便是一条色香味俱全的真正的鱼,便是富足和希望;动了,它便成为一个木头疙瘩,成为欺骗,成为乡间岁月的颓败与贫穷。那条木鱼挂在冬子的胸前,顶在冬子的头上,刻在冬子的脑门上,挤在冬子的心里,很多年挥之不去。后来冬子进城,吃了很多苦,终于成为一家水产公司的老总。这些年他几乎吃遍世界上所有的鱼,但童年里的那条木鱼,仍然时常游进他的心里,即使在梦里,也香气四溢,令人垂涎。然后让他在醒来以后,充满羞愧。常跟娘说起这
12、件事,娘说,是那时太穷了。冬子说,或许是。娘说,是你太无理了。冬子说,或许是。不过一个孩子动了一条木鱼,有什么大不了呢?冬子觉得,一条木鱼,绝不该让他背负这么多年的沉重。一次冬子去民俗博物馆,突然觉得那里面似乎缺少一条可以摆上餐桌的木鱼。他想为博物馆捐赠一条,馆长当然乐意。为这事冬子专程回了一趟乡下,他找到亲戚,问那条木鱼还在不在,亲戚找了很久,终于从一堆破铜烂铁里翻出来。木鱼上布满虫眼,却依然活灵活现。一条木头雕刻而成的鱼远比一条河水里的真正的鱼,有着更为长久和顽强的生命。冬子带木鱼返回城里,突然改变了主意。他找一位匠人雕刻了一条鱼。他把新雕的木鱼送到博物馆,将真正的老木鱼拿回家,刷干净,加
13、了底座,摆上桌子。生日那天,冬子调好汤汁,切好葱花,然后将那条木鱼,恭恭敬敬地端上餐桌。冬子对儿子说,吃鱼。(有删改)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开头第一段写到了一个望不尽饥饿的年代,不仅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量,同时又为后文情节的发展做了铺垫。B满桌的人都知道桌上的那条鱼是假鱼,但是都不愿说破,这反映了村里人虽然贫穷但都好面子的老好人性格特征。C一条木鱼竟能“顽强地游进他的眼睛,挠着他的喉咙,略带夸张的描写,生动细腻地刻画出美食对饥饿的冬子的诱惑。D一条木鱼,影响了冬子的一生,冬子曾经感到羞愧、困惑,而当他决定把长满虫眼的木鱼带回家的时候,或许已得到了解
14、脱。5文章说:“冬子觉得,一条木鱼,绝不该让他背负这么多年的沉重。”这里的“沉重”是指什么?(5分)答: 6.小说以冬子在生日那天将木鱼烹调好,端上桌让儿子吃鱼作为结尾,请说说这样安排的用意。(6分)答: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79题。材料一:2016年,国家卫计委委托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在全国10个城市就3岁以下婴幼儿托育服务情况开展了专题调研。结果显示,已生育一孩但不打算生二孩的妇女中,有607的人是因考虑到孩子无人照料;近三分之一的全职母亲被迫中断就业照顾孩子,而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推动和生活水平、育儿理念的普遍提高,人民群众对幼托数量和质量的双重
15、期待也在不断提升,但现实状况是,我国婴幼儿在各类托育机构的入托率比较低,特别是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仍非常明显。(选自新华网数据新闻幼儿园出问题的背后,是幼师们未解的困境,有删改)材料二:教师是来自社会的普通一员,是人不是神。然而教师与其他职业相比,有其不同之处。当进入工作岗位时,教师经常需要用克制力和意志力来调整约束白己的个性、情绪。由于儿童的家庭环境,经济条件、父母素养的不同和遗传基因带来的个体差异,其生活习惯、行为爱好、表达能力,脾气性格、理解力和模仿力等也必然不同,且每个孩子都会有不同程度的不良习惯和缺点,甚至个别孩子会存在一些令人无法忍受的嗜好和毛病。但是职业道德要求幼教老师对每个
16、孩子的关爱是一样的,甚至对问题多的孩子花费更多时间和耐心,就是说教师的职业就是教育人、塑造人,你投身这个职业就要关爱每一个前来受教育的人,施教的过程中要对每一个孩子倾注同样的爱心。来自不同环境的孩子有着不同的优缺点,造成这些不同的有先天因素也有后天原因,他们是个性不尽相同的,幼教老师的责任就是发现他们的优缺点,了解孩子们的个性,循序渐进地进行工作,发扬他们的优点长处,纠正他们的缺点和坏习惯。这是一项细致繁琐的工作,要付出更多的劳动和艰辛,是与大中小学老所不同的,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就需要幼教老师在具备爱心的同时还要有足够的耐心。(选自新华网发展论坛幼儿数师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有删改)材料三:材料
17、四:在最近曝光的一则由家长拍摄的视频中,家长质问幼师“为什么要打孩子”,其中一个幼师带着哭腔说:“我控制不住。”“我控制不住”这句话被骂得很惨,但这非常能说明幼师的真实心态,必须要承认,幼儿园的孩子,可能是全世界最难搞定的人群之一,而幼师,可能是全世界最难做的工作之一。孩子在这个时期肯定是活泼好动的,家长要清楚孩子在这个时期的特征,幼儿教师也要清楚孩子在这个时期的特征。这样,幼儿教师面对孩子的不听话时才能有更多的理解,给予孩子更多的教育和引导,让他们分辨对错,明辨是非,这其中难免使用一些惩戒手段。作为家长,把孩子送到幼儿园是为了受教育,参与社会生活,对于教师也要给予信任和理解,不可能要求幼儿教
18、师看护每一个孩子都像在家里那样无微不至。当然,我所说的惩戒手段不代表虐待孩子,任何一个家长也不可能容忍他人虐待自己的孩子。看到虐童事件,即使不是自己的孩子,家长们也都感到十分气愤。虐待需要严肃惩治,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在当下,幼儿教育格局短期内无法有效改善的情况下,最快捷、最有效的方式还是幼儿园和家长做好充分沟通,了解孩子的情况,共同想办法。教育,所谓“教”,是要修正不对的,引导正确的,事事顺是孩子的个性,那岂不是倒退回去?哪儿还有真理,哪儿还有正途?孩子的意愿和想法岂不变成了真理、正途?所以适当的惩戒是必要的,无论是对幼儿、少年、青年,甚至是成年人,但只需要达到教育警示的目的即可。(选自华
19、商论坛对幼儿园事件的思考,有删改)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的专题调研反映了我国部分城市3岁以下婴幼儿托育服务情况,也反映了当前幼儿教育的困境。B幼儿教师在工作时应以职业要求来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要用克制力和意志力来调整约束自己的个性、情绪。C幼儿教师虽然很普通,但是投身这一行业就意味着要有足够的耐心,意味着要付出极多的劳动和艰辛来关爱每一个前来受教育的孩子。D每个孩子都会有不同程度的不良习惯和缺点因此幼儿教师面对孩子时就必定要使用一些惩戒手段,对此家长要予理解。8下列对材料三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A在部分省市幼儿教师学
20、历统计中,幼儿教师学历大都集中在专科水平,其中重庆幼儿教师专科学历所占比例最大。B除北京外,在内陆的省市中,本科毕业的幼师所占比例较低,高中毕业及高中阶段以下毕业的幼师所占比例比沿海省市大。C高学历幼师集中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其中上海近70的幼师具有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是幼师学历最高的城市。D幼儿教师面临的工作压力主要包括五个方面:检查、考核繁多,工资待遇低,工作时间过长,无编制,专业方面困难。E在五个压力因素中,“检查、考核繁多”“工作时间过长”是幼师压力的最重要来源,“无编制”这一因素影响较小。9针对目前中国的幼儿园现状,你有什么好的建议?请结合相关材料谈谈你的认识。(4分)答: 二、
21、古代诗文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孔镛,字韶文,长洲人。景泰五年进士。知都昌县,分户九等以定役,设仓水次,便收敛,民甚赖之。以弟铭尚宁府郡主,改知连山,瑶、僮出没邻境,县民悉窜。镛往招之,民惊走。镛炊饭民舍,留钱偿其直以去。民乃渐知亲镛,相率还。镛慰劳振恤,俾复故业,教以战守,道路渐通,县治遂复。都御史叶盛征广西,以镛从。诸将妄杀者,镛辄力争,所全活甚众。成化元,擢高州知府。前知府以瑶警,闭城门自护。乡民避瑶至者辄不纳,还为瑶所戕。镛至,开门纳来者,流亡日归。城不能容,别筑城东北居之。附郭多暴骸,民以疫死,复为义冢痉焉。时贼屯境内者
22、凡十余部,而其魁冯晓屯化州,邓公长屯茅峒,屡招不就。镛一日单骑从二人直抵茅峒峒去城十里许道遇贼徒令还告曰我新太守也公长骤闻新守至更亟呼其党擐甲迎及见镛坦易无驺从气大沮镛徐下马,入坐庭中,公长率其徒驰甲罗拜。镛谕曰:“汝曹故良民,迫冻馁耳。前守欲兵汝,吾今奉命为汝父母。汝,我子也。信我,则送我归,赉汝粟帛。不信,则杀我,即大军至,无遗种矣。”公长犹豫,其党皆感悟泣下。镛曰:“馁矣,当食我。”公长为跪上酒馔。既食,曰:“日且暮,当止宿。”夜解衣酣寝。贼相顾骇服。再宿而返,见道旁裸而悬树上者累累,询之,皆诸生也,命尽释之。公长遣数十骑拥还,城中人望见,皆大惊,谓知府被执,来绐降也,尽登陴。镛止骑城外
23、,独与羸卒入,取谷帛,使载归。公长益感激,遂焚其巢,率党数千人来降。公长既降,诸贼次第纳款,惟晓恃险不服。镛选壮士二百人,乘夜抵化州。晓仓皇走匿,获其妻子以归,抚恤甚厚,晓亦以五百人降。治绩闻,赐诰命旌异。遭丧,服除,改广西。瑶、僮闻镛至,悉远循。镛居官廉。历仕三十余年,皆在边陲,触瘴成疾。乞骸骨,不许。弘治二年召为工部右侍郎,道卒,年六十三。(选自明史孔镛传,有删改)10下对文中画被线部分的斯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镛一日单骑从二人直抵茅峒/峒去城十里许/道遇贼/徒令还告曰/我新太守也/公长骤闻新守至/亟呼其党/擐甲迎及见镛坦易无驺从/气大沮/B镛一日单骑从二人直抵茅峒/峒去城十里许/道遇
24、贼徒/令还告曰/我新太守也/公长骤闻新守至/亟呼其党擐甲迎/及见镛坦易无驺从/气大沮/C镛一日单骑从二人直抵茅峒/峒去城十里许/道遇贼/徒令还告曰/我新太守也/公长骤闻新守至/亟呼其党擐甲迎/及见镛坦易无驺从/气大沮/D镛一日单骑从二人直抵茅峒/峒去城十里许/道遇贼徒/令还告曰/我新太守也/公长骤闻新守至/亟呼其党/擐甲迎及见镛坦易无驺从/气大沮/11下到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知府,也称太守,是中国古代的地方职官名,相当于现在的省长。B义冢,指旧时收埋无主尸骸的墓地,往往由族人或慈善团体出资建立。C驺从,指古代贵族、官僚出门时,前导或后随的骑马的侍从。D乞骸骨
25、,指古代官吏自请退职,意谓使骸骨得以归葬故乡。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是(8分)A孔镛爱民如子,心装百姓。担任都昌县令期间,孔镛根据实际情况,将百姓分为九等来决定劳役,并在水边设置粮仓,方便百姓缴纳赋税。B孔镛清廉自律,爱护百姓。在担任连山知县时,孔镛下乡视察,百姓受到惊吓,弃物逃走,孔镛借屋做饭,然后按照价值留钱赔偿后离开。C孔镛智勇双全,仁义降贼。在招降邓公长和冯晓时,孔镛既表现出过人的胆识,又表现出超凡的应变能力,最终使二人都选择了投降。D孔镛献身边疆,鞠躬尽瘁。孔镛在边疆担任官职三十多年,由于长年接触瘴疠之气,积劳成疾,最后病逝在赴京城担任要职的路上。13把文中横
26、线的句子用译成现代议语。(10分)(1)民乃渐知亲镛,相率还。镛慰劳振恤,俾复故业,教以战守。译文: (2)城中人望见,皆大惊,谓知府被执,来绐降也,尽登陴。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池州弄水亭张舜民清溪望处思悠悠,不独今人古亦愁。借尔碧波明似镜,照予白发莹如鸥。江山自美骚人宅,饶鼓常催过客舟。惟有角声吹不断,斜阳横起九峰楼。【注】池州弄水亭:杜牧在池州为官时所创,亭上有杜牧诗歌石刻,诗人行船至此,写此诗。饶鼓:乐器,鼓的一种。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A诗人漫步于池州弄水亭,远眺山川美景,思绪万千,引发万古愁情。B
27、诗人登上池州弄水亭,望见清溪清澈如镜,暂时忘却了刚生的愁绪。C第五句运用屈原的典故,意在表明自己怀才不遇,却依然心系朝廷。D诗人所乘的客船停靠在清溪,饶鼓的敲击声传来,催促着诗人启程。E夕阳斜照,远处传来接连不断的号角声,令人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15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概括。(6分)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题,5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1)庄子逍遥游引用了齐谐中的“ , , ”来描述大鹏飞往南海的情景。(2)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表明不要因为离别而伤盛的诗句是: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28、)旅日大熊猫真真产下的雄性幼崽香香现在是日本家喻户晓的大明星,甚至有日本媒体称熊猫香香为改善中日关系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南京大屠杀不仅是一个城市的记忆,更是一个国家的记忆,铭记这段历史,追思死难者,本身也是一种慎终追远、继往开来。健康教育的改革必须尊重科学,如“恐惧伤肾”等带有明显争议的论断竟冠冕堂皇地通过小学课本向儿童灌输,这不管怎么说都是不妥当的。尽管我们已经青春不再,但我们拥有一颗不老的心,满怀憧憬,以阳光的心态,以奋进的姿态,以青春的名义拥抱款款而来的2018年。请对筚路蓝缕的探路者心存敬畏,因为,只要走错一步,命运轨迹就会被改写,在正确的时刻做正确的选择,从来不会像事后总结那么轻松
29、。请你相信,我们会一如既往为你拂去五彩缤纷的舆论泡沫,用专业在笼罩真相的迷雾中点燃一盏灯,照亮生活中的一个黑暗的角落。A B C D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国际足球职业化的经验告诉我们,中国足协的角色要由过去的“一抓到底”向足球联赛的组织者和青训项目的推动者转变。B过去5年,我们凭着一股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闯劲,凭着一股滴水穿石、绳锯木断的韧劲,开展全面深化改革的大潮。C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努力,蕴含在我们探自身发展道路的坚持之中,建立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基础之上。D灾害是无情的,但是在科学的支持下,国家对于灾害的防范与预警,对于减少次生灾害发生与保护人民生
30、命财产安全上,还可以做得更好。19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3分)A“风物长宜放眼量”,祖回山水秀美壮丽,可以陶冶性情,愉悦身心,我们在闲瑕之余可以多去各地走一走,亲近当地的自然风光,了解当地的民风民俗。B“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对党员干部来说,走好为官从政的第一步很重要,但守住初心,自始至终坚守住党员干部清正廉洁的底线,则更为重要。C“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变革是发展的永恒推动力,无论是个人还是民族、国家,都要努力冲破思想的藩篱,勇于创新,力争一流。D“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他通过自身的实际行动,以高尚师德、人格魅力和学识风范教育感染着他的学生,感动着无数人,也因此
31、获得了无数赞誉。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今年冬季流感比往年持续时间长, 。并且,多数患者患有病毒性感冒,伴随着咳嗽、头痛、发热,咽痛和浑身酸疼等症状。 ?有关专家建议,平时要注意保暖,同时要有规律的作息,避免熬夜,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保持房间里空气流通,饮食注意营养均衡,多饮白开水。 ,只有细菌引起的发热才需要吃消炎药,必要时可做血常规判定。21吸烟有害健康是众所周知的说法,如何在烟盒上作出恰当的警示,从而有效降低人们尤其是青少年的吸烟欲望,却很不容易。加拿大规定,每一条香烟都必须从政府规定的16种警示
32、标语中选择至少6种,并且要求:经常更换;最好不用大字标题;不得出现“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字句。请仿照句写出作出这种要求的原因。(5分)警示语不经常更换容易引发青少年产生厌烦心理。 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临近期末,某学院一名学生给校长发短信,说老师都给学生划重点,导致他跟其他同学拉不开差距,恳求校长改变这种现状。于是,校方发布了杜绝任课教师考前划定考试范围的通知。考前划重点在大学很普遍,有平台做过一个调查,结果显示,54.55的学生选择“必修课老师在期末考试前会划重点”,545选择“选修课老师会划重点”,另有30的学生表示所有任课老师
33、都会划重点供学生复习,仅一成学生遇到的任课老师不划重点,让学生自由复习。对于这一现象,你怎么看?请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要求:自拟题目;自定立意;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要套作,不得抄袭。2018年高考考试大纲猜题卷(六)考纲梳理与考向预测 从2018年高考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来看,2018年高考语文全国卷将不会发生大变化:现代文阅读部分,考查论述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总分值依然为35分,题量为9道;古代诗文部分,考查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和名篇名句默写,总分值依然为35分,题量为7道;语言文宇运用部分,成语和病句依然是必考考点,总分值依然为20分,题量为5道;写作部分,总分值依然为60
34、分,题量为1道。测试评价与备考策略 本套试卷没有偏、难、怪题,不同考点在设题时充分考虑到难度系数,梯度合理。从考生答题的具体情况来看,基础题如成语题、病句题等作答情况较好,而能力题作答情况较差。考生因理解文言文和鉴赏诗歌的能力校差,古代诗文阅读部分得分率相对较低;因答案语言表述不够简洁,言不及义,现代文阅读部分的主观题得分较低。一些考生在作答文学类文本阅读题时,虽然将答案列条,但所答内容要点不明,表述逻辑稍显混乱。备考建议:加强现代文阅读的训练强度,提升理解鉴赏能力,适应各种题型;努力提高综合分析能力,尽量避免粗心导致的失误;3多记文言文中的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多记诗歌鉴赏中的专业术语和答题
35、枝巧。选择题答案速查题号12347810111214171819答案CBDBDA、DBABB、CDCA【选材理由】本题所选取的材料以2017年10月30日甲骨文入选世界记忆名录为契机,讨论了中华民族文明绵延不绝的原因,突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彰显了文化自信,契合高考全国卷选材特点。1C【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题思路】A项,“让世界认同了上下五千年的说法”表述有误,第二段中说“通过甲骨文,世界对中华文明的承认向前延伸了500多年”。B项,“我国学者都认为商朝是存在的”错误,原文只说了“虽然上下五千年对我们来说是常识”,并没有对我国学者的看法做说明。D项,“甲骨上详细记载
36、了中华文明的起源”错误,从文中来看,甲骨文记载的是商代的“医学、祭祀、科技、生产生活、社会制度”,“这些事关文明起源、传统由来”,不能说“详细记载了中华文明的起源”。2B【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解题思路】梳理文章内容,可以发现,第二段的开头介绍的是甲骨文被发现之前,中外对中国上下五千年文明的看法差异,这是甲骨文被发现的背景。而接下来介绍的是甲骨文被发现的过程和意义,最后说了发现者和民族的命运。3D【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题思路】“只要就”表述绝对,从文中来看,五千年历史的得失经验是搏出一个民族复兴的新时代的底
37、气,并非有了五千年的文明就能拼搏出一个新时代。【猜有所依】近10年来的高考全国卷,选材以中国小说为主/此篇中国小说故事浅易,情节流畅,阅读难度适中,且有着深刻的思想内涵/猜题指数:4B【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的能力。【解题思路】知道是假鱼,但不愿说破,反映的是在那个贫穷年代村里人的善良和对未来生活的憧憬。5.【答案示例】是指冬子对自己童年时因贫穷和饥饿而抵挡不住美食的诱惑的自责。是指冬子因打破乡村规矩、戳破富足和希望假象而受到的讥笑。是指冬子多年来承受着的贫困年代乡间颓废与贫穷的痛苦。(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两点给5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命题
38、意图】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的能力。【解题思路】理解“沉重”一词的含义,需要结合冬子的经历和心路历程。由他多年以后依然“充满羞愧”可知他对自己的举动有羞愧心理:联系前文“吃鱼”的情节,尤其是“他挨了娘的一顿巴掌”这一段,可分析出他背负的沉重还源于“他受到村里人的讥笑”“动了乡村的规矩”让木鱼成了“乡间岁月的颓败与贫穷”的象征。由此组织答案即可。6.【答案示例】情节上,由冬子童年吃鱼的故事开始,到冬子让儿子吃鱼结束,使文章首尾呼应。人物形象上,写出了冬子对过去、对农村的理解和释然,表现了冬子思想的成熟,使冬子的形象更丰满。主题上,突出了“今天应该给孩子什么样的童年生活?今天的孩子应该记住
39、一些什么?”的主题。阅读效果上,戛然而止的结尾,给读者留下了无穷的想象空间,引发读者的思考。(每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命题意图】本题考查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探讨作者的创作意图的能力。【解题思路】本题要求考生谈结尾这样安排的用意,实际上问的是“作者为什么要这样结尾?”“这样结尾有什么作用?”解答这样的题目,要先将结尾与整个小说的情节相联系,看这个结尾在情节结构上有什么作用。这篇小说开头讲的是冬子小时候吃木鱼的故事,结尾冬子让儿子吃木鱼,可以说有首尾呼应的效果。另外,还要深入地理解事件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小说的主旨,看结尾对这两方面有什么影响。最后,也要看结尾的文字表述,分析读者会有什么样的阅
40、读感受。【选材理由】关注社会现实、注重语文学科的应用性都是在高考中越来越得到体现的特点。就实用类文本阅读来说,材料选取应围绕现实,以考查考生的信息筛选归纳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目的。所以,本卷选用了与最近的社会热点幼儿园事件相关的新闻材料来命题。7D【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题思路】D项,材料四中说“面对孩子的不听话”,“难免使用些惩戒手段”,选项中“必定要使用一些惩戒手段”说法错误。8A、D(选对一项给2分,两项全对得满分)【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题思路】B项,“高中毕业及高中阶段以下毕业的幼师所占比例比沿海省市大”错误,结合图表可知广东
41、省(沿海省份)的比例高于重庆、河南等内陆省市,山东(沿海省份)比例也高于内陆的重庆市。C项,上海幼师具有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的比例超过70%。E项,关于幼师压力的最重要来源的说法错误,“工作时间过长”数值低于50%,“工资待遇低”数值超过50%,“工资待遇低”影响更大。9.【答案示例】幼儿园和家长做好充分沟通,了解孩子的情况,共同教育:幼儿教师要有爱心,以职业要求来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幼儿家长要给予幼儿教师以信任和理解: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强对幼儿园和幼儿教师的管理。(每点1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解
42、题思路】题目要求“针对目前中回的幼儿园现状”提建议,那么就要回到原文中看现状是怎样的。从材料一来看,当前我国的婴幼儿入托率低:从材料二、材料四来看,幼儿园存在教育幼儿难的问题:从材料三来看,幼儿教师存在学历不高、工作压力大的问题。然后针对这些问题给出合适的建议,言之有理即可。10B【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理解文言文,尤其是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的能力。【解题思路】解答文言文断句题,读懂文段是关键。联系上下文可知,此段文字说的是孔镛独自去探访邓公长的事,“镛”是前半段的主语,“公长”是后半段的主语。然后再细读四个选项,圈定四个选项的不同之处。“徒”是一类人的意思,“令还告”的主语是“镛”。“贼徒”中间
43、不能断开,排除A、C两项。“亟呼其党”的主语是“公长”,“擐甲迎”的主语是“其党”,“亟呼其党擐甲迎”是兼语句,中间不能断开,排除D项。【猜有所依】10年4考/此题综合性较强,集中考查对文言文的整体理解能力/猜题指数:11A【命题意图】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解题思路】“知府”指州府最高行政长官,掌一府之政令,总领各属县,相当于现代的市长。【考情揭秘】高考常考的古代文化知识有:人物称谓。古代的常用称谓,包括名、字、别号、溢号以及敬称、谦称、特殊称谓等。科举制度。不同时期,选拔人才的制度有所不同。如汉代实行的是察举制和征辟制。察举制中,由州推举的称为秀才:由郡推举的称为孝廉
44、:征辟制中,皇帝征召你征,官府征召称辟。古代官制。包括中央官制、地方官制以及任免官职的习惯说法。礼制。包括冠礼、婚姻、丧葬等。纪年方法。包括干支纪年法、年号纪年法、年号干支兼用法等。12B【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题思路】“孔镛下乡视察”错误,原文中说“镛往招之”,说明孔镛不是去视察,而是招抚百姓。13.(1)百姓这才逐渐了解、亲近孔镛,相继返回。孔镛安慰犒劳救济安抚他们,让他们恢复旧业,教他们作战防守的方法。 (2)城中的人远远看到,都非常吃惊,以为知府被抓,是来骗降的,全都登上城墙。【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评分标准】(1)关键词“相率
45、(相继)”“振恤(救济安抚)”“俾(让)”各1分,句子大意2分。(2)关键词“执(捕捉,逮捕)”“绐(欺骗)”“陴(城墙)”各1分,句子大意2分。【参考译文】孔镛,宇韶文,是长洲人。景泰五年考取进士。在都昌县做知县。他把百姓分为九等来决定劳役,在水边设置粮仓,便于收取赋税,百姓很信赖他。因为弟弟孔铭娶了宁府郡主,改任连山知县。瑶、僮在邻境出没,县里的百姓全都逃走了。孔镛前往招抚他们,百姓受到惊吓遠走了。孔镛在百姓家烧火做饭,按照价值留下钱补偿他们后离开。百姓这才逐渐了解、亲近孔镛,相继返回。孔镛安慰搞劳救济安抚他们,让他们恢复旧业,教他们作战防守的方法,道路逐渐畅通,县里的管理于是恢复。成化元
46、年,(孔镛)被提升为高州试知府。前任知府刘海因为瑶民犯乱,关闭城门自守。躲避瑶民的乡民到了都不开城门接纳,返回被瑶民所杀。孔镛到后,打开城门接纳进城的人,在外逃亡的百姓逐渐回来。城里容纳不下,另外在城东北方修建城池让百姓居住。紧临城郊的地方有很多没埋的死人,百姓因此染上瘟疫而死,孔铺又修建墓地埋葬他们。当时驻扎在境内的贼人总共有十余部,而他们的首领冯晓驻扎在化州,邓公长驻扎在茅峒、多次招安都不到。一天, 孔镛独自一人骑着马,带着两个随从直接到了茅峒。茅峒距离州城十多里,在路上遇到贼人,孔镛让其回去报告说:“我是新来的太守。”邓公长突然听说新太守到了,立即叫上他的党羽穿着铠甲迎接。等见到孔镛坦率
47、平易没有骑马跟随的侍卫,神色十分沮丧。孔镛慢慢下马,进入山寨坐到庭中,邓公长带领他的党徒脱下铠甲跪拜在孔镛周围。孔镛劝告他们说:“你们本来是好人,被寒冷饥饿所迫罢了。前任太守想进攻你们,我现在接受朝廷的命令做你们的父母官。你们就是我的儿子。相信我,就送我回去,我将送给你们粮食衣物。不信任我就杀掉我,如果大军来了,没有人会活下来。”邓公长犹豫,他的党徒都感触得哭了起来。孔镛说:“(我)饿了,(你们)应当给我准备吃的。”邓公长跪着为他呈上酒和饭菜。孔镛吃完之后说:“天色将晚,你们应当为我准备住宿的地方。”晚上脱衣酣睡。贼人相互看着感到惊奇佩服。孔镛住了两晚后回去。看见路旁的树上吊着很多赤裸的人,询
48、问情况,都是些读书人,命令全都放了他们。邓公长派遣几十个骑兵护送孔镛回去,城中的人远远看到,都非常吃惊,以为知府被抓,是来骗降的,全都登上城墙。孔镛让骑兵停留在城外,独自与羸弱的士兵进城,拿出粮食布帛,让他们用车子装着回去。邓公长更加感激,于是焚烧了自己的巢穴,带领党徒几千人来投降。邓公长投降之后,许多贼人陆续投降归顺,只有冯晓仗着险阻不顺服。孔镛挑选壮士二百人,趁夜赶到化州。冯晓仓皇逃匿,俘获其妻儿而回,孔镛安抚救济得非常丰厚,冯晓也率领五百人投降了。治理的政绩被朝廷知道后,皇帝下达命令褒奖。遇到丧事,守丧结東之后,改任广西。瑶民、僮民听说孔镛到了,都远远地逃走了。孔镛为官清廉。为官三十多年
49、,都在边陲,长期接触瘴气成病。请求退休,朝廷不答应。弘治二年召为工部右侍郎,死在赴任的路上,时年六十三。14B、C(选对一项给2分,两项全对得满分)【命题意图】本題考查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解题思路】B项,“暂时忘却了刚生的愁绪”理解错误,颔联写清溪清澈明亮,是为了表现自己萤白如鸥的白发,借以表达年华易逝、人生易老的惆怅之情。C项,“骚人”即诗人,不宜理解为用典。第五句是说美丽的风景装点着杜牧的住宅,而自己却要离开。15.【答案示例】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年华易逝的忧愁之情:表达了诗人对杜牧的仰慕之情:表达了诗人对美景不能久赏的惆怅之情。(每点2分)【命题意图】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50、。【难点突破】解读时要从把握诗歌大意入手,逐句理解诗意,然后抓住第二句中的“愁”字去分析诗人的情感,另外还要结合诗歌注释中对诗人作诗缘由的介绍,去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诗歌鉴赏】此诗是诗人在游览池州弄水亭时所写,记录了他的所见、所思、所感。首联是说诗人漫步弄水亭,看到了美丽的清溪,从而产生联想,引发了他的万古之愁。颔联交代“愁”的内容:正由于清溪清澈明亮,如镜子一样,才照见了诗人的满头白发,令诗人有年华易逝、人生易老之感。颈联写美丽的景色装点着杜牧的住宅,但自己已没有时间在此处欣赏,鼓声已在催促着客船出发了。尾联以景结情,夕阳的余晖斜照在九峰楼上,远处又接连不断地传来号角之声,淡淡的愁绪弥漫其
51、中。16(1)水击三千里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去以六月息者也 (2)无为在歧路 儿女共沾巾【命题意图】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解题思路】(1)根据语境中的“引用了齐谐描述大鹏飞往南海的情景”可推知答案:(2)根据语境中的“不要因为离别而伤感”可推知答案。易错字:(1)抟、扶、摇:(2)歧。17D【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题思路】推波助澜:比喻极力从旁鼓动,以助长声势,扩大事态或推动事物前进。贬义词,用于此处错误。慎终追远:旧指慎重地办理父母丧事,虔诚地祭祀远代祖先。后也指谨慎从事,追念前贤。此处使用正确。冠冕堂皇:形容表面上庄严或正大的样子(含贬义)。
52、此处应用“堂而皇之”。堂而皇之:形容公开或不加掩饰(多含贬义)。款款而来:慢慢地、舒缓地走来。此处使用正确。筚路蓝缕:驾着柴车,穿着破旧的衣服去开辟山林,形容创业的艰苦。此处使用正确。五彩缤纷:形容色彩繁多而艳丽。此处使用错误。【备考锦囊】成语题常见设错类型:望文生义,主观臆断:不明语源,不知本义:色彩不分,褒贬失当:对象不当,张冠李戴:敬谦错位,范围不清:轻重失当,功能混乱:搭配:不当:前后重复:不合逻辑。18C【命题意图】本题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解题思路】A项,成分残缺,“一抓到底”后面缺少中心语,可加我:“的实施者”。B项,“开展”与“大潮”搭配不当,可将“开展”改为“激荡”。D项,句
53、式杂糅,“对于”与“在上”杂糅。19A【命题意图】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得体的能力。【解题思路】A.“风物长宜放眼量”意思是放开眼界,以阔大的胸怀看待人世间的万事万物。语境是多去观赏自然风物,诗句与语境不符。B.“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意思是任何事情都有个开头,却很少有能到终了的。告诫人做事要有始有终,善始善终。与语境相符C.“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意思是自然界如果有知,它会体察到兴盛与衰败这条不可改变的法则,不断变革、不断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与语境相符。D.“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意思是桃树、李树不说话招呼,但由于花朵和果实吸引人,人们争着前来赏花摘果,使得树下自然走成一条小
54、路。比喻为人真诚、忠实,自然会有强烈的感召力而深得人心。与语境相符。20.【答案示例】感染的患者也较多如何有效进行疾病预防呢普通感冒先不要吃消炎药(每处2分)【命题意图】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简明、连贯的能力。【解题思路】处,前文讲今年冬季流感持续时间长,后文说多数患者的情况,那么处应紧承前句说患者比较多。处的问号提示此处应是一个问句,再结合后文有关专家的建议可知,处应是问如何进行预防的问题。处,重点是分析横线后的内容,根据“只有细菌引起的发热才需要”可知,此处说的应是普通感冒不要吃消炎药。21.【答案示例】用语气生硬的大字标题容易引起青少年的逆反心理。“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字句容易引起青少年
55、的好奇心理。(答出一句给2分,答出两句给5分)【命题意图】本题考查逻辑推理的能力。【解题思路】解答此题,首先要结合题目进行分析,明确答题要点。题目中给出了加拿大政府对烟盒上警示语的三个要求,并且针对第一条要求给出了原因,考生需要针对后两条要求推测原因。那么,就要分析“最好不用大字标题”“不得出现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字句”和青少年心理之间的关系:用大字标题显得语气生硬,反而容易引起青少年的逆反心理:用“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字句,反而可能引起青少年的好奇心理。22.【题目解读】这是一则“材料十任务”式的作文。试题在叙述材料的基础上提出任务,要求考生对“大学考前划重点”这一现象进行思考,表达看法。题目
56、中的材料可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第一段,主要概述新闻事件,学生发短信要求不划重点,校方回应学生要求。第二部分是第二段,通过调查了解“大学考前划重点”的现状,说明“大学考前划重点”是比较普遍的现象。对大学考试前划重点能否做出理性而又深刻的评价,可以体现考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立意引导】考生可以根据材料思考以下问题:大学的性质是什么?大学考试的目的是什么?大学考前划重点会有怎样的结果?进入大学的学生普遍是什么样的心态?还可以抓住大学教育的本质,即大学应该培养什么样的大学生和如何围绕目标来培养大学生等来思考。所写文章应表达一定的观点,表明自己赞成或反对的态度,并进行有效的分析论证。【佳作展
57、台】让考前划重点寿终正寝“六十分万岁,多一分浪费,少一分受罪”,这是大学校园中流传很广的一句话,表达很多大学生对于考试的态度。一些大学老师喜欢在考试前划重点、划考试范围,这对于部分学生而言,无疑是福音。因为这意味着他们只需要在考前几天突击背一下考试重点就能过关,不会出现挂科情况,能够顺利混到毕业证。但是,从考试的目的以及考试的严肃性、公平性角度来说,大学考试划重点,是一种极其错误的做法,是非常不负责任的,其弊端显而易见。首先,这种做法本身背离了考试的目的和宗旨。考试的目的是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老师考试前划重点,人人都能考高分,或许任课老师脸上有光,但显然无法达到考查学生真实的学习状况的
58、目的。而且,这实质上是变相的泄题行为,已经背离了最基本的试卷保密原则。其次,老师考前划重点,每一个学生都能知道考试内容,这意味着突击一下,人人都能考高分,这就拉不开学霸与部分不努力的学生之间的差距,这对在平时就认真对待学业、刻苦学习的学生来说是很不公平的。相应的,那些平时学习态度不端正的学生,只要从老师那里得到了重点就能获得不错的成绩,似乎潜在地鼓励了投机取巧的人生态度。再次,这一行为严重败坏了校风学风。大学老师考前划重点,学生只需要花几天时间突击就能过关,平时根本不必把精力花在学习上,翘课去打游戏、去睡觉成为不少学生的选择,而且会使学生互相影响,长期如此,学生就会形成惰性,甚至妨碍正常的教学
59、工作,这严重影响了校风学风。除此之外,这还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大学生的毕业门槛。老师划重点再加上还有补考,学生不管专业能力如何,都能顺利毕业,导致很多不合格的大学生走入社会,进而降低了大学文凭的含金量,造成学历贬值。如果大学期末考试前老师们都不划重点,学生便能更为主动地学习,会将更多的时间花在学习上,这必将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其实大学考前划重点、期末考试设题太简单等问题早就引起了些学生的不满。比如,兰州交通大学的学生就曾写信给校领导反映考试题目太简单。因此,为了让考试回归初心,让考试更加公平、严肃,让大学真正成为求学的殿堂,端正大学校风学风,高校早该对考前划重点这种不正之风说不,让其彻底寿终正寝。【名师点评】本篇文章首先针对“大学考前划重点”的现象提出自己的观点:是一种极其错误的做法,是非常不负责任的,其弊端显而易见然后围绕中心观点,分别从考试的目的和宗旨、对学生的影响、对校风学风的影响、对社会的影响等几个方面分析,直接呈现种种弊端。最后得出结论:高校早该对考前划重点这种不正之风说不,让其彻底寿终正寝。文章结构清晰,议论中心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