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Z-X-X-K山东省桓台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12月模模块检测试题(扫描版)高二模块考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1D 解析:A,窈窕(tio)谛听(d);B ,栖身(q);C逮捕(di)悲恸(tng)2.B 解析:A“通霄达旦”应为“宵”“没精打彩”应为“采”。C“哀声叹气”应为“唉”,“ 生当殒首”应为“陨”。D“腾王阁”应为“滕”,“山青水秀”应为“清”。3C 解析: 义气:引申为刚正之气。也指为情谊而甘愿替别人承担风险或作自我牺牲的气度。意气:意志和气概;志趣和性格;由于主观和偏激而产生的感情。妨碍:干扰、阻碍,使事情不能顺利进行。妨害:有害于。披露:表露发表,公布。透露:泄露或
2、显露(消息、意思等)。4. C 解析:A擢发难数:形容罪恶像头发那样多得说不清。B.如坐春风:比喻得到教益或感化。 C.比喻从来不相识的人偶然相遇。 D。举案齐眉:只用于夫妻之间。5. D(A“四分之三左右以上”重复,B“提出”与“运动”搭配不当,C“由于使得”缺主语)6A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通读全文,理清思路查找对应,对比分析检测验证。解答本题,首先根据第一段,可以明确:作为一种文化思想,“和”有“中和”“融合”之意。然后把各项选择支和文本对照分析,可以明确:A项强调的是中华饮食中不同民族间饮食方式的“融合”;B项强调的是中华饮食与亚洲其他地区在饮食品种上的融合;D项强调的是中华饮食从国
3、外引入的某一特定食材用途的扩大体现的“融合”。而C项强调的是中华饮食的本土性原则,没有涉及和外来饮食关系,自然就谈不上“中和”“融合”的意思了。7D 解析:D项“南北朝在中原大范围推广后”的表述错误,因为第四段有这样的表述:南北朝时期,胡人用的被称作的器具开始逐步向中原地区流传。8D 解析:既有对全文内容的理解分析,又有对部分语段的理解分析,这就要求考生在全面把握文本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选项涉及的问题锁定关键语段仔细比对分析。D项“中华饮食文化”被世界认可是因为其“将更多地体现出人类普遍的文化价值特征”,这一理解错误,因为最后一段的最后一句是说明:“中华饮食文化”被世界认可是因为其“并不会失去自
4、我”。9B解析:B 危:跌倒,与“颠”同义。10A解析: A都是位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B表目的的连词;介词,凭。C形容词词尾;兼语词,于此。D连词表顺承;连词表修饰。11C12A 解析:“观察世界应该举一反三,学会推理”并非盲者说这句话的目的。13.略14.略15(陶渊明是)最近人情的隐士与忠臣。16.示例:如果一颗星代表一份快乐,我送你一条银河;如果一片云代表一缕思念,我送你一片天空。17(1)示例:图的上方依次画的是毛笔、钢笔和微机,下方与之对应的是书写越来越潦草的“写字”二字。(2分)(2)示例:随着书写工具的发展,人们的书写能力逐渐退化。(2分)评分标准:准确全面说明画面内容2
5、分;结论正确2分。18冬阳下密密层层的芦苇的花看起来温暖;装点我的住处令我感到温暖;编制成各种实用物品,Z-X-X-K温暖农人的生活;编成艺术品,温暖人的记忆。(4分,答出三点即可)19承上启下。(2分)承接上文,父亲的态度与我和来客的态度形成对照,引起下文作者对老家苇花的温暖回忆。(2分) 20运用拟人修辞,赋予芦苇花以人的品性,真切生动地写出了芦苇花讲团结的形象特征;(2分)运用叠词,使语言具有音乐美、节奏美。(或:运用整散结合的句式,使语言生动活泼。)(2分)21生活启示:人应该讲团结精神;人世迢迢,历尽沧桑,终归于平淡与平静;寻常的物,换一个环境,就显出不寻常来;只要有爱,人类便能够生生不息;只要你为人作过贡献,人们一定会把你记在心里的。 (3分,答出3点即可)个人认识:略。(3分,根据表达酌情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