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实验学校中考语文 文言文16篇专项训练 九《小石潭记》柳宗元(唐) 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233647 上传时间:2025-11-1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5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实验学校中考语文 文言文16篇专项训练 九《小石潭记》柳宗元(唐)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实验学校中考语文 文言文16篇专项训练 九《小石潭记》柳宗元(唐)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九小石潭记柳宗元(唐) 解释下列加点字,翻译下列划线句,给划波浪线的句子划分朗读音节并翻译(每句至多划两处):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文学常识

2、:文章的作者_是_(朝代)文学家、哲学家,_八大家之一。字子厚,河东解(今山西运城解州镇)人,世称_。柳宗元重视文章的内容,主张文以明道,认为“道”应于国于民有利,切实可行。他注重文学的社会功能,强调文须有益于世。柳宗元一生留下600多篇诗文作品,其诗多抒写抑郁悲愤、思乡怀友之情,幽峭峻郁,自成一路。最为世人称道者,是那些情深意远、疏淡峻洁的山水闲适之作。理解默写:与朱元思书一文中的“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和小石潭记中的_,_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写出了鱼儿自由游弋的情趣和水的清澈。文中写溪流曲曲折折,一段看得见,一段又看不见的句子是:_,_,_。文中,作者坐在小石潭边突出的感受是:_,_,_,_

3、。文中突出“卷石底以出”的四个短句是:_,_,_,_。文中点明小石潭方位的句子是:_文中写小石潭位置之隐蔽的语句的有“_,_”和“_,_”等。柳宗元发现小石潭是先闻其声的,那种水声“_”优美动听,使他很高兴,从而欣然前往。文中描写小石潭岸上优美景色的句子是:_,_,_。文中描写游鱼静态的句子是:_。文中描写游鱼动态,勾勒出一幅鱼乐图的句子是:_,_。文中描写这个小石潭源头的神秘莫测,“_,_”其实也寄寓了作者当时被贬的处境。写小石潭源流的溪身和岸势时,文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子是:_和_文中写作者凄凉感受的语句是:_,_。柳宗元,唐代,唐宋 柳河东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为坻,为屿,为嵁,为岩。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伐竹取道,下见小潭,如鸣佩环;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斗折蛇行 其岸势犬牙差互。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