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改革史单项选择竞赛50题限时测试共100分每组3小题时间3分钟1.公元前(86)世纪,雅典工商业奴隶主阶层强烈要求: A.分享“山地派”的政治权利 B.重新分配土地,进行激进的社会变革 C.维护贵族寡头政治 D.打破“平原派”的政治专权2.面对雅典人多地少、就业不足的难题,梭伦改革的主要措施是: A.鼓励发展工商业 B.围海造田 C.节制生育 D.大规模移民海外3.雅典的改革家梭伦曾留下诗作“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前面,不许他们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有优势”,“我制定法律,不分贵贱,一视同仁”。改革家在实际实践以上原则的过程中基本做到了: A.中庸,不偏不倚 B.人人平等 C.全面维
2、护贵族利益 D.极力维护平民利益 4.商鞅变法措施中,最能体现时代发展要求和特点的是: A.重农抑商 B.统一度量衡 C.废井田开阡陌 D.实行什伍连坐法5.商鞅遭遇迫害后逃到一家客栈,客栈主人不敢收留,说:“商君定有法律,谁让没有凭证的旅客住宿,谁就要连坐的”,商鞅只得出逃魏国,这个作法自毙的故事说明: A.商鞅变法不得人心 B.商鞅之法已深入人心 C.商鞅遭到旧贵族迫害 D.商鞅因变法而身败名裂6.我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主要形式是 A.争霸战争 B.社会革命 C.地主阶级的变法 D.国家统一7.商鞅变法遭受保守势力抵制的主要原因是: A.以法律的形式承认土地私有 B.奖励军功 C.
3、废除“世卿世禄制” D.普遍推行县制8. 对秦国的发展而言商鞅变法具有决定性历史意义的是 A.旧制度被废除,封建经济得到发展 B.秦国的军事实力日渐强大 C.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D.加速了秦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9.商鞅变法时期,有人当面批评商鞅“相秦不以百姓为事”、“残伤民以峻刑”违背了“得人者兴”“恃德者昌”等基本治国要领。下列能够说明上述观点的是: 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罚 承认占有奴隶的合法性 什伍连坐法 焚烧诗书 A. B. C. D10.与孝文帝改革互为因果关系的历史现象是: A.长期分裂 B.民族融合 C.北方统一 D.阶级矛盾11.南北朝时期民族融合的过程,从根本上看是
4、:A.内迁过程 B.汉化过程 C农业化过程 D.封建化过程12.在北魏孝文帝改革中,加速少数民族封建化的根本措施是:A.实行均田制 B.与汉族通婚C.迁都洛阳 D.采用汉族政治制度 13.孝文帝改革前夕北魏面临的社会形势是: 宗主督护制严重影响了国家的赋税收入 北方出现了民族融合趋势 实行民族歧视政策,民族矛盾日渐突出 连年战乱,人口锐减,土地大量抛荒 A. B. C. D.14.北魏拓跋澄在回答孝文帝议迁都之事时,曰:“伊洛中区,均天下所据,陛下制御华夏,辑平九服,苍生闻此,应当大庆。”材料表明北魏迁都洛阳的根本目的是: A.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B.加速鲜卑族的封建化进程 C.防止北方夷狄进犯
5、 D.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15.商鞅变法与孝文帝改革的主要不同点是 A.关于土地制度的规定 B.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 C.对农业的重视 D.对生产关系的改造 16.世人对秦国人有着“薄恩礼,好生分”的印象,这与商鞅变法哪一措施有关: A.奖励军功 B.奖励耕种 C.焚烧诗书 D.什伍连坐和告发制度17.北魏时期北方各族的封建化主要表现在: A.生产方式 B.生活习惯 C.言行举止 D.饮食穿着18.最能体现商鞅变法性质的措施是: A.改变了“刑不上大夫”的传统 B.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C.废初“世卿世禄”制度 D.废井田,开阡陌,确立土地私有19.王安石变法中,能起到“治安、御外、节支”三种功效
6、的军事措施是 A.保甲法 B.保马法 C.将兵法 D.更戍法20. “歌元丰,十日、五日一雨风。麦行千里不见土,连山没云皆种黍。水秧绵绵复多稌,龙骨长乾挂梁梠。鲥鱼出网蔽洲渚,荻笋肥甘胜牛乳。百钱可得酒斗许,虽非社日长闻鼓。吴儿踏歌女起舞,但道快乐无所苦。老翁堑水西南流,杨柳中间杙小舟。乘兴欹眠过白下,逢人欢笑得无愁。”对王安石的这首诗,理解准确的是 A.过分夸张,与实际效果完全不同 B.真实描写,歌颂改革成果 C.描绘了唐朝的盛世景象,反映了王安石的改革理想 D.有些夸张,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改革的成效21.在王安石变法的措施中,引起隐匿田亩,逃避赋税之人最激烈反对的是 A.均输法 B.市易
7、法 C.方田均税法 D.青苗法22.下列举措中明显体现王安石变法“民不加赋而国用饶”指导思想的农业措施有: 青苗法募役法 方田均税法 农田水利法 A. B. C. D.23.俄国1861年改革的导火线是: A.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B.落后的农奴制度 C.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 D.十二月党人起义24.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农奴制危机主要表现在: A.新思潮涌动 B.农奴起义不断 C.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D.克里木战争失败25称“二一九法令”为解放法令的主要依据是: A.农奴完全获得了人身自由 B.加强村社管理 C.农奴在法律上获得了人身自由 D.农奴可以得到一块份地26. 农奴制改革后,俄国社会的最主
8、要矛盾: A.资产阶级和农民阶级 B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 C.落后的政治体制与资本主义发展的矛盾 D.广大人民与沙皇专制政权的矛盾27. 俄国农奴制改革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是俄国向近代化迈出的重要步骤,主要依据是: A. 改革是由最高统治者主持 B.改革是由资产阶级领导 C. 改革是进步文学家推动的 D.改革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28.明治维新的根本原因是 A.封建幕府的腐朽统治 B.民族危机不断加重 C.资本主义的发展 D.中下级武士的要求29.“大凡国之强弱,系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日本政府决定 A.
9、废藩置县,取消武士特权 B.推行文明开化 C.改革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 D.大力发展近代工商业30.近代日本同英国的政体在形式上是相同的,实质上有极大的差异。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前者君主权力至高无上,后者君主权力受宪法制约 B.前者天皇凌驾于议会之上,后者议会权力超过国王 C.前者是封建政体,后者是资产阶级政体 D.前者内阁对天皇负责,后者内阁对议会负责31.与戊戌变法相比,明治维新成功的关键是: A.资本主义发展充分 B.有利的国际环境 C.改革派与天皇结成联盟,力量强大 D.改革派采取了割据富强的策略32.明治维新后,日本社会发生的新变化有: 由封建社会转变为资本主义社会 天皇与地
10、主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统治秩序基本确立 由半殖民地状态走向了殖民扩张的道路 封建等级制被形式上的平等所取代 A. B C. D 33.19世纪末维新运动兴起的根本原因是: A.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B.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C.西方民主思想广泛传播 D.早期维新思想的出现34.康有为改造儒学为变法活动服务,反映出变法面临的客观现实问题是 A.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B.与封建思想斗争的策略 C.封建顽固势力过于强大 D.自幼接受正统的儒学教育35.康梁维新派提出向西方学习,推动百日维新的真正目的是 A.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B.推翻清朝统治 C.抵御外来侵略 D. 发展资本主义36.19世纪末康、梁维新派
11、救亡图存思想的核心是 A.以中国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B.设议院、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 C.由君主专制变为民主共和是“进化之公理” D.今日之民智待革命以开之37.戊戌变法运动最突出的历史功绩是: A.挽救民族危机 B.推动政治改革 C.发展社会经济 D.促进思想启蒙38.19世纪末,维新变法从一种思潮迅速发展为一场政治运动的关键是维新派: A. 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顺应历史潮流 B. 争取了光绪皇帝和袁世凯的支持 C. 把维新变法与救亡图存结合起来 D. 得到了爱国志士和知识分子的拥护39.下列观点倾向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是: A.“夫不可变者,伦纪、圣道心术也,非器械艺也” B.“立
12、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 ” C.“当世恶疾帝制为最,唯合众共和为世界之潮流,顺者昌逆者亡” D.“君权与民权合则情易通,议法与行法分则事易就,二者行斯强也”40. 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人民的爱国救亡运动有了新变化,发生这种变化的内因是: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 中国无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A. B. C. D. 41.今天日本人的姓氏中,大部分是明治时期新起的,其中和地理有关的田中、山下、河上等姓很多,盐田、鸟饲、猪狩等姓则源于生产劳动。这些姓氏的出现,主要与明治维新的哪条
13、措施有关: A.“废藩置县” B.士农工商“四民平等” C.“殖产兴业” D.“文明开化” 42.俄国农奴制与资本主义工业发展之间的矛盾实质上反映了 A.农奴主与农奴的矛盾 B.农奴主与商人贵族的矛盾 C.农奴与资本家的矛盾 D.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43.下列国家的改革明显属于资本主义性质的是:明治维新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戊戌变法 A. B. C. D.44. 埃及人民中间广泛流传着一句话:“他(阿里)建造了一座宫殿,但破坏了整个埃及。”这表明埃及人: A.完全否定了阿里改革的作用 B.客观评价了阿里改革的影响 C.肯定了阿里的对外征战的作用 D.认为阿里破坏了埃及的封建统
14、治秩序45.亚历山大二世曾经赢得“解放者”的美誉,也曾经得到过农奴的欢呼,但是他最终被暗杀身亡。这主要是因为他 A.违背了历史发展潮流 B.对农民进行了残酷的掠夺 C.遭到资产阶级的反对 D.严重损害了农奴主利益 46.在1878年的日本,儿童玩拍球游戏时,用10种最值得采用的新事物的名称来代替数字,它们分别是汽灯、蒸汽机、马车、照相机、电报、避雷针、报纸、学校、信箱和轮船。这主要反映了日本 A.殖产兴业的经济政策 B.文明开化的文化政策 C.全盘西化的生活方式 D.富国强兵的奋斗目标47.梁启超阐述变法图存道理的重要论著变法通议发表在 A.时务报 B.中外纪闻 C.国闻报 D.循环日报48.在阿里改革失败后,对埃及进行激烈争夺和渗透的国家是 A.英法 B.法德 C. 俄意 D.英奥49. 在中国近代,建立新式学堂并创新社会教育制度的初步尝试是 A. 顽固派 B.洋务派 C早期维新派 D.革命派50.19世纪中后期,德、日、俄、美四国经济快速发展的相同原因是:扫除阻碍资本主义发展的旧制度或封建割据状态,形成国内统一市场 国内资源丰富 积极采用工业革命的科技成果 积极拓展海外殖民地 A B. C D.D A A CBCCABADACDADADADCBCCCCDCDCCAACDBDCDDBD CBBBAAB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