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发布》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 WORD版含答案BYCHUN.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33355 上传时间:2024-05-26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9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布》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 WORD版含答案BYCHUN.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发布》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 WORD版含答案BYCHUN.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发布》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 WORD版含答案BYCHUN.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发布》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 WORD版含答案BYCHUN.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发布》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 WORD版含答案BYCHUN.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发布》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 WORD版含答案BYCHUN.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发布》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 WORD版含答案BYCHUN.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发布》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 WORD版含答案BYCHUN.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发布》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 WORD版含答案BYCHUN.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发布》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 WORD版含答案BYCHUN.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发布》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 WORD版含答案BYCHUN.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发布》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 WORD版含答案BYCHUN.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发布》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 WORD版含答案BYCHUN.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发布》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 WORD版含答案BYCHUN.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发布》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 WORD版含答案BYCHUN.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参照秘密级管理启用前试卷类型:A20212022学年度上学期高二模块联考语文试题2021.11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古诗是古人心声的真实记录,是展现先民人生态度的可靠文本,正如清人叶燮所说:“诗是心声,不可违心而出,亦不

2、能违心而出故每诗以人见,人又以诗见。”读诗就是读人,阅读那些长篇短什,古人音容笑貌如在目前,这是我们了解前人心态的最佳途径。清人沈德潜说:“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斯有第一等真诗。”中国古人评价文学家时有一个优良传统,就是人品与文品并重。经过历代读者集体选择,凡是公认的大诗人,往往都是具备“第一等襟抱”的人物,其作品必然也是第一等真诗,从中可以感受真实心跳和脉搏,从而沦肌浃髓地领会传统文化精神。从诗经楚辞到明清诗词,都具有很高的阅读价值,如果兼顾作品的经典意义、阅读难度等因素,唐诗宋词应是我们的首选阅读对象。唐诗宋词对于现代读者到底有什么价值?中国古典诗歌有一个最古老的纲领,就是“诗言志”。

3、到了西晋,陆机在文赋中又提出“诗缘情”。有人认为二者是对立关系,但是初唐孔颖达在左传正义中说得很清楚:“情志一也。”情志就是指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包括对生活的感受和思考,也包括对万事万物的价值判断。唐诗宋词的内容跟现代人没有距离,因为诗词中表达的那些内容都是普通人的基本情感、基本人生观和基本价值观。比如喜怒哀乐,比如对真善美的追求,比如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对保家卫国英雄行为的赞美,唐宋人如此,现代人也如此。所以唐诗宋词中典范作品所表达的内心情感、思考和价值判断可以传递到今天,启发我们更细致地品味人生意义和美感。当然,唐诗宋词对于现代人的最大意义,是其中的典范作品可以提升我们的情操、气质和人格境

4、界,有深远教育作用。且举李、杜、苏、辛为例。李白热情讴歌现实世界中一切美好的事物,其诗中蕴含强大精神力量。与李白齐名的杜甫,以清醒的洞察力和积极的入世精神进行诗歌创作,为安史之乱前后唐帝国由盛转衰的时代描绘生动的历史画卷。杜诗中充满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和热爱天地万物的仁爱精神,是儒家思想积极因素的艺术表现,也是中华民族文化性格的形象凸现。苏轼在词史上首先打破晚唐以来词专写艳情的局限,大量写作抒情述志、咏史怀古等题材,使词从音乐歌词向抒情诗转变,在以柔声曼调为主的传统词乐中增添高昂雄壮的因素。到了南宋,时代动荡引起词坛风气的巨大变化,以辛弃疾为首的爱国词人把爱国主义主题变成当时词坛的主旋律,他们继

5、承苏轼词中始露端倪的豪放词风,并以慷慨激昂和沉郁悲凉两种倾向充实了豪放风格。总的来说,李、杜、苏、辛的作品,不仅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而且具有提升读者人格境界的熏陶作用。阅读唐诗宋词的典范作品,可以在审美享受中不知不觉受到人格境界的感染,这个过程就像杜甫所描写的成都郊外的那场春雨一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古代文学经典作品流传至今的意义并不是专供学者研究,它更应该是供大众阅读欣赏,给大众以精神滋养。(摘编自莫砺锋在读诗读人中感受万千气象)材料二:在如何阅读和鉴赏唐宋词的问题上,我很认同清末民初词论家况周颐的一席话:“读词之法,取前人名句意境绝佳者,将此意境缔构于吾想望中,然后澄思渺虑,以吾

6、身入乎其中而涵泳玩索之。”这样,便能臻于“吾性灵与(词人之性灵)相浃而俱化”的境界。照我看来,这种读词之法所重视与强调的,即是读者须与古代词人进行有关人生体验的“交流”与“对话”,如此才能达到两代人之间的精神沟通和心灵契合。此话如何理解?首先,从唐宋词人来说,尽管他们早已长眠地下,但其凝聚和贮存在那些不朽词篇中的人生体验却至今犹保持着顽强的生命活力。美国优秀作家福克纳曾说:“艺术家的宗旨,无非是要用艺术手段把活动也即是生活抓住,使之固定不动;而到一百年之后有陌生人来看时,照样又会活动既然是生活,就会活动。”虽然唐宋词人在主观上或许并无此种意愿,但在客观上他们又通过写词而把其生命活动和人生体验“

7、抓住”并“固定”了下来;而当后之读者重读这些词篇时,词人的歌哭啼笑,词人的音容笑貌,以及他们的生存状态和精神面貌,就都会得到复活和浮现。从这个意义上说,古老的唐宋词其实不老,尤其是它所贮存的丰厚人生意蕴则更保持着“常绿”的状态。故而读词实际就是在人生体验方面向前代词人“讨教”“求援”的过程,也是在古代先行者中间寻觅精神知音和良师益友的文化活动。这时,读者处于“受众”的地位,他们必须澄思渺虑,静静地倾听和深深地思索发自唐宋词人的种种心声。其次,在此同时,读者在阅读和欣赏唐宋词时,又会依据自身特定的人生阅历和生活经验对原作的意蕴作出多种多样的诠释和解读,并将自己的独特感悟融入到对原作之“词境”与“

8、词心”的理解之中,进而扩展和拓深原词的思想意蕴。读者在读词过程中并不是处于被动的状态,他们可以且肯定会将其自身的某些人生体验反射给唐宋词篇,缘此就形成了读者与前代词人之间的跨时代“交流”与“对话”。而唯有这样的读词之法读者尽可能地调动自身的人生经验和艺术想象力,“以吾身入乎其中而涵泳玩索之”这才能真正把词读深读透。(摘编自杨海明唐宋词与人生)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公认的大诗人往往人品与文品俱佳,其创作的诗歌作品也必然是“第一等真诗”。B.“诗言志”与“诗缘情”并不是对立关系,因为“情”与“志”本质上是一致的。C.李、杜、苏、辛的作品是唐宋诗词中的典范,风

9、格各异但都具有深远的教育作用。D.为了贮存丰厚的人生意蕴,唐宋词人将其人生体验“抓住”并“固定”到诗歌中。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要想了解一位诗人的襟怀抱负,最佳途径就是阅读他的诗歌,因为读诗就是读人。B.唐宋诗词的阅读价值高于诗经楚辞和明清诗词,是我们的首选阅读对象。C.唐诗宋词展现了现代人的内心情感、思考和价值判断,其内容与现代人没有距离。D.读者要化被动为主动,对作品的意蕴作出更多诠释和解读,从而增加作品的内涵。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符合况周颐“读词之法”的一项是(3分)A.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B.旧书不厌百回读,

10、熟读深思子自知。C.由其世以知其人,由其人以逆其志,则古人之诗,虽有不能解者,寡矣。D.诗词的入门之法不在书中,而在吟诵中。4.围绕“唐诗宋词对于现代读者到底有什么价值”这个问题,材料一是如何展开论证的?(4分)5.读者应如何与古代词人“交流”与“对话”?请结合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加以说明。(6分)(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诗人毛姆我对名人并没有那么大的兴趣,有太多人都被一种强烈的冲动所困扰,就是想要亲近这个星球上的伟大人物,这每每让我不以为然。当别人提议,我可以见一见某些地位或成就高人一等之辈,这样的机会我总会寻觅得体的借口避开。所以当

11、我的朋友迭戈托雷表示可以将我引见给卡利斯托德圣阿纳时,我婉拒了。但难得一次我的理由是真诚的:圣阿纳不但是个了不起的诗人,还是个被人们寄托了很多想象的人物,他的各种历险已经是传奇了,能在他的衰朽之年看一看这个人,会很有意思;但他年岁已经太大,这时候接见一个陌生人、外国人,对他来说只能是种烦扰。记得我第一次读他的诗是二十三岁,当时迷恋得手不释卷;他诗句中有种激情,有种英雄的孤傲和斑斓的生命力,一下让我神魂颠倒。因为那些掷地有声的诗句和绕梁不止的韵律已经和我美好的青春记忆交缠在一起,所以一直到今天,我读起它们来依然会心跳加速。我一向认为卡利斯托先生在读者中的声望是他应得的。当年每个年轻人都能脱口而出

12、他的诗句,而我的朋友会无休无止地跟我讨论他疯狂的举动、狂热的演说(诗人之外他也是个政治家)、锐利的妙语和他的恋人们。但这些都是很多年以前的事了,四分之一个世纪以来,卡利斯托先生一直隐居在他的家乡埃西哈,不屑和这个再没有什么能让他感兴趣的世界为伍。“他现在看上去怎么样?”我问。“神采不凡。”“你有他的照片吗?”“有就好了!他三十五岁之后就拒绝面对镜头。他说他只想让后世见到他年轻时的样子。”我知道他年轻时极为俊美,当他意识到青春一去不返时创作了一首感人的十四行诗,从中你可以清楚读到曾经被如此爱慕的容颜终于逝去,他所领受的那阵刺痛是多么苦涩,多么冷酷。但我还是拒绝了朋友的好意。再读一遍那些耳熟能详的

13、诗句,我就已经很满足了,而我也更喜欢在埃西哈那些阳光扫过的安静街巷自顾自漫行。所以,当我到达埃西哈的当晚就拿到那位大人物留给我的字条时,我是大为惊异的。他说,如果我能第二天上午十一点登门一见,会让他非常高兴。事已至此,除了第二天在指定时间登门造访,我好像也没有其他选择了。埃西哈是教堂之镇,随便走几步便能看到断壁残垣,或者是有鹳鸟筑巢的石塔。埃西哈也曾有过辉煌,很多这些白色的房子,石头大门上都有气势雄伟的纹章,卡利斯托先生就住在这样一栋房子里。拉了门铃之后我站在栏杆外,虽然我听见铃声穿透了屋子,但无人应答,我摇了第二次,第三次,终于一个头发浓密的老妇来到了门口。“你要干嘛?”她问。她的黑眼睛倒好

14、看,但情绪不佳,我猜她是在这里照顾老诗人的。我把名片递给她。“我跟你们主人有约。”她把大门打开,让我进去。告诉我在那里等着之后,她便丢下我上楼去了。这个建筑的各种比例都很大气,但油漆已经黯淡,地上的瓷砖多有碎裂,还可见到多处灰泥大块大块地剥落。这里每样东西都散发着贫寒的气息,却见不出邋遢。我知道卡利斯托先生很穷。对他来说,有不少时候钱其实来得很容易,只是他从来不觉得这是件要紧的东西,总花钱如流水。现在你也很容易看出来他对自己生活的拮据根本不屑一顾。院子中间有张桌子,两侧各放一张摇椅,桌上的报纸已经是半个月之前的了。我开始猜想在温暖的夏夜,坐在这里抽烟时,是怎样的梦幻充斥着他的思绪。柱廊之下,墙

15、上挂着一些西班牙的绘画,颜色暗沉,画艺也拙劣。这个场景,再加上我朦胧勾勒的种种联想,和这位浪漫诗人的形象太过相称,我几乎要被这个地方的气魄所压倒。我之前对于这次会面一直很冷淡,甚至不知为何略觉得无聊,但现在开始有些局促起来,点了一支烟。我是照着时间来的,不知老先生是给什么耽搁了。这种寂静让人有些不安。我听见有声响,心跳快了起来。我现在有些激动了,等到看见他走下楼梯时,我屏住了呼吸。他一只手里有我的名片。这是位个子很高的老人,花白的头发依然很茂密,而浓密的眉毛依然是乌黑的,这让他的黑眼珠里闪过的火焰更添了一分严峻的气势。在他的年纪,眼神里依然保有那样的光芒让人赞叹。他不带笑意的眼神落在我的身上,

16、冷静地审视着我。他的衣服从上到下是黑色的,一只手中拿着一只宽边帽。在他的仪态中有种自在和高贵。他完全是我希望的样子,他身上没有一寸不像个诗人。他进了院子,缓缓向我走来。他的眼睛也绝对像是鹰的眼睛。这对我来说,似乎是个重大的时刻,因为他就站在那里。我的心里莫名地唱起了卡利斯托先生最有名的情诗,轻柔而动人。我很不好意思。还好,我之前准备了该如何跟他打招呼。“大师,我这样一个外国人能和您结识真是万分荣幸。”他犀利的眼神中突然有笑意摇曳了一下,严厉的嘴唇也有那么一瞬被微笑弯成弧线。“我不是诗人,先生,我是卖猪鬃刷子的。你弄错了,卡利斯托先生在隔壁。”我找错了一幢房子。(有删改)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

17、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插入“我”初次阅读诗人作品时的情景,“手不释卷”“神魂颠倒”,表现了“我”年轻时对他的崇拜之情。B.“我”更喜欢在埃西哈街巷自顾自漫行,不愿主动登门拜访诗人,体现出“我”现在对诗人已经没有那么崇拜了。C.老妇人在“我”第三次摇门铃后才终于出现,故意拖延开门的时间,可见他们经常被来访者打扰而“情绪不佳”。D.“我”打完招呼,“诗人”“犀利的眼神中突然有笑意摇曳了一下”,表现了他对“我”愚蠢行为的嘲笑和讽刺。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运用侧面描写的手法塑造人物,通过朋友与“我”无休无止的讨论,表现了诗人才华横溢、神采不凡的特点

18、。B.“不带笑意的眼神”“冷峻的审视”等细节描写带有一定的主观色彩,写出了“我”心目中诗人那种桀骜冷峻的气质。C.“我”认为的“诗人”,实际上是一个“卖猪鬃刷子的”,一雅一俗形成巨大反差,讽刺了名实不副的社会现象。D.小说采用第一人称限知视角来叙事,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感;故事情节曲折,兼以插叙,语言幽默风趣,引人入胜。8.“诗人”这一形象并没有正面出现在小说中,为什么还要以“诗人”为题?(4分)9.毛姆被誉为“最会讲故事的作家”之一,请结合小说结尾谈谈你的理解。(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楚昭王聘孔子,孔子往拜礼焉,

19、路出于陈蔡。陈蔡大夫相与谋曰:“孔子圣贤,其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病。若用于楚,则陈、蔡危矣。”遂使徒兵距孔子。孔子不得行,绝粮七日,外无所通,藜羹不充,从者皆病。孔子愈慷慨讲诵,弦歌不衰。乃召子路而问焉,曰:“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乎,奚为至于此?”子路愠,作色而对曰:“君子无所困。意者夫子未仁与?人之弗吾信也;意者夫子未智与?人之弗吾行也。且由也昔者闻诸夫子:为善者天报之以福,为不善者天报之以祸。今夫子积德怀义,行之久矣,奚居之穷也?”子曰:“由未之识也,吾语汝。汝以仁者为必信也,则伯夷、叔齐不饿死首阳;汝以智者为必用也,则王子比干不见剖心;汝以忠者为必报也,则关龙逢不见刑;汝以谏者为

20、必听也,则伍子胥不见杀。夫遇不遇者,时也;贤不肖者,才也。君子博学深谋而不遇时者,众矣,何独丘哉?且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败节。为之者,人也;生死者,命也。是以晋重耳之有霸心,生于曹卫;越王勾践之有霸心,生于会稽。故居下而无忧者,则思不远;处身而常逸者,则志不广,庸知其终始乎?”子路出,召子贡,告如子路。子贡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夫子,夫子盍少贬焉?”子曰:“赐,良农能稼,不必能穑;良工能巧,不能为顺;君子能修其道,纲而纪之,不必其能容。今不修其道而求其容,赐,尔志不广矣,思不远矣。”子贡出,颜回入,问亦如之。颜回曰:“夫子之道至大天下莫能容虽然夫子推

21、而行之世不我用有国者之丑也夫子何病焉不容,然后见君子。”孔子欣然叹曰:“有是哉,颜氏之子!吾亦使尔多财,吾为尔宰。”(节选自孔子家语在厄,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夫子之道至大/天下莫能容/虽然/夫子推而行之/世不我用/有国者之丑也/夫子何病焉/B.夫子之道/至大天下莫能容/虽然/夫子推而行之/世不我用/有国者之丑也/夫子何病焉/C.夫子之道至大/天下莫能容/虽然/夫子推而行之世/不我用/有国者之丑也/夫子何病焉/D.夫子之道/至大天下莫能容/虽然/夫子推而行之世/不我用/有国者之丑也/夫子何病焉/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

22、是(3分)A.藜羹,“藜”是一种野菜,俗称灰菜,“藜羹”即用藜做的羹,泛指粗劣的食物。B.弦歌,以琴瑟伴奏而歌诵,古人重视音乐的教化作用,“弦歌”也代指礼乐教化。C.诗,即诗经,分风、雅、颂三部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战国晚期的诗歌。D.稼穑,种植农作物叫作“稼”,收割农作物叫作“穑”,“稼穑”泛指农业劳动。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孔子被困陈、蔡,绝粮七天仍慷慨讲诵,弦歌不辍。通过与子路、子贡、颜回三名弟子的对答彰显自身志向、启迪弟子。B.子路认为君子不会被围困,对孔子被困的处境十分不解。孔子在解答中列举古代圣贤的事例分析自己“不遇时”的原因。C.重耳的称霸之心产

23、生于他被困曹、卫时,勾践的称霸之心产生于他被困会稽的时候,孔子以此阐述君子生于忧患的道理。D.颜回认为,孔子之道不容于世,更显其君子气节。三名弟子的回答,孔子最欣赏颜回的,甚至发出愿做颜回家臣的感叹。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孔子圣贤,其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病。(4分)(2)意者夫子未仁与?人之弗吾信也;意者夫子未智与?人之弗吾行也。(4分)14.子贡给孔子提出了怎样的建议?孔子为什么不赞成子贡?(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汴州留别韩愈孟郊不饮浊水澜,空滞此汴河。坐见绕岸水,尽为还海波。四时不在家,弊服断线多。远客独

24、憔悴,春英落婆娑。汴水饶曲流,野桑无直柯。但为君子心,叹息终靡他。注汴河之水多浑浊,唐人常以“浊水”代指汴河。靡他:无二心。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开篇交代了诗人久困汴州的境况,“空”字凸显了作者内心的感受。B.第五、六句易使人联想到“慈母手中线”句,但情境更加凄凉伤感。C.第八句描绘春天落花盘旋舞动的景象,以春日美景反衬诗人的憔悴。D.本诗用语平易,感情真挚,诗人感叹自身的穷困,也表达惜别之情。16.汴河这一意象对表达情感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青年担当着国家兴盛的

25、重责,应当以论语泰伯中曾子所说的“ , ”自勉。(2)大学之道中,提出普天之下,不论身份高低,都应将加强个人品性修养作为根本的句子是:“ , 。”(3)从孔子说过“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之后,看到奔流不息的江水,古代文人常会借江水抒发韶光易逝、人生短暂的感慨,如李白的“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一些走街串巷的剪纸艺人,还有些劳动妇女,只用几片常见的彩纸、一把普通的剪刀,顷刻就能 地剪出各种花样。这种精湛的剪纸艺术,不需用炭笔勾稿,也不需有粉本画稿,全凭 便可完成一件件艺术品,令人拍案叫绝。剪纸艺术吸引、打动并

26、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成为深受人民群众所喜爱的民间艺术形式之一。春节时,红艳艳的窗花吐送春光,花花绿绿的门笺迎风飘扬;元宵节上,品种繁多的灯花锦绣生辉,新房上的顶棚花 。它们不仅美化了人们的生活,同时也向人们展示着剪纸艺术的独特魅力。在祝寿和婚庆等特殊场合所张贴的剪纸,多传达安康吉祥、万事如意的寓意。如以松鹤比长寿,牡丹蝙蝠比富贵,梅兰竹菊比君子,葫芦石榴比多子多福等。这种托物寄意的手法,能够唤起人们情感的共鸣。人们 的民间传说、戏曲神话等,如“包青天断案”“穆桂英挂帅”,也常通过窗花、灯花等形式被表现出来。这些艺术作品体现了人们对是非曲直的评判,对道德伦理的表达,往往让人驻足沉思。18.依次填入

27、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随心所欲 丹青妙手 金碧辉煌 耳熟能详B.为所欲为 丹青妙手 金碧相映 耳濡目染C.为所欲为 慧心巧手 金碧辉煌 耳濡目染D.随心所欲 慧心巧手 金碧相映 耳熟能详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剪纸艺术吸引、打动并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成为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民间艺术形式之一。B.剪纸艺术吸引、打动着人们,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成为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民间艺术形式之一。C.剪纸艺术吸引、打动并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成为深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的民间艺术形式之一。D.剪纸艺术吸引、打动着人们,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成为深受广大人民

28、群众所喜爱的民间艺术形式之一。20.请根据上面的材料,简要概括剪纸艺术的文化价值。(5分)(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北京2022年冬奥会奖牌形象来源于中国古代同心圆玉璧,共设五环。 ,同心归圆,表达了“天地合人心同”的中华文化内涵,也象征着奥林匹克精神将世界人民聚集在一起,共享冬奥荣光。( )奖牌正面中心刻有奥林匹克五环标志。圆环做打凹处理,取意传统弦纹玉璧,上面浅刻装饰纹样,均来自中国传统纹样,其中冰雪纹表现了冬奥会的特征,祥云纹传达了吉祥的寓意。奖牌背面中心刻有北京冬奥会会徽,圆环上刻有24个点及运动弧线,取意古代天文图, ,人与自然的和谐

29、,也象征着第24届冬奥会上运动员如群星璀璨,创造佳绩。奖牌盒以大漆和竹子为主要材料制作, ,又符合“绿色办奥”和可持续性的理念。2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为与北京2008年奥运会奖牌“金镶玉”相呼应,奖牌造型质朴简洁,体现了北京冬奥会“简约、安全、精彩”的办赛要求。B.奖牌造型质朴简洁,体现了北京冬奥会“简约、安全、精彩”的办赛要求,与北京2008年奥运会奖牌“金镶玉”相呼应。C.奖牌造型质朴简洁,不仅与北京2008年奥运会奖牌“金镶玉”相呼应,而且体现了北京冬奥会“简约、安全、精彩”的办赛要求。D.奖牌造型质朴简洁,呼应了北京2008年奥运会奖牌“金镶玉”

30、,符合北京冬奥会“简约、安全、精彩”的办赛要求。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鼓励创新、宽容失败”是“深圳最有影响力十大观念”之一,正是这种观念催生出了深圳大大小小的“第一个吃螃蟹”之举。第一批新冠疫苗在生产线下线的那天,中国工程院院士、“人民英雄”陈薇说:“除了胜利,别无选择!”以上关于“胜利”和“失败”的材料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