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导入导入一提到诺贝尔,我们马上想到代表最高荣誉的诺贝尔奖,现在,让我们走进课文,了解首届诺贝尔奖设置、颁发的过程,感触诺贝尔激励后来科学研究的高尚品德。2.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2理清课文的新闻要素,理解作者通过新闻传达出来的观点。阅读目标重点,涉及教材活动探究:任务一了解消息在写作方式和语言等方面的主要特点。重难点,涉及教材活动探究:任务一学习目标1学习消息的“倒金字塔结构”。写作目标新闻的典型结构。品格素养培养尊重科学、探索科学的精神。英国最大的通讯社,国际性通讯社之一。前身是1851 年10 月由P.J.路透创办于伦敦皇家交易所的路透办事处,以报道商业消息为主。1916 年改
2、为路透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为“路透社”。总社设在伦敦。新闻报道主要是国际新闻。1993 年开始在国际互联网上传播新闻,21 世纪初每天都有数百万人次访问。预习资料速查路透社简介诺贝尔(18331896),瑞典化学家、工程师。诺贝尔一生拥有355 项专利发明,并在欧美等五大洲20 个国家开设了约100 家公司和工厂,积累了巨额财富。1895 年,诺贝尔立下遗嘱,将其遗产的大部分(约920 万美元)作为基金,以其年息支付物理学奖、化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文学奖及和平奖5 种奖金(1968 年瑞典国家银行增设经济学奖),奖励当年在上述领域内为人类做出最大贡献的人。从1901 年开始,颁奖仪式在每年12
3、 月10 日(诺贝尔逝世时间)举行。本文就是对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情况的报道。写作背景预习资料速查文体知识预习资料速查消息的倒金字塔结构消息正文的结构通常是按照重要性递减的原则安排的,即所谓“倒金字塔结构”。它以事实的重要程度或受众关心程度依次递减的次序,把最重要的写在前面,然后将各个事实按其重要程度依次写下去,犹如倒置的金字塔或倒置的三角形,因而得名。它多用于事件性新闻。这种结构的优点是易于材料的组织、利于突出新闻的特点、行文简洁明快、方便读者阅读、便于编辑处理。定义:预习资料速查消息语言的特点消息的语言指用来简明扼要、准确及时报道新闻事实的语言,这个基本功能决定了消息语言的特征。其基本表达方式
4、是叙述,特征是:(1)客观:中性词多于褒贬词。修饰语的限制性多于形容性。句子的陈述语调多于感叹语调。(2)确切(准确、贴切、具体):在时间、空间、数量、程度等方面,语言要与事实高度吻合。概念明确、判断准确,防止夸张和“陌生化”的语言。慎用可能产生歧义的语言。预习资料速查(3)简练:简明扼要,以最干净利落的语句提供最实在、丰富的信息。(4)朴实:行文是纪实性的,不追求表面的文采,尽量少用形容词和副词,描绘多为白描。(5)通俗:采用大众化语言,少用专业性术语;句子、段落宜短不宜长;不用生僻的字和词;对专业性强的词要解释说明;尽量采用群众口语中新鲜活泼的语言。1.颁发():授予(勋章、奖状、证书等)
5、。2.遗嘱:人在生前或临死时对自己身后事如何处理用口头或书面形式所做的嘱咐。3.建树:建立的功绩。4.仲裁():争执双方同意的第三者对争执事项做出决定,如国际仲裁、海事仲裁、劳动仲裁等。5.巨额:数量很大的(钱财)。bn必考字词梳理读读写写zhng ci字音易错,注意声母。()遗赠()遗产ywi多音字必考字词梳理遗()负荷()荷花hh荷字形易错荷:以义辨音法。与“莲”有关、作姓氏及用于外来音译时读“h”。指“负担、背、扛、承当、承受恩惠”时读“h”形近字必考字词梳理()拨款b拨()拔草b拔()渗透shn渗()悲惨cn惨词颁发颁布同二者都有“公开宣告、公布”的意思。异侧重于授予、发布,对象通常是
6、奖状、证书或命令、指示等。侧重于公布,对象往往是法律、法令和行政性法规条例等。例 校长向运动员颁发奖状和证书。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已于1999 年颁布。近义词辨析必考字词梳理词义适用对象不同。试结合文本分析本文的“倒金字塔结构”。新闻结构新闻背景预习思考问题有人认为最后一段介绍新闻背景,删去也不影响新闻的完整性,你怎么看?2导思 1关键词:诺贝尔奖、科学探索带着问题读课文导思课文初读感知文章脉络第一部分():写首届诺贝尔奖颁发,交代颁奖机构、时间及获奖对象等。第二部分():详细介绍获奖人物及颁奖机构、颁奖时间和地点。第三部分():介绍诺贝尔奖金的来源,明确资金管理权和评奖权的分离。课文整体感知简要概括课文主旨。这则消息报道了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相关情况,简要全面地介绍了首届诺贝尔奖的获奖者、颁奖机构、颁奖时间和地点、诺贝尔奖金的来源及资金管理权与评奖权分离等内容,褒奖了世界上对人类做出最大贡献的人,激发了人们尊重科学、探索科学的崇高精神。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今天首次颁发了诺贝尔奖板书设计具体介绍获奖者及其贡献明确颁奖机构、颁奖时间和地点诺贝尔奖金的来源资金管理权与评奖权分离导语主体背景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完成“基础积累运用”、“语文素专项练”及“微写作巧练”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