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四川省攀枝花市第十五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32990 上传时间:2024-05-26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27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攀枝花市第十五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四川省攀枝花市第十五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四川省攀枝花市第十五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四川省攀枝花市第十五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四川省攀枝花市第十五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四川省攀枝花市第十五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四川省攀枝花市第十五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四川省攀枝花市第十五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四川省攀枝花市第十五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四川省攀枝花市第十五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四川省攀枝花市第十五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四川省攀枝花市第十五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四川省攀枝花市第十五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四川省攀枝花市第十五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四川省攀枝花市第十五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四川省攀枝花市第十五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四川省攀枝花市第十五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四川省攀枝花市第十五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四川省攀枝花市第十五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游历是中国古代士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时代的士人或为推销自己的政治主张、学说,或为求师、求学、求宦而四处游历。士人的游历都是当时社会制度和环境的产物,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春秋战国时期一些士人在各个政权之间游历,推销自己的政治理想和学说,逐步形成了士人游历的文化传统。到了唐朝,士人尤其是落第士人游历之风更浓。唐朝落第士人游历的脚步遍布大江南北,主要集中在两京及京畿地区、重要藩镇幕府所在地和文化名人寓居地区。落第士子四处游历的原

2、因很多,不仅有个人喜欢游历山水、亲近自然等主观因素,更与唐朝政治格局和制度设计密切相关。唐朝作为科举制度实行的早期,还有察举制的残留,推荐在科举考试录取中占有重要地位。落第士人不断地游历于官宦名士之间,以期获得他们的赏识和荐举。对于落第士人来说,所历之处充满了机会和吸引力。这促使唐朝士人落第后并不待在书房专心于学业,而选择四处游历,推销自己。唐朝落第士人大规模游历也是唐朝特有的政治制度格局促成的。唐朝虽为中央集权制政权,但地方政府权限较大,刺史和节度使均有辟属僚佐的权力。中晚唐时期,藩镇势力强大,“宦游之士,至以朝廷为闲地,谓幕府为要津”,大批官僚名士进入幕府,这对落第士人产生了很大吸引力。“

3、唐士子应举,多遍谒藩镇、州郡丐脂润,至受厌薄不辞。”这种政治格局设计为落第士人从它途入仕提供了选择的机会和平台。唐朝落第士人游历也是社会大环境所致。唐朝社会落第士人有“白衣公卿”“一品白衫”之称,上层官僚可以利用合理的规则,积极举荐落第士人,使他们成为自己未来的势力。正是这种相互需求的“相资”关系,才使许多上层官僚士大夫热心与落第士人进行交往,这也激发了他们游历的热情。唐代落第士人的大规模游历给社会带来了一些不安定因素,对社会和政权的稳定有潜在的危险,但落第士人的游历更有其积极作用。落第士人走出书斋,扩大和各个阶层的社会交往,增加了人生阅历,加深了对社会各方面的认识,为未来入仕储备了必要的社会

4、知识和经验。另一方面,游历的过程也是文化交流的过程。落第者走出本乡,主动进行文化交流,加强了地域之间文化的融汇,在事实上促进了唐代文化的繁荣。宋代,随着君主集权的加强,士人可游历的社会空间不断萎缩,游历传统逐步淡化。而科举制度的完善也使得落第士人不再需要“觅举”。宋代落第士人也有走出书斋去游历的,但主要是为了游学和寻访名师,与唐代迥然不同。(摘编自黄云鹤试析唐代落第士人的游历之风)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唐代落第士人的游历地区主要集中在政治和权力的中心,带有极强的目的性。B唐代地方政府权限较大,落第的读书人也可以通过地方政府的举荐进入仕途。C在唐朝,落第士人也拥有较

5、高的社会地位,上层社会也因此乐于与他们交往。D游历对落第士人增长阅历积累社会经验,对促进文化交流与繁荣有重要意义。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从科举制引出话题,探讨唐朝落第士人游历之风的形成原因和社会影响。B相对于个人因素,文章认为社会因素才是唐朝落第士人游历现象普遍的主因。C文章辩证分析了落第士人大规模游历的多方面影响,并特别突出其积极意义。D文章从游历的文化传统写起,多方比较引证,剖析了唐朝落第士人的游历之风。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士人游历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我们可以从士人的游历窥探当时的社会环境。B如果不是察举制的残留,唐朝落第士人游历于

6、达官贵人的风气就不会如此浓厚。C宋代也有落第士人外出游历的,但一般不是为了推销自己,而是重在提升自我。D君主集权越加强,科举制度越完善,游历的空间就越狭小,游历文化就越淡薄。(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一座城市的情深意长常克离开广元,心头回味的是一片芦苇荡。四川广元是历史文化名城,有剑门雄关、昭化码头等古迹,也有现代化的闹市繁华,但我心头久留的,却是那片连绵的芦苇荡。从雄奇峻峭的剑门关回到广元城区,朋友们决定去逛逛最热闹的老街。司机很热情地对我们说,这个地方叫上下河街,广元的商业中心,就是这里了,现在才八点来钟,正热闹。人来人往,霓虹灯光芒四射,广

7、元的老城闹市区,这个时间正欢快得手舞足蹈。转悠几条街,眼睛渐渐有些倦怠。正想回宾馆,有朋友往前一指说,前面好像到嘉陵江边了,过去看看。我们漫不经心越过街区,走下临江护堤的石梯。宽阔的嘉陵江奔涌而过,而我们第一眼看见的,居然是一片无边无际的芦苇荡,黑压压的,在夜色中犹如浓墨泼洒,波澜壮阔,妙不可言。那一瞬间,我们都惊呼起来。那芦苇生得实在有气势,高出人大半头,估计得有一两公里长,顺着嘉陵江岸一直延伸。显然是经过了精心布局,一条弯弯曲曲的木板栈道,就在芦苇丛中穿过,若隐若现。可以想象,逢入秋或春花烂漫,这一片芦苇荡中,当有多少人流连,一拨拨来,一群群去,看花絮如雪,听江声杳渺,蒹葭苍苍在水一方,何

8、等闲适旷达!疑问也正在于此:这么好的芦苇荡,印象中应该生长在城市外围,或者乡村的湖塘、远山的田垄、人迹罕至的荒郊此时此刻,在城市的核心区,如此喧嚷的通衢,居然也能“遇见”,大感意外。再转念一想,城市芦苇荡,这个题材应该不止临江铺设景观那点事。貌似草叶几枝,实则四两拨千斤,神来之笔。什么叫城市的情商?这就是!越来越多面貌雷同的都市,繁华无处不在,久之倒觉得乏善可陈。宝马香车高厦丽楼早就不是话题,缺的是钢筋水泥之下的那份体贴,那种淡淡的笑意姑且称作城市的情商吧。正如一个人,纵然锦衣玉食雍容华贵,但老正襟危坐,也就索然无味矣。体现城市情商者,不一定浓烈惊艳,也不一定成为地标,但一定亲切柔软,能够让人

9、放松下来。入则芳草萋萋,别时落霞与孤鹜齐飞,求的就是那种意境。城市情商对应出城市格局。有情商的城市,一定是有人情味的,格局断不会小。格局说到底,讲的是亲和力,讲的是以点带面,讲的是对他人的接纳和激励。城市有情商,才会让人觉得日子越来越滋润,心里头多半都月色溶溶或者遍地阳光。回到家乡后专门查资料,才知我们眼里那一湾芦苇,应该叫巴茅,只是和芦苇长得极像。巴茅居然可以变身为城市景观!难以想象,2014年5月长廊竣工之前,那一带曾是荒芜的河滩,乱草丛生,一地垃圾。建一处临江长廊,本可以有更多奇花异木的选项,但广元选择了长在山沟里的巴茅,实际上就是选择了诗与远方。这个创意足够“极简”,也足够有情商。有情

10、商,是城市之幸。到过重庆的人,会觉得重庆地铁和轻轨特别好玩,它们在山峦起伏的城市中纵横捭阖,或上天,或瞬间入地,被形象地比喻为三百六十度立体魔幻现实主义效果,已成为外地游客玩转山城的必修课。让人觉得特别贴心的是,每条线路的颜色都有对应表现和形象命名,比如三号线是琉璃蓝,五号线是浅葱蓝不同站点外立面的设计也各有表现的主题,比如牛角沱站是时光隧道夜景主题,江北机场站是青花瓷中国风主题坐一趟地铁或轻轨,就是一次轻盈但熨帖的文化分享,心灵总有几分得了抚慰的感动。被一种城市的温情折服,可能缘于某处景致,也可能得自重新唤起的某种民俗民风只要用心,城市便可暗含情商。一场全民阅读活动,湖北十堰市从2000年坚

11、持至今。通过各种接地气聚人气的活动,读书把越来越多人联结在一个幸福的点上。这座城市也许没有想到,不经意间,他们同样诠释了城市的情商。让城市温暖起来,无须轰轰烈烈。每一种安顿都来自家园的呼唤,那些让人嫣然一笑的都市情愫,无论白天黑夜,会在心头热乎乎地弥漫。就像芦苇或者巴茅,生在水乡泽国深山老林,那叫本色;生在闹市区,那就有了表情,会笑,会唱歌,会舞蹈,会流露出一座城市的情深意长。(选自2018年2月21日人民日报,有删改)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从作者离开广元后的心头回味写起,强调了芦苇荡给自己留下的深刻印象,并借以暗示作者对广元历史古迹和繁华闹市的不

12、屑,设下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B文章叙述作者一行在老城闹市区闲逛时,强调“眼睛渐渐有些倦怠”“漫不经心越过街区”,目的是为下文写芦苇荡的波澜壮阔蓄势,更好地表达内心的震撼之情。C广元城建造临江长廊时,抛弃了“雍容华贵”“浓烈惊艳”的奇花异木,而选择了长在山沟里的巴茅,这一举措表明只有保持自然、因地制宜才能体现城市的情商。D作者将广元热闹非凡的老街与妙不可言的芦苇荡、荒芜河滩与充满诗意的临江长廊作对比,把重庆、十堰与广元相提并论,突显了人文景观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性。5文章最后一段以芦苇(巴茅)结尾,有何作用?(6分)6如何做才能让一座城市情深意长?试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6分)(三)实用类

13、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材料一:随着农历新年的到来,北京市举行了一系列文化庆祝活动。这些活动既有庙会、梨园大戏等传统项目,又有展览、展演等多元文化活动。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春节期间,北京市50家专业演出场馆举办了398场演出;全市文化系统共举办庙会、游园、花会巡游、冰雪文化活动、公益讲座等活动480项。节日期间,北京市图书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场所照常向广大市民开放。写春联、送福到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等各类充满年味和传统中国文化元素的活动也在各区文化中心和街道上演。各区图书馆、文化馆紧扣区域文化特色,营造节日氛围,推出180项活动。北京市政府还向首都

14、市民免费发放了30万张春节庙会门票,市民可通过多种渠道获取。(改编自国际在线刊文北京市春节文化活动精彩纷呈 冰雪庙会与传统文化齐争鸣)材料二:(资料来源于国家旅游局数据中心)材料三: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通讯技术迅速发展,传统年俗正在式微,新年俗逐渐成为主流。网购年货、春运“逆向迁徙”、视频拜年、春晚“摇一摇”抢红包、网络年夜饭互联网时代催生出形形色色的新年俗,为百姓生活带来翻天覆地变化的同时,也给传统年俗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年俗是一种行为文化,必定会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而“更新换代”,虽然其仪式活动在变化,但其承载的文化意义和精神内涵仍然鲜活。我们要做的是因势利导,利用新媒体、

15、新平台丰富年俗的形式,在适应新时代年俗变革的过程中延续传统文化的内涵。“物随心转,境由心生”,醇厚的年味,不必拘泥于某一种特定的表现形式,在这个热闹的节日里,全家人齐聚一堂,于亲情的浸润之中尽情交融,就是最有滋味儿地过年。当心中有爱、有情怀,年俗必然不会衰落,春节的精神文化内涵也必然会得到承袭。(改编自荆楚网刘鑫不同的“年味”,同样的“情怀”)材料四: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降低了人们对物欲的需求和向往,消解了传统节日的社会期望:西方节日较传统节日开放性和娱乐性更强,相较而言,民众对西方节日更有参与热情;现代科技的发展和科学观念的传播挤占了传统节日的“鬼神”思想,民众对传统节日敬畏之心大大降低,传统

16、节俗传承空间大大缩减;现代生活方式与传统节日节俗活动形成理念冲突,传统节俗退让给现代生活方式。传统节日与当代社会之间的冲突和差异,应该根据现实需要加以调整,为传统节日的当代传承和发展提供路径。传统节日发展的理想情况应该是其能融入当代社会,其节日内涵和社会功能得到充分发挥。而要实现这一理想目标,就必须充分调动政府、舆论媒体和家庭个人的积极性和热情,政府引导,舆论助推,家庭实践,群策群力,为传统节日的当代发展保驾护航。(改编自王凤美传统节日的当代适应性研究)7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项是(3分)A北京2019年春节文化活动有庙会、游园、花会巡游、冰雪文化活动、公益讲座等,这些活动依然是春

17、节重要的传统活动形式。B根据“春节旅游消费指数走势图”可以看出,旅游消费力指数逐年上升,这说明居民观念发生变化,春节旅游消费意愿不断增强。C年俗是一种行为文化,它的更新换代更多体现在仪式活动的变化上,我们要做的是丰富年俗活动的形式,延续传统文化的内涵。D材料三认为,相较于某种特定的节日表现形式,全家人的欢聚、亲情的浸润更为重要,所以在丰富年俗形式的同时,更要重视情怀。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A398场演出、480项活动的举办,30万张春节庙会门票的免费发放,主要是为了吸引各地游客,以增加北京的年节气氛。B如今的春节文化具有现代化的特征,文化展览、抢红包、微信拜年、

18、出门旅游等活动取代了春节传统活动而备受青睐。C根据“分城市线旅游消费力指数”图,我们能够得出一线城市居民旅游消费力指数领先,其余各线城市依次降低的结论。D只要政府、媒体和家庭个人群策群力,保驾护航,就能使传统节日融入当代社会,使节日内涵和社会功能得到充分发挥。9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应如何传承和发展年俗文化。(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初,武与李陵俱为侍中。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因谓武曰:“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故使陵来说足下,虚心欲相待。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

19、见乎?前长君为奉车,从至雍棫阳宫,扶辇下除,触柱折辕,劾大不敬,伏剑自刎,赐钱二百万以葬。孺卿从祠河东后土,宦骑与黄门驸马争船,推堕驸马河中溺死,宦骑亡,诏使孺卿逐捕,不得,惶恐饮药而死。来时太夫人已不幸,陵送葬至阳陵。子卿妇年少,闻已更嫁矣。独有女弟二人,两女一男,今复十余年,存亡不可知。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陵始降时,忽忽如狂,自痛负汉,加以老母系保宫。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愿听陵计,勿复有云。”武曰:“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臣

20、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无所恨,愿勿复再言!” 陵与武饮数日,复曰:“子卿,壹听陵言。”武曰:“自分已死久矣!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驩,效死于前!”陵见其至诚,喟然叹曰:“嗟呼!义士!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因泣下霑衿,与武决去。昭帝即位。数年,匈奴与汉和亲。汉求武等。匈奴诡言武死。后汉使复至匈奴。常惠请其守者与俱,得夜见汉使,具自陈道。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单于视左右而惊,谢汉使曰:“武等实在。” (节选自苏武传)闻子之归,赐不过二百万,位不过典属国,无尺土之封加子之勤子尚如此,陵复何望哉?且汉厚诛陵以不死薄赏子以守

21、节欲使远听之臣望风驰命此实难矣所以每顾而不悔者也 陵虽孤恩,汉亦负德。 (节选自李陵答苏武书)10下列对文中画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且汉厚诛陵/以不死薄赏子/以守节欲使远听之/臣望风驰命此/实难矣/所以每顾而不悔者也B且汉厚诛陵/以不死薄赏子/以守节欲使远/听之臣望风驰命/此实难矣/所以每顾而不悔者也C且汉厚诛陵以不死/薄赏子以守节/欲使远听之臣望风驰命/此实难矣/所以每顾而不悔者也D且汉厚诛陵以不死/薄赏子以守节/欲使远听之/臣望风驰命此/实难矣/所以每顾而不悔者也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辇:古代用人拉着走的车子,后多指天子或王室坐

22、的车子。如帝辇、凤辇。B大不敬:中国古代侵犯皇帝及上级官员人身、权力及尊严的一种罪名。C后土:相对皇天而言,指地神。D黄门驸马:黄门,宫庭禁门,后成为官署名;黄门驸马指宫中掌管车辆马匹的官。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0.55A在苏武出使匈奴的第二年投降匈奴的李陵“不敢求武”,实为有愧于心,不敢见武。他的劝降是以老朋友的身份,期望动之以情,晓之以理。B李陵劝降采用攻心之法,先以苏武父亲和兄长之死指出汉朝的薄情,意指汉不值得效忠;再披露苏武家庭的悲剧,断绝他对妻儿家室的念想。C对于李陵的劝降,苏武全然不为所动。称李陵为王,意在划清二人的关系,表明自己的立场,可谓

23、绵里藏针、有礼有节。D李陵和苏武在家和国之间做出了各自的选择,两种思想两种胸怀对比鲜明,使苏武的形象更加高大,可敬可佩。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5分)(2)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单于视左右而惊,谢汉使曰:“武等实在。”(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415题。虞 美 人 秦观注碧桃天上栽和露,不是凡花数。乱山深处水萦廻,可惜一枝如画为谁开?轻寒细雨情何限,不道春难管。为君沉醉又何妨,只怕酒醒时候断人肠。【注】秦观:“苏门四学士”之一,却不为世所用,一生仕途抑塞。1

24、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首句以“天上”一词先声夺人,写碧桃如同天上和露而种一般,不同凡响。上句正面见意,下句反面强调,正反相济,褒扬至极。B过片细雨如烟,轻寒恻恻,这盈盈如画的花显得更加脉脉含情,无奈春光不由人遣,无法把留,叹息之中尽显伤春之情。C尾末两句承上句春光易逝,便不免生出为花沉醉痛饮以排遣愁绪的想法,想沉醉又不能沉醉的矛盾以“何妨”二字委婉道出。D全词情感发展万转千回,深沉蕴藉。每一份情感后都紧紧地跟随着对它的否定,最后,在“断人肠”的怨叹声中词情戛然而止。15“乱山深处水萦廻,可惜一枝如画为谁开”两句描绘了碧桃怎样的特点?这样写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

25、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苏轼以洒酒祭奠江月的豪举来抒发人生似梦,壮志难酬的感叹,同时也表达出诗人旷达之情的句子是: , 。(2)雨霖铃中“_ _,_ _ ”这两句历来为人所传诵的句子,将最能触动离愁的三种景物组合在一起,构成了哀婉动人的意境。(3)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蔺相如对门客解释自己为何回避廉颇的语句是“ , ”。 三、语言运用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商海淘沙,“老字号”几经沉浮,却总能在困境中 ,凭的是世代传承的精湛技艺和服务理念,靠的是传统文化厚重的底蕴和与时俱进的转化。党的十八大以来,得益于政策帮扶的外力引

26、导,不少“老字号”苦练内功,适应市场化的激烈竞争,创新经营管理模式,不断 ,借助历史浸润和现代滋养 ,凭借诚信和品质蹚出一条发展新路,收获众多年轻的粉丝。“老字号”的良好发展局面来之不易,需要各方珍惜。然而,当品牌巨大的商业价值日益凸显,“老字号”却陷入“名分”争夺。许多同宗同源的“老字号”因“一枝多叶”的树状发展,形成了分店独立的经营格局。有学徒独立的,如“王麻子”字号 ,难辨真假;有子女分家的,如“王老吉”后人在广州和香港两地发展;还有分店独立,公私合营家族老店的这些,都给后来的发展竞争造成了一定影响。近年来,从南京上海“吴良材”案,到“中国商标第一案”王老吉红绿品牌之争,再到“稻香村”对

27、簿公堂,国内“老字号”商标归属的争夺战不断升温,无不是历史的矛盾在现实利益纠缠中爆发。市场有纠纷很正常,但人们更加期待法律亮剑,终审能够定分止争;更加盼望商道彰显,双方可以合作共赢,让“老字号”能够发扬光大,而不是迷失在利益争夺的内耗中。(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枯木逢春 革故鼎新 脱胎换骨 遍地开花B时来运转 革故鼎新 浴火重生 层出不穷C枯木逢春 推陈出新 浴火重生 遍地开花D时来运转 推陈出新 脱胎换骨 层出不穷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国内“老字号”商标归属的争夺战不断升温,无不是历史的矛盾在现实利益纠缠中的爆发。B

28、国内不断升温的“老字号”商标归属争夺战,无不是历史的矛盾在现实利益纠缠中的爆发。C国内“老字号”商标归属的争夺战不断升温,无不是历史的矛盾在现实利益纠缠的爆发。D国内“老字号”商标归属的争夺战不断升温,历史的矛盾在现实利益纠缠中没有不爆发的。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愿“老字号”伴我们走得更远,不被时光尘封。B愿伴我们走得更远的是不被时光尘封的“老字号”。C愿“老字号”不被时光尘封,更远地伴我们行走。D愿“老字号”不尘封于时光,伴我们走得更远。20下面是几种实用文的部分摘录,请根据实用文体的语言特点,找出不得体之处并作修改。(5分)(1)校团委会决定5月10日下午

29、2:30在学校体育馆举办首届体育节活动。欢迎各位同学光临惠顾,积极参加。(校团委会通知)(2)各位业主:本小区严禁在公共草坪上拉绳搭竿晾晒衣被。一旦发现,物业将叫有关人员没收衣被并对物主处以50元罚款。(某小区的通告)(3)有位同学于5月7日上午拾得钱包一个,内有165元人民币、饭票、手机充值卡等,望失主前往学校德育处找李老师认领。(招领启事)(4)今年4月25日,该犯白天到本市博物馆进行第三次踩点;当晚月黑风高,他与两名同伙趁机潜入博物馆盗二楼,盗窃多件珍贵文物。(法院布告)(5)一条小溪哗哗地流着,水里有好些圆溜溜的石头,像鸡蛋似的,看得可清楚了。溪边坐着一位长胡子的老爷爷,面容清雅,眼睛

30、炯炯有神。(少儿栏目广播稿)答:(1) 错,改为 (2) 错,改为 (3) 错,改为 (4) 错,改为 (5) 错,改为 21每年五一节期间,各旅游景点游客爆满,各种不文明现象触目惊心。提升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又一次提到议事日程,下面是“提升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行动计划”的主题标志,请对其构成要素及寓意进行诠释。(6分)构成要素: 寓意: 四、作文(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这是一个飞速发展的社会,“快”成为许多人的追求,人们都希望在最短的时间获得最大的成果。出行要坐高铁,乘飞机;吃饭要肯德基、麦当劳、德克士;阅读要“五分钟读完一本名著”“十分钟读懂一段历史”;某些年轻人甚至结

31、婚也要闪婚于是有人感叹:我们什么时候能慢下来?对此你有什么感受和思考?请写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2018-2019学年度(下期)中期考试 高二语文参考答案1D 解析:A项缩小范围,“唐代落第士人的游历地区主要集中在政治和权力的中心”错误,根据原文“唐朝落第士人游历的脚步遍布大江南北,主要集中在两京及京畿地区、重要藩镇幕府所在地和文化名人寓居地区。”可知,游历地区还包括文化名人寓居地区,即文化中心;B项张冠李戴,“落第的读书人也可以通过地方政府的举荐进入仕途。”错误,根据原文“唐朝社会落第士人有白衣公卿一品白衫之称,上

32、层官僚可以利用合理的规则,积极举荐落第士人,使他们成为自己未来的势力。”和“唐朝虽为中央集权制政权,但地方政府权限较大,刺史和节度使均有辟属僚佐的权力。”可知,是上层官僚举荐落第士人,地方政府则是征辟他们;C项强加因果,由原文“上层官僚可以利用合理的规则,积极举荐落第士人,使他们成为自己未来的势力。正是这种相互需求的相资关系,才使许多上层官僚士大夫热心与落第士人进行交往,”可知,上层社会乐于和他们交往的主要原因是有相互需求的“相资”关系。故选D。2A 解析:A选项,“从科举制引出话题”错误。由原文第一自然段“游历是中国古代士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时代的士人或为推销自己的政治主张、学说,或为

33、求师、求学、求宦而四处游历。士人的游历都是当时社会制度和环境的产物,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可知,文章从游历这个文化传统写起,引出话题,而非“科举制度”引出。故选A。3D解析:D选项判断绝对,根据原文“宋代,随着君主集权的加强,士人可游历的社会空间不断萎缩,游历传统逐步淡化。而科举制度的完善也使得落第士人不再需要“觅举”。”可知,这种“君主集权越加强,科举制度越完善,游历的空间就越狭小,游历文化就越淡薄”逻辑关系发生在宋代,而不能据此推断为所有都这样,扩大了范围。而且选项中“游历的空间”文本中表述的是“社会空间”,也扩大了范围,游历空间也包括自然地域,所以不符合文意。故选D。4B解析: A项,“

34、并借以暗示作者对广元历史古迹和繁华闹市的不屑”理解偏颇。结合“四川广元是历史文化名城,有剑门雄关、昭化码头等古迹,也有现代化的闹市繁华,但我心头久留的,却是那片连绵的芦苇荡”分析可知,只是那些历史古迹和繁华闹市没有芦苇荡留给自己的印象深刻。C项,“只有保持自然、因地制宜才能体现城市的情商”错误。结合“实际上就是选择了诗与远方。这个创意足够极简,也足够有情商”分析可知,“只有保持自然、因地制宜才能体现城市的情商”表述绝对化。D项,“突显了人文景观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性”错误。结合文本内容“有情商,是城市之幸”“被一种城市的温情折服,可能缘于某处景致,也可能得自重新唤起的某种民俗民风只要用心,城市便

35、可暗含情商”等分析可知,突显的不是“人文景观”的重要性,而是“城市情商”的重要性。故选B。5文章起于芦苇(巴茅),结于芦苇(巴茅),行文中写到芦苇(巴茅),使文章首尾呼应,结构严谨,完整统一;将生于水乡泽国深山老林的本色芦苇(巴茅)与生在闹市区情深意长的芦苇(巴茅)进行对比,表现了情商在城市建设中化平凡为神奇的重要作用,深化文章主题;运用拟人手法,将芦苇(巴茅)在城市中的表现人格化,进而表现其给城市居民带来的温暖、慰藉和快乐,更能引发读者共鸣。6匠心独运,精心布局,铺设具有诗意的景观,带给人们闲适旷达、温柔体贴;避免雷同,放大格局,富有人情味、亲和力,能够接纳和激励他人;确立文化主题,彰显文化

36、意蕴,抚慰人的心灵;唤醒民俗民风,令人产生故土家园之感;开展可以提升人们幸福指数的接地气、聚人气的活动。7A解析:A项,“这些活动依然是春节重要的传统活动形式”不正确。根据材料一文意,“这些活动既有庙会、梨园大戏等传统项目,又有展览、展演等多元文化活动”可见,花会巡游、冰雪文化活动等不属于春节传统文化活动形式。另外,审视材料一选文标题,亦可知。故选A。8C解析:A项,“主要是为了吸引各地游客”不正确。根据材料一文意,这些活动面向北京市民,并不是为了吸引各地游客。B项,“已经取代了春节传统活动形式”不正确。根据材料四内容“现代生活方式与传统节日节俗活动形成理念冲突,传统节俗退让给现代生活方式”分

37、析可知,传统节俗只是“退让”,并没有被取代。D项,“只要就”错误。结合文本内容“传统节日发展的理想情况应该是其能融入当代社会,其节日内涵和社会功能得到充分发挥。而要实现这一理想目标,就必须充分调动政府、舆论媒体和家庭个人的积极性和热情,政府引导,舆论助推,家庭实践,群策群力,为传统节日的当代发展保驾护航”分析可知,“只要就”表述过于绝对。故选C。9开展包含中国年俗文化元素的多元文化活动;利用互联网给传统年俗注入新的时代内涵,在变革中延续传统年俗的内涵;利用新媒体、新平台丰富年俗的形式;不拘泥于特定表现形式,注重情怀;加强政府引导,发挥舆论助推功能,调动家庭实践的积极性。10 C。原文:且汉厚诛

38、陵以不死,薄赏子以守节,欲使远听之臣,望风驰命,此实难矣。所以每顾而不悔者也。11. B。“侵犯皇帝及上级官员”错,不包含上级官员。12. B。“以苏武父兄之死指出汉朝的薄情”错,应是以兄、弟之死指出汉朝的薄情。13(1)译文:再说皇帝年事已高,法令没有定规,大臣们无罪而全家被杀的就有几十家,安危不可预料。(5分,“春秋”、“亡常”、“夷灭”、“知”各1分,大意1分。)(2)汉使者万分高兴,按照常惠所教的话去责问单于。单于看着身边的人十分惊讶,向汉使道歉说:“苏武等人确实还活着。”(5分,“让”、“左右”、“谢”、“实在”各1分,大意1分。)14.C 【解析】C项,“想沉醉又不能沉醉的矛盾以何

39、妨二字委婉道出”分析错误。应该是矛盾的情感以“只怕”二字委婉道出。故选C。15.“一枝如画”写出了碧桃的美丽;在乱山深处这样荒凉的处境中“为谁开”,表现了它生长环境的恶劣和不得意的遭遇。词人以花自喻,寄托了无人赏识,怀才不遇的身世之感。16.(1)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2)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3)吾所以为此者 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17.C 【解析】枯木逢春:枯干的树遇到春天又恢复了活力。比喻垂危的病人或事物重获生机。时来运转:时机来了,命运也有了转机,指境况好转。文中是“却总能在困境中”用“枯木逢春”。革故鼎新:去掉旧的,建立新的。多指改朝换代或重大变革。推陈出新:去掉旧事物

40、的糟粕,取其精华,并使它向新的方向发展(多指继承文化遗产)。文中是“创新经营管理模式”,用“推陈出新”。脱胎换骨:原为道教修炼用语,指修道者得道,就脱凡胎成圣胎,换凡骨成仙骨,现用来比喻彻底改变立场观点。浴火重生:经历烈火的煎熬和痛苦的考验,获得重生,并在重生中达到升华。句中是“蹚出一条发展新路”,用“浴火重生”。遍地开花:比喻好的事物到处涌现或普遍发展。层出不穷: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文中是“因一枝多叶的树状发展”用“遍地开花”。故选C项。 18.B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注意明确病句的类型,以及典型的错例,答题时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分析句子,对照错例,找到错误。句子的主干

41、句应该是“争夺战无不是矛盾的爆发”,所以排除A、C项,另外C选项中“在现实利益纠缠的爆发”不对,应该是“在现实利益纠缠中的爆发”,D项前后句子缺乏必然的联系,逻辑错误。故选B项。 19.D【解析】联系上文语境,可以知道文章想要表达的有两层意思:老字号不被时光尘封;老字号能陪我们走得更远。而最能准确表达出这两层意思的是D项。故选D项。 20.(1)将“光临惠顾”改为“踊跃报名”;(2)“叫”改为“责成”或“安排”;(3)将“165元”改为“若干”;(4)“月黑风高”属文学用语,不宜用在法院布告,应改为“天黑风大”;(5)将“清雅”改为“瘦瘦的”。【详解】(1)“光临惠顾”一般用于商业场合,此处是

42、要求学生参加体育活动,可以改为“踊跃报名”;(2)本段话用于“通告”,应用书面语,所以把“叫”改为“责成”或“安排”;(3)招领启事,涉及到金额,不得提及具体数额。将“165元”改为“若干”;(4)“月黑风高”属文学用语,不宜用在法院布告,应改为“天黑风大”;(5)这是一则少儿栏目广播稿,语言应口语化、符合人物年龄特点,“清雅”书面色彩太强,应将“清雅”改为“瘦瘦的”。21.【参考答案】:标志由汉字“文”和图标“龙”“长城”等元素构成。(2分)中国公民作为龙的传人,要提升自己的文明素质,保护旅游资源文明旅行。(3分)22. 解析:本次作文为材料作文,写作前,先通读材料,整体理解把握材料的内容,

43、明白材料蕴含的道理。然后选取合适的角度进行立意构思。材料说的是当下社会发展快,人们喜欢追求“快”,因此有人感慨,什么时侯才能慢下来。本题的命题意图在于引导学生对常见的生活现象作深人辩证地思考,使学生能学会一分为二地看问题。作文只要抓住生活中“快”和“慢”的表现,剖析其合理与不合理之处,表达鲜明的观点即为符合题意。鼓励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深入剖析原因,把道理讲得透彻。可以材料可以立意,立意时,可以部分肯定“快”生活,既要肯定“快”给人们带来的益,还要否定“快”带来的弊端。可以否定“快”,肯定“慢”生活。参考立意:当快则快,当慢则慢;欲速则不达;生活需要放慢脚步等,其他立意,只要符合材料要求,在材

44、料范围之内都可以。结构安排:假如立意为欲速则不达,开头可以直接引用材料,亮出观点,然后联系现实中,人们求“快”现象然后挖根源,人们为什么求“快”,接着分析其引发的不良后果。后面接着论述可以“慢”一点,慢的好处是什么,如何由快到慢的一些建议。如写议论文,要做到观点鲜明准确,论据典型,论证要有力,要有层次性,能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由浅入深地进行论证。论证方法不能单一。如写记叙文,则要写清人和事,注重细节描写,以情动人。素材:名言警句:(1)慢工出细活。 (2)欲速则不达。论语 (3)多拉快跑酿灾祸 (4)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5)请停一停,等待灵魂的脚步。印第安谚语(6)走得慢点,走得远些。俄罗斯谚

45、语(7)疾驰的快马,往往只跑两个驿亭;从容的驴子,才能日夜兼程。伊朗谚语 参考题目:加速与限速慢是一种永恒慢慢走,欣赏啊!放慢你的脚步欣赏慢的心境慢步赏花自在行 快,让你的生命更精彩 片段欣赏:1.骏马飞驰流星迅疾,那是快的力与美; 老茶甘美陈酿飘香,那是慢的甜与醇。 “飞湍瀑流争喧豗”固然雄奇壮观, “泉眼无声惜细流”亦有柔美静谧。 快与慢,各有其美。2.火山瞬间喷发,源于积聚百年的能量; 铁树一朝开放,源于吸取千年的营养。快与慢,彼此交融。3.快有快的好,慢有慢的美。 快,是速溶咖啡,方便快捷,香甜可口; 慢,是一壶清茶,悠然纯美,回味无穷。4.快与慢,彼此交融。没有慢,安得快?慢是积淀,

46、是植物炭化为煤的千万年等待;快是爆发,是煤投入烈火的瞬间辉煌。没有丰厚的积淀就没有有力的爆发。5.慢,造就了多少隐士诗人: 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孟浩然“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辛弃疾“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这种看似散慢的悠闲心态,现代人岂能感受得到?6.苏洵二十七岁始闭户读书,四十岁参加科举考试,历时十几载;王羲之七岁学书,至五十岁宴饮兰亭,一挥而成绝世兰亭序,历经四十几年;杜甫七岁学诗,一生历经磨难,仍苦吟不辍,身后直至明代方成就“诗圣”之名,历时八百年。这些大家的经历不禁使人想到著名史学家范文澜先生的名言:“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7.快时代的人,不知不

47、觉遗失了慢的诗意和耐性。食物是无需品味的快餐,文化是无需思考的拷贝,问候是群发的短信,?科技的发展缩小了空间,拉长了时间,却消散了生命的诗意,让现代人迷失了自我。8.自古带兵打仗,讲的是“兵贵神速”,可是司马懿却慢慢腾腾地拖啊拖,哪怕是诸葛亮送去妇人的衣服,司马懿也只是微笑着问诸葛亮每天吃多少饭,休息了多少时间。诸葛亮求快胜,司马懿却偏偏慢慢来,最后的结局谁都知道:诸葛亮累死了,司马家的后代得了天下。9.一本本草纲目二十年,一部资治通鉴十九年,一本红楼梦十年,慢慢磨出来的东西才是精品,才是后人的一种享受。当然后人享受时也要慢慢来,如果一天就将红楼梦读完,那也就没有乐趣了。本草纲目能够滋润中华民

48、族上千年,而红楼梦养活了成千红学家,这都是得益于慢。10.让我们回头看看那些肯慢下来的人是怎么说怎么做的吧。林语堂先生说:“让我和草木为友,和土壤相亲,我便已觉得心满意足。”慢下脚步,亲近自然,诗意就栖居在大地上。11 我并不是说反对世界的快节奏化,毕竟这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只是,我们在这个表面追求速度,实质追求效率的世界里,行动可以被带动,但心不能!范文:欲速则不达位画家幼时兴趣广泛,极强的好胜心使他急于求成却已无所获;玉米数目极多,想要一次性收获,其结果只能是相互挤压,无一掉下,而一个一个放入却都可滑落。这则故事告诉我们:“欲速则不达”,只有踏踏实实地走好每一步,才会到达成功的彼岸。每一

49、成功事例的背后,都有着一次次的尝试与一次次的失败;成功,是酝酿了一次次的累积最后喷薄而出的朝阳,没有夜的暗,何来日的明?十年磨剑,那个听闻鸡叫便起床舞剑的痴狂少年,最终成长为成熟内敛的一代英雄;三十年寒窗,那个老当益壮始发奋的老者,最终成为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文坛奇才。旧时杜子美提出“安得广厦千万间”的愿望,不也是时至今日才实现的梦么?由此可见,只有经过时间的累积,才能实现理想,叩开成功的大门。还记得吗,那个埃塞俄比亚的民族英雄,曾蝉联马拉松冠军的赤脚小伙贝基拉,在近十年残酷的赤脚奔跑训练中,他始终坚定执着,最终他收获了成功。这说明,成功是需要毅力的。多少人因面对无止尽的征程而心怀畏怯?多少人

50、在漫长的旅途中自己放弃前行?人人都懂得欲速则不达,而真正能十几年如一日苦练书法的有几个王羲之,真正能熬住寂寞痛苦,沥尽心血著一曲红楼的有几个曹雪芹,真正能不辞劳苦一生讲学只为实现自己思想的有几个孔子?不要绞尽脑汁地去寻找成功的捷径,这是不现实的,只有一步一个脚印,坚定前行,才能成功。同样的,好酒陈酿的时间越长越香醇,音乐谱写得越久越唯美,成功酝酿的越久越辉煌。司马迁为著史记,用近三十年遍访古迹,广交天下豪杰,终成“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李时珍一生游历山水,走遍名山大川,阅尽奇花异草,终成一本本草纲目;释迦牟尼修行多年,终在菩提树下修成正果,从此佛教道义传遍天下;居里夫人十几年寻找放射元素,含辛茹苦,终在几十吨煤中找到几克放射元素如此事例,不胜枚举。骐骥千里,非一日之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朋友,请牢记欲速则不达!请在泥泞的小路上留下你坚实的脚印,在历史的书页里留下你泛黄的足迹。坚定向前,成功就在不远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