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修辞专题测评一、下列成语中全部运用比喻修辞的一项是( )(5分)A.情同手足千丝万缕目不转睛似是而非B.汹涌澎湃如释重负应付自如似曾相识C.恩重如山光阴似箭口若悬河如花似玉D.如虎添翼视死如归望梅止渴破釜沉舟二、判断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方法。(16分)1.芦苇倒映在清凌凌的河水里,显得更绿了;天空倒映在清凌凌的河水里,显得更蓝了;云朵倒映在清凌凌的河水里,显得更白了。( ) 2.沉沉夜雾中冒出一枚黑点,它好似一个幽灵,又仿佛一座山峰。( ) 3.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 ( ) 4.这是一份伟大的遗产,它是我们人民最宝贵的财产,难道还有人感觉不到吗? ( ) 5.窗含西岭千秋雪
2、,门泊东吴万里船。 ( ) 6.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 ) 7.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 ) 8.我们是革命的队伍,我们的宗旨是什么?是为人民服务。 ( ) 三、下面成语各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请分类写下来。(填序号)(12分)A.水平如镜 B.千钧一发 C.莺歌燕舞D.冷若冰霜 E.垂涎三尺 F.争奇斗艳G.胆小如鼠 H.惊天动地 I.山欢海笑 () () ()四、读下面的句子,判断它是不是比喻句,是的打“”,不是的打“”。(10分)1.敌人竟然使用了燃烧弹,邱少云的周围成了一片火海。 ()2.我的性格很像爸爸。 ()3.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4.我好像在什么地方
3、见过他,只是想不起来了。 ()5.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五、根据语境,选择正确答案。(填序号)(10分)1.“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句诗采用的是()修辞方法。A.反问 B.设问 C.比喻2.如果生命是水,尊严就是流动;如果生命是火,尊严就是燃烧;如果生命是鹰,尊严就是()。构成排比最恰当的一项是()A.勇猛 B.盘旋 C.飞翔3.我们兄弟俩,( )是夸张句。A.听了他讲的笑话,肚皮都笑破了 B.听了他讲的笑话,肚皮都笑疼了4.“天边飘浮着朵朵白云”和()搭配构成最佳比喻句。A.犹如千万朵盛开的白莲 B.像片片银色的羽毛5.下面句子()没有采用夸张的修辞方法。
4、A.会场上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B.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六、下列诗句都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你能写出它们的喻体吗?(7分)1.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3.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4.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5.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6.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七、按要求写句子。(16分)变成比喻句:1.厚厚的积雪,_。2.书籍就像_。变成夸张句:3.一声虎啸,整个山冈_。4.这个地方太小了,只有_。变成拟人句:5.公园里的花儿_。6.可爱的鸟儿_。变成反问句:7.此情此景,令人浮想联翩。
5、_8.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我们应该保护它。_八、把诗句与相对应的修辞手法连起来。(8分)1.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A.双关2.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B.对偶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C.对比4.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D.借代九、句子模仿秀。(写出两个比喻句)(16分)例:母爱是一缕阳光,让你的心灵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到如春天般温暖。母爱是_。母爱是_。例:老师是辛勤的园丁,培育祖国的花朵。老师是_。老师是_。参考答案一、C二、1.排比2.比喻3.排比4.反问5.对偶6.拟人7.夸张8.设问三、比喻:ADG拟人:CFI夸张:BEH四、1.2.3.4.5.五、1.B2.A3.A4.A5.B六、1.银河2.梨花3.地上霜4.真珠、弓5.剪刀6.春水七、 示例:1.就像铺上了一层松软的地毯 2.人类的精神食粮3. 地动山摇 4.巴掌那么大 5.露出可爱的笑脸6. 唱起动听的歌儿7. 此情此景,怎么能不令人浮想联翩呢?8.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我们难道不应该保护它吗?八、1.B 2.D 3.C 4.A九、 示例:一滴甘露,让你的灵魂即使在干涸的季节也能得到滋润一丝花香,让你的心情即使在彷徨的时刻也能感受到舒畅一首歌,为我们唱出生命的乐章启明星,为我们照亮人生的征程红烛,照亮别人而把自己燃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