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风筝 学习目标与要求:1.学习本文生字词,了解作者相关文学常识2.整体感知作品,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模块一:自主学习研讨内容摘 记内容一:小组成员之间交换讲学稿,看看他的答案与你的有什么不同,将不同的答案的题在你讲学稿上标注出来,并直接提出质疑。内容二:课文第四段对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和结果都交代得很清楚。试将相关内容填入下表。时间有一天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内容三:第5段中所说的“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具体的是指什么?在哪一段能找到答案?第3段中, “我” 为什么不许小兄弟放风筝?请在文中勾画出原句。内容四:.第5段到第11段中写到“我”事隔几十年想要讨小兄弟的宽恕, “
2、我”为什么要讨小兄弟的宽恕?在第5段中能找到答案吗?请勾画出来。模块二:交流研讨模块三:巩固内化学习任务摘 记任务一:.为什么说“我”不许小兄弟放风筝是“对于精神的虐杀”?任务二:鲁迅对待自己的错误态度与一般人有什么不同?小兄弟为什么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当堂训练一、语言积累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丫杈( ) 吐蕾( ) 点缀( ) 瑟缩( ) 虐杀( )堕( ) 风筝( ) 憔悴( ) 嫌恶( ) 苦心孤诣( )2下列各句中各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1)久经决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 ( )改为( )(2) 但心又不竞堕下去而渐至于断绝,他只是很重很重地堕着,堕着。( )改为( )(3) 故乡的春天又在这异地的空中了,即给我久经逝去的儿时的回忆,而一并也带着无可把握的悲哀。 ( )改为( )3解释词语中加点的字。(1)瘦得不堪( ) (2)恍然大悟( )(3)苦心孤诣( ) (4)无可把握( )4文学常识填空。鲁迅(18811936),现代著名 家、 家和 家。原名 ,字 ,浙江 人。1918年,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在1918年到1926年间,他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 、 、论文集 、散文诗集 、回忆性散文集 等专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