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死水闻一多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铁罐上锈出几瓣挑花。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让死水酵成一沟绿酒,飘满了珍珠似的白沫。小珠们笑声变成大珠,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那么一沟绝望的死水,也就夸得上几分鲜明。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又算死水叫出了歌声。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闻一多(1899-1946),原名家骅,改名多,字友三,又改名一多。1899(清光绪二十五年已亥)年11月24日生于湖北浠水下巴河镇的陈家岭。著名诗人学者战士。主有诗集红烛、死水,他潜心钻研
2、古籍,从唐诗出发,到楚辞、庄子、诗经、周易、神话,进而金石甲骨.,他在古代文化领域里尽情遨游,涉猎之广,用功之勤,考核之精,得到了郭老的高度赞扬。毛泽东在别了,司徒雷登中指出:“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闻一多先生拍案而起,横眉冷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不愿屈服。”1946年7月15日父子因怒斥特务杀害李公朴等爱国志士而遭暗杀被国民党卑鄙手段刺杀于昆明。闻一多诗人,文史学者。五四运动后开始发表新诗。曾留学美国。先后在中山大学、武汉大学、青岛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大任教。因怒斥特务杀害李公朴等爱国志士而遭暗杀。早年参加新月社,提倡新格律体诗。他的诗具有极强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气质。代表作红烛、死水具
3、有沉郁奇丽的艺术风格,整齐、和谐的艺术表现,影响颇大写作背景:对死水的写作时间和写作的原由有不同的说法。一般认为,1922年闻一多赴美国留学,他不堪忍受身为中国人受到的歧视,写过许多篇爱国诗篇。1926年他怀着对祖国的渴念和期望从美国归来,但北洋军阀统治下民不聊生的黑暗现实令他极为失望,他痛呼“我来了,我喊一声: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正是这种为现实所冷却了的爱和期望,成为了本首诗的深层根基。诵读鉴赏: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人的感情。2.分析诗的内容3.死水是最能体现闻一多诗 歌“三美”主张的作品之一,试作简要分析。4.“死水”象征着什么?请结合背景介绍,谈谈你的理解。死水全诗五节
4、。诗人围绕“死水”的呆滞、肮脏和霉烂,创造出一系列丑恶的意象,将痛恨的感情隐藏在反讽的诗句背后。第一节,总写这沟凝滞的死水。它已经风吹不动,腐烂呆滞,没有一点儿活力和生气,已无可救药。不如让它彻底烂掉,使丑恶更加昭彰。第二节,直承第一诗节的三、四句,主要从色彩、光泽上静态地描写死水的肮脏和污浊。这四句类似“反语”,“翡翠”“桃花”“罗绮”“云霞”看成是正面写死水的美。第三节,从动态上描写了死水的腐烂变质。霉烂的死水“飘满了珍珠似的白沫”,那些腐臭的产物“小珠”们如鱼得水,发出洋洋自得的“笑声”,与那些借机孽生的“花蚊”臭味相投,共享这“一沟绿酒”。第四节,以动衬静,写出死水的沉寂。诗人以“青蛙
5、”的歌声,有力地突出死水的寂寞和沉寂,仿佛空山影动空极闻鸟语般以动显静。第五节,诗人在前四节冷嘲热讽的基础上,忍不住内心的激愤,揭露了“死水”的真面目。诗人看透这沟死水毫无希望,谁有创造一个新世界,才能找到“美的所在”。音乐美音乐美绘画美绘画美建筑美建筑美翡翠桃花罗绮云霞绿酒白沫1.节奏:每行四拍,音节抑扬顿挫2.韵脚相协,韵律感强。词藻华丽以丑为美(反讽)每节四句,每行九字节与节、行与行匀称整齐“死水”的象征意义大致有三种:1.从创作时间看,“死水”象征表面繁华、内里充满罪恶的美国社会。(1925年月,诗人正在美国芝加哥留学。)2.从发表时间看,“死水”象征北洋军阀政府。(发表于1926年4
6、月,而这年3月18日,腐败的段祺瑞政府制造了血腥镇压爱国学生的震惊中外的“三一八惨案”,激起全国人民的愤慨。)3.从死水诗集出版时间看,“死水”象征黑暗的中国。(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整个中国处在白色恐怖的黑暗之中。诗人于1928年遍成第二本诗集死水出版,并告别诗坛。)死水全诗是一种隐喻,象征那个黏滞得流不动的、沤得发臭的、完全丧失生命力的社会现实。“死水”再加上“绝望”,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坚决否定,表现了鲜明而彻底的的批判精神。具体的物形 读神 者 象 具体的事象征(暗示)征情 联 意境况意 想 义风吹不动、凝滞腐烂(静动)翡翠绿 桃花 红静“美”动“丑”漂满白沫 珍珠白死 水小
7、珠“笑声”五彩缤纷 的 罗绮(反讽)(反讽)花蚊偷酒 鲜艳照人 的云霞蛙声作衬,死水沉寂(动静)1.本诗具有强烈的象征意味,请分析本诗的象征意义是什么?2.诗人选用了翡翠、桃花、罗绮、云霞等华丽的词语来描写这沟发着恶臭的死水,将丑恶写的很美,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请品味本诗的语言的绘画美。讨论:我 来 了,我 喊 一 声,迸 着 血 泪,“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我 来 了,因 为 我 听 见 你 叫 我;鞭 着 时 间 的 罡 风,擎 一 把 火,我 来 了,不 知 道 是 一 场 空 喜。我 会 见 的 是 噩 梦,那 里 是 你?那 是 恐 怖,是 噩 梦 挂 着 悬 崖,那 不 是
8、 你,那 不 是 我 的 心 爱!我 追 问 青 天,逼 迫 八 面 的 风,我 问,(拳 头 擂 着 大 地 的 赤 胸)总 问 不 出 消 息;我 哭 着 叫 你,呕出一颗心来,在我心里!发现红烛红烛啊!这样红的烛!诗人啊 吐出你的心来比比,可是一般颜色?红烛啊!是谁制的蜡给你躯体?是谁点的火点着灵魂?为何更须烧蜡成灰,然后才放光出?一误再误;矛盾!冲突!红烛啊!不误,不误!原是要“烧”出你的光来 这正是自然的方法。红烛啊!既制了,便烧着!烧吧!烧吧!烧破世人的梦,烧沸世人的血 也救出他们的灵魂,也捣破他们的监狱!红烛啊!你心火发光之期,正是泪流开始之日。红烛啊!匠人造了你,原是为烧的。“
9、既已烧着,又何苦伤心流泪?哦!我知道了!是残风来侵你的光芒,你烧得不稳时,才着急得流泪!红烛啊!流罢!你怎能不流呢?请 将 你 的 脂 膏,不 息 地 流 向 人 间,培 出 慰 藉 的 花 儿,结 成 快 乐 的 果 子!红烛啊!你流一滴泪,灰一分心。灰 心 流 泪 你 的 果,创 造 光 明 你 的 因。红烛啊!“莫问收获,但问耕耘。”闻 一 多 的 七 子 之 歌 闻 一 多 1925年 写 的 七子 之 歌 。那 时,闻 一多 刚 刚 27岁,他 把 被 帝国 主 义 侵 占 的 香 港、九龙、澳 门、台 湾、威 海卫、广 州 湾、旅 顺 大 连等 7处 国 土 比 作 离 开 母亲 怀 抱 的 7个 儿 女。该诗 发 表于 现 代 评 论 、大江 和 清 华 周 刊 ,引 起 了 强 烈 反 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