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诉衷情教学设计主备人:教学目标:1、理解词句含义,品味词的意境。2、学习对比和用典的表现手法及其在文中的作用。3、巩固“三步走”诗歌答题模式的运用。4、理解作者的爱国情怀。教学重点:巩固“三步走”诗歌答题模式的运用。教学难点:理解作者的爱国情怀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有这样一位诗人,他早年便立下了“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志向,只可惜直到垂暮之年也未能如愿,临终前留下“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千古遗憾。你猜到这位诗人是谁了吗?二、了解作者,解题1结合世纪金榜你P70资料,谈谈你对词人陆游的了解。可以简单地介绍一下他的生平经历,也可以说说他的诗词作品。2 写作背景3
2、词牌“诉衷情”:唐代教坊曲,后用为词牌。本是情辞,后多为言志。三、初读感悟,理解词意。1学生自由朗读,注意字词读音的准确。2听录音朗读。3全班齐读。4小组内分享读,结合注释和资料理解词意。5、请同学解释本词。四、品读词句,分析手法。1.诉衷情中“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用了谁的典故?“觅”字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2、 “尘暗旧貂裘”暗含了作者怎样的命运?3、试赏析“心在天山,身老沧州”一句的表现手法。五、深层感悟,品味情感。诉衷情中哪些词句最能触动你的内心?带着情感读一读,说一说其中的情感。六、 小结:诉衷情运用对比,反映了作者的坎坷经历,表达了作者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悲愤不平之情。全词格调苍凉悲壮,语言明白晓畅,用典自然,感情深沉,如叹如诉。七、 拓展:根据译文写词诉衷情 晏殊芙蓉和金菊争艳斗香,正是节气接近重阳的时侯。远处的乡村,秋色如画一般美丽,从浓密的红色树叶中夹杂着稀疏的黄色。流水清澈,蓝天高远宽阔,前路茫茫。登上高处远望,看到鸿雁飞来的时候,引起我无限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