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教学教案:第一单元 5、山水田园诗四首 游终南山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229398 上传时间:2025-11-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教学教案:第一单元 5、山水田园诗四首 游终南山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教学教案:第一单元 5、山水田园诗四首 游终南山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教学教案:第一单元 5、山水田园诗四首 游终南山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教学教案:第一单元 5、山水田园诗四首 游终南山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课题孟郊游终南山与王维终南山对比鉴赏课标要求1. 阅读古今中外优秀的诗歌、散文作品,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2. 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读懂不太艰深的我国古代诗文。3. 学习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诗歌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初步了解对比鉴赏的特点,明确对比鉴赏的概念。二、过程与方法1.借助课本注释,读懂诗歌的基本内容。2.教师点拨,学生自主探究,通过两首诗的对比鉴赏,掌握对比鉴赏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领悟诗歌中的意境。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

2、潜能,让学生得到情感的体验。教学重点通过鉴赏孟郊游终南山与王维游终南山,掌握对比鉴赏基本的思路和方法。教学难点掌握及领悟对比鉴赏的思路和方法教学方法讲授法、诵读法、和讨论法。以读为主,讲、读和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教学主要设想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采用教师点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过程一、导入说到终南山,同学们可能会想到隐居二字。确实,终南山之所以古今驰名,一方面它风光旖旎而被历朝历代视为皇家禁地,上林苑就曾是其中一部分;为世人所瞩目另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它的“隐士文化”,终南山自古就有隐逸的传统。中国历史上的不少名人都曾做过“终南隐士”,像我们熟悉陶渊明、王维就是隐居于此

3、。其实,终南山自古以来就是著名的修道胜地,它既是道教的策源地也是道教的发祥地。自古文人雅士对终南山都留下很多的笔墨,之前我们学过祖咏的终南望余雪,今天我们再来学一首孟郊的游终南山。二、终南山概况终南山又名太乙山、地肺山、中南山、周南山,简称南山,是“道文化”、“佛文化”等发祥圣地,位于秦岭山脉中段,是中国重要的地理标志。离当时的长安很近。三、对比鉴赏概念所谓对比鉴赏就是将语言、内容、形象表现手法相近或相反的两首诗歌放在一起进行比较、鉴别、赏析。四、在高考中对比鉴赏命题情况及命题考点(1)历年高考命题情况命题特点1、不同诗人作品的比较(2015 北京卷)第19题(2015 湖南卷)第10(2)题

4、(2016 全国卷)第9题(2016 浙江卷)第22题(2017 北京卷)第17题2、同一诗人作品的比较(2014 山东卷)(2015 全国I)第8题(2015 浙江卷)第21题(2016 北京卷)第17题(2)命题考点比较形象 比较语言 比较表达技巧 比较内容情感五、对比鉴赏基本原则对比鉴赏的基本原则就是整体把握,求同辨异。比较鉴赏,即“求同辨异”。比较阅读与单篇诗歌的阅读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只有两点外在的、形式上的区别:一是阅读的对象在数量上的区别,二是比较鉴赏多了一道“作比较”的步骤。六、诗歌鉴赏基本步骤(1)标题:充分利用标题,初步了解诗歌要写的主要内容,确定诗歌题材、感情基调等。(2)

5、知人论世、注意注释知人论世,通过对诗人及其背景的了解,推断诗歌的情感。特别在诗歌的注释中有背景内容,要充分利用。(3)初读诗歌,把握诗歌的基本结构。诗歌一般有一定的结构,可以在初读过程中,把握基本的思路,分清哪些句子写景,哪些句子抒情,哪些句子叙事,大致把握诗歌内容。(4)分析诗句,抓重点词(意象、动词、形容词等)分析诗歌内容,抓住意象是关键。大部分比较类诗词都可以借助关键词来更好地分析异同。关键词可能是描述意象的名词、形容词、动词,可能是直接或间接表明情感的动词等,当然也有的找不出具体的词,要结合诗词的整体内容去理解。(5)总结诗歌内容(内容、手法、感情)七、按照诗歌鉴赏步骤,对孟郊游终南山

6、和王维终南山进行对比鉴赏,总结诗歌内容,回答课后练习二。游终南山意境:描写了终南山奇特幽深之景手法:夸张、类比、反衬、借物抒情、直抒胸臆感情:对凡俗生活的厌恶,及对归隐山林的向往终南山意境:描写了终南山博大壮阔之景手法:夸张、远近结合、情景交融感情:暗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课后问题:吟读王维终南山与孟郊游终南山,说说二者意境与表现手法上的不同。意境:王诗景象博大,感情深沉;孟诗景象奇特幽深,感情直露,情景相生。表现手法:王诗以写景为主,情深而晦,情景交融,隐含自己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孟诗写景兼抒情,借景抒情,还用了反衬、类比的手法,结尾句直抒胸臆,表达自己对凡俗生活的厌恶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由此可知

7、,在每首诗歌鉴赏完之后,针对对比的诗歌的问题,无非是对我们鉴赏出来的答案进行有步骤地回答。有些诗歌问的问题可能并不需要把诗歌的全部方面的分析完,故要针对题目的具体要求去操作落实。八、课堂小结九、课后练习(1)(2016北京卷)西村 陆游乱山深处小桃源,往岁求浆忆叩门。高柳簇桥初转马,数家临水自成村。茂林风送幽禽语,坏壁苔侵醉墨痕。一首清诗记今夕,细云新月耿【1】黄昏。注释:【1】耿:微明的样子。1、“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这是陆游的另一首纪游诗游山西村。结合具体诗句,比较这首诗和西村在内容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6分)(2)江上渔者范仲淹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农家望晴雍裕之尝闻秦地西风雨,为问西风早晚回?白发老农如鹤立,麦场高处望云开。1两首诗所表达的内容与思想感情有什么异同之处?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九、板书设计(1)对比鉴赏基本原则:整体把握,求同辨异(2)比较方法:求“同”关键词;求“异”关键词(3)整体把握,前提是读懂诗词:读诗题知人论世,注意注解分析诗句,抓关键词语总结诗歌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