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教学教案:第一单元 2 李白诗四首 哭晁卿衡 (1)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229358 上传时间:2025-11-1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教学教案:第一单元 2 李白诗四首 哭晁卿衡 (1)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教学教案:第一单元 2 李白诗四首 哭晁卿衡 (1)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哭晁卿衡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认识作者,了解写作背景2. 理解诗歌内容,理解作者的情感态度3. 理解李白的跨国友谊和愁绪一、认识作者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诗风雄奇豪放,想像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间文艺和神话传说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30卷。二、写作背景此诗当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二载(753年)或十

2、三载(754年)。詹福瑞等李白诗全译:“此诗作于天宝十二载。”郁贤皓李白选集:“此诗乃天宝十三载春夏间在广陵(今江苏扬州)遇见魏颢,闻晁衡归国时遇暴风失事的消息后所作。”中日两国早在西汉时期就有交往,到唐代形成了文化交流的高潮。据史书记载,日本派来中国的遣唐使不下十三次,每次都随带遣唐学生(留学生)多人来中国学习。晁衡就是随第九次遣唐使来中国的日本学生。晁衡于唐玄宗开元五年(717年)来到中国求学,改姓名为晁衡。毕业后长期留居中国,历任司经局校书、左拾遗、左补阙、左散骑常侍、安南都护等职。在此期间,他与当时著名的文士广泛交往,与李白、王维、储光羲等都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天宝十二载(753年)冬,

3、任秘书监兼卫尉卿,以唐朝使者的身份随日本访华的使者藤原清河等人分乘四船回国,在琉球附近遇风暴,与其他船只失去联系。当时误传晁衡遇难,其实他漂流到安南驩州(治所在今越南荣市)一带,遇海盗,同船死者一百七十余人,独晁衡与藤原于天宝十四载(755年)辗转回到长安。当时误传晁衡已溺死,李白听后很伤心便写下这首诗来悼念他。三、诗歌内容分析哭晁卿衡【作者】李白【朝代】唐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1、 晁卿衡=晁衡这种称呼方法和斐秀才迪是一样的,姓+身份+名。2、帝都就是长安,蓬壶泛指海外仙山。第二句说晁衡坐着一片船绕着蓬壶航行,既然他的船能容纳几百人,用一片似乎不是很

4、恰当。3、 李白用一片来修饰船,是为了突出晁衡的旅程艰难,暗示了他可能遭遇的不幸,简单来说就是在挂死亡flag。温馨提醒:此为诗歌效果,请同学们不要效仿李白,遇到量词题要乖乖填一艘船一只4、 明月不归沉碧海这句是把晁衡溺海身亡,把晁衡比喻成珍贵美好的明月珠,沉入大海,再也无法回来。不得不说,李白把晁衡的死写得很美好。这就让晁衡的死亡看上去很虐,因为美好的事物毁掉才更让人心痛啊!明月在这里有一定的歧义,可以理解为天上的明月,也可以理解为珍稀的明月珠。李白还写过“明月出海底,一朝开光耀”,这里的明月就是明月珠,本诗中的明月为同理,也是理解为明月珠。5、白云愁色满苍梧这一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写晁衡的离去让白云都愁容满面,愁云惨雾笼罩着苍梧山。白云是不会愁的,愁的自然是李白。拟人手法的运用让这种愁苦更形象,更哀婉。四、总结此诗想象了晁衡溺海的情景,表达了与日本友人晁衡之间跨越国别的真挚友情。诗里白云愁绪,不,是李白愁绪。诗歌中拟人手法赋予景物的情感,其实就是作者自己的情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