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粤教版《唐宋散文选读》教学教案:第二单元 8、方山子传 (7)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229319 上传时间:2025-11-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9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粤教版《唐宋散文选读》教学教案:第二单元 8、方山子传 (7)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粤教版《唐宋散文选读》教学教案:第二单元 8、方山子传 (7)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粤教版《唐宋散文选读》教学教案:第二单元 8、方山子传 (7)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粤教版《唐宋散文选读》教学教案:第二单元 8、方山子传 (7)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方山子传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识记本文文言实词、虚词意思,归纳文言知识点。了解作者。过程与方法:体会本文构思“文似看山不喜平”的精巧与奇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方山子狂放的精神实质。二、教学重点:体会本文构思“文似看山不喜平”的精巧与奇特。三、教学难点:理解方山子狂放的精神实质。四、教学方法:自读法、分析法、引导法。教具:多媒体课件、常规教具五、教学过程:新课导入:人们有时也许会傻想,像苏东坡这样让中国人共享千年的大文豪,应该是他所处的时代的无上骄傲,他周围的人一定会小心地珍惜他,虔诚地仰望他,总不愿意去找他的麻烦吧?事实恰恰相反,越是超时代的文化

2、名人,往往越不能相容于他所处的具体时代。夫风无雌雄之异,而人有遇不遇之变。假如人生不遇,生命该如何取胜呢?到黄州,苏轼遇到了另一个好朋友方山子,方山子对这个问题,他交上了一份答卷,这份答卷是否让我们的大文豪苏轼满意呢?我们一起进入课文去看一看。(一)初识形象1、 苏轼在黄州遇到方山子的第一感觉是什么?“耸然异之”2、 什么是“异之”?“异”字是意动用法,认为奇异,对感到奇异3、 方山子有哪些异人之处呢?(注意时间词)少时 侠 (研读第三自然段)稍壮 仕 (研读第一自然段)晚年 隐对“隐”的这样一种人生选择,方山子是一种怎样的人生态度?(河东狮吼)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

3、拄杖落手心茫然。(二)体悟情感1、能举例说说中国文人的这种隐逸情怀吗?陶渊明、王维、孟浩然、柳宗元、辛弃疾、孔子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天下有道就出来做官;天下无道就隐居不出。)有这样的一个前提,我们的文人是不是都真的放开怀抱,心甘情愿隐了呢?孟浩然四十岁仍去长安求遇,然终不遇,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2、 方山子遇到苏轼是什么态度呢?3、 方山子为何“俯而不答,仰而笑”?(同是天涯不遇人)4、 苏轼为方山子做传仅仅是写方山子吗?(借他人之酒杯,浇自己心中之块垒)5、 苏轼在人生不遇的时候,他又做出了什么样的选择?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

4、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下阕专写孤鸿遭遇不幸,心怀幽恨,惊恐不已,拣尽寒枝不肯栖息,只好落宿于寂寞荒冷的沙洲。这里,词人以象征手法,匠心独运地通过鸿的孤独缥缈,惊起回头、怀抱幽恨和选求宿处,表达了作者贬谪黄州时期的孤寂处境和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潇潇 一作:萧萧)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谁道”两句,以反诘唤起:以借喻回答。“人生长恨水长东”,光阴犹如昼夜不停的流水,匆

5、匆向东奔驶,一去不可复返,青春对于人生来说只有一次,正如古人所说:“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时。”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然而,在某种意义上讲,人未始不可以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精神,往往能焕发生命的光彩。因此词人发出令人振奋的议论:“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白发”、“黄鸡”比喻世事匆促,光景催年。白居易当年在醉歌中唱道:“谁道使君不解歌,听唱黄鸡与白日。黄鸡催晓丑时鸣,白日催年酉前没。腰间红绶系未稳,镜里朱颜看已失。”此处作者反其意而用之,希望人们不要徒发自伤衰老之叹。应该说,这是不服衰老的宣言,这是对生活、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这是对青春活力的召唤。在贬谪生活中,能一反感伤迟暮的低沉之

6、调,唱出如此催人自强的歌曲,这体现出苏轼热爱生活、旷达乐观的性格。这首词,上片以淡疏的笔墨写景,景色自然明丽,雅淡凄美;下片既以形象的语言抒情,又在即景抒慨中融入哲理,启人心智,令人振奋。词人以顺处逆的豪迈情怀,政治上失意后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催人奋进,激动人心。黄州是苏轼重要的人生拐点,重要的人生驿站,苏轼和黄州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缘。在黄州苏轼成为苏轼,在黄州苏轼完成了精神突围,在黄州苏轼成为了作为诗人的苏轼,成为了作为词人的苏轼,成为唐宋散文八大家的苏轼,方山子传写于黄州,方山子隐于黄州,方山子在这里与苏轼相遇,也没有什么话可说,只有淡淡的问一句“何为而在此?”便相视一笑,莫逆在心。(

7、三)拓展延伸:文章的结尾“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阳狂垢污,不可得而见,方山子傥见之欤?”1、 何为阳狂?2、 你能想到哪些人物?(1)楚狂接舆:论语微子中的记载: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楚国的狂人接舆唱着歌从孔子车前走过,他唱道:凤鸟啊凤鸟啊!你的德行为什么衰退了呢?过去的事情已经不能挽回了,未来的事情还来得及呀。算了吧,算了吧!如今那些从政的人都要危亡了!孔子下车,想和他交谈。接舆赶快走开了,孔子无法和他交谈。青眼白眼的阮籍:“纵横诗笔见高情,何物能浇块垒平?老阮不狂谁会得?出门一

8、笑大江横。”这是诗人元好问评价阮籍的诗句。阮籍还能做青白眼,见了讲究礼教的俗士,他就用白眼相对。嵇喜来吊丧,阮籍就用白眼看他,嵇喜很不高兴的走了。嵇喜的弟弟嵇康听到这件事,就带了酒,拿了琴来拜访,阮籍十分高兴,就以青眼相看。因此,讲究礼法的人就象仇人一样恨他,但皇帝却常常袒护他。李白:赏析并列举一首诗(词),一篇小说(散文)意味深长的结尾。1、毕竟明天是另外一天呢。(玛格丽特米切尔飘)2、人类的智慧是包含在这四个字里面的:“等待”和“希望”。(大仲马基督山伯爵)3、永恒之女性引导我们飞升。(歌德浮士德)4、天亮的日子多着呢,太阳不过是一个晓星。(梭罗瓦尔登湖)5、老人正梦见狮子。(海明威老人与海)6、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苏轼江城子)7、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归有光项脊轩志)- 4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