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2届高中数学:4.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27849 上传时间:2024-05-26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4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届高中数学:4.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微积分思想萌芽微积分的思想萌芽,部分可以追溯到古代。在古代希腊、中国和印度数学家的著作中,已不乏用朴素的极限思想,即无穷小过程计算特别形状的面积、体积和曲线长的例子。在中国,公元前5世纪,战国时期名家的代表作庄子天下篇中记载了惠施的一段话:“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是我国较早出现的极限思想。但把极限思想运用于实践,即利用极限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典范却是魏晋时期的数学家刘徽。他的“割圆术”开创了圆周率研究的新纪元。刘徽首先考虑圆内接正六边形面积,接着是正十二边形面积,然后依次加倍边数,则正多边形面积愈来愈接近圆面积。用他的话说,就是:“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合体

2、,而无所失矣。”按照这种思想,他从圆的内接正六边形面积一直算到内接正192边形面积,得到圆周率的近似值3.14。大约两个世纪之后,南北朝时期的著名科学家祖冲之(公元429-500年)、祖暅(音“更” )父子推进和发展了刘徽的数学思想,首先算出了圆周率介于3.1415926与3.1415927之间,这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成就之一。其次明确提出了下面的原理:“幂势既同,则积不容异”: 这里的“幂”指水平截面的面积,“势”指高。这句话的意思是:两个等高的几何体若在所有等高处的水平截面的面积相等,则这两个几何体的体积相等。我们称之为“祖暅原理”,即西方所谓的“卡瓦列利原理” (“祖暅原理”在17世纪由意大利数学家卡瓦列里(B.Cavalieri,1598-1647)重新发现,比祖暅晚一千余年),并应用该原理成功地解决了刘徽未能解决的球体积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