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六大解放”下的大语文教学观.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227758 上传时间:2025-11-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大解放”下的大语文教学观.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六大解放”下的大语文教学观.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六大解放”下的大语文教学观.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六大解放”下的大语文教学观.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六大解放”下的大语文教学观“六大解放”下的大语文教学观从课内延伸到课外设计语文实践活动“解放大脑”让学生思维;“解放双手”让学生动手;“解放眼睛”让学生观察;“解放嘴巴”让学生发言;“解放时间”让学生自由;“解放空间”让学生活动。这是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几十年前就提出“六大解放”,它一直指导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在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指导下的新概念语文教学理念也是“六大解放”精神的产物。大语文的学习是一种整体性、渗透性的学习。新概念的大语文教学观是把语文教学置于社会生活的背景中,把语文教学与生活联系起来的一种教学思想。课程标准也指出:“各地区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

2、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因此,我们的语文学习要立足课堂,打破课时、教材的束缚,把学习的触角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延伸到广阔的社会中去。让学生在大环境、大渠道中学习、发展。课程标准还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应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在我校进行的“立体参与,学会学习语文模式”的实验研究课题期间,为真正落实学生在语文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释放学生的生命活力,我设计了一系列的课外语文活动。如以知我家乡爱我家乡寻求名人足迹,特产名胜为主题的语文课外活动。我组织本班

3、学生开展了一次语文实践活动课,让学生把课内学得的知识联系生活实际灵活应用,以利于把教学活动与课外活动、社会活动有机衔接起来,形成开放的教学势态,使学生学得更广博些。我设计了以下四个环节:一、明确目标,学有方向。活动前,我把此次活动的的有关内容告诉大家,使学生明确目标,学有方向。本次活动我们围绕知我家乡爱我家乡寻求名人足迹,特产名胜的主题开展“六个一”活动:读一本有关绍兴名人、特产、名胜的书,开展一次外出考察活动,写一篇相关的读后感,开展一次演讲会,开展一次主题班队活动,编一本成果集(反映活动情况或活动成果)。二、主动参与,乐于探索。众所周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基础是自主,关键也是自主

4、。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我们面对的是活生生的,各具性格、层次不同的人,而好的学习方法就能体现学生是主体,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从而有利于学生知、情的开发和发展。因此,活动前我就告诉大家,此次活动自主选择活动目标、活动形式。“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活动一开始,每个同学便纷纷根据自己的意愿确定活动目标(一部分学生还根据自己的兴趣选定2-3个目标)(如表所示),并确立外出实践点。内容类别一二三四五六名人鲁迅蔡元培秋瑾徐锡麟马臻周恩来特产黄酒霉干菜臭豆腐霉豆腐香榧香糕名胜兰亭东湖大禹陵柯岩吼山青藤书屋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走出课堂,通过调查访问,实地考察,上网查询等方法;用照片、文字记录等形式收集有关资料,了解

5、名人的生平事迹,学习其主要精神,了解特产名胜的大致情况,汇编成册。三、组织交流,合作研讨。学生向往学习、渴望学习的方法很多。在他们通过自己的实践,获取信息后,我就引导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小组讨论。有选择同一目标的小组讨论(如了解特产之一黄酒的;名人之一秋瑾的);也有选择同一类目标的小组讨论(如了解特产的、名人的、特产的)。这时的讨论,学生不再是埋头点划,而是交头接耳、各抒己见,互相启发、取长补短。就这样,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了充分调动,他们的眼、手、耳、嘴、脑都处于兴奋状态。四、汇报成果,体验成功。活动结束时,我们还进行专题汇报,主题为“学名人、说特产、咏名胜”的“十佳演说家”、“十佳小作家”、“十佳小推销员”、“十佳小导游”等的评选活动,使每个学生都有登台展示的机会,让学生由衷感到快乐,感到自己的存在对集体、对同学是有价值的,以教育过程作为展示自身价值的舞台。陶行知先生说过:“行动是教育的开始,创造是教育的完成。”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不但使每一位学生的创造性在行动中得到萌发,同时使语文教学达到语言能力培养,思想品德陶冶,智力训练和美育熏陶的目的,真正体现了“大教材”、“大方式”、“大时间”、“大空间”、“大环境”、“大结果”的大语文教学的新模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