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苹果里的五角星(导学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教学过程】一、揭题导入师:同学们,我们每天都要做数学题,有的数学题可以有不同的解法和做法。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课文,讲的就是用不同的处理方法会产生意想不到的结果。师:“”这个图案大家都不陌生,想一想从哪里可以找到五角星?(板书:五角星)师:同学们都吃过苹果,预习了课文的同学都知道,苹果里还有什么?(板书:苹果里的)课题中的五角星为什么要加引号呢?二、出示本课时学习目标三、展示词语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易读错,请同学们特别留意。拦腰 生疏 循规蹈矩 鲜为人知 魅力
2、 创造力师:小组内,帮对之间相互检查一下学案,看看生字是否认识了,词语是否查字典了。师:嗯,同学们预习的不错,出现的问题不多,刚才在读书的时候我们都纠正了,现在请同学们再次读书,相信你会把课文读得更正确更流利,而且还会读的更有味道。四、练习读书师:学案上还有个任务: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请同学们先自己读一读感觉还读不好的段落,一会儿比一比,看看哪个小组同学能做到读正确、读流利。(学生练读自己感觉还读不好的段落。)五、展示读书(落实读正确、读流利,读不正确、不流利的,老师要及时纠错、指导,实在差的,要赛读。)师:时间到。每小组的4号比一比,看哪个小组同学能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其他同学仔细听,帮
3、对针对出现的错音、停顿不当、读的不流畅的句子等要及时纠正。1、生展示读1-4自然段。下面的句子较难读,师注意引导学生正确地停顿,必要时可范读。邻居家的小男孩/是我家的/常客,差不多/每天/都要跑来向我报告/幼儿园的新闻,或者显示显示/他学会的新本领。读下面的句子时,师注意引导学生读出相应的语气。“大哥哥,我要让你看看里面藏着什么?”“我知道里面是什么。”“不,你不知道的,还是让我切给你看吧。”“大哥哥,看哪,里头有颗五角星呢!”师:同学们想一想,这几段主要写了什么呢?引导生概括段意。(邻居家的小男孩向我显示在幼儿园学到的新本领。)2、展示朗读5自然段。下面的句子较难读,师注意引导学生正确地停顿
4、,必要时可范读。使我深有感触的是,这鲜为人知的图案/竟有那么大的魅(mi)力。这个秘密/不知从什么地方/传到那男孩的幼儿园,然后/又由他/传给我,现在/我又传给/你们大家。是的,如果你想知道/什么叫创造力,往小处说,就是/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想一想,这一段告诉我们了什么?(我从横切苹果的有趣发现中获得的深刻感受。)六、整体感知师:同学们课文读得不错,现在再给大家一个任务,快速浏览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师:别着急,我们可以采用段意串联法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先想一想每部分写了什么,再合起来就是全文的主要内容了。师:好,同学们,通过读书,我们对课文已经有所了解。那么,生字会写吗?请同学
5、们先仔细观察课后生字,看看它的结构,想想怎样才能把它们写好。七、写字(如果生字比较多,交流学案时,发现同学们哪些字容易写错)1、观察生字的字形和结构。2、教师范写2个生字:“瞧 横”。 分析起笔、顿笔,分析间架结构,分析难写的笔画的起笔、收笔要领,以及疏密要领等。3、学生仿写。共同评价学生仿写的字。评价要领:起笔、顿笔、大小、间架结构等。4、检测生字:对子互改,把错误的字纠正两遍。八、出示自学提示苹果里的“五角星”是怎样来的?从中你受到了怎样的启示?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标划自己感受比较深的语句,在旁边写写自己的感受。九、布置展示任务1、小男孩切苹果的方式和人们的通常的切法有什么区别?“我”的
6、态度发生了哪些变化?你从小男孩切苹果的方法中想到了什么?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你是怎样理解“是的,如果你想知道什么叫创造力,往小处说,就是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这句话的?往大处说又是什么呢?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两种切苹果的方法的不同。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创造力”的真正含义,懂得“创造力”的可贵与重要。【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苹果里的五角星(课件出示)请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课件出示)二、展示交流1、课件出示上节课的展示任务师:请根据上节课的展示任务,各自准备一下分配到的任务。小组内交流,先帮对交流(让4、5、6号谈,1、
7、2、3号听)谈错的对子纠正,谈不到的对子补充。小组长在小组内讲解。组员认真倾听,做好补充和更正,组长找好发言人。整理好等待展示交流。师:下面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苹果里的五角星是怎样来的呢?三、展示、反馈小组长领任务与全班学生抢答相结合,什么问题是抢答的、什么问题是要组长领任务的,老师要求要明确。在此过程中老师进行点拨、追问、引导、组织讨论等。预设与措施:1、小男孩切苹果的方式和人们的通常的切法有什么区别?“我”的态度发生了哪些变化?预设:第一问学生很容易答出来,但应进一步让学生明白:人们通常为什么不“拦腰切”呢?第二问学生可能会总结的不太准确。措施:帮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并抓住关键词句,如
8、“我知道里面是什么”“真的”“果然”“从未见过”“更没想到”“深有感触”等,让学生明白切苹果前后“我”由平静、不屑一顾到惊奇、感叹不已的情感变化。2、你从小男孩切苹果的方法中想到了什么?预设:学生一开始也许会仅仅局限于“创造力来源于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这样的说法,不能准确、清晰、全面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措施:这个问题是学生进行读、思、说的练习。教师要鼓励学生联系全文,结合生活实践,从不同角度表达自己的见解,如:我从小男孩切苹果的方法中想到了:创造力就是换一种思维思考问题。也许换一种切东西的方法会发现许多奥妙。人要善于发现,善于观察,善于创新,要试着尝试你从来没有做过的事。我从小男孩切苹果的方法中
9、想到了:干什么事情都不能一直循规蹈矩地做,要敢于换一种新的思维方式来考虑问题。就像文中的小男孩切苹果,切出的五角星一样。我从小男孩切苹果的方法中想到了:做事要多动脑筋,反复思考,敢于尝试。生活有了创新、创意才会变得更美好。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文中不同的情节有不同的场景,读的时候注意根据提示语读出相应的语气。A“大哥哥,我要让你看看里面藏着什么。”“不,你不知道的,还是让我切给你看吧。”“大哥哥,看哪,里头有颗五角星呢!”(根据不同场景小男孩不同的语言表达,读出不同的语气。如第一句要读出小男孩的神气、神秘、眉飞色舞;第二句要读出小男孩的急切、迫不及待、自信;第三句要读出小男孩的自豪、得意、兴奋
10、。)B真的,从横切面看,可以清晰地看出,苹果核果然像一颗五角星。我见过许多人切苹果,他们对切苹果都不生疏,总是循规蹈矩地按通常的切法,把它们一切两半,却从未见过还有另一种切法,更没想到苹果里还隐藏着“五角星”!( 抓住“真的”“果然”“从未见过”“更没想到”等词语读出“我”此时惊奇的心情。)4、你是怎样理解“是的,如果你想知道什么叫创造力,往小处说,就是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这句话的?往大处说又是什么呢?预设:学生可能会局限于课本中切苹果的方法,不能联系生活来理解。措施:教师要指导学生联系全文,联系自身实际,进行思考与讨论。在此基础上相机点拨创造力来源于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注意不必作过多的阐述。四、总结提升、拓展延伸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就是一种创造力,有了这种创造力,就能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五角星”,做出别人不能做到的事情。有魅力的东西来源于创造力。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实践中勇于尝试、勤于思考、敢于创新。五、小练笔:以“我的发现”“我有一双智慧的眼睛”或“寻找创造力”为题,写一篇小练笔。提示:组织学生带着学习本课后的收获,联系“往小处说,就是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这一重点句子,采用新的思维方式和办事方式,观察周围现实生活中的实践,完成小练笔。【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