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四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4.20 威尼斯的小艇冀教版.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224851 上传时间:2025-11-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4.20 威尼斯的小艇冀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四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4.20 威尼斯的小艇冀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四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4.20 威尼斯的小艇冀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四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4.20 威尼斯的小艇冀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威尼斯的小艇说课稿一、教材分析威尼斯的小艇是冀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它是马克吐温的一篇写景散文,它以形神兼备、灵活多变的语句向我们介绍了威尼斯小艇的样子、船夫高超的驾驶技术以及小艇的重要作用,为我们展示了威尼斯这座水上城市的独特风光。本课是指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抓住事物特点描写的极好范例。二、教学目标、重难点根据单元阅读重点,结合教材的特点以及本班学生的实际,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目标:1、了解威尼斯小艇的特点,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2、认识小艇在威尼斯水城中的作用,体会它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威尼斯的美丽和独特的风情。教学重点:

2、了解小艇的特点和它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教学难点: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三、教法、学法 因为教是为学服务的,这是当前把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的思想。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也强调:“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了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为了让学生能自己从阅读中提出问题和见解,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时刻遵循“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训练主线”的原则,设想大部分时间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探究,重点培养学生自读自悟的能力。让学生用多种形式的自主读书,在读书中自主发现问题、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解决问题,努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新型语文课堂,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

3、精神。下面,我就教学内容说说我的教学设计。四、教学设计(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教师,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前提。故在教学伊始,我设计了这样的情境导入: 同学们,每一个国家都有他独特的风光和重要标志,现在我们就一起去领略一下那独特的异国风光。出示课件(埃及金字塔、美国白宫、美国自由女神、法国艾菲尔铁塔、悉尼歌剧院、水城威尼斯)。独特的异国风光深深地吸引着孩子们,当出现水城威尼斯画面时,我向学生介绍:威尼斯是意大利东北部的一座水上城市,有无数条水道和姿态各异的桥梁,因此具有“水城”、“百岛城”“桥城”之称。威尼斯水道是城市的马路,市内没有汽车和自行车,也没有交通指挥灯,小艇是市内唯一的交通

4、工具。这节课让我们跟随马克吐温先生一起去游览威尼斯,去感受威尼斯小艇的魅力。(板书课题)(通过多媒体课件把异国的风光直观地向学生展示出来,让学生对异国的风光有一个近距离的接触,从而也提高了学生想学习本课的兴趣。)(二)品读课文,自主探究这是本节课的学习重点,我设计以下五个环节:1、初读课文,感知课文的内容让学生读文,想一想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写威尼斯的?随着学生的反馈板书样子、技术、作用。威尼斯的小艇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奇特)2、文段对比,了解小艇的特点(1)让学生各自轻声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画出直接描写小艇特点的词语。(2)课件出示:a.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船身窄窄的,有点儿像独木舟

5、。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一弯新月,行驶起来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b.威尼斯的小艇很长,船身窄窄的,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行驶起来轻快,灵活。(这里我先让男女生分别读这两句话,再问学生:这两句话哪句话写得好?为什么?让学生通过对比这两句话,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小艇的特点写具体的?学生通过朗读对比,发现作者用了三个生动的比喻写小艇。三个比喻分别抓住了小艇的不同特点来写,体现了威尼斯小艇的长、窄,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行动轻快灵活。作者能写得如此细致,贴切,是由于作者多方面的观察。)(3)看到这造型独特、行动轻快灵活的小艇,你们喜欢吗?请你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向大家展示。让孩子们在美妙的音乐声中或读或

6、背或发挥想象将小艇独特的外形画出来,既巩固了对小艇的认识,又做到了与美术学科的整合,同时,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也得到了充分体现。(4)当我们看到这造型美观、行驶轻快灵活的小艇时,你最想干什么呢?(坐)坐在小艇里有什么感觉呢?(舒适)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请同学们用上关联词语把坐上小艇的感受连起来讲述一下。(5)乘船是多么舒适自在啊!让我们把那种悠然自得的情趣读出来好吗?(先自由读,再男女生分组读,集体读师生在惬意、舒服、快乐的共读中结束此环节的学习。)3、自主学习,感受船夫的技术众所周知,“教是为了不教”。因此,在课堂上我注重培养学生自读自悟的能力。在学习课文的第三自然段时,我用这样的导入

7、将学生引入这一自然段的学习:坐在小艇上,看着两岸高耸的建筑,跟过往的船只打打招呼,真是别有一番情趣在心头啊!此时此刻我们怎能忘记驾驶小艇的船夫呢?作者对它的评价是: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从哪可以看出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呢?” 在这一问题学习中,我重点引导学生用“读、说、想、演、”的方法,去感受船夫“驾驶技术之高超”。(1)读:先让学生用喜欢的方式读这一段,然后找出描写船夫驾驶技术的句子,再抓住这几个重点句子进行朗读训练。(2)说:说一说自己最喜欢哪句话,为什么? 这时学生便会从急驶时、拥挤时、极险极窄时三个方面说出。(3)想:想象文段中重点句子所描写的情景。比如:这个重点句:“拥挤时,能从船

8、与船之间穿进穿出。”(我是这样引导学生想象的)船夫在行驶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怎样的拥挤场面,船夫会怎么做呢?(4)演:引导学生用动作来演示。我在黑板上用简笔画画出河流,让学生用自己做的小艇在黑板上演示船夫的驾驶技术,边演边叙述。)(这里让学生把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为形象的表演,在表演中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创造性地加动作、语言、表情,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4、合作学习,体会小艇的作用(1)文章一开始便说:“小艇是威尼斯的重要交通工具,就像其他城市街头的汽车那样。”一语道出了小艇在威尼斯的重要地位。那么都有哪些人离不开小艇,他们乘坐小艇去做什么呢?为了落实新课标理念积极倡导

9、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学习小艇的作用这一部分时,我采用小组合作填表格的形式学习4、5自然段,并引导学生想象,还有哪些人需要坐小艇?进一步感受小艇与威尼斯人生活的密切关系。将内容简单化,易于学生的理解,同时培养合作意识。时间人物坐着小艇干什么白天半“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

10、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夜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

11、,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在观察过程中指导。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这就是雷声隆隆。”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雨下得怎样?”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

12、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2)我播放威尼斯白天行船场面和威尼斯的夜景,引导学生谈出威尼斯的动态美和静态美,通过动静对比,突出小艇的作用大,顺势学习第一自然段。大家看(出示课件):威

13、尼斯的小艇一行驶,城市就(齐答:喧闹);小艇一停泊,威尼斯就(齐答:“静寂”、“沉寂”、“入睡”)一静一动,写得多好,充分衬托出了小艇在威尼斯的重要作用。5、配乐读文,欣赏美丽夜景为了引导学生在情境中朗读、品味与积累。在学习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时,我充满激情地对学生说:“当小艇行驶在水面时,威尼斯的水面上热闹非凡;当小艇休憩时,古老的威尼斯在柔柔的月光下沉沉入睡了。威尼斯的动,威尼斯的静,都充满着情趣,无论是动也好静也好,古老的威尼斯都是那么优美。让我们在轻柔的乐声中感受月光下威尼斯那美丽的夜景吧!”最后让学生在优美的音乐中配乐朗读课文。 (三)回顾总结,升华情感师:你们喜欢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这

14、篇文章吗?(生:喜欢)好!那么我们再来有感情地精读这篇课文,注意一边读一边想,在脑子里浮现画面,再试着用一两句话概括我们读后的感受。此时学生激情澎湃,跃跃欲试,有的说:生:威尼斯美极了!真是一座名符其实的水上城市!生:威尼斯的小艇多极了!妙极了!作用也大极了!的确像我们街头的汽车。生:威尼斯的小艇和威尼斯人的关系是多么密切啊!人们怎么离得开小艇!生:动静描写真使我有身临其境的感受!生:我真想到威尼斯走一走,尝尝坐小艇的美妙滋味。(此环节引导学生精读品味,以使学生获得美的享受,受到美的教育。)(四)拓展延伸,培养能力(1)师:(板书“美”并总结)同学们说得多好啊!说明你们真正学懂了课文。的确,美

15、的课文给我们带来了美的享受。世界是美的,生活是美的!美的地方何止一个威尼斯。意大利有个威尼斯,我们中国也有个威尼斯,东方的威尼斯!知道吗?是哪里?苏州的水色山光,景色怡人,自然环境悦目赏心,苏州的街巷临河,“人家尽枕河”,水乡泽国,被誉为东方威尼斯 。(同学们领略了威尼斯的异国风情,不禁为之赞叹,陶醉其中,这时我引导学生欣赏号称东方威尼斯苏州的美丽风光。既注重了知识目标的突破,又拓展了学习的内容,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把语文由课内延伸到课外,把课堂小天地变成了大千世界,使语文课更具开放性和创造性,真正体现了大语文教学观。)(2)小练笔:学习作者仔细观察,抓住特点的写作方法,写一写自已家乡的美景。五板书设计根据文本特点,我设计了这样的板书: 样 子(奇)威尼斯的小艇 技 术(好) 作 用(大)在教学中,板书随问题的展开而逐步出现答案,简洁明了,易于把握文章重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