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四年级下册语文素材经典国学诵读一_人教新课标.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224764 上传时间:2025-11-1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下册语文素材经典国学诵读一_人教新课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四年级下册语文素材经典国学诵读一_人教新课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四年级下册语文素材经典国学诵读一_人教新课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四年级下册经典国学诵读一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

2、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 一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

3、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 经典国学再现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

4、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 反间计疑中之疑。比之自内,不自失也。我是小助手疑:疑阵,迷惑对方的布置。比之:对比、权衡,这里指把握、控制。自内:在我方。不自失也:我方没有损失。 我是小翻译在疑阵中再布疑阵,利用敌方的间谍来施展我方的反间之计,是送上门的好处,我方可以保证万无一失。考考你的智慧1.解释下面的字词。 疑: 失: 2.解释下列语句。疑中之疑: 3.成语“将计就计”的意思是利用对方所用的计策,反过来对付对方,请说出“反间计”和“将计就计”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4.你觉得施展“反

5、间计”对我方有什么好处?弘扬传统文化反间计,说得通俗一些,就是巧妙地利用敌人的间谍反过来为我所用。在战争中,双方使用间谍是十分常见的。三国时期,赤壁大战前夕,周瑜就巧用反间计杀了叛将蔡瑁、张允。当时,曹操计划率领大军准备杀过长江,统一南北。南方则由孙权和刘备联手,对抗曹军,但军队人数很少。曹操的队伍都由北方骑兵组成,不善水战。正好有两个精通水战的降将蔡瑁、张允,为曹操训练水军。曹操把这两个人当作宝贝,优待有加。一次,东吴主帅周瑜见对岸曹军在水中排阵,井井有条,十分在行,心中大惊,他想一定要除掉这两个心腹大患。曹操一贯爱才,他知道周瑜年轻有为,是个军事奇才,很想拉拢他。曹营谋士蒋干自称与周瑜曾是

6、同窗好友,愿意过江劝降。曹操当即让蒋干去说服周瑜。周瑜见蒋干过来,就谋划了一个反间计。他热情款待蒋干,酒席上,周瑜让众将作陪,炫耀武力,并规定只叙友情,不谈军事,堵住了蒋干的嘴巴。周瑜假装大醉,约蒋干同床共眠。蒋干心中很不安,哪里能够入睡。他偷偷下床,偷偷翻看书案上的书信,竟然看到一封蔡瑁、张允给周瑜的信,约定与周瑜里应外合,击败曹操。到了半夜,忽然有人要见周瑜,周瑜起身和来人谈话,还装作故意看看蒋干是否睡熟。蒋干装作沉睡的样子,偷听他们谈话,隐约听见提到蔡瑁、张允二人。于是蒋干就认定了蔡瑁、张允二人已经背叛了曹操。蒋干连夜赶回曹营,让曹操看了周瑜伪造的信件,曹操顿时火起,杀了蔡瑁、张允。等曹

7、操冷静下来,才知中了周瑜的反间计,但也无可奈何了。二经典国学再现反客为主乘隙插足,扼其主机,渐之进也。我是小助手 乘隙插足,扼其主机:把准时机插足进去,掌握他的要害关节之处。 渐之进也:语出易经渐卦。(渐卦解释见前计)本卦彖辞:“渐之进也。”意为渐就是渐进的意思。我是小翻译借机乘隙,插足对方事务,掌握对方机要;循序渐进,直至控制其首脑机关,反客为主。考考你的智慧 1.给下面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乘隙插足:( ) A.趁着 B.把握 扼其主机:( ) A.掌握 B.扼杀 2.解释下面句子的意思。 乘隙插足: 3.“反客为主”中的“客”和“主”分别指什么?4.“反客为主”在现在比喻什么?弘扬传

8、统文化“反客为主”是借机插足对方的事务,而渐渐地取而代之的方法,在现在,多用来形容客人反过来成为主人。比喻变被动为主动。水浒传中著名的反客为主的案例是林冲发怒杀王伦的故事。水浒传中,晁盖、吴用等人去投奔水泊梁山。而当时,梁山寨主王伦担心他们进入梁上之后,会威胁到自己寨主的位置,因此不愿意收留。林冲感觉寨主王伦嫉贤妒能,心胸狭窄,因此愤愤不平,吴用感觉到了林冲的情绪,便表示,既然王伦不愿意收留自己,就告辞了,别为了外人而跟自己的兄弟翻了脸。林冲本来就性情耿直,血气方刚,一听这样说,更加怒火中起。在王伦真的对晁盖、吴用下了逐客令之后,林冲一跃而起,痛斥王伦笑里藏刀,不讲信义。骂得兴起,林冲一刀杀了王伦,并提议由晁盖作为“山寨之王”。在推辞了自己“强宾不压主”之后,晁盖坐上了山寨寨主的位置。这都归结于吴用用激将法让林冲杀了王伦,最后,他们反客为主,成了山寨的主人。参考答案反间计1.疑:疑阵,迷惑对方的布置 失:损失2.在疑阵中再布疑阵。3.相同之处是都利用了敌人的一些方面。不同之处是反间计是利用敌人的间谍,将计就计利用的是敌人的计谋。4.可以保证万无一失,减少损失。反客为主1.A A2. 借机乘隙,插足对方事务。3.客指从盟者 主指起主导地位的主盟者4.现在比喻在日常生活里,客人与主人位置倒置,客人的行为、举止俨然是主人,而主人反而就了客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